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博物馆教育的发展类型
2019-12-16于宁
【摘要】研究、教育和收藏是博物馆的基本功能,除此之外,博物馆还要为社会教育贡献出一份力量。近年来,我国博物馆发展迅速,截至目前国内已经开设了上百家博物馆,并且种类繁多,涉及范围也较为广阔。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对教育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本文就博物馆教育的基本概念和现状展开讨论和研究,并总结了当前博物馆教育的特点和影响,旨在帮助我国博物馆更好地完成今后的教育工作。
【关键词】博物馆;教育活动;特点;影响
【中图分类号】G266 【文献标识码】A
新时代的到来为博物馆的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博物馆自身为了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也在不断地自我完善、改革,从原来简单的展品展示逐渐转向了讲解和展示并存同时兼顾科普传播的经营模式,越来越多的人们从中受益,获得了更多的历史、科学等方面的相关知识,促进了人们综合素养的不断提升。
一、博物馆教育概述
首先,就博物馆教育的发展而言,自十九世纪博物馆教育开始流行以来,欧洲的一些博物馆率先开设了一些与学校合作的教育活动,以辅助的形式帮助校园进行了一些简单的展览活动,博物馆的教育职能初见功效[1]。到了二十世纪,一些观念较为前卫的博物馆先驱,通过对博物馆特点的总结,认识到了博物馆教育工作还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可以组织开展与青少年教育相关的博物馆教育活动,这也是博物馆教育的一次重要创新举措。就目前来看,我国的博物馆教育发展迅猛,博物馆的教育职能也日益明显;其次,就博物馆教育的意义而言,博物馆教育的不断深入和推进具有重大意义;从博物馆角度来讲,博物馆开设教育活动可以有效提升自身的对外形象,起到良好的宣传效用,提高场馆的知名度;从学校角度来讲,博物馆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有机融合可以促进学校教育的实效性提升,起到对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作用,将学生的知识接触面积扩大化;从学生角度来讲,博物馆教育能够增加学生的社会阅历和知识积累,拓宽学生的视野,为学生今后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最后,就博物馆教育理念而言,博物馆教育工作旨在促进学生思想品质的不断提升,实现学生情操的陶冶,同时博物馆教育工作还本着为科学研究服务的宗旨,为各项科研项目提供着丰富的文物标本收藏。
二、博物馆教育的现状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国外的一些博物馆教育已经实现了数字化和信息化,将大数据和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应用到了博物馆的教育之中,人们利用互联网技术基本可以随时随地地查看博物馆的教育资源[2]。与此同时,国外的一些博物馆教育还在不断嘗试与VR、AR等技术的融合,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增强人们的感官意识,更好地完成博物馆的教育工作。除此之外,国外博物馆教育还进一步深入加强与高校之间的合作,实现了博物馆教育与校园教育的充分融合;目光转向国内,伴随着科技和经济的突飞猛进,博物馆教育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博物馆教育事业的发展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助力,各大博物馆纷纷顺应时代的发展需求,各类科普教育活动不断深入开展,为社会各界的人们提供了丰富且充沛的教育资源,满足了不同层次人们的教育需求。
三、博物馆教育类型
(一)博物馆基本教育
博物馆教育的基本类型可以大致分为四种:(1)博物馆藏品展示。这种教育方式是最基本的博物馆教育类型之一,也是最早的博物馆教育方式,不同主题的博物馆有着不同的藏品展示,通过展品陈列的方式供参观者欣赏和学习;(2)博物馆教育讲解[3]。讲解是人们最容易联想到的博物馆教育方式之一,并且讲解也是每个博物馆必备的服务内容。讲解的形式主要分为人工讲解和语音讲解;(3)博物馆教育表演。这种教育方式是当前博物馆教育中的重点教育方式,通过博物馆教育知识与表演的有机融合,担负着博物馆教育中知识传播的重要责任;(4)博物馆教育课堂。博物馆教育课堂的开设主要是增强人们对博物馆相关教育知识的体验和感悟,是培养人们对博物馆教育内容的兴趣和爱好的一种教育方式。
(二)博物馆延伸教育
除了上述四种基本的博物馆教育类型之外,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博物馆教育行业的不断发展,博物馆延伸教育也逐渐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当中。就目前来看,博物馆延伸教育可以大致分为以下三种:(1)博物馆教育科普讲座。这种教育方式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教育需求而产生的,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开始认识到了专业知识在大众之中普及的重要性,纷纷开设种类繁多的科普讲座活动;(2)博物馆教育图书[4]。这是由博物馆通过科学、严谨的方式编辑并出版的一种博物馆教育延伸读物;(3)博物馆教育电影。这种教育方式更好地实现了博物馆教育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是一种全新的博物馆教育方式,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尚未取得较为理想的发展成效。
三、博物馆教育的特点
(一)知识性
博物馆教育工作具有自己独有的特点,首先就是知识性。博物馆教育的主要工作内容就是实现科学知识在大众人群中的传播和教育,具有较强的知识性特征。其中博物馆教育所囊括的知识面也较为广泛,包括自然知识教育、历史知识教育、科学知识教育等。除此之外,博物馆知识教育工作还与学校有着紧密的联系,二者通过合作的方式,共同实现对学生的教育目的,借助学校这一平台进一步提高了博物馆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二)互动性
博物馆教育还具有较强的互动性,这也是博物馆教育的基本特征之一。博物馆在开设教育活动的过程中,经常会邀请或聘请一些专业的人才和各领域中的代表人物进行现场讲解,通过现场讲解过程中与观众或者学生之间的互动行为,增强了博物馆教育活动的互动性和灵活性,使观众和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获得了知识的熏陶。
(三)趣味性
博物馆教育除了具有较强的知识性和互动性特点以外,还具有一定的趣味性特点。博物馆教育并不是应试教育的产物,而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素质教育[5]。因此,为了更好地使学生对博物馆教育产生学习和参观兴趣,博物馆教育中往往会增设一些趣味性较强的教育环节,不仅能够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获得科学知识的传授,同时也有助于博物馆教育质量和趣味性的提升。
四、博物馆教育活动的影响
(一)可以激发学生们对于科学学习的意愿
与传统单一方式的博物馆教育相比,当今社会下多元化的博物馆教育活动更加符合人们的知识获取需求,人们对于这种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更加容易产生兴趣和关注。同时,丰富多样的博物馆教育活动除了能够满足人们不同的兴趣爱好及学习需求之外,还能够激发学生对博物馆教育知识的学习兴趣,积极引导学生对博物馆教育知识进行探索、研究,使学生在不断摸索前进的过程中更好地实现自身科学知识的积累和吸收。
(二)可以有效地提升博物馆的影响力
博物馆作为当今社会中不可或缺的教育场所,其独特的吸引力不仅仅是局限于博物馆华丽的外表以及昂贵的藏品,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教育活动也是其教育魅力的体现,只有依靠着这些因素,才能使更多的人们愿意、乐于走进博物馆,渴望得到博物馆的教育。例如科学秀表演活动,这种教育活动是以移动舞台为载体进行的,博物馆可以利用这一特点将科学秀教育活动带进基层,增强博物馆在地方的影响力,促进博物馆教育知识在地方的深入传播。
(三)可以更好地提升参观者的科学素养
博物馆教育还可以促进参观者科学素养的进一步提升。以某博物馆开设的鸟类探索教育活动为例,活动内容主要分为三大模块:第一阶段,引导参观者对鸟类进行初步观察,掌握鸟类相关的基础知识以及鸟类的基本构造和技能等;第二阶段,通过过程和方法的探究,让参观者进行鸟类飞行特点研究和实验;第三阶段,参观者思想和价值观的教育。通过教育活动帮助参观者养成不断探究的精神,促进参观者的团队协作意识和科学意识的形成。
(四)可以提升参观者的探究能力
博物馆教育活动还能促进参观者探究能力的不断提升[6]。还是以某博物馆鸟类探索教育活动为例,博物馆将此次活动分为三个阶段,在活动开始前向参观者布置观察任务,让参观者自由结合对鸟类的飞行特点进行观察和讨论,并将讨论结果记录下来;其次,在第一阶段完成之后可以向参观者进行提问,例如人们在今后的漫长岁月中是否能够进化出飞行能力,在具有飞行能力之后身体会发生哪些变化等,并提供问题相关的关键词,如骨骼、羽毛、呼吸方式等,参观者通过参照关键词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对自己的观点进行分享,更好地完成对科学知识的深入探究,从而实现自身科学探究能力的不断提升。
五、结语
综上所述,博物館教育是当今教育行业发展下的必然产物,广大博物馆行业要将博物馆教育真正融入社会、服务于社会,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准。同时,还应不断丰富教育活动的类型和方式,满足人们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参考文献:
[1]郑奕.博物馆教育活动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12.
[2]宋娴.中国博物馆与学校的合作机制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4.
[3]周婧景.博物馆儿童教育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13.
作者简介:于宁(1994-),内蒙古通辽市人,研究方向:博物馆与文化遗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