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强力推进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

2019-12-16陈国权

传媒 2019年16期
关键词:传统媒体机制融合

文/陈国权

2014年8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上强调,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强化互联网思维,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坚持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五年来,全国各级各类媒体积极贯彻落实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战略,通过增加媒体信息平台的数量,提高媒体技术实力,在提升媒体传播力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2019年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运用信息革命成果,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做大做强主流舆论。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这是媒体融合发展的第二阶段,也是在传统媒体五年融合实践的基础上,对媒体融合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目标。笔者认为,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应该在机制变革、供给侧改革、内容提质、经济支撑能力等方面强力推进。

一是推进机制变革。传统媒体在传播力上升的情况下,广告营收能力急剧下滑,市场化能力衰减,1978年以来媒体沿袭了41年的“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模式在新时代面临新挑战,各利益攸关方都有通过市场化进行企业化管理的需求,但媒体自身已经逐渐失去市场化的能力。变革之道在于改“采编经营两分开两加强”为“事业企业两分开两加强”,媒体分为两个平台,事业部分负责传播与舆论导向,企业部分负责经营,事业为主体,企业为辅助,为舆论阵地提供部分经济支持。让新闻工作者可以心无旁骛地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宣传工作。

二是推进供给侧改革。一方面,现存媒体数量太多,没有完善的退出机制,媒体只生不死,小散滥现象较为严重,导致“少数媒体死不了,多数媒体活不好”。当前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的基础应是治理,治散治滥,建立健全媒体“退出机制”,关停一些舆论引导乏力、新闻供给质量不高、经营能力低下,已经“失去受众”的媒体;不打强心针,不做人工呼吸;另一方面,经过多年的发展,一些媒体单位内部子媒体子机构林立,数量极大,由于各种原因,内部也缺乏健全的“退出机制”,机构与项目在转型中越转越多,在改革中越改越多。一些传播力、赢利能力低下的子媒体在不断分食有限的媒体资源和运营精力,稀释媒体融合的效果,拖累优势媒体的发展与转型;做精做强优势媒体应成为媒体单位推进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的必要手段。此点上海报业集团用实践做了充分验证。该集团成立之后,实际运营的报刊从成立之初的32种大幅度降低为21种。截至2018年初,上海报业集团拥有网站、客户端、微博、微信公众号、手机报、搜索引擎中间页、移动端内置聚合分发平台等近10种新媒体形态,端口267个,新媒体稳定覆盖用户超过3.2亿。

三是推进内容提质。媒体融合是手段,不是目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做大做强主流舆论,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舆论支持。”要实现这个目标,技术只是辅助,内容才是根本。我们不能在媒体融合中迷失自我,陷入“炫耀锄头,却忘记了种地”的误区。应在管理体制、绩效考核、晋升晋级、人才机制等各个方面着眼于内容提质,进行深度改革,资金、资源全面向内容生产方面倾斜。还要摒弃所谓的“现象级”“节庆式”“面子工程”等注重短期传播效应、一阵风式的内容生产模式误区,强化优质内容生产的常态机制,常抓不懈。

四是推进经济支撑。当前,媒体融合发展的最大问题就是传播力并不能很好地变现,新媒体也同样存在这个问题,但新媒体一般都是用其他业务,比如游戏的盈利来解决传播力变现的问题。对于主流媒体而言,多元产业发展是传播力变现的方式之一,河南日报报业集团、上海报业集团等媒体集团在多元产业方面做了积极探索,目前多元产业营收已占总营收的60%以上,有效地支撑了媒体集团的运营与传播“四力”的提升。对于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中传播“四力”有效提升、用户覆盖面越来越广的主流媒体,还应该加强扶持力度。项目支持、资金支持只是一种外部的“供血”机制,除了获得外部“供血”,媒体还应该形成良好的“造血”机制与功能,才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政务数据、政务服务、智慧城市建设等各类资源扶持都是媒体获得“造血”能力、间接获得经济支持的重要路径。

猜你喜欢

传统媒体机制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皮革机制
传统媒体创新发展方向
以资本运作纾解传统媒体困局
传统媒体商业模式坍塌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