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实验教学中促进儿童思维外显化的策略研究

2019-12-16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鲈乡实验小学王志军

数学大世界 2019年31期
关键词:小棒三角形实验教学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鲈乡实验小学 王志军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庙港实验小学 倪 晶

近年来,小学数学实验教学逐渐受到了一线教师的关注和重视,从数学实验课程开发、数学实验室的建设及教学活动的开展等多方面来看,数学实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重形式,轻本质”的教学现象,“热热闹闹”成为目前实验教学的一个重要标签,而“数学思维”这个课堂内核似乎成为课堂教学的附属品。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如无数学思维参与的实验操作将难以实现儿童数学的发展。因此,在实验教学中,我们需采取有效的策略促进儿童将内隐的思维外显出来,从而了解学生的思维状态和思维走向,进一步采取教学措施促进儿童数学思维的发展。基于此,笔者尝试从以下三个方面提出对应的策略,以期能促进儿童思维的外显化。

一、创设良好交流氛围,激发思维外显动机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儿童表达的意愿和动机与整个课堂所呈现出来的氛围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情况下,严肃沉闷的课堂氛围较难以激发儿童的表达欲望,而民主和谐、愉悦轻松的课堂氛围则能让儿童消除一些顾虑,乐于且勇于畅所欲言。即使同样的教学内容,不同的课堂氛围所呈现出来的效果也可能大相径庭。在一次教学研讨活动中,两位老师均执教了《三角形三边关系》一课,并且都按照“发现问题——自主探究——交流发现”的顺序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活动,然而,两节课中学生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状态。第一节课一开始,教师未与学生进行任何言语上的交流,开门见山,直接布置探究任务,学生从学具盒中任意选取三根小棒独立进行探究,随后教师指名几位学生说出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其他学生随即举手表示赞同,最后进行巩固练习。整节课观察下来,全班学生表情严肃,并未有发现数学规律的欣喜,举手回答问题的仅有五位同学。

第二节课,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创设了熊大和熊二找小棒拼三角形的动画情境,然后提出问题:“小朋友,你能知道熊大找的小棒为什么拼不出三角形吗?”学生纷纷举手提出自己的猜想,可见,熊大、熊二熟悉的动画人物成功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激活了学生的思维。随后,教师顺势提出探究任务:“请小朋友们一会儿从工具盒里取三根小棒摆一摆,将不能围成三角形和能围成三角形的小棒分分类,和同桌研究一下三角形三边的关系。”由于有前面动画人物的铺设以及问题的猜想,很显然调动了学生探究的热情,随后的交流环节,在教师的不断鼓励下,大部分学生踊跃发言,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思考。可见,学生的表达动机需要教师激发、引导。良好的交流氛围能够提高学生的思考的积极性,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二、夯实实验探究过程,丰富思维外显内容

整齐划一的标准答案,或是人云亦云式的探究结论并非实验教学所希冀的教学效果,激烈的思维碰撞、多样的发现、不同维度的表达才是实验教学应有的面貌。“浅表化”的动手操作往往难以促进学生的深度思考,而有思考的探究过程才能孕育出丰富的表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组织学生做实每一个实验环节。“做实”包涵两层含义:一是要将实验总目标细化为几个小目标,让学生每一步探究有目标、有方向;二是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到每一个环节,既要经历个性化的操作和探索,又要有思维表达和交流的机会。下面仍以《三角形三边关系》一课为例,在实验探究之前,可以将“探索三角形三边关系”这一实验总目标细化为三步:第一步,任意选取三根小棒围三角形,并将能够围成和不能围成的情况记录在实验单上;第二步,将记录下的情况进行分类比较并分析能否围成的原因;第三步,组内成员之间进行交流,再集体交流,获得初步猜想;第四步,任意画三角形,测量每条边的长度并计算,验证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进而得出结论。通过以上四步的实验探究,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其中、体验其中,并在记录和交流的过程中,每位学生都能够有机会表达出自己的所思所想,进而使得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三、融合多种表达形式,突破思维外显障碍

佐藤学教授提出:课堂不是同质性的空间,而是交织着多样的思维表象的异质。个体的思维是通过同他人思维交流的过程中展开的。可见,促进思维交流是课堂提质增效的必要措施。在实验教学中,思维交流的实现不仅限于借助言语,动手操作、书面表达等都应成为生生交流、师生交流的重要方式。融合多种表达形式不仅利于思维表达全面化、清晰化,且有助于突破思维外显障碍。以苏教版三年级《间隔排列》一课为例,在组织学生探究“间隔排列”规律时,笔者创设了一个小实验:

实验材料:6 枚黑色棋子,7 枚白色棋子。

实验要求:(1)黑色棋子和白色棋子必须按照间隔排列的规律摆放。(2)将每次实验的棋子颗数填写在实验单上。(3)观察所填写的数据,将你的发现填写在实验单上。

实验单

为了促进交流的深度,引导学生发现间隔排列的规律,所编制的实验单除了让学生填写每次摆放的枚数之外,还特意增设了“示意图”“摆放的特点”和“我的发现”三项内容,“示意图”这一栏既起到了留痕的作用,又便于直观化的思维外显。学生在交流探究过程和发现时,即使语言表达不太流畅,但是可以借助实验单的示意图,或者用贴有磁贴的棋子在黑板上进行演示。多种表达方式相辅相成突破了彼此之间思维交流的障碍,相较于单一的言语表达,多样的表达方式提高了学生交流分享的积极性,同时也增强了思维外显的趣味性。

总之,在小学数学实验课堂中,促进儿童思维外显化有着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如何促进思维的外显化需要教师在不同的课堂中反复打磨,精心琢磨,需要我们俯下身认真倾听每一次思维的表达,尊重每一次思维的表达,使得学生乐于分享、敢于分享、善于分享,最终促进儿童的数学思维发展。

猜你喜欢

小棒三角形实验教学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寻找规律巧算根数
一起数小棒
三角形,不扭腰
巧移小棒
三角形表演秀
如果没有三角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