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雨课堂数据采集与分析的混合式教学效果评价与研究

2019-12-16翟伟芳王艳卢秀丽冀松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9年30期
关键词:C程序设计移动终端雨课堂

翟伟芳 王艳 卢秀丽 冀松

摘要:随着智能终端的普及,移动互联技术蓬勃发展,将移动终端引入课堂以优化教学成了教育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项目组成员将雨课堂智慧教学平台成功引入c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在基于雨课堂教学数据采集和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对混合式教学的效果进行了评价和分析。

关键词:移动终端;雨课堂;c程序设计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9)30-0149-03

1研究背景

1.1移动互联蓬勃发展

近几年来,移动互联技术发展突飞猛进,安卓等移动互联系统已成为全球最受欢迎的应用平台之一,手机等移动智能终端基本普及,大学生基本人手一个,在这种大环境下,如何让学生将智能手机有效利用于学习,而不是在传统授课模式下的老师一人在讲台上讲,而台下的学生都在玩手机,做与上课无关的事情,成了时下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

1.2C程序设计课程的特点

《c程序设计》是高校理工类专业中的一门重要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它的特点是概念抽象、知识点繁多,而逻辑性又很强,在三本院校的大班模式下,采用传统授课方式,授课方式单一,课前课中课后环节脱节,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很难达到一个满意的教学效果。

1.3雨课堂智慧教学平台引入

雨课堂是一个全新的智慧教学平台,它巧妙融人Power-Point与微信。它可以为所有教学环节提供数据化、智能化的信息支持,它的优势还体现在它能够全景式采集数据,为教师教学提供全周期、全方位的教学数据分析,比如课前预习、课堂签到、互动、测验,课后作业,每一环节都有有效的数据支撑,这些都将为优化或改革教学提供数据支持。

项目组成员于2019年3月-2019年6月对保定理工学院2018级工程技术系的《程序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实施了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旨在探索如何优化教学,提高教学效果,最终得到一种适用于汁算机基础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2雨课堂数据采集

2.1预习数据

教师在课前将预习课件发布到班级,并设定预习截止时间,在雨课堂平台可以查看到预习情况数据,比如有多少人完成预习,预习时长是多少,有多少人查看了课件,查看了多少页,有多少人未查看过课件,有哪些课件页面多多少人标记不懂,有何问题,学生有什么反馈性问题等,如图1、2所示。

2.2签到数据

教师在课上登录雨课堂,生成课堂二维码,投影到大屏幕上,学生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课堂,教师可以实时看到课堂上有多少学生进行了签到,签到时间,有哪些学生没有进行签到。

2.3课堂互动数据

无论什么样的课堂,良好的师生互动都必不可少,雨课堂平台将教师和学生有效连接,教师可以通过雨课堂平台发布投票,课堂测试题,并且开启弹幕功能,让学生跟随老师,将课堂活跃起来。教师可以通过雨课堂平台,查看学生有几次投稿,发送几次弹幕,有几次课堂加分,这些都可以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

2.4小测数据

阶段小测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能检验学生一阶段的学习效果,而且也是检验教师教学效果的必要环节,利用雨课堂可以发布阶段测验题目,采集学生的测验情况数据,比如总分分布情况,每道题的正确率,有哪些学生正确,有哪些学生错误等,如图3所示。

2.5作业数据

课后,教师可以将作業发布到班级,并可以设定完成时间,随之,教师可以查看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比如哪些学生完成了作业,哪些没有完成,完成的正确率,学生有何反馈信息等。

2.6课堂反馈数据

反馈数据基本覆盖整个教学环节,比如课前预习、课堂教学以及课后作业,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雨课堂互动、答疑和交流。

3混合式教学效果评价

基于雨课堂教学数据采集,可以客观、规范、全面的评价教学效果。

3.1课前预习评价

在传统授课模式下,教师只能是在上一节课的下课前口头布置一下预习作业,学生到底有没有预习,预习的程度,以及有问题,教师则完全不知情,当然更无从谈起如何根据预习情况而安排自己下一节课的教学环节,现在有了雨课堂平台,教师通过发布预习课件,可以更加全面的、客观的掌握学生的预习情况,从而有针对性的调整或优化下一节课的教学环节和教学计划等。

3.2课堂签到评价

在传统授课模式下,一般都是老师口头点名,学生答到的方式,但是对于计算机基础类课程,一般都是大班上课,上课不点名,可能对于一些懒散的学生无法很好地去督促和警示,但是如果每堂课都点名,对于本来就课时量有限的课程,这无疑太耗费时间和精力,从而影响教学,雨课堂平台能够轻松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只需将课堂二维码投影到大屏幕上,学生在半分钟内就能完成签到,方便快捷,节省了课堂时间。

3.3课堂互动评价

在传统授课模式下,一般都是教师一个人在讲台上讲,学生在台下听,师生互动也仅仅是一两次的问答,互动略显呆板,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参与的意识,而雨课堂完全打破了传统授课模式的呆板模式,它可以实现弹幕、投稿、课堂红包、随机点名等,实现了大班教学环境下,也能够人人发言,人人参与。

3.4阶段测验评价

在传统授课模式下,如果老师想进行一次阶段测验,一般需要将题目打印在纸上,分发给学生,测试完,还要进行人工的判阅,既花费时间和精力,又难以进行客观精准的评价每个知识点的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而现在借助雨课堂,不需要纸,不需要笔,测试完随之得到测试结果,不需要人工判阅,而且可以客观精准的评价每道题、每个知识点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掌握情况,这些数据除了可以作为教师下阶段调整教学的一个依据,也可以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一部分。

3.5教学反馈评价

在传统授课模式下,如果学生有问题要寻求老师帮助,或者老师有任务需要布置给学生,可能需要面对面解决,即便是有现在的QQ群或者微信群,教师也只能是大范围的在群里通知一下,借助雨课堂,老师发布消息会即时推送到学生的微信,而且可以针对问题实时沟通,有效提高了交流沟通的效率。

4总结

在开设c程序设计课程的班组中,选取作者所在学院的电气专业和物联网专业作为实验班,在对实验班组的课堂授课中采用了基于“雨课堂”教学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管理,通过一学期的教学,发现这种混合式教学比较传统授课模式有很大的优势,比如它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了师生互动,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率以及学生的学校效率,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将本学期实验班期末考试成绩对比其他仍采用传统授课方式班级相比,平均成绩高出5.5分,学生反映良好。下学期计划将这种混合式教学模式引入其他计算机基础类课程,继续探索适合计算机基础类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猜你喜欢

C程序设计移动终端雨课堂
雨课堂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雨课堂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探究
雨课堂在经管类本科经济法教学中的微应用
手机APP在学生信息化管理中的应用探索
C程序设计趣味教学初探
接轨全国等级考试,探讨高校C语言课程教学改革
论中职生C程序设计学习兴趣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