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原理指导下的钢琴教学

2019-12-16盖艺乔

黄河之声 2019年24期
关键词:学琴考级练琴

盖艺乔

(鲁东大学艺术学院,山东 烟台 264025)

一、钢琴教学的重要性

“琴棋书画”已有近五千年的历史,它们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陶冶情操的四种艺术形式。如今改革开放进入新时代,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国家提倡素质教育,学校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为目标,父母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给孩子报各种辅导班。其中一部分家长在经济能力承受的前提下,给孩子选择钢琴。学钢琴在智力方面,不仅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观察力、节奏感、表现力、思维想象力,还可以培养孩子优秀心理素质、学习习惯、态度和自信心;在非智力方面,学钢琴能磨练学生的意志,陶冶情操,培养高雅的艺术气质。在这股学钢琴的浪潮中,少年儿童便成了学钢琴的主体。

二、矛盾普遍性原理指导下的钢琴教学规律

毛泽东说:“矛盾的普遍性或绝对性这个问题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的过程中;另一方面,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至始至终的矛盾运动。”钢琴学习是循序渐进而漫长的过程,在学习的过程中既有痛苦也有快乐,要想使学生快乐的坚持下去,掌握弹琴技能和技巧,教师不仅要采用灵活的授课方法,还应在矛盾普遍性原理指导下坚持做到:

(一)认真备课,上好第一节钢琴课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上好第一节钢琴课直接关系到学生学琴的积极性。

首先,选择合适的教材,坚持内容的灵活性。初学钢琴的小学生可选用《巴斯蒂安》或《约翰•汤姆森钢琴教程》等钢琴教程,初中生可用《巴斯蒂安成人钢琴教程》,并辅加一些学生熟悉的曲目,坚持形象性、愉悦性和适龄性。小红是一个二年级学生,第一节课我先演奏了她熟悉和喜欢的音乐课本中的《小红帽》,这样可以拉近学生和钢琴课的距离,激发学生对钢琴的兴趣。

其次,授课要认真地讲解、示范,使抽象内容形象具体,如在讲授高音区、中音区和低音区时,我让学生用生活中的声音来模仿这三个音区的声音,并思考和生活中的什么声音相似,并得出结论:低音区的声音低沉,像打鼓的声音;中音区的声音中厚,像妈妈的声音;高音区的声音清脆,像小鸟唱歌的声音。

再次,把握好上课时间,定期授课。一般情况下一节课45分钟,既不缩减也不延长。4至6岁的学生比较爱动,坐不住,中间让学生歇息五分钟。继续上课时不谈与钢琴无关的话题,避免分散学生精力,让学生懂得钢琴学习和文化课学习一样认真、严谨。

(二)加强音乐基础知识的学习培养,打牢学钢琴的理论基础

音乐基础知识是学习钢琴的基础。在《巴斯蒂安》这套钢琴教材中,《基础》这本书将音乐基础知识融入到乐曲之中,并用生动的图画将音乐知识描绘出来。学生通过教师简单的讲解和有趣的图画学习乐理知识。以《巴斯蒂安》(一)中讲授降记号为例,编者把降记号用生动的图画表示,再通过《乐理》中降记号的作业加以巩固,让学生牢牢记住降记号的样子。

(三)与家长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争取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首先,让家长对学琴过程有完整的认识:学琴是日积月累,不是一蹴而就,会遇到各种困难挫折的过程。钢琴学习离不开基本功的练习,在练习过程中学生会觉得枯燥而偷懒,但这都是暂时的,只要不是采取强迫式的练琴,而是晓之以理,加以引导,也会让学生由“要我学琴”转为“我要学琴”。

其次,家长要学会表扬孩子。课堂时间毕竟短暂,学生主要在课下练琴。练琴时,枯燥地练琴容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不能保证练琴时间。因此孩子的点滴进步都需要家长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既可以物质奖励(如零食),也可以精神奖励(看动画片、玩游戏),因人而异,不吝啬对孩子的奖励,应时刻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弹琴习惯

英国作家萨克雷说:“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可见有良好的弹琴习惯非常重要,对于教师而言,纠正学生一个错误,比教会他们一个新知识更难。因此,教师在讲授新乐曲时,可以带学生先唱乐谱,感受乐曲的旋律,然后给学生做示范,最后学生再进行练习,规范指导和严格要求,这样利于养成良好的弹琴习惯。

(五)采用灵活多样的授课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钢琴学习也离不开兴趣,大部分学生都喜欢钢琴,但不喜欢练琴的意识有时会变成行动,这需要老师用生动有趣的话语将单调乏味的曲子变得生动有趣,营造一个轻松的氛围,让学生愉快地练习。老师还可以利用学生表现欲,给学生创造表现的机会,如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比赛及文艺汇演等,通过多种渠道来满足学生的表现需求,促使学生爱上钢琴。因此,作为钢琴教师,应围绕激发学琴兴趣,拓展音乐素养、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等目标去上好钢琴课,调动学生学好钢琴的积极性。

三、矛盾的特殊性要求钢琴教学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毛泽东说:“任何运动形式,其内部都包含着本身特殊的矛盾。这种特殊的矛盾,就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的本质。”矛盾的特殊性原理要求教师在进行钢琴教学时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心理、生理特征,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一)对4—6岁的学生进行钢琴教学

英国音乐发展心理学家舒特·戴森对儿童音乐能力发展的一般年龄特征进行总结:4-5岁:能够分辨音高、音区和简单重复的节奏;5-6岁:能够理解、分辨响亮与柔和的声音,可以聆听一些简单的旋律或听辨出节奏相同的音乐段落。最早的学琴年龄是四岁半,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活泼爱动,但不能为了学琴而扼杀学生好动的天性,可以充分运用奥尔夫、柯达伊和达尔克罗兹三大教学法,如在进行七个音符在高音谱号的位置时,可以用柯达伊教学法中的柯尔文手势,给学生直接的视觉和空间感觉提示,帮助学生把握准确的音高。

(二)对6—12岁的学生进行钢琴教学

从目前6—12岁的学生学习钢琴的目的来看,大部分是为了考级。考级只是对钢琴水平的阶段性测试,并不是考完十级,钢琴学习结束了。练习考级曲目一般需要3到5个月,时间越长,学生对乐曲越会感到厌烦,学习兴趣减弱,甚至产生不想练琴的心理。这是不顾学生的钢琴实际水平,拔苗助长式的钢琴教学,这样不仅不能提高学生的钢琴弹奏能力,而且也不利于学生艺术修养的培养。对这个年龄段的学生进行钢琴教学,教师应该及时和学生家长沟通,告诉家长学生的具体情况,在打牢基础、演奏考级曲目的同时适当加入简单的流行歌曲,比如C调的《学猫叫》,让学生在练琴中体验到美感和成就感。

(三)对12岁以上的学生进行钢琴教学

12岁以上的学生处于初中以上阶段,学生的接受力要比4—12岁的学生强,但文化课的学习任务较重,家长和学生都不把钢琴考级作为学琴目的,只是简单掌握音乐基本技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针对这个阶段的学生,可根据他们掌握现有的音乐理论基础知识,采用《巴斯蒂安成人版》教程,在学生熟练掌握音阶琶音等各种技能的基础上,可允许学生弹奏自己喜欢的歌曲如《成都》、《盗将行》等流行乐曲,让传统钢琴曲和流行歌曲结合一起,既体现传统元素,又不乏流行元素,既将现代音乐与流行音乐结合在一起,又拓宽了学生的音乐知识。

总之,在钢琴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如学生本身的乐感和所掌握的音乐知识,采取相应的授课方法,学生才能喜欢学琴,真正体现出钢琴教学“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四、钢琴教学要始终坚持共性和个性的统一

毛泽东说:“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关系,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共性寓于个性之中,通过个性表现出来,当然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因此钢琴教学要坚持共性和个性的统一,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既要坚持钢琴教学的共性原则,也要坚持钢琴教学的个性原则,最终达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要求。■

猜你喜欢

学琴考级练琴
《音乐听力》考级(三级)教学分析与思考
孔子学琴
练琴记
乐乐姐姐热线
练琴
练琴
你是如何面对失败的
炀炀的“三心二意”学琴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