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信之传播

2019-12-16

视听界 2019年1期
关键词:积压冠名头条

电视台做视频大都有个不假思索的假设,就是为电视台的大屏导流,也就是通常说的“小屏连大屏”。比如在朋友圈,电视台发布最多的就是电视节目预告类短视频。这样做当然会有助益,但这只是就传统电视的深度观众和特定内容而言。对大多数用户和大多数内容来说,这样的跨屏导流,很可能收效甚微,甚至是电视台的一厢情愿。反观互联网端的宣推,更多是通过海报+二维码扫描链接,或海报+话题短视频嵌入分发,以引导观众点击观看网端视频。如果拘于电视中心思维,试图通过移动端反向吸引用户收看传统电视节目,会让互联网视频独立传播和分享创新的天性受到压制。(“主编温静”《电视台做视频应该避免三大误区》)

积极推进电视媒体的品牌传播创新,让品牌更具记忆力、销售力、转化力,是品牌传播的创新方向。这方面的探索有两个经典案例∶一是央视频道群共同推出的“国家品牌计划”,二是央视二套推出的《魅力中国城》大型综艺栏目。两个项目实现了多重的结合,深受广告客户的喜爱,是多赢的创新项目,非常值得电视人学习、思考、深化、再创新。(“传媒头条”《2019年电视媒体发展的三大思考》)

跨年视听盛宴,是品牌金主们一直觊觎的一桌大餐。2019年跨年晚会共计吸引43个品牌、45个型号入驻。其中,APP网服品类占据大头,共有11个品牌植入其中,且四大卫视跨年晚会的冠名,除东方卫视由“老板电器”占据外,其余均被网服品牌摘得。“抖音”冠名江苏卫视跨年,“拼多多”冠名湖南卫视跨年,“全民小视频”冠名浙江卫视跨年,另一思想跨年则被“喜马拉雅”拿下。(“引力传媒”《卫视跨年大餐:品牌广告金主们都点了哪些菜!》)

当剧集备案的成功率降低、资本不断退潮时,制作公司自然会想尽各种办法售卖库存里的积压剧;而此时对于购买剧集的平台方而言,面对新剧数量大批量减少的市场趋势,要么减少剧集播出的类型数量,要么选择低价购买积压剧。然而满足受众选择性多的需求一直以来都是平台方的原始优势,观看质量可以略微降低,但在数量上的选择供给却不能少。在既拯救了制作公司的困境,又满足了平台方的需求下,于是积压剧终于迎来了重见阳光之日。(“深壹”《政策收紧、资本退潮、备案数量下滑,让积压剧迎来好时机?》)

香港回归是我在本台第一次大型的直播,之后10多年的时间里头,大言不惭地说一句话,中央电视台所有的大型新闻事件的直播都是我做的,没有之一。我一个没落。搭档变化很多,但我从来没有没做,一直到2009年。原因不是我水平高,而是我心脏大。我的一句话让我们整个系统都觉得特别安全。我说∶有任何问题切给我,我保证说3分钟,保证说3分钟!直播中,心理能力一旦过关,业务不是问题。(“GRT人”《白岩松:不是我水平高,而是我心脏大》)

别人问我,你做的美食节目为什么和别人不一样?我永远会特别实在地告诉他,从我2011年开始做《舌尖》到今天,一共8年的时间,我从来不会告诉别人什么东西最好吃,我只会告诉大家现在吃到的恰恰就是好吃的,告诉大家一日三餐背后有多么不容易,这就是大家愿意相信的东西。假如你做了个东西,99%的人都没有吃过,就算吹到天上去,大家也不会相信它好吃。这就是我讲的明确你的观众在哪,以及你永远不要去冒犯你的观众。(“腾讯媒体研究院”《陈晓卿讲课实录:人永远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

抖音火爆的先决条件,是它非常契合字节跳动的算法。头条算法就像一只四处嗅热点的灵犬,小范围数据OK就立刻大面积推,完全流量中心。15秒的高刺激和即时享乐,把用户的兴奋阈值被拉到最高,以至于抖音不得不上线“防沉溺”措施——这种待遇,以前只属于王者荣耀啊。理论上,当人们被抖音刺激过一遍又一遍,也该乏了。按照行业先野蛮生长,再深度运营的历史规律,正规军入场,也是时候了。

(“新榜”《2018内容平台:都在做视频,都想做社交,都赚不到钱》)

品牌再也不能简单地将30秒电视广告搬到手机上播放了,哪怕切成6秒钟也不管用。消费者期待品牌能面向不同设备用心地制作有诚意的视频内容。竖屏视频是移动优先广告战略的最好体现,它能够最大化地利用手机的全部屏幕,并由此占领消费者的注意力。我们需要承认消费者观看内容的习惯已经改变,年轻人都在手机上看视频,而且随时随地会走神。我们需要重新认识如何生产消费者能够记住的内容。(“今日视频头条”《凯度:2019年媒介12大趋势报告》)

猜你喜欢

积压冠名头条
微头条
广日电梯 信赖随行——冠名高铁专列,开启高质量快速发展新征程
《头条》(四首之三)
波音的烦恼
第一次煮面
头条
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积压问题和解决对策
数亿元抢综艺节目冠名,企业到底图啥
头条
中超冠名重回“马上有钱”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