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公共服务理论视角下高校人事档案管理研究★

2019-12-16张震雄

山西档案 2019年3期
关键词:公共服务管理工作档案管理

张震雄

(江西师范大学 江西南昌 330022)

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需要为人才录用和组织管理提供支持,强调管理的服务性质。但是在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下,没有将人事档案管理与人事管理、高校决策等活动联系起来,对档案数据资料的利用率较低。针对这种情况,通过以新公共服务理论为指导,创新高校人事档案工作的开展路径,可以对其工作成效做出有效优化。

一、新公共服务理论下的高校人事档案管理要求

(一)档案管理服务公共利益。新公共管理理论与传统行政理论有较大区别,采用企业管理和经济学管理方法作为自身的基础框架,旨在优化政府职能,提高政府管理和服务效率。在新公共服务理论的指导下,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应该从公共利益出发,为公众提供档案信息服务。这需要改变以往半封闭式的高校人事档案管理模式,面向社会公民提供服务,实施开放化管理,从而提升高校人事档案的利用价值。在此过程中,需要处理好公共服务与档案保密工作的关系,考虑到人事档案的特殊性,应有选择地向社会公众公开信息,并对涉及国家安全、个人隐私的部分进行合法保护,从而满足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1]。

(二)档案管理重视公民权利。公民权利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只有公民权利得到应有的重视,才能体现出民主和法治特点。对于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而言,对公民权利的维护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要做好档案登记和归档工作,确保档案内容真实性,避免对公民合法权益造成损害;二是要不断完善档案信息服务机制,与公民形成良性互动,切实发挥其公共服务功能,方便公民的使用。

(三)档案管理提升服务效率。在公共服务理论指导下,也需要不断提升高校人事档案服务效率。对于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应积极关注信息服务环境的变化,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提升档案信息服务效率。在“互联网+”时代下,应继续推进高校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步伐,依靠信息化、网络化技术手段,提升人事档案管理的科学性,以最少的成本投入为档案信息安全性、利用效率等提供保障。高校人事档案作为国家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需要积极构建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性投入,提升档案利用价值[2]。

二、新公共服务理论下高校人事档案管理的必要性

(一)为研究工作提供信息资源。社会的发展实际上是由人们的活动构成的,而高校人事档案的内容包含教职工在校期间的活动情况、个人履历,可以对现实生活予以真实、客观的反映。通常情况下,高校需要定期对自身的发展历史进行研究,期间应该将人事档案作为最基本的材料。由此发现,为了确保相关工作顺利进行,需要积极开展档案管理工作,提高信息的完整性、真实性,使其成为研究性工作的资源。通过提高人事档案管理水平,一定程度能够上促进高校快速、健康发展。

(二)确保人才流动的合理性。高校人事档案的内容具有数据完整性、材料规范性、内容真实性、记录系统性等多方面的优点,是其他档案管理无法媲美的。正因如此,高校人事档案必须具备高质量的特点。如果高校对教职工进行任用、提拔,首先会对此人的人事档案进行阅读、分析,确保人员的履历符合基本需求。假设在分析的环节中,发现档案内容存在缺少组织公章、涂改内容等现象,将会重新对此人进行考量。另外,高校还会结合人事档案所涉及的年度考核表,掌握教职工的管理能力、教学水平等,从而为实现人才的合理流动奠定基础。

三、新公共服务理论下的高校人事档案管理的问题

(一)管理理念陈旧。高校在开展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期间,由于服务对象自身的限制,并没有引起关注,但是此项工作的意义十分重大。在多年的工作中,虽然管理者逐渐改变了对人事档案管理的认知,但是管理工作依然流于表面。不仅如此,部分领导人员没能意识到人事档案管理的价值,未将其作为年度计划的重点,甚至给档案管理人员安排其他工作内容。如此一来,档案管理人员没有充足的时间、精力参与到工作中,逐渐形成“不务正业”的工作局面。另外,一些专职参与档案管理工作的人员未能体现出对工作的热情,在完成收集资料以后未对其进行筛选、鉴别,就直接进行存储、管理,降低了档案内容的真实性、规范性。

(二)难以集中管理。所谓人事管理,实际上是以中介机构为前提的一项职称评审、待遇、工龄的服务工作。目前,高校教职工分为两部分,即编制内人员、编制外人员。其中前者的人事档案基本由高校进行管理,而后者的档案存在较大流动性,导致管理权限存在争议。由此能够发现,高校在开展档案管理期间,无法对全体教职工的档案进行集中统一的管理,而是采用人事代理制度完成相关工作。但需要注意的是,此种人事档案管理机制存在诸多不足,主要包括使用不方便、材料不齐全、资料归档不通畅等,导致档案服务工作难以形成合力。

(三)忽略档案开发。高校在开展人事档案管理的过程中,通常仅仅将“管理”作为重点,难以积极参与到资料的利用、开发环节中。具体而言,高校的人事档案管理相对封闭,虽然实现了对档案的保密,提高了教职工信息的安全性,但是受此种模式的影响,导致管理人员或者领导人员在日常工作期间难以对资料进行分析、利用,降低了档案管理的价值,同时削弱了管理的有效性。同时,档案对于相对人来说处于“看不见、摸不着”的状态,所以难以形成正确的态度,甚至会成为“弃档族”。

(四)人员水平不足。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高校在开展人事档案管理的过程中,未设置专业的管理人员,而是由其他岗位的人员代为管理。而这部分人员缺乏档案管理的知识、经验,无法制定具有科学性的管理方案,导致档案管理的效果不理想。同时,因为“兼职”因素的限制,工作人员不具有充足的时间与精力,所以最终会形成不良的管理局面。针对这一问题,高校需要在转变管理理念的基础上,运用恰当的方式提高管理人员能力,为实现对人事档案管理的优化提供前提条件。

四、新公共服务理论下的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优化策略

(一)人事档案管理优化的原则。第一,集中管理。由于人事代理制度的影响,高校无法对编外人员的档案进行管理,导致这部分人员的档案散落在市场中。近几年,在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流动人员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为了实现对档案的妥善管理,政府部门相继出台了诸多与档案管理相关的制度,规定人员档案由用人单位进行管理。因此,结合最新的政策规定,高校需要将散落在人才市场中的档案进行集中回收、处理与整理,然后对所有人事档案进行集中保护、管理。此种方式的落实,不仅可以为信息的收集、归档提供便利,还能够提高档案内容的完善性,为提高高校人事管理工作的质量奠定基础。第二,实用高效。高校在编制与人事档案管理相关的制度时,应该集合自身发展的实际需求以及教职工发展所呈现出来的特点,制定可以提高档案管理实用性的价值。例如:高校可以对档案的开放性问题进行分析,明确档案信息查阅、利用的标准与依据。如果开发程度过大,必然会出现隐私泄露等问题,而开放程度较小,则会影响档案信息的利用率。因此,高校必须以实用高效为基本原则,制定适宜的管理条例,并将政策规范落实在其中,在维护相对人权益的同时,提高档案资源的利用率。第三,开发利用。对于高校人事档案管理而言,主要包括资料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归档、资料保管、资料保护等。上述工作内容,无不是为档案利用所服务的,而档案利用又能够为公众利益提供服务。因此,高校需要积极做好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最大程度上展现档案资源的价值。

(二)人事档案管理优化的手段。第一,树立主动服务理念。基于上述要求,在现阶段的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改革过程中,首先应树立主动服务理念,改变以往被动的工作状态。以往高校人事档案的利用仅限于在人事变更过程中调用档案,平时则围绕档案整理、归档和保管等方面开展工作,没有充分发挥人事档案的价值。在现阶段的高校人才队伍建设过程中,应对人事档案进行深入挖掘,分析人才潜力,将其安排在合适的岗位上。同时也需要通过档案分析,为相关决策活动提供参考。因此,在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改进过程中,应将档案分析、利用常态化,主动为需要的部门提供服务。在此基础上,应基于新公共服务理论的指导,扩大人事档案服务范围,面向社会有关部门、企业以及公众提供档案服务。在保证档案资料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档案信息的作用价值。第二,实施档案集中管理。在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改革过程中,应推行集中管理模式,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统一规划,做好与上级档案管理部门的对接。高校主要领导人员应肩负起档案管理统筹规划的职责,合理配置管理资源,充分发挥档案管理的公共服务功能。对于部分高校的人事档案分散在多个档案托管机构的情况,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将其全部调回,由高校档案管理部门进行统一管理。在此情况下,可以确保档案内容的完整性,同时也可以为档案调用提供方便。档案集中管理模式的实施,能够有效降低档案安全风险,通过制定统一的制度和管理流程,充分保障档案资料的安全性,维护公民基本权利。此外,集中管理模式也可以通过采用统一的信息化管理平台,提高档案管理效率,及时反映档案变更情况。第三,注重档案开发利用。为了提高高校人事档案管理的服务效率,应积极构建人事档案开发利用流程,打通档案收集、整理、归档、调用等各个环节,并在信息化技术的支持下,及时反馈每个环节的工作成果。目前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效果,不仅完成了纸质档案向电子档案的转化,还可以依托于专业化的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开展档案分析工作,建立人才信息数据库。在现阶段的建设过程中,应逐步引进大数据、云计算和数据挖掘等先进技术手段,提高档案挖掘能力,根据实际利用需求,快速完成档案分析工作。除了对个别档案进行分析外,还可以通过整体分析,反映高校人事变化规律,为人才战略的实施提供支持。第四,强化管理队伍素质。最后,在新公共服务理论指导下,高校人事档案管理改革应将管理队伍的优化调整放在核心位置,通过不断强化管理队伍素质水平,确保各项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五、结语

综上所述,新公共服务理论对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应从公共服务角度出发,对高校人事档案管理的方式和方法进行创新,突出其公共服务功能。通过具体研究高校人事档案管理的优化策略,可以为相关单位及工作者提供借鉴,以新公共服务理论为指导,开辟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新路径。

猜你喜欢

公共服务管理工作档案管理
关于企业档案管理体制改革的探讨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难点及对策实践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档案管理模式改革在医院档案管理中的运用
新冠病毒及公共服务观念的渐变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政府购买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的实践探索
我国基本公共服务投入效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