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花鸟画看人文特质的水墨情怀

2019-12-16杨珍梅朔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艺术家 2019年7期
关键词:大写意文人画花鸟画

□杨珍梅 朔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几千年来,在追求意指和气象的意境中,中国画始终把“神”和“逸”作为最高艺术境界,养成高度凝练又内涵丰富的笔墨功夫,这主要基于东方哲学的玄妙和空灵之说,得益于中国书画工具几千年来独特的进化和演绎。笔墨结构作为中国画的意象语言,将精神抒发与形神兼备高度契合,构成中国人特有的创作形态和神游疆域。以“品格”“学养”为“情”,以“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为“法”,以“笔墨”“章法”为“意”的传统花鸟画,在时代的变迁中,不断传承中国文化精髓,笔墨技法千锤百炼,达到意笔传神之妙,成为中国画审美的骨骼。

一、以形取意——落霞与孤鹜齐飞

当花鸟画用俗成的笔墨充实和表现具有文化隐喻的题材时,笔墨语言无疑会得到与时俱进的提高,因为时代背景下人的心理活动有着较大的差异,那种建立在规范的缜密法则上的造型、笔墨、审美习惯等,随着文人画的兴起过度演化,以至于着重突出主体气质学养、人格才情的特质,又相当程度地削弱了中国画外师造化和应物象形的作用。由于缺乏来自新鲜自然的外部力和创新思维,单纯的笔墨意趣日益衰弱。近现代花鸟画大师皆以现实主义的态度面向生活和生命的进展,从客观上促进了传统文人画的现实主义转换,促进了传统文化隐喻向实际生活寓意的迈进。正是这种形与意、新与旧的交错实现了辽远壮阔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的美妙意境[1]。

当人们侧重展现现实生活和审美客体时,难免要以削弱主观个性为代价。潘天寿在画雁荡山时就用了小写意,和其他作品相比,笔墨被弱化;郭味蕖在画生产工具时也是用了兼工带写的手法。王雪涛以小写意著称,画风清丽泼辣,形神兼备,在写生中练就了瞬间捕捉形象特征和运动形态的能力,创作出笔墨淋漓尽致又意趣考究的花鸟佳作。王雪涛为花鸟画开辟了新的形态和技巧,从他之后半工半写逐渐受到青睐,由于对物象的深入刻画,提升了审美客体的地位。王雪涛对花鸟画的贡献还在于,改写了以往笔墨个性主宰花鸟画价值判断的普遍存在。

在儒、释、道文化的熏陶下,中国人形成儒雅、淡薄、大道至简的民族性格,尤其是士大夫阶层,更是以此为修为的最高境界,由此产生的艺术,无论音乐、绘画都有着清高玄妙的旷世气质。花鸟画,作为精神气质抒发和表达的主要载体,一笔一画都诠释着文人内心的世界观。它清瘦绝不肥美,它恬淡而骨气铮铮,它惜墨如金与人格恪守一致,处处显示着自我律定和约束,这就是中国文人画的境界,反过来说也是它懦弱守陈的一面,但是,正是这种自我约束、不取张狂的人格魅力,成就了清瘦内敛的知识分子的风度。

王雪涛之后,当代小写意花鸟最有成就者非孙奇峰莫属。走出京城,入得津门,在传承有序的津派画家中,被誉为“津门三杰”的孙其峰、霍春阳、何家英,皆是学院派的精英。品读孙奇峰的作品,可以看到汉人的率直高古、明清的淡恬雅静,个人厚重稳健的文化积淀和治学之风,摹于古人而脱于古人,孕时代之气息而匠心营求,成为当代为数不多的富有个性画风的大家。同出一门的霍春阳,把传统四君子题材画出了当代的简易之风,是当代重要的花鸟水墨画家,他的画风无不体现出崇儒雅、无道、空静的境界,画面经营简约疏淡,所画梅兰竹荷松菊,一笔不多一笔不少,风姿孑立,气韵浑然,正如他的闲章“画为大道”,令人流连忘返,百看不厌[2]。

二、“世间无物非草书”的书写性

“书画同体”,较早源于张彦远的《画品录》,比这更早提出花鸟画技法的见解的人要算元代的赵子昂,他在作品《秀石疏林图》中提道:“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与八法通。如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同源。”明代中后期,经“青藤白阳”的渐进,中国花鸟画在长久的演变中终于完成自己的体系,即抽象的、虚拟的、程式的具象造型和纯粹的抽象的线条,并以此为标准,和唐宋元的绘画厘清了界限,迎来了笔墨表现的新时代。书法入画演变到了明中晚期,才形成真正意义上的“草书入画”,促进了“大写意”的发展。进入清代,又经过石涛、八大山人的进一步推进,大写意与书法和禅学高度融合。清末吴昌硕、齐白石继续拓宽写意的道路,融金石篆刻于其中,使写意画法达到极致。近代花鸟画大师潘天寿则在构图和立意上独具创新,使传统绘画焕发新鲜光彩。

大写意花鸟有着更为抽象的程式和情感法度,还需深厚的笔墨悟性和人文修养,非水滴石穿之功力难以达到。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极速变化的生存环境向严谨考究的“童子功”大写意绘画施加了无限压力,可以说,在当代,一位大写意花鸟画家的养成,需要比任何时代都要经受得起来自外界的干扰和诱惑,也因此,在当代,人们把更加仰视的目光投向真正的大写意花鸟画家。

当代大写意花鸟画家张立辰和王子武,一北一南,皆有着南北贯通的学养和承接,充分延续并蓄意彰显着中国文人画刚正大气的精神面貌。著名美术史论家薛永年曾高度肯定了张立辰在大写意花鸟画方面的成就,张立辰积极吸收现代审美法则,将传统的笔墨意境与现代笔墨构成相结合,画面既有历史感又有现代性。他用水独特,用墨灵巧,点线面的构成也大大强化了大写意花鸟画的艺术语言,使画面产生了强烈的视觉张力,所画景物高亢昂扬、富有生趣,一改大写意花鸟画独僻的情态,使其跃向一个新的境地。王子武早年居于西安,取长安画派质朴之长,后移居深圳,吸纳岭南的灵动巧思,画作既有北派风格,又有南派特色,可谓南北融合,自成大观,是当代难得的、造诣精深的杰出画家。

结 语

总之,花鸟画在审美情怀上,从来没有脱离文人和士大夫的认知影响。苏轼作为文人画的开启者,从诞生那天开始就为花鸟画注入了人化的基因,在这个审美传达上,技法仅仅是灵魂宣泄的参照。在工笔画方面,从宋画始,便看到它的精致和高雅,虽然造型上工整逼真,力求客观表现,但在立意上,无不体现知识分子的审美观和价值取向,是一种更加高级和严谨的审美规范。因此,延续至今,尽管技法和观念不断更新,观者品位不断变化,但是,根植于人们内心的“雅”“逸”的观念始终没有缺位。尽管当代花鸟画受素描画种的影响,重形多神采稍弱,尽管展厅绘画偏重视觉效果表达。但是,一件好的作品,无论从造型、设色上,还是对画面的经营上,都较大程度地流露着人文特质的水墨情怀。

猜你喜欢

大写意文人画花鸟画
文人画文人
“文人画”里写春秋
禅画文人画中的简约与萧散
浅析唐代壁画中的花鸟画
画学丛谈·花鸟画(下)
吴国良花鸟画选
院体花鸟画是怎样来的?
冯骥才:关于文人画史的思辨
海派绘画中的金石重彩大写意
大写吾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