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蛭芍中风起痿汤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60例*

2019-12-16赵宝元李生海刘志礼武国德冯雯雯

中医研究 2019年12期
关键词:中风注射液神经功能

赵宝元,李生海 ,刘志礼 ,武国德,冯雯雯,曹 颖

(1.武威职业学院附属中医院,甘肃 武威 733009; 2.兰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甘肃 兰州 730050)

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CI)是最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之一,也称为缺血性中风,是由脑组织缺血、缺氧引起的。该病具有高致残率和复发率[1],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严重损害或死亡的主要疾病。由于基层医院基础条件受限、无卒中中心和急救绿色通道、患者急救意识不足,许多患者救治时间延迟,错过了溶栓、取栓的最佳治疗时间窗,造成治疗预后不良,遗留了后遗症,这类患者在临床较为多见。急性期的治疗目的是尽快缓解脑组织缺血,使血管生理状态尽可能恢复[2],积极促进侧支循环建立,减小梗死面积,改善临床症状。目前临床缺乏有效促进侧支循环的药物,给治疗带来了一定困难。2015年1月—2018年6月,笔者采用蛭芍中风起痿汤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60例,总结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选择武威职业学院附属中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按1∶1的比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0例,其中男41例,女19例;年龄平均(58.27±7.54)岁;病程4~14 d,平均(5.13±2.57) d;基底节区梗死42例,脑叶梗死12例,小脑梗死6例。对照组60例,其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平均(60.36±5.29)岁;病程3~15 d,平均(5.64±2.24) d;基底节区梗死38例,脑叶梗死14例,小脑梗死8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病例选择标准

2.1 西医诊断标准

按照参考文献[3]中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标准。

2.2 中医诊断标准

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相关诊断标准。

2.3 中医辨证标准

气滞血瘀证: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语蹇涩或不语,感觉减退或消失,舌质黯红,苔黄、厚腻,脉弦涩。

3 试验病例标准

3.1 纳入病例标准

①符合诊断标准,经头颅CT检查确诊;②年龄40~80岁; ③未使用其他治疗药物;④同意使用蛭芍中风起痿汤联合银杏达莫治疗;⑤能够按照医嘱定期治疗,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

3.2 排除病例标准

①不符合诊断标准和纳入病例标准者;②伴有其他重要脏器的器质性病变或严重并发症者;③有出血倾向或凝血功能异常者;④拒绝随访者。

4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营养脑细胞、抗血小板聚集、降血脂、控制血压及对症治疗[5]。

对照组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由贵州益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40215) 25 mL,加入9 g/L氯化钠注射液500 mL中,静脉滴注,2次/d。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蛭芍中风起痿汤,药物组成: 水蛭6 g,赤芍30 g,黄芪90 g,当归12 g,川芎15 g,桃仁12 g,红花10 g,地龙10 g,全蝎3 g(冲服),乌梢蛇10 g,土鳖虫6 g,鸡血藤15 g,威灵仙15 g,豨莶草15 g。加减:气虚明显,加红参须30 g;言语不利,加天竺黄10 g、石菖蒲15 g、郁金10 g;肢体麻木,加木瓜30 g、伸筋草30 g、防己15 g;上肢偏废,加桑枝10 g、桂枝10 g;下肢瘫软乏力,加续断15 g、桑寄生15 g、杜仲15 g、牛膝15 g;小便失禁,加桑螵蛸10~15 g、益智仁15~30 g。1剂/d,水煎服。

两组均以 15 d 为 1 个疗程,治疗 1 个疗程后判定疗效。

5 观测指标

①认知能力:采用简易智力状态量表(MIHSS)[5],评估患者时间定向、地点定向、语言即刻记忆、注意和算、短程记忆、物体命名、语言复述、阅读理解、语言理解、语言表达情况,总共30分。②生活能力: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6]评定,包括个人卫生动作、进食动作、更衣动作等 10 个方面共50个条目,根据是否需要帮助及其程度分别计0,1,1.5,2 分,总分为 100 分。 ③治疗前后行颅脑MRI检查,观测梗死灶体积变化情况。④血脂和血流动力学指标:按照参考文献[7]相关标准,于治疗前、后取外周静脉血5 mL,离心取上清,采用MVIS 全自动血液流变分析仪进行检测。血脂指标包括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纤维蛋白和血浆黏度。

6 疗效判定标准

按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标准[6],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判定疗效。痊愈:NIHSS评分减少≥90%。显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5%~<90%。有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无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8%。

7 统计学方法

8 结 果

8.1 两组疗效对比

见表1。两组对比,经Ridit分析,u=2.94,P<0.01,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对比

8.2 两组治疗前后MIHSS和ADL评分对比

见表2。

表2 两组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MIHSS和ADL评分对比 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对比,**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 ##P<0.01。

8.3 两组治疗前后梗死灶体积变化对比

见表3。

表3 两组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梗死灶体积变化对比

注:与同组治疗前对比,*P<0.05,**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P<0.01。

8.4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和血流动力学指标对比

见表4。

表4 两组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血脂和血流动力学指标对比

注:与同组治疗前对比,*P<0.05,**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P<0.01。

8.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治疗期间,治疗组出现恶心1例,头晕1例,皮肤过敏1例;对照组出现恶心1例,头晕2例,皮肤过敏1例,发热1例。经治疗,两组患者均好转。两组不良反应对比,经卡方检验,χ2=0.54,P>0.05,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9 讨 论

急性脑梗死的发生率、死亡率和复发率均较高,常导致中枢神经系统严重损害[8]。该病是因动脉狭窄或阻塞导致脑组织缺氧缺血,从而导致脑功能障碍的疾病。目前,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方法包括溶栓、抗血栓、抗凝、控制脑水肿、控制血压和使用神经保护剂。由于溶栓治疗时间窗短[9],因此,许多患者易错过溶栓的有效时间窗。

中医学认为急性脑梗死属“中风”范畴,主要是血瘀证。因此,促进血液流动是最重要的。已有研究[10]证明:中医活血化瘀法在急性脑梗死的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中药注射剂具有疗效迅速、生物利用度高的特点,目前临床治疗脑梗死常用的有血栓通注射液、舒血宁注射液、脉络宁注射液、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等37种注射液[11]。临床资料[12]表明:这些制剂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液微循环和神经功能、增强缺血组织耐缺氧能力、保护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银杏达莫注射液是活血中成药,主要含有银杏黄酮、银杏内酯和双叶内酯,已被用作治疗脑血管和神经系统疾病[13]。该药不仅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包括抗炎和抗氧化作用,还能够抗动脉粥样硬化和血管生成,加强修复和再生机制,防止细胞死亡,保护大脑进一步损伤,改善中风后神经功能缺损[14]。其神经保护机制归因于血红素加氧酶1(HO1)/Wnt信号途径及神经元和血管生成作用。HO1是EGb 761神经保护信号通路的关键组成部分,是激活血管生成、细胞存活、神经可塑、神经发生的信号通路机制[15]。因此,银杏叶提取物可以增强卒中后的再生过程,促进卒中恢复。

中风患者多为中老年人。《黄帝内经》曰:“年四十而阴气自半。”蛭芍中风起痿汤全方着眼于滞和瘀,有升有降,既行血分瘀滞,又解气分郁结,可通六经气血,活血祛瘀。方中黄芪、当归补气活血;全蝎、乌梢蛇、土鳖虫、鸡血藤、威灵仙通六经气血,祛风活血通络;水蛭、地龙、桃仁、红花、赤芍破血通经,逐瘀消癥,息风止痉;川芎行气祛风;豨莶草强筋骨。现代药理研究[16]认为:水蛭素能抗血栓形成,抗血小板聚集,抑制血小板受凝血酶刺激的释放和由凝血酶诱导的反应而抗血小板聚集;赤芍、丹参能增加冠状动脉和脑血管血流量,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当归具有扩张血管、抑制血清胆固醇水平升高的功效。

本研究结果表明:蛭芍中风起痿汤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有较好疗效,可改善患者认知能力和生活能力,缩小脑梗死体积,改善血脂和血流动力学指标,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猜你喜欢

中风注射液神经功能
鱼腥草注射液在养猪生产中的妙用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Protocol for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Trial Version 7)
早期康复锻炼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司库奇尤单抗注射液
Effects of Shenmai Injection (参麦注射液) Combined with Meglumine Adenosine Cyclophosphate Injection on Cardiac Function and Peripheral Serum Levels of TNF-α,TGF-β1 and IFN-γ in Patients with Viral Myocarditis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红黄绿”三色套餐查中风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