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2019-12-16王海涛
王海涛
(扬州大学 江苏扬州 225009;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 河南平顶山 467000)
在中国近代史中,出现过较多的为中华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奋斗的先进分子,五四运动集结了大批这样的人员,其作为近代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是一次具有重要历史意义与研究价值的革命运动。在中国共产党发展史中,五四运动催生了共产党,是共产党的初步发展阶段,也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对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进行探寻,有助于当代青年形成较高的社会责任感,并帮助进行科学的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
一、性质划分——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论断
对五四运动的性质进行分析,需要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出发,在对五四运动性质进行分析的众多论断中,较为著名的为将新民主主义革命划分为狭义和广义这一论断。在进行具体分析时,相关学者指出狭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定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相契合,认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是人民大众的,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和反官僚主义的。在对五四运动是否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探讨时,部分学者就是从狭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含义开始的。其中的要点在于认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领导,并将其作为与旧民主主义革命区别开来的重要标志。这里的无产阶级领导又强调必须由无产阶级政党领导,即中国共产党,在此论断下,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前是不存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部分学者也认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为中国共党的诞生。
五四运动并不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自觉的革命运动,但是五四运动却对中国共产党的产生做出了重要贡献。五四运动是1919年发生的,而在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由此可知五四运动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重要条件,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的重要条件。上述关于狭义的新民主主义的研究指出可以将五四运动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萌芽,也基本囊括了较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要素。自五四运动时期起,社会大众开始对中国民主革命对象有了新的认知,也催生了中国革命的动力。五四运动的开展,使人们形成了对社会主义前途的认知,也使人们了解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即马克思主义,并开始在民间广泛传播,并最终建立了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
而从广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出发进行分析,需要结合毛泽东的著作《新民主主义论》,在其中可以找出十月革命之后的中国民主革命的相关分析。毛泽东在该书中指出,一项革命只要其具备反帝这一特质,就可以将其看做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世界革命的一部分。因而从该论断可知,可以将五四运动看做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此外,在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中,也针对狭义和广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对五四运动的革命意义进行了强调,指出其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历史意义。指出五四运动与当时世界局势之间的关联,认为五四运动响应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号召,已经成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五四运动时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问题进行讨论,需要关注的是在五四运动时期,虽然还没有中国共产党,但是已经出现了一大批具备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进知识分子。五四运动可以看做是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提供了良好的思想准备与干部准备。因而,将五四运动看做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经得住历史和时间的检验,可以作为一个科学结论而长期存在。
二、思潮兴起——五四运动下的社会主义思潮
五四运动的出现使得人们开始关注马克思主义,而在五四运动之前,秉持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还只是一小部分人,以李大钊为代表,整体力量较为弱小。而通过五四运动的成功开展,马克思主义开始在社会中广泛传播,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同与追随。探寻五四运动之后人们对共产主义态度转变的原因,需要从五四运动的爆发背景进行分析。首先要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期,当时中国是战胜国,并参加了巴黎和会。在巴黎和会上,列强要求将中国在山东地区德国的权益向日本转让,和会对中国的权益进行了严重剥削,但是北洋军阀竟然同意在该不平等条约上签字。这一消息被国人得知之后,各阶层人们都奋起反抗,学生成为最先的反抗代表,开始罢学游行,高举“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还我山东”“废除二十一条”大旗,在五月四日这天集聚于此,并激发了众多爱国市民的热情,壮大了游行队伍。在该游行活动中,民众对帝国主义的强烈愤恨得到了彻底宣泄,中国青年也开始担负着救国重任,这一幕也被永远地镌刻在天安门前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上,成为警醒世人的重要标杆。
在1919年五月四日那天,反动局采取了强烈的镇压措施,学生运动由此进入低潮,而在此之后,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呈现出一种独立的斗争状态,开始政治维权,这也标志着五四运动的领导者从知识分子扩展到工人阶级,后续还出现了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全面参与,从而成为一项全民参与的、救亡图存的、可以改写历史的社会革命运动。
对五四运动之前的革命运动进行分析,如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其领导者基本都与无产阶级没有任何关联,五四运动则成为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的重要标志,最底层的工人和农民都开始发挥作用;政治也从此突破了阶级特权,成为一种全国民众都可以参与的共同事业。由此可以看出,五四运动成为中国政治革命的重要转折节点。
五四运动是一项各个阶级都参与的政治革命,并且包含了各个方面的变迁,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和军事等,因而对社会的重新建设意义重大。导致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索则在于巴黎和会上的不平等条约,由此可知,外交场上的失败会引发国内社会危机,在长时间的酝酿下,中国民众,尤其是中下层民众开始想要反抗,国家和民族意识也逐渐增强,从五四运动时期起,中国已经具备了现代意义。经过五四运动,民众形成了强烈的爱国意识,对以后每一个想要获得一席之地的政治势力而言,都需要将“救中国”作为政治大旗,由此也展现了五四运动时期体现出的救亡图存观念与中华民族观念。
五四运动可以看做是一场规模空前的群众运动,是旧民主主义革命不曾有的姿态,体现了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完全抵制。从五四运动中,我们可以看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的和根本的力量,那就是人民群众蕴藏的巨大能量,这种能量一旦得到激发,就会迸发出强大的效益。基于此,在中国近代史上,可以将五四运动看做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革命运动,对于当时的时代以及后世,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当代价值——五四运动与当代青年的社会责任感
新时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当代青年承担起社会责任与时代责任,首先,对于当代青年的社会责任感,需要对其来源进行探寻。此时就需要追溯到中华传统民族文化中,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形成的优秀的传统文化具备深厚的文化根基和精神力量,历代的仁人志士都体现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精神,即“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越来越多的仁人志士都将这四句话作为理想和标准。此外,在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中,还具备其他优秀的社会价值观念,包括“留取丹心照汗青”“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等。当代青年能够从这些优秀的传统价值观念中汲取营养,并把古代仁人志士作为学习榜样,能够推动社会进步作为个人理想。
此外,以五四运动为代表的近代民众的爱国主义精神也对当代青年价值提供直接的指引。对近代中国青年的社会责任感进行分析可知,其社会责任感整体较强,并将爱国救国作为自身的重要责任,以五四运动为代表,近代青年体现出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成为当代青年的航向标。在五四运动中,青年呈现出前赴后继的态势,为中国社会的解放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全力谱写了近代中华民族的伟大爱国主义篇章。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理应得到传承,当代青年需要不断地对其进行学习,并结合时代特征进行创新。
而在当代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念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成为武装当代青年的重要思想,在马克思主义思想下,当代青年应做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同时社会价值观念也提倡对个体进行密切关注,但是最终要让个人利益服从于集体利益。对于社会成员应关注对其价值观念进行正确的引导,要使社会成员能够更加辩证地看待个体与群体关系,个体要能够在群体中找到自身的位置,要能够在社会发展中贡献自己的力量,以维系社会的良好运转。
而结合五四运动对当代青年进行精神引领,则需要新时期的社会建设人员重视对五四运动等相关历史档案的科学应用,要在高校教育中重视档案管理与利用,尤其是对红色档案的管理与利用。而在现代化的发展背景下,高校档案管理人员可以对信息技术进行应用,并积极构建档案资源管理和利用的信息化平台,为档案使用人员提供更多便利。此外,在对当代青年的价值观念进行塑造时,相关人员要重视对五四运动等优秀价值观念的宣传,要对其价值理念进行深入探寻,使当代青年能够更多途径地接触到五四青年精神,并结合时代特征,形成更加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精神体系,促进当代青年个人价值的彰显。
四、结语
五四运动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起到关键的推动作用。在五四运动精神下,当代青年也可以获得精神滋养,从而能够具备更强的社会责任感与更加科学的社会价值观念,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程中,能够发挥出关键作用。五四运动在历史舞台上是一个耀眼的存在,彰显了青年在历史创造过程中的价值,并形成一种永恒存在的精神,指导当代甚至后世的青年奋力争先。五四运动的精神内涵也在社会的不断发展过程中得以丰富,对新时期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而言,五四运动又孕育出了新的可能,引领当代青年开展有意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不断发光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