依文体学写法
2019-12-16高珊
高珊
教学内容: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1课《四季之美》。
单元目标:本单元人文主题是“四时景物皆成趣”。语文要素是:1.初步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2.学习描写景物的变化。
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
1.通过标题猜测文章体裁和写景文章的特点。
2.通过默读、自由朗读、小组轮读、选择美读、展示读达到熟读成诵,读出写作顺序,读出主要内容,读出韵味,读出情感。
教学流程:
第一板块:问题导入,走进文本。
1.请同学们抬起小手跟老师一同板书课题《四季之美》,想一想,这是一篇以写什么为主的文章。
2.请同学们再看标题,猜猜作者想要借助四季之景表达什么情感。
(设计意图:揭示文体,学习阅读写景文章的方法,了解写景文章的特点。)
第二板块: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你从中体会到了怎样的情感。
2.自由朗读课文,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写出四季之美的。
3.小组轮读课文,边读边倾听同伴读得正确流利吗。互助朗读,并且思考每个季节里作者选取了哪些景致来写。
板书 美时 美景
春-- 黎明 天空 彩云
四季之美 夏-- 夜晚 萤火虫 细雨
秋-- 黄昏 夕阳 归鸦 大雁
冬-- 早晨 落雪 白霜 炭火 白灰
4.哪些字是在小组共同朗读的过程中读不准的?
板书:红晕 着实 夜幕
(设计意图:带着不同的要求循序渐进地读课文,默读整体感知,朗读,读正确,读流利,小组边读边倾听边互助边思考写景顺序和主要内容。同时扫除阅读障碍,为背诵做好准备。)
第三板块:熟读成诵,美读提升。
1.同学们最喜欢哪个季节呢?说一说。
2.选取你最喜欢的季节的那段文字美美地读一读,尽量读出美感,读出韵味。
3.自由练习,小组内展示,全班自由展示。
(设计意图:依据学情,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选择喜欢的文段练习朗读,通过小组内部展示逐步提升朗读的质量,同时为背诵做準备。)
第四板块:背诵竞赛,积累巩固。
1.对于你喜欢的语段边读边想画面,背诵下来。
2.用这种边读边想画面的方法,背诵全文。
(设计意图:在美读的基础上,结合板书和边读边想画面的方法,达到当堂记诵。)
第二课时
1.通过联系上下文,自主学习、小组交流体会景物描写的动态美。
2.仿照课文,练习写一写自己印象最深的某个景致,并自评自改,互评互改,推荐展示。
教学流程:
第一板块:检测导入,走进难点。
教师检测组长背诵情况,小组长检测组员背诵情况。
(设计意图:夯实积累。)
第二板块:品味语言,体会写法。
1.上节课,我们发现作者选取的每个季节最美的时间点和最美的景致来写,时间是用来等待的,美景是用来欣赏的,语言是用来学习的。我们就再次走进课文品悟哪些文字写出了四季的美,值得我们学习。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勾画出一句或两句你最喜欢的给你印象最深刻的话,批注你的理由。
2.小组内部互相朗读倾听,展示成员各自的学习成果。
3.以小组为单位展示一下大家的学习成果。
板书:
美时——美景——美言
动态美: 想像力 如临其境 如闻其声 如见其人
(设计意图:自主学习品悟语言文字,倾听同伴,向他人学习来品读本文语言的特点。本单元第一篇课文也就是第20课《古诗词三首》中静态美和动态美的知识已学习,建立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更容易接受和掌握。)
第三板块:读写联动,修改提升。
1.仿照课文,练习用几句话写一写自己印象最深的某个景致,并自评自改,同桌互评互改,推荐展示。
2.评价标准:运用动态描写。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加强读写的训练。将人文性目标有机渗透。)
教后记:
本课教学设计的两个课时均没有使用课件,信息化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是有助于学生学习的有效手段,就本课教学而言,没有涉猎,或许这是一个遗憾,但是当一页一页的PPT翻过去后,留在学生脑海的印象并不深刻,所以,我希望训练学生的倾听,记住学习要求,设计思维导图式的板书,既加强了印象,又有助于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
既关注了全体,又关注了个体。
在这两节课里,学生学得轻松愉悦,体会了自主学习、合作互助的快乐,培养了学生倾听的能力,快速提取信息的能力,仿写的能力和合作互助的品质。训练了学生的朗读和表达,体现了基于表达的阅读,体现了新教材的读写并重的理念。将人文目标和语文要素融为一体,在品读写景的语言文字中表达对四季的热爱赞美之情。
当读到孩子们的作品时,一幅幅动态的画面跃然纸上,仿佛眼前播放小视频一样,基本做到了“一课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