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教学过程,注重思维训练
——苏科版《有理数乘方》教学设计

2019-12-16江苏省常州市滨江中学

数学大世界 2019年31期
关键词:乘方对折因数

江苏省常州市滨江中学 祁 敏

一、教材分析

《有理数的乘方》是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七节的知识点,是有理数的一项基本运算。学生现在已经学习了有理数加法、减法、乘法、除法这四项运算,而乘方是在前四项运算方法的基础上产生的,不仅是对“有理数乘法与除法”的延续,还是下一节“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首先,从学生的认知特点进行分析:七年级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尤其是对操作类的活动十分感兴趣。所以,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探究情境,让学生自己寻找和发现运算规律,并且让学生自己归纳,在提高学生归纳能力的同时感受数学符号的美。

其次,从知识基础进行分析:学生在小学就已经学过正数的平方和立方,这样对乘方也就有较好的理解。另外,上节课知识点就是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学生对其运算法则有准确掌握,这样在理解有理数乘方运算法则的时候就更加轻松。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对有理数的幂、指数、底数、乘方的概念有准确理解,并掌握有理数乘方的计算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推导有理数乘方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乘方与乘法两者之间的联系与不同;在乘方运算中,观察幂的变化并探索其规律,感受幂的运算变化。

3.情感态度目标:对学生的总结能力进行培养,同时让学生对生活中存在的有理数乘方进行探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

难点:正确理解乘方的概念与意义,并掌握有理数乘方的计算方法,学会运算。

重点:掌握有理数乘方与幂之间的意义、区别,找到幂的符号规律。

五、教学过程

板块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教师先通过多媒体给学生创设一个情境:全球海拔最高的山峰就是珠穆朗玛峰,高度为8844 米,但是你们知道吗?一张厚度为0.1毫米的纸在经过几十次的对折以后,将其厚度累计起来要大于珠穆朗玛峰的高度,但是前提条件是纸张面积足够大。如果纸张的面积更大,堆积的高度可以是地球到月球的距离,你们相信吗?

学生A:我不相信,这不可能。

学生B:这是不可能的,地球到月球的距离大约是384401 千米,纸张怎么可能折得那么厚。

学生C:我觉得有可能,因为数学具有无穷的奥秘。

教师:你们有的认为不可能,有的认为可能,那么我们用数学思维与科学手段验证一下这个可能性。(板书“有理数的乘方”)

【评析】众所周知,思考开始于疑问。利用学生都熟悉和知道的事物创设教学情境,并设置疑问,可以将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充分激发出来。

板块二:合作交流,探求新知

教师:下面我们拿出一张纸,先对折一次,然后再对折……一直对折下去,并思考回答相关问题:第一次对折纸张有几层?第二次对折纸张有几层?第三次对折纸张有几层?……第三十次对折纸张有几层?……第一百次对折纸张有几层?

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每个小组两人,一个人记录,另一个人操作,一分钟以后看你们的成果。

某小组的成果展示:第一次对折纸张层数(2),第二次对折纸张层数(2×2),第三次对折纸张层数(2×2×2)。

教师:那你们可以说说纸张对折三十次的层数吗?一百次呢?

教师:请你们仔细观察这些式子,想一想,这些算式是哪种数学运算?有哪些特点?

学生B:都是乘法运算,特点就是所有算式的因数相同。

教师:你们可以将这些算式用最简单的式子进行表示吗?

【评析】在本次动手操作活动中,学生的探究兴趣被充分激发出来,思维也逐渐随着教师的脚步深入。

教师:我们在小学的时候就学过,如果计算正方体的体积以及正方形的面积,如正方体和正方形的边长都是5,那你们说说正方体的体积以及正方形的面积。

学生A:正方体的体积是5×5×5,化简为53;正方形的面积是5×5,化简为52。

教师:它们怎么读?

学生B:53读5 的立方;52读5 的平方。

教师:在记法中,5 是如何确定的?右上角标的数是如何确定的?

学生C:5 是正方体与正方形的边长,是相同的因数,角标是因数的个数。

教师:请你们根据这种记法和读法,对刚才活动中得到的式子进行读与记。

教师:那你们可以用乘方将n个a相乘表示出来吗?

【评析】通过该教学板块的设计,学生在探索与交流中更好地发现幂的规律,并且参与教学活动的意识也更强,教学活动的质量也更高。

【板书】乘方就是求多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因数角标为指数;乘方结果为幂;读作a的n次方或者a的n次幂。意义就是表示n个a相乘。

板块三:基础训练,理解新知

练一练:

①4×4×4 的乘方形式______。

③(-5)3的意义是______。

六、布置作业

在课下找找日常生活中存在的有理数乘方的例子,下节课进行分享与交流。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还较为可观,但是有个别方面还需要完善,如在板块二引入正方体与正方形的过程中,不应该直接给出数字,而应该用不同字母表示;对于特殊的幂(单独的一个字母或者一个数),需要讲解一下。

猜你喜欢

乘方对折因数
对折十次
因数是11的巧算
“积”和“因数”的关系
“有理数的乘方”检测题
指尖陀螺
因数和倍数的多种关系
积的变化规律
平移、对折和旋转,一网打尽
深入认识二次根式
认识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