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非遗文化 创蛎壳艺术
2019-12-16潘渊迪
潘渊迪
摘 要: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博大精深,不仅是中国的文化精髓,也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失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地域都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怎样使学校教育与当地的传统文化资源的利用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是一个需要探讨的问题。学校通过美术教学,让学生了解民族传统艺术和独特价值,激发珍惜美术遗产、关爱民族民间文化的情感,让学生学会传承与保护文化遗产,这是美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美术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任务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
关键词:“耍牙”文化 蛎壳美工 实践与研究
平调是浙江省古老的传统地方戏曲剧种之一,而平调“耍牙”艺术更是宁海艺人独创的一门绝活,同时被确定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蛎壳美工是我校学生充分利用海边随处可见的废弃蛎壳开展的特色项目,我校围绕宁海非遗“耍牙”文化的主题,与蛎壳美工特色课程相结合,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和人文情怀,创建高效的蛎壳美工课堂教育,激发学生的蛎壳美工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更将民族的文化艺术和大国的工匠精神在学生心中扎根发芽。
一、以德育渗透为先,培养精益求精的工匠意志
通过以“耍牙”文化为主题的蛎壳美工教学,唤醒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认同感,能够助力学校更好地打造蛎壳美工教育,凸显学校特色,这也充分实现了德育在美术学科中的渗透功能。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到:培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很多人认为工匠是一种机械重复的工作者,其实,工匠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气质,坚定、踏实、精益求精。它严谨、一丝不苟、耐心、专注、坚持、专业、敬业。比如宁海“耍牙”艺术是一种古老的汉族传统艺术,与川剧中的“变脸”相齐名,并称为“西脸东牙”。 口含四颗、八颗甚至十颗野猪獠牙,在口内,时而快速弹吐,时而刺进鼻孔,时而上下左右歙动,或有两颗刺出鼻孔,尤其是有两颗牙始终藏于口内,仍要唱、做、念、打,这一绝技称为“绝活”。在练习过程中,必须忍受着20多厘米的獠牙在嘴里即使流血生疮,也得坚持着练。坚持、坚定,这就是我们大国的工匠精神。
将“耍牙”文化的这种工匠精神融入到蛎壳美工教学中,使学生在心无旁骛、全神贯注于“耍牙”文化为主题的蛎壳美工创作、造型时,学到的不仅仅是美术技艺,更重要的是体会到其中的工匠精神。
二、以创新实践为要,养成知行合一的文化本能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要把“文化传承”作为美术教学的一大重点。在传统文化教育普及中,我校从实践中尝试寻找“耍牙”文化与蛎壳美工之间的关联,从美术的角度切入“耍牙”艺术,将蛎壳美工作为构建发扬“耍牙”艺术文化教育的桥梁,通过蛎壳美工生成新的美术教学资源、新的艺术表现形式,来表现和发扬宁海“耍牙”文化,帮助学生充分体验“耍牙”艺术独特的美,赋予蛎壳美工新的含义。
如何让学生由衷地喜欢“耍牙”,进而爱上这门艺术,表现这门艺术?我校从一个“新”字入手。
(一)走出课堂,走进“耍牙”故事发生地,体味美术教学的新形式
傳统美术课堂教学,学生学习的空间较为封闭、狭小,眼界限于书本,限于教室,不能切身体会艺术的魅力。我校突破“课堂教学就是在教室里上课的”传统观念,将学生学习活动的空间拓宽到生活和社会的各个领域,走出课堂,到大自然中去学习,使学生认识了无穷的自然、精彩的世界,了解了广阔的社会,体味丰富多彩的生活,发展学生的个性。
脍炙人口的“独角龙耍牙”表演出自西店本土传说《金莲斩蛟》。《金莲斩蛟》是宁海平调精典剧目,故事的发生地在西店的桶盘山,桶盘山不仅是旅游胜地还有丰富的人文景观,具有浓厚的本土气息。带领孩子走出课堂,来到桶盘山,在实践中感受大自然的美,体验“耍牙”文化,触摸神话故事的温度,从而提高对“耍牙”艺术的感知能力和领悟能力,并不断促进学生深入生活,去搜集代表“耍牙”文化资源的文字资料和图片,并能更深层次地感受本土文化对给学生的冲击,对“耍牙”艺术从功能、材质、色彩、历史等角度分析,体会无穷的“耍牙”艺术魅力从而体会教学的多元化发展。
(二)以手绘、造型为媒介,开创“耍牙”文化与蛎壳美工的新结合
课堂上,通过学生感兴趣的故事和历史事件导入,引导学生观看精彩的《金莲斩蛟》,辅以基本的平调常识和有趣的典故,学生对“耍牙”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此基础上开创了新的艺术形式,以单个蛎壳手绘和多个蛎壳组合造型为媒介,将“耍牙”人物造型、脸谱与蛎壳结合,赋予蛎壳美工新的使命。
1.“耍牙”文化为主题的蛎壳美工教学的教学设计
单元目标 具体评量
1.认知与体验
A.欣赏“耍牙”表演,了解其故事背景和文化。
B.以具体的耍牙脸谱作为线索,启发学生观察、思考耍牙的造型特点和艺术价值。 1-1.能够运用美术语言对耍牙艺术进行鉴赏和评述。
1-2.能够认识和发现耍牙脸谱的形式特点与规律。
2.实践与创新
A.先在画纸上对脸型,再精确到五官,刻画出"耍牙脸谱"脸部的全部特征。
B.充分熟练后,尝试将耍牙脸谱图案在蛎壳的内壳上表现出来。
C.选取较小的砺壳拼成头冠的基座,然后选取各色的绒球、珍珠和羽毛用热熔胶枪粘贴到基座上,装扮头冠。 2-1.能在平面空间尝试用丙烯颜料绘画耍牙脸谱。
2-2.能够仔细地思考如何利用各种蛎壳来完成整个“耍牙”脸谱的立体造型。
3.情意与审美
A.激发审美情趣,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B.培养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磨练学生工匠品质。 3-1.具备一定的美术实践能力。
3-2.能自主地了解我国更多的文化艺术,并用实际行动来保护这些文化资源。
2.“耍牙”文化为主题的蛎壳美工教学的实施步骤
第一步:挑选大而扁平的上壳,作为脸谱的脸部主体,并大致勾勒脸谱(图一)
第二步:选择背部有凹槽的下壳做脸谱的盔冠(图二)。
第三步:将选好做盔冠的下壳分别用热熔胶粘在脸部蛎壳较窄的一头,粘的时候要注意蛎壳左右对称(图三)。
第四步:在盔冠的正中间粘一个最小的背部隆起的下壳(图四)。
第五步:把挑选好的绒球按颜色左右对称的放入做盔冠的下壳中,再选择大小适中的仿珍珠放在中间,并用热熔胶固定好(图五)。
第六步:将羽毛和孔雀毛组合,做成翎子(图六)。
第七步:将做好的翎子分别粘于盔冠的两边,注意高低对称(图七)。
第八步:画出耍牙脸谱,用丙烯颜料填色、勾勒(图八)。
(二)“耍牙”为主题的蛎壳美工教学的评价机制
作品完成后,组织学生相互欣赏与评析,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此阶段注重加强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强调师生之间的相互反馈与尊重。同时我校以“看一场耍牙表演,做一个耍牙脸谱”的蛎壳美工活动方式,举办了“发扬民族文化 弘扬工匠精神——蛎壳美工之耍牙脸谱现场制作”活动,活动 现场邀请了“耍牙”绝活的第六代传人薛巧萍老师现场表演(图一)。在制作现场,孩子们炯炯的眼神、灵巧的双手,时而凝神,时而作画,对耍牙脸谱精雕细琢,进入了忘我状态(图二)。活动还邀请学生家长和师生代表对现场制作的脸谱作品进行了投票评比,并对蛎壳作品进行了拍卖。通过此次独特的评价方式,增强了学生的地方文化意識,提高学生的文化艺术素养,激发他们更加主动学习的热情和深入探究的兴趣。
三、以蛎壳美工为径,将民族文化艺术浸润心田
“耍牙”文化和蛎壳的结合是从美学和实用性的视角审视“耍牙”艺术,通过蛎壳美工生成新的美术教学资源来表现宁海“耍牙”文化,体验“耍牙”艺术独特的美。发扬非遗文化的同时,也提升了蛎壳的艺术品质,创造性地把生活中的废弃蛎壳作为发扬“耍牙”文化的新途径。
通过蛎壳美工“耍牙”脸谱造型的制作,可以积累文化底蕴,培植创新的个性和品性,使蛎壳美工的教学最大的价值不在美术的技巧,而在于所承载的文化意义。
用蛎壳美工的艺术手法来表现“耍牙”文化,生成新的艺术形式,目的在于在当代生活方式中激荡起人们对中国优秀传统艺术的重视与高度认知,让其成为艺术创造的灵感源,在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发挥作用,从而继承和发展这些美丽优秀的艺术瑰宝。
参考文献:
[1]李东胜.小学美术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研究[A] .来自教育一线的报告——黑龙江省教育学会“十一五”优秀教育科研成果[C].2011:4
[2]尹少淳.基础美术教育改革正在进行时——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改革综述[J].中国美术教育.2002.4,17
[3] [英]贡布里希著.范景中译《艺术的故事》.广西美术出版社
(宁海县西店镇樟树小学 浙江宁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