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老恒言》中的粥食养生(之四)

2019-12-16耿引循

养生保健指南 2019年3期
关键词:佛手柑恒言砂仁

耿引循

19佛手柑粥

《老老恒言》云:《宦游日札》:闽人以佛手柑做菹,并煮粥,香清开胃。按:其皮辛,其肉甘而微苦,甘可和中,辛可顺气,治心胃痛宜之,陈者尤良。入粥用鲜者,勿久煮。

参考粥谱:

[原料]佛手柑10~15克、粳米5()~100克、冰糖适量.

[制作]将佛手柑煎汤去渣,再入粳米、冰糖同煮为粥。

[功用]健脾養胃,理气止痛。适用于年老胃弱、胸闷气滞、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嗳气呕吐等症。

20.百合粥

《老老恒言》云:《纲目》方:润肺调中。按:兼治热咳脚气。嵇含《草木状》云:花白叶阔为百合,花红叶尖为卷丹,卷丹不入药。窃意花叶虽异,形相类而味不相远,性非迥别。

参考粥谱:

[原料]百合30克(或干百合粉20克)、糯米50克、冰糖适量。

[制作]将百合剥皮,去须,切碎,再与糯米同入沙锅内,煮至米烂粥稠,加冰糖即成。

[功用]养阴润肺,宁心安神。肺阴不足之人尤为适用。

2l.砂仁粥

《老老恒言》云:《十便良方》:治呕吐,腹中虚痛。按:兼治上气咳逆胀痞,醒脾通滞气,散寒饮,温肾肝。炒去翳,研末入粥,其性润燥。韩悉《医通》日:肾恶燥,以辛润之。

参考粥谱:

[原料]砂仁2~3克、粳米50一75克。

[制作]先把砂仁捣碎为细末;再将粳米淘洗后,放入锅内,加水适量,如常法煮粥,待粥将熟时,调入砂仁末,稍煮即可。

[功用]健脾胃,助消化,行气化湿,温中止呕,理气安胎。

[特别提示]本品辛散温燥,阴虚火旺者不宜选用。

22.五加芽粥

《老老恒言》云:《家宝方》:明目止渴。按:《本草》五加根皮效颇多。又云:其叶作蔬,去皮肤风湿,嫩芽焙干代茶,清咽喉,作粥,色碧香清,效同。《巴蜀异物志》名“文章草”。

参考粥谱:

[原料]刺五加嫩芽15克、粳米100克。

[制作]将粳米洗净入锅煮粥,粥熟后加入刺五加嫩芽煮至粥烂即可。

[功用]明目止渴,清咽喉。

23.枸杞叶粥

《老老恒言》云:《传信方》:治五劳七伤,豉汁和米煮。按:兼治上焦客热,周痹风湿,明目安神。味甘气凉,与根皮及子性少别。《笔谈》云:陕西极边生者,大合抱,摘叶代茶。

参考粥谱:

[原料]枸杞叶90克、糯米100克、白砂糖3克。

[制作]将鲜枸杞叶洗净后加300毫升水,煮沸后取汁。加入糯米、白砂糖和水煮成稀粥。

[功用]补肾益精,抗衰防老。

24.枇杷叶粥

《老老恒言》云:《枕中记》:疗热嗽。以蜜水涂炙,煮粥去叶食。按:兼降气止渴,清暑毒。凡用择经霜老叶,拭去毛,甘草汤洗净,或用姜汁炙黄,肺病可代茶饮。

参考粥谱:

[原料]枇杷叶干品(刷去毛)20克(或鲜品50克)、粳米60克、冰糖少许。

[制作]将枇杷叶用布包好加水煎煮,取浓汁,去渣加入粳米煮成稀粥,待粥成时加入冰糖,稍煮待溶化即成。

[功用]清热润肺,降气止嗽。燥热伤肺之咳嗽、痰中带血者尤为适用。

猜你喜欢

佛手柑恒言砂仁
不同地区佛手柑挥发性风味物质对比分析
清代养生家曹庭栋和他的养生著作《老老恒言》
OYSTER OMELET
佛手柑的味道
《红楼梦》中的人为何饭后喜嚼砂仁
佛手柑的多重生活
怀孕没胃口,可用盐砂仁
行气止痛佛手柑
砂仁的化学成分及相关药理作用研究的新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