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伟大作曲家的艺术人生
——《音乐大师传记译丛》总序
2019-12-16孙国忠杨燕迪
■孙国忠 杨燕迪
孙国忠 上海音乐学院教授
杨燕迪 上海音乐学院教授
通常讲的音乐家传记(musical biography)主要指作曲家传记,因为西方音乐史构成的基础是作曲家的音乐创作,尤其是那些音乐大师的创作贡献直接影响了音乐发展的历史进程。从这一特定意义上讲,西方音乐的历史就是伟大作曲家的“音乐创作史”。观照作曲家的艺术人生,探寻其生平与创作的内在关系,解读源自创作者内心的“音乐之声”(作品)及其艺术意义,正是音乐家传记的写作主旨和文体要义。
作曲家传记是历史音乐学(historical musicology)领域最重要的学术文体之一。这种传记既不是“音乐史人物”的通俗性介绍,更不是用文学笔法描述音乐大师的“虚构性写作”,而是由专业领域的音乐学家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以学术的姿态、思路、笔触对作曲家的艺术生涯(生活与创作)进行的深入论说,渗透其中的是显现音乐学品格和学问意涵的审思。
学术性的作曲家传记都可以称作“评传”,因为这类学术文体在叙述传主人生经历和“艺术故事”的同时,都在阐释、评价其音乐人生与创作贡献的“独特性”和艺术价值。无论这种“评论”是否具备当代音乐学理路所倡导的那种超越实证主义研究传统的“批评”(criticism)意识或诉求,严肃的传记作者在写作中都会展现出他(她)个人的视界和论域,其表达独立思考并呈现个人观点的“评”与“论”则承载了传记书写人的心境、思绪和立场。以评论为底蕴和显示学术洞见的作曲家传记都是作者(学者)的研究选择和学术态度的反映。因此,历史音乐学领域的学术性传记如同该领域的其他学术性文体,是一种具有作者个人审美取向和研究态度的学术展示,它所具备的学术文体特有的“主观性”成为其评论之价值体现的“基调”。可以这样说,越是有学术价值的作曲家传记,其评论的“主观性”就越明显。当然,这种“主观性”应该有充足的史料支撑,有扎实的文献研读为依托,只有这样基于客观性史实解读之上的“主观性”独立评论,传记作者力图建构(或重构)的作曲家艺术人生才能显现学术性文体及文本应有的诠释效力与传记话语的“可信度”。
在西方学界,作曲家传记的写作与出版具有丰厚的传统,18世纪奠定了这一学术样式的基础,19世纪则迎来了大作曲家传记写作的兴旺局面:福克尔的《巴赫》(1802)①、温特费尔德的《加布里埃利》(1834)②、奥托·扬的《莫扎特》(1856—1859)③与泰耶的《贝多芬》(1866—1879)④是这一专门著述领域最早的经典之作。19世纪之所以形成作曲家传记写作的蓬勃发展,最主要的原因是这个时代的“音乐经典”(canon)意识不断强化,具体表现为对音乐艺术“伟大性”的敬慕和推崇——对巴赫、亨德尔、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为代表的伟大作曲家及其伟大作品表达高度的认同感与敬仰之意。这种对音乐艺术“伟大性”之强烈渴望的社会-文化基础正是“作曲家中心论”(composer-centredness)的确立。因此,19世纪西方学界对作曲家音乐人生的高度关注和对“音乐经典”之传统建构的努力践行,反映了一个时代的音乐学术走向:一方面强力推进历史音乐学传统中“伟大作曲家”群像的塑造,另一方面则通过多种研究探索提升了音乐家传记的学术品质并巩固其在学术场域中的地位。
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叶,以作曲家传记文本为典型体现的音乐家传记写作受到了挑战,这种挑战来自多方的“质疑”和对这一著述传统的不同认知。圭多·阿德勒在他那篇著名论文《音乐学的范围、方法及目的》中的确提到了传记写作与音乐史研究的关联,但他只是把作曲家传记看作历史音乐学领域的一个“辅助学科”,并未强调其参与历史音乐学“大学科”构建的重要性和独特意义。⑤阿德勒对传记写作的这一界定与学科归类无疑影响到之后的相关研究与写作进展。20世纪上半叶对音乐家传记冲击更大的是主导现代主义音乐思潮及学术探究的“反叛意识”,形式主义音乐分析和实证主义音乐史论从不同的角度强调音乐作品本体的“独立性”,这种有意淡化作曲家个人生活与创作之内在关系的认知和力图遮蔽“音乐大师”为表征的“经典”光耀的动向,实际上是自律论音乐美学观念在音乐史研究中的一种渗透,它在批判浪漫时代“艺术天才”论的同时,也在新的维度重识作曲家身份、作曲艺术建构、音乐风格样态和音乐历史书写的意义。
值得指出的是,即便是在这样的严峻氛围中,20世纪上半叶的作曲家传记写作依然在质疑声与反思中前行,并在文本内涵与书写形式上进行了新的探索。这一时期出现了引人注目的“文献实录性传记”(documentary biography),可见实证主义思潮对作曲家其人其乐探究的深刻影响。这种“实录性”传记写作特别强调作曲家生平探寻和传主“形象”建构的“客观史实”,探掘、辨析、梳理、审视、呈现与传主(及相关人物)发生关联的一切文献资料(日记、书信、评论、音乐会节目单、公文档案等各种与传主生活与创作有关的文字记录),不仅成为传记作者的探究诉求与写作基础,而且作为传记本体的重要组成部分重构了作曲家艺术人生展示的话语方式和文本样态。奥托·埃里希·多伊奇是这类传记写作的最早实践者,其代表作《舒伯特生平与创作实录》(1913—1914)可谓文献实录性传记的奠基之作,对以后的作曲家传记写作影响很大。⑥例如,库尔特·布劳科普夫的重要著述《马勒:生平与创作研究》(1976)就是多伊奇传记写作路向的延续。⑦
耐人寻味的是,20世纪上半至中叶出现了多部卷帙浩繁的作曲家传记,这一现象表明:历史音乐学领域学术性传记研究与书写的传统之力依然强劲,反映了伟大作曲家生平与创作的再思和重识在整体性音乐史探究、论说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作为这一丰厚传统的学术延续,欧内斯特·纽曼的四卷本大著《理夏德·瓦格纳的人生》(1933—1947)⑧、雅克·巴尔赞具有深阔文化视野的《柏辽兹与浪漫时代》(1950)⑨、舒伯特研究的著名学者莫里斯·布朗的权威之作《舒伯特评传》(1958)⑩与音乐学大家保罗·亨利·朗独具洞见的《亨德尔传》(1966)⑪已被公认为这四位音乐大师艺术人生探寻的经典文本,并强有力地促进了20世纪后半叶音乐家传记写作的发展。H.C.罗宾斯·兰登的五卷本大作《海顿年谱与作品》是迄今为止关于海顿生平与创作最为全面且具史论可信度的“编年体叙事”⑫;一生奉献给马勒研究的亨利-路易斯·德·拉·格兰奇的宏篇巨著同样为世人贡献了对马勒生平与创作最为详尽的“档案式关注”——他几乎将马勒从出生到去世的人生历程按年月(日)的顺序全部呈现出来。⑬毫无疑问,兰登与格兰奇这两部丰实的传记杰作承载了西方学界探寻、言说作曲家艺术人生的实证主义传统,这种以作曲家个人生活与音乐创作为学术聚焦点的宏大叙事,让我们体悟到音乐家传记书写的厚重感和独特的音乐史学品格。
1970年代以来,音乐家传记的写作、出版形成了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和繁荣局面,这不仅体现在传记文本问世的数量与写作质量上,而且展示出当代学术思潮推动下对音乐家传记性质、样态的反思和呈现新思路、新视界、新格局的写作实践。心理学分析、社会-文化(史)考量、批评性诠释和意识形态关注等具有当代“理论”意涵的学术渗透,为作曲家生平与创作的探究提供了多维度透视和论说的可能性。在深度解读与合理运用涉及传主及其“文化圈”的档案资料、历史文献的基础上,学理性建构作曲家生平与创作的关系并对两者间互动产生的“音乐创造力”(musical creativity)进行深层且有效的阐释,成为当代学术性音乐家传记书写的基本共识和理想目标。
三部在学界受到高度评价的贝多芬传记值得在此一提,因为从中不仅可以清楚地看到同为贝多芬专家的三位学者如何以不同的视角和理路来论说贝多芬其人其乐,还能通过三种个性化传记文本的比较,感知、理解当代音乐家传记写作的不同路向与发展态势。
梅纳德·所罗门的《贝多芬》(1977,1998)堪称贝多芬研究的里程碑之作,已成贝多芬传记的“经典”。⑭所罗门是一位有着深厚人文学养和宽阔视野的音乐学家,他对贝多芬生平的探索开创性地运用了心理学分析和融入审美态度的史学论辩,这种在丰富的史料、文献基础上形成的独辟蹊径的批评性诠释,为读者展示了祛魅之后作为凡人的“贝多芬形象”。正是所罗门对贝多芬身世、经历、性格、心理、情感、趣味、思想和创作力的深度体察与富于想象力并体现学术质感的“形象”重构,促使我们重读贝多芬和再思其凡人品格与“人性”造就音乐伟大性的独特意义。
与所罗门将探究重心置于贝多芬生平考察与人生建构的评传路数不同,列维斯·洛克伍德的《贝多芬:音乐与人生》(2003)是一部以作品探析为主体并以此贯穿、带动整个“艺术人生叙事”的作曲家评传。⑮这种对音乐本身的重视既有传记作者本人“在描绘作曲家肖像时的个人偏好”,也隐含着对所罗门《贝多芬》一书中音乐本体论说之薄弱的不满。洛克伍德这部贝多芬传记涉及到作曲家绝大部分的创作,对许多有艺术影响和音乐史意义的代表作更是重点分析、深入探讨。例如,关于《第九交响曲》的讨论就是一种显现历史音乐学之“学问力道”的整体性探究:政治背景的呈现、观念变迁的思考、创作史实的解读、作品本体的分析和音乐内涵的释义,这种全方位、多向度的音乐审思在深化作品认知的同时,也以音乐史论的能量加强了“创作承载人生”之言说的话语效力。应该特别提到的是,从洛克伍德在其晚年贡献的这部影响深远的贝多芬研究力作中可以看到,作者对贝多芬音乐所蕴含的艺术意义和人文内涵的阐释是一种既有音乐学传统底蕴又具当代学术气息的研究范式,渗透其中的是彰显开放心态的学术睿智。
严格地讲,威廉·金德曼的专著《贝多芬》(1995,2009)并不是一部传记,至少不是典型的“传记”文本,因为此书的内容明确地展现了作者的写作诉求和研究主旨:以贝多芬一生的创作发展为主要线索,探析作品的艺术特征及涵义,思考作曲家音乐风格的演变及成因,用融音乐分析和审美体验为一体的“音乐学叙事”探究贝多芬音乐创作的艺术深意和人文价值。⑯在此,关联传记文本构架和论说品格的作曲家人生轨迹只是一种便于作者叙事和讨论的“文脉”,而让这一“文脉”得以贯通并形成“叙事生命力”动感的是体现音乐审美姿态和艺术诠释本意的批评理想及探索实践。金德曼的《贝多芬》是学术个性相当突出的音乐学写作,其洞见迭出的作品论说和对作曲家性格、情感、思想的深度审视展现出一位杰出学者独具的艺术判断力和美学修养。作者让人耳目一新的音乐释义全都基于详细且明畅的乐谱分析,这就使得贝多芬的创作思维及“绝对音乐”蕴意的解读有了学术的可信度。作为一位身兼钢琴家的优秀学者,金德曼可以将只有亲身投入到表演实践中才能感知的音乐细部特征融入其个性化的分析话语并形成审美观照,这无疑进一步激发了蕴含审美旨趣的诠释活力。尤其值得关注的是,金德曼对贝多芬多部经典作品的考察注重“作曲过程”(compositional process)的探讨,这种基于创作手稿辨析、作曲思维体悟和音乐逻辑认知的艺术诠释展现了历史音乐学传统依旧亮眼的学术魅力。当然,我们从这部贝多芬研究专著中也能感受到“新音乐学”(new musicology)研究路向对伟大作曲家“形象”重构的一些影响。力图在更为宏阔的学术场域中探寻作曲家音乐创作的智识品质和精神内涵,可以视作这部特殊的贝多芬“评传”致意当代音乐学景观的“回音”。
鉴于音乐家传记在历史音乐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和加深对音乐家传记书写之丰厚传统的认识,策划与编辑一套《音乐大师传记译丛》实属必要。这套丛书旨在译介西方学界有影响的音乐大师传记,为中国读者深入理解西方音乐发展进程中“人”的艺术创造力与历史建构的关系提供有价值的优秀读本。由于每位大作曲家的艺术生涯和音乐创作各不相同,传记作者的写作路数也不一样(不少作曲家都已有多种传记问世),这就需要译丛主编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考虑,优选合适的传记文本纳入译丛,并邀约合适的译者进行翻译。设想中《音乐大师传记译丛》的读者群体是多层面的,主要包括专业的音乐工作者、高等音乐院校与师范类音乐学院(系)的师生、对西方作曲家和音乐艺术感兴趣的人文学者和音乐欣赏水平日渐提升的广大乐迷。
对本译丛名称中所用的“音乐大师”(Master Musicians)一词需作说明。如上文所述,西方音乐的历史从特定意义上可以理解为伟大作曲家的“音乐创作史”,因此,这里的“音乐大师”主要指对音乐艺术发展做出卓越贡献并在西方音乐史上留下深刻印记的伟大作曲家。然而,音乐也是一门需通过表演实践的“二度创作”来展示自身形态和样貌的艺术门类,从事音乐表演的大师对“音乐”及其历史构成的独特作用——对这门以“听赏”为本的艺术形成“音响化”与“演绎性”的贡献——理应得到一定的学术关注。鉴于此,这套以呈现伟大作曲家艺术人生为主要目的的《音乐大师传记译丛》也会适当考虑对一些音乐表演艺术大师的译介。
非常感谢上海音乐出版社对《音乐大师传记译丛》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希望这套以“音乐史人物”为学术聚焦点的丛书不仅可以促进我国学界对相关作曲家及其音乐创作的深入研究,也能对日益繁荣的当代音乐生活的品质提升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① Johann Nikolaus Forkel,Über Johann Sebastian Bachs Leben,Kunst und Kunstwerke.Leipzig,1802;facsimile reprint,Frankfurt am Main:H.L.Grahl,1950;English trans.by Charles S.Terry,New York,1920;reprint edition,Charleston:Biblolife,2009.
②Carl Winterfeld,Johannes Gabrieli und sein Zeitalter,3 vols.Berlin,1834;reprint edition,Nabu Press,2010.
③ Otto Jahn,W.A.Mozart.Leipzig,1856-1859;English trans.by Pauline D.Townsend,London,1882;reprint edition,Nabu Press,2010.
④Alexander Wheelock Thayer,Ludwig van Beethovens Leben,ed.Hermann Deiters,3 vols.Berlin,1866-1879;2ndedition by Hugo Riemann.Berlin:Breitkopf and Härtel,1907-1915;English version,ed.and rev.by H.E.Krehbiel from Thayer’s notes,3 vols.New York:Beethoven Association,1921;rev.by Elliot Forbes asThayer’s Life of Beethoven,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64,reprint edition1992.
⑤ Guido Adler, “Umfang,Methode und Ziel der Musikwissenschaft”,Vierteljahrsschrift für Musikwissenschaft1,pp.5-20. 这篇经典论文已有中译文,参见“《音乐学的范围、方法及目的》(1885):英译本暨历史分析性之评论”,秦思译自艾利卡·马格尔斯通(Erica Mugglestone)的英文本,《大音》第十二卷,萧梅主编,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7年版,第290—313页。
⑥Otto Erich Deutsch,ed.,Franz Schubert:die Dokumente seines Lebens und Schaffens.Munich,1914;English trans.by Eric Bloom as Schubert:A Documentary Biography,London:J.M.Dent,1946;reprint edition,Da Capo,1977.
⑦Kurt Blaukopf,ed.,Mahler:A Documentary Study.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6.
⑧Ernest Newman,The Life of Richard Wagner,4 vols.London:Cassell,1933-1947,reprint,1976.
⑨Jacques Barzun,Berlioz and the Romantic Century.Boston:Little Brown,1950,3rded.,1969.
⑩Maurice Brown,Schubert:A Critical Biography.London:Macmillan,1958;reprint,Da Capo,1977.
⑪Paul Henry Lang,George Frideric Handel.New York:Norton,1966.
⑫H.C.Robbins Landon,Haydn:Chronicle and Works.Bloomington: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76-1980.
⑬格兰奇的四卷本马勒传记从1974年(法文版)开始相继问世,重新修订的英文版目前已出版了后三卷(第一卷待出版):Gustav Mahler.Vol.2.Vienna:The Years of Challenge(1897-1904).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Gustav Mahler.Vol.3.Vienna:Triumph and Disillusion(1904-1907).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Gustav Mahler.Vol.4.A New Life Cut Short(1907-1911).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8.
⑭Maynard Solomon,Beethoven.New York:Schirmer Books,1977,2nded.,1998.这部专著已有中文译本问世:《贝多芬传》,田圆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3年版。但可惜的是此中译本并不是译自英文版原著,而是从德文版译著转译而成。更令人遗憾的是:由于放弃了英文版原著中极为重要的大量注释,这一中译本的出版规格和学术含量显然打了折扣。
⑮Lewis Lockwood,Beethoven:The Music and the Life.New York:Norton,2003.参见中文版译著《贝多芬:音乐与人生》,刘小龙译,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11年版。
⑯William Kinderman,Beethoven(Berkeley and Los Angel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5,2nded.,2009.参见中文版译著《贝多芬》,刘小龙译,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1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