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遗之恋:绽放一抹千年的蓝

2019-12-16姚尔峰

中国篆刻·书画教育 2019年3期
关键词:笔者创作艺术

姚尔峰

一、非遗之恋——背景

教育部先后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和《在全国中小学开展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创建的通知》将传统文化艺术进校园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也为一线美术教师大胆尝试优秀艺术文化进课堂提供了行动指南。当今世界,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途径。

民间艺术是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载体之一,运用艺术形式传递情感和思想是人类历史中的重要文化行为,人的道德、价值、愿望、情感、智慧等人文特征都可以用艺术语言体现出来,最终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靛蓝染布工艺是我国传统的一种民间非遗手工艺,是中华民族文化几千年来积淀的结晶。我们要立足于民族传统艺术土壤,扎根、开花、结果,正如鲁迅先生在《且介亭杂文集》中提到的“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目前笔者学校有土家族、苗族、黎族等7类少数民族的孩子在此就读,少数民族潜在资源比较丰富。作为来自不同民族的孩子们,背井离乡来到新的城市,学习本地文化的同时,学校还应该为他们提供学习和传承自己家乡古老艺术的平台,这也是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

二、非遗之恋——新授

此教材的内容灵感来源于浙美版小学三年级下册《山外有山》一课内容。教材要求通过感悟,了解山水画的艺术特点,尝试中国画山水的用笔、用墨表现一幅有韵味的山水画作品。而笔者则是依托靛蓝的基本特性,在布面上用浸染的方式创作一幅青绿色调的山川作品,体会祖国和本地山川的秀美和壮丽,增加对优秀非遗文化的喜爱之情。由于此次创作所用的材料和制作方法的特殊性,操作上比起水墨画用笔创作难度要更大,所以笔者将实践和体验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感受,正如意大利哲学家维柯(Giambattista Vico)指出的,人们只能清晰地理解他们自己建构的一切。

(一)設物造景,营造氛围

靛蓝染布艺术具有人文性、社会性、艺术性等特征。《诗经》云:终朝采蓝,不盈一襜。这里面蓝指的是蓝草,而蓝靛染布已有上千年的悠久历史,与八音坐唱、织布、铜鼓、山歌……这些璀璨的民间艺术同是这片土地上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此工艺原本就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自己动手种棉花,自己织布自己动手缝衣服,自己动手把布料上色,反映的是少数民族人们另一种圆满与自足,纯朴自由、热爱生活的生活态度,充满着生活气息,而此工艺与现代生活相去甚远,为更好地让学生体验感悟,笔者通过课堂营造民间艺术创作的真实场景,让学生沉浸其中,身临其境将非遗文化深入学生的脑海中。

一是逼真的创作环境能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体验感。在《群山浸染》一课课前,笔者在教室中布置了几处以靛蓝染布为载体的特色景观,如:摆放染布用的大染缸和一些废旧的器具以及少数民族特色的物品,还原早期人们的染布场景,营造教学氛围。使课堂成为一本立体的教科书,让学生了解到艺术作品就蕴藏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体会艺术与生活之间的关系,做到学以致用。

二是与艺术作品的心灵交流。初步感悟民间染布中人们对蓝的喜爱之情,用靛蓝染布制作出精美且富有寓意的图案,都是民间艺人发自内心的的情绪表达,情感的涌现,或许每一件作品就是一个故事,民间艺人为什么喜欢用蓝?在设计时又是怎样的心境?这些值得思考的问题会趋势学生们去探究和感悟。(图1)

(二)贴近生活,激发兴趣

祖国地域辽阔,山川地貌更是千姿百态。笔者了解到语文学科中有几篇课文就是介绍祖国的名山,顺着这个思路从学生熟悉的知识开始入手,将知识迁移过来,让学生介绍自己所了解的祖国山水。学生介绍了黄山、庐山、桂林山水等等,说的头头是道。随后,笔者展示了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人民币,学生们感到很惊讶,原来平时熟悉的物品中竟然蕴藏着精美的画面,美真是无处不在。(图2、3)

体会、感受是为了解决问题而做的铺垫,采用学生熟悉的知识、熟悉的物品是为了遵循先易后难的教学规律。紧接着笔者便抛出问题,祖国这些山川在形和色上有什么区别呢?笔者将南北不同风格的山让学生做对比,通过线条的辅助,学生很快就能体会到北方的山雄伟、挺拔、气势蓬勃,颜色呈枯黄色;南方的苍翠、秀丽,连绵起伏,颜色呈翠绿色。(图4)

当比较南北山川特点后笔者又将学生引入到家乡当地的山川美景中,当一幅幅熟悉的画面展现在学生眼前时,这时候学生们的内心应该是有共鸣的,有的会想起和家人一起去此处爬山的情景,有的会想起在山脚下、湖水里游玩泛舟的情景。有共鸣就会有情感,有情感就会产生兴趣,有兴趣就有了创作的动力。这里笔者出示了峙山公园、达蓬山、栲栳山等慈溪本地有名的山川图片,并让学生们弄清楚一个问题,远处的山和近处的山有什么区别?为的是表现出山的层次感。通过观察学生们能迅速发现远处的山比较模糊,近处的比较清晰,从颜色上看远处比较淡,近处比较深,层峦叠翠极富层次感。(图5、6、7)

(三)自主体验,探求新知

在山水画创作中,我们追求意境,用靛蓝染料布面浸染的方式创作同样适用。意境就是追求一种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前面的感悟不仅仅是对景色的认识,更是情感的积累,没有景情感就不能从主体转为客体,景物是有型的,情感是无形的,以情入景,就能以神求形,以形写神,意境的重点不是对景色进行匠气的描绘,应该是“水中月,镜中象”,正如苏东坡所说的:“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

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所以在恰到好处时笔者出示了宋代画家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来阐述画家对家乡已景抒情的意境,也为接下来青绿色调的画面创作做铺垫。(图8)

本课的难点就在于布浸染的方法,布浸入的方向、角度、位置、时间都能影响最后画面的效果,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师示范,则不可能面面俱到,学生没能体验效果也会不理想,如果放手让学生去探索,学生面对陌生的工具及制作方法又无从下手。所以笔者在介绍制作方法时采用了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体验式示范来解决重难点。

笔者先拿出一副浸染的作品展示给学生看,让学生们先猜猜这样的作品与以往的有何不同?学生们近距离触摸,便可以判断出作画的材料是布,但对于制作的方法都不确定,有的认为是印上去的,有的觉得是用笔画的。当笔者告诉学生把布直接浸染到染料里而形成的时候,都露出了不可思议的表情。感受到学生们浓厚的好奇心时便趁热打铁邀请一名学生上来与笔者合作示范给大家看。这位学生很小心翼翼,生怕把布弄脏不敢下手,这时候笔者就大胆鼓励。笔者在这位学生旁边简单引领,整个过程由这位学生示范完成,其他学生都看得不亦乐乎,一幅像模像样的作品呈现在大家面前,大家都情不自禁地鼓掌。初次体验完后,紧接着笔者二次示范继续追问,如何在刚才的基础上再染一座高点的山呢?问题的指向性明确了,学生便能轻松解决问题。笔者邀请了另一位学生上来合作示范,只见他将布慢慢放平,尽可能地将布的上端染上颜色,这样就比刚才的山更高了。两次体验式示范,由学生一起合作完成,自己的体会比教师讲解更为有效,而示范中问题的设置层层递进,从尝试如何染到染出不同的效果,在这里无形当中学生们已经体会到不同的角度、方向可以染出大小、高矮不同的山,这也为学生创作时丰富画面内容的提供了保障。两次示范后其他学生已经跃跃欲试,所以笔者在安排了一个小练习的环节,让学生们尽情体验玩耍。(图9-13)

(四)感受蓝意,激发创意

笔者用靛蓝染料作为创作材料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基于人们所赋予它的寓意和其特殊的性质。蓝是民族的颜色,在很多少数民族染布艺术中,他们认为蓝色象征着淡泊、纯静,白色象征着真诚、朴素,用蓝与白的作品来倾诉着内心的追求。而靛蓝是由当地的马蓝、蓼蓝俗称“板蓝根”通过特殊程序制作而成,使用时加入一些辅料将蓝色还原成绿色便可着色。而当染料渗入到布上后,接触空气染料便由绿变蓝,展现出青绿色调颇为奇妙,笔者利用这种特性来浸染山川,形成了青绿山水的色彩效果。这就是笔者想要告诉学生的蓝意,蓝色的寓意、藍色的意境。感受民族蓝为的是增加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并且如果多次浸染,每一次的颜色都会比上一次更深,这样也能染出山的不同层次感。到此处便顺理成章地呈现本课的课题《群山浸染》,这里的“尽”笔者改成了“浸”意在点明采用浸染的方式创作。

美术作品的创作追求的是创意,那么笔者在思考,由于布面浸染方式的单一和局限性,会造成学生创作的作品千篇一律。笔者通过两方面来激发学生的创意。

一是采用巧折的方法增加染布的趣味性和创意。笔者将事先对折好的布让学生来染,学生按照所学的方法快速染完,打开后展现出来的是山水倒影的效果,如果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染还会产生近大远小的透视效果,像极了桂林的山水,学生们看得目瞪口呆,原来巧妙的方法能轻而易举地染出奇妙的图案,好多学生按奈不住尝试各种折法。这时笔者告诉学生,过于复杂的折叠方法不适合制作,例如折成正方形、三角形,由于布被多次折叠后会重叠,着色的位置不好预设,染出的图案会重复出现在布的上、下、左、右不同的位置,折叠只是辅助办法。所以,笔者认为在介绍拓展方法时要把握一个度,不然会适得其反。

二是提供形状多样的画布来丰富构图形式。如圆形、扇形、长条形、方形等等。不同形状的画布构图形式也会不同,染出的效果也就丰富了,有的气势蓬勃像北方的山,有的连绵起伏像南方的山。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的形状来创作,但笔者认为提供给学生的形状不宜过多并且要因生而异,形状过多就会产生新的知识点,增加了创作的难度,效果就会不理想,课堂也不易把控,毕竟一课时的教学内容,知识点不宜过多。(图14、15)

三、非遗之恋——评价

(一)感受文化,巧留空白

体验感悟非遗艺术最具生命力的色彩,让学生们充满对生活的希望和热情。笔者在学生创作之前选择一些作品共学生欣赏,其价值不仅仅在于艺术成就和技法的高低,更在于其所体现出来的生活气息和劳动人民的生命力,除了让非遗艺术后继有人,更重要的是培养非遗艺术的欣赏者和理解者。在欣赏的同时让学生理解布面留白的作用,这与中国画中的留白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可以增加画面的韵味和想象的空间,所以要将中国画里的知识迁移过来,强调将布浸染下去时不易染的太满并注意染的位置,巧妙的留白。

(二)加盖印章,分层评价

当学生们染完作品后,笔者为他们提供了闲章,根据不同的画面和构图,盖上红色的印,蓝绿色调中增添一抹中国红,更具国画的韵味。

小学生的美术作品需要从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式的去评价,这样才不会有所遗漏。当学生把作品满满的挂满展板后,笔者采用了多层次的评价方式。每个学生的个性、理解能力、知识水平都会参差不齐,因此决不能用一把标尺横量所有人。在对美术能力进行评价的基础上,我们还可以加入一些对非美术能力方面的的评价,如作业过程中的合作精神,及美术用具、材料的收集管理情况等的评价,因此在美术作业评价的标准上要灵活全面才更好。所以笔者首先会表扬美术材料使用整齐、规范的小组,潜移默化中会影响学生以后在课堂中使用其他工具的效果。随后,笔者让学生夸夸自己或同学的作品。有的同学会说比较喜欢倒影的作品,连绵起伏山倒影在湖面中很宁静;有的同学会说比较喜欢扇形布面的作品,看起来比较古典很有韵味。当然老师表扬的同时要客观提出改善的意见以利于学生更好的发展。(图16-21)

四、非遗之恋——结语

在外来务工子女尤其是少数民族学生资源比较多的学校开展此项课程,不仅仅为了寻找共鸣,经过多次尝试,笔者发现学生会对身边熟悉的事物产生深厚的情感。非遗艺术进课堂为学生乃至校园增添了无数乐趣和生气,非遗艺术将深厚的历史沉淀充裕了校园文化,培养学生对民族、对民间、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并激发保护和传承非遗艺术的美好意愿。

(慈溪市白沙学校   浙江宁波)

猜你喜欢

笔者创作艺术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一墙之隔》创作谈
纸的艺术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创作随笔
爆笑街头艺术
创作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