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混合式教学在大学计算机公共基础课中的推广研究

2019-12-16马文宁孟彬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9年30期
关键词:在线学习慕课混合式教学

马文宁 孟彬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慕课随之而兴起。高等院校也掀起了一波翻转课堂的浪潮,教师逐渐将教学的目光扩展推广至课堂之外。虽然改革后的教学效果比以前有所提高,但随着普及的科目种类和波及的范围越来越广,也带来了很多诟病。教学效果随之而受到影响。该文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角度重点提出如何将传统教学和单纯慕课结合,如何设计在线学习的几项主要学习任务,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慕课(MOOC);翻转课堂;在线学习;混合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9)30-0171-02

1研究背景和意义

自2008年慕课(MOOC)兴起,对高等教育的变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慕课改变了传统课堂以教师教授为主的教学结构,改变了以书本为载体的知识、信息的获取方式,也使得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发生了根本性转变。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强调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出“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还指出“创新网络教学模式,促进优质教育普及,同时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慕课所展现出的优势是传统课堂无法比拟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缺乏教师的指导、情感投人不足,缺少有温度的学习体验;慕课标准不一致,评价体系不完善,课堂学习效果难以保证。实践证明,完全的慕课学习无法代替传统面授。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混合式教学方法应运而生。混合式教學的策略也日趋完善,越来越多的学校、企业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和员工培训。所以混合式教学必将成为未来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但是混合式学习有效性也会成为重要的研究问题。由于混合式教学接入了在线学习环境,教师无法做到与传统教学的无缝衔接,教学资源整合的质量、推送的时效性等因素都有可能影响到教学效果;同时学习效果也和学生的学习能力,参与的广度、深度,学习平台的评价体系是否完善等因素有关。

教育信息化对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的目的在于讨论混合式教学环境下,如何设计出优秀的教学任务,激发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对于计算机公共及基础课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让线上和线下教学更好地融合。

2国内外研究现状

混合式教学最早起源于美国,应用于商业培训。美国教育部在1996年-2008年间尝试在高等教育中开展混合式学习实证研究,研究数据分析表明,与传统面授教学及单纯的远程在线相比,混合式教学是最有效的教学方式。

关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方面,美国K-12在线学习国际协会将混合式教学划分为转换模式、弹性模式、菜单模式、增强虚拟模式等多元化类型,并迅速等到广泛应用。

关于混合式教学的相关策略研究方面,罗(ROWe)提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以学习者为中心、鼓励反思学习过程、促进资源和经验的分享等。

混合式教学在国内始于21世纪初期,许多专家、学者在国内会议、期刊上发表重要论述。李克东教授在2004年完成了一份报告《混合学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有效途径》,报告中提出混合式教学设计的八个步骤。首次将混合式教学引入国内的是2004年何克抗教授前瞻性的提出了混合学习的思想等。

3非计算机专业的学情分析

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全国各大高校都将《大学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纳入必修课程,主要是为了培养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知识和逻辑思维能力。有很多研究表明,通过实际任务驱动教学法或者案例教学法来帮助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主动构建知识的能力。由于任务和案例教学法的核心是任务或案例,所以教学效果的好坏取决于设计的任务或案例是否合理或者新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设计的任务授予的教学对象的特征,也就是学生对该堂课或者该门课的态度和内心的定位。所以,想更好地开展教学,首先必须要彻底搞清楚教学对象。

当前高校大学生特点:

(1)学生对大学计算机基础公共课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意识到该类课程的重要性。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缺乏持久学习的动机和兴趣。

(2)由于学生的生源地不同,专业背景不同,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线下课堂开展中很难兼顾教学进度和全面解决学生出现的问题,尤其是那些基础薄弱的学生无法从根本解决问题,从而无形中会慢慢打击学习的积极性。

(3)由于学生对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的定位偏颇,线上教学会出现参与度不够,部分预习,讨论流于形式。仅仅为了签到凑数而发声,很少因讨论问题,主动向教师提问。线下主要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辅助指导,但实际师生、生生互动活动较少。

(4)在线学习的评价方式依然侧重成绩。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学习投入缺乏评价,学生最终还是以成绩为学习目标,为考试而学习。并没有发挥出学习过程的反馈、激发和导向作用。

总之,目前的教学重点在于传授课程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而缺少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写作学习、交流表达等综合能力的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意识比较弱。教学中计算机思维的渗透没有得到更多教师和学生的关注。

4混合式教学设计

混合式教学还是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在线学习为辅助技术支持。重点教学活动包括面对面教学、在线学习、讨论和教学评价。而学习任务设计是混合式教学的核心内容。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紧密联系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适合于受教对象的学习活动,不能盲目过高设定目标,也不能过于简单没有思考空间和挑战性。在混合式教学中,既要能体现出教师的主导性,又要重视学生的主体性,符合学习是学习者有意义的建构过程。教师应帮助学生获得更加丰富的学习体验,杜绝在线学习中教师全程零参与,零互动。支持学生线上线下学习。

为了更好地达到知识的灵活运用,学生的在线学习任务设计应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设计:一是自主学习任务,二是社会化学习任务。

自主学习包括学习慕课资源中的微视频、电子文档以及课后参考书目阅读或者辅助网站学习资源的学习。该任务的设计应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独立思考、独立规划,在学习过程中可根据自身学习时间、地点和情况自主学习。

社会化学习任务可以在每节课后设有论坛讨论区。学生可以利用平台的交互功能与同伴进行思维碰撞,最后对知识进行整合,形成知识的自我重构。社会化学习通过与他人交流,发表和了解多元观点从而达到提高学习效果的作用。

即使是在线学习,也离不开教师的跟踪动态。教师也需要时刻关注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

同时还需要从教学评价、学习环境、技术支持等方面设计改进。

教学评价是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对提高教学成效具有积极作用。教学评价设计主要从需求分析结果和学生发展情况考虑,要有定量考核也要有定性考核指标,不仅单看学生的学习结果,还需考虑学生的学习动机、情感投入等因素。而学习环境的设计旨在能帮助学生身心发展的资源、工具、师生关系等。

5总结与展望

本文主要针对目前混合式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从学情分析、教学内容、教学设计、学习资源,技术支持等方面提出如何合理地设计混合式教学中的实践环节,在此基础上,提出多元评价策略,期望通过策略的实施,解决课程中存在的问题,深化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进一步提高混合式教学的学习效果;期望通过研究,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更多地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

猜你喜欢

在线学习慕课混合式教学
信息化环境下高职英语教学现状及应用策略研究
基于SPOC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和实践
基于SPOC模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研究
浅论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高职思政课评价体系的构建
大学生对慕课的了解和利用
“慕课”教学的“八年之痒”
慕课环境下的学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