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观摩北京市全国第六届中小学艺术展演表演类节目现场选拔活动有感

2019-12-16王映锦

黄河之声 2019年24期
关键词:音乐艺术能力

王映锦

(首都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北京 100048)

笔者参加的本次活动是选拔北京市优秀的表演节目(声乐、器乐、朗诵、舞蹈、戏剧五大方面)参加全国展演。三天的节目安排为:10.20日上午-民乐节目展演,10.21日上午-话剧和戏剧展演、10.21日下午-舞蹈展演,10.22日上午-器乐展演(管乐、管弦乐)、10.22日下午-合唱展演。通过三天的志愿者活动我深深的被北京高校的艺术展演所震撼,如:北京四中、一〇一中学等等,其学生优秀的音乐素养、音乐教师扎实的专业功底和认真负责的态度等让笔者看到了当今全国基础音乐教育的应该努力的方向。通过笔者的观察和与参赛队伍教师的交流,我认为高校音乐优秀的表演节目更多的反映了在北京各个高校、教师、家长、学生对音乐教育十分的重视,他们重视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发展而不是让孩子一味的成为应试教育的“奴隶”。在学校,学生除了学校的音乐课,每个学生都加入自己喜欢的乐团,利用放学时间后进行专业的训练。通过采访一位带队参赛的教师,我了解到此比赛是三年一次,学生排练参赛的作品大约有两年的时间,每周利用几个中午、下午放学的时进行专门的排练,并聘请高校教授、著名的演唱家等对学生进行定期的辅导,而且会带领学生参加各种国内、国外演出锻炼学生,从而来打造优秀的合唱队伍,这样的训练方式让笔者深深的感受到其学生呈现的优秀作品背后的努力。同时,这支参赛队伍有中学生、高中生,各个年级都有,可见学生不会因为学业的繁忙,为了应试考试而退出合唱团,这与我国提倡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分不开,与我国提出的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相吻合。学生投入时间进行音乐团队的训练,对学生自身有很大提升,不仅提升了学生的音乐专业能力,同时也提升了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如: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等,为学生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笔者认为北京的基础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重视,贯彻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而音乐教育的首要目的是育人,它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合作能力等都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些是其它学科不能替代的。笔者将结合观摩本次展演的感受、对北京基础音乐教育的理解对全国基础音乐教育提出几点建议。

一、树立正确的音乐教育认知观念

音乐教育是学校美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目前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音乐课成为了很多人眼中的“副科”,对音乐教育不太重视。在学校经常会出现下面几种情况:1.由于缺少音乐教师,音乐课程便由其他学科教师代替或者直接取消。2.由于音乐不是考试科目,在临近期中考试或期末考试,主科教师为了提高学生语数外等的考试成绩,便会和音乐教师商量占课。这些现象的发生是由于学校、教师对音乐教育认识不足,没有认识到人的培养不仅仅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一个人的艺术修养同样十分重要。学校不能因为音乐课程不是考试科目而忽视音乐教育对学生发展的作用。在基础教育阶段,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要将科学与艺术相结合,要全面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1]。同时,家长也应该改变传统对音乐教育的认知观念,重视孩子的综合能力的培养。在当今,国家提出了学生发展的九大核心素养,衡量学生能力的高低不仅仅是应试考试的能力,更应该是适合社会发展的全面人才。[2]科学和艺术在学生的发展中缺一不可,学校、家长、老师要更加认识到音乐学科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作用。

二、加强基础音乐教育与高师音乐教育的联系

在二、三线城市乃至落后的边远山村,让学生在高规格的音乐教育艺术环境中学习,掌握专业的知识技能,多才多艺,是许多家长所希望的。但是由于师资的局限性接受高水平的艺术教育启蒙却是遥不可及,使得学生无法获得优秀的音乐学习资源。笔者认为:应加强基础教育与高等院校之间的联系。在北京地区,“高参小”活动举办的如火如荼,“高参小”(全称“高等学校社会力量参与小学体育美育发展工作”)[3],“是在2014年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为了更好地开展我国基础教育改革,进一步促进基础教育改革实践,为提高小学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增进优质教育供给、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将多所高校的力量注入到试点小学中去,让小学生享受到高校水平的艺术课堂。”“‘高参小’就像架在高等教育、高水平艺术机构和基础教育之间的一个能量转换器,将原本存在于高处的优质资源越来越多地转变为真正在基础教育改革实践第一线做功的动能。”在基础音乐教育中也可以借鉴这种方法,可以加强与高校的联系,如在山西省,应引进山西师范大学、太原师范大学等高等院校优秀的大学生、研究生进行教学,既能够使学生从中获得更多先进的教学资源与理念、接受到更加专业的音乐知识,也为高师音乐教育的学生提供了实践的机会。

三、音乐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当今的音乐教师,不同于以往的“教书匠”,为了适应当代社会的需要,要摆脱“专业化”的倾向,树立多元学习教学观。但在目前音乐课堂上,很多音乐教师仍采用传统落后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来教新时代的学生,如音乐教师上课仅仅就是教学生唱唱歌,听听音乐,形式单一、课堂气氛不活跃,这显然满足不了当今音乐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消磨了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久而久之,学生便放弃对学校音乐课程学习。而新时代的音乐课应该内容生动全面,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为学生营造平等、有趣的课堂氛围,丰富学生的音乐体验,如要加入音乐编创、课后知识延伸等内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合格的音乐教师,不能仅仅局限在音乐知识的学习,要在此基础上学习与音乐有关的姊妹艺术,如:美术、舞蹈、戏剧等,因为各艺术形式之间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所以要将音乐与舞蹈、美术、影视等相结合,这样可以使课堂学习气氛更融洽,也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艺术能力;同时教师也要掌握大量的文化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4],如:音乐要与历史相结合,因为所有艺术作品都是时代的产物,学生在学习中必须要理解当时所处的社会大背景,这就涉及到音乐教师要掌握必要的文化知识,《义勇军进行曲》则写于抗日战争年代,描写中华儿女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愤恨与顽强团结共赴国难的反抗精神,在学习歌曲之前教师应该向学生介绍歌曲的历史背景知识,增进对歌曲的理解,丰富知识体系。

四、音乐教师要加强与外界优秀音乐教育的联系,多做教育研究

音乐教师要多观摩优秀地区的音乐教育,如音乐教研活动、优秀教学活动、全国艺术展演活动,这将有利于音乐教师接触到更优秀的音乐教育,发现当下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同时,在新课程改革中,要求当代教师不再只做文化的传播者,而要成为新课程的研究者、实践者和创造者。换句话说,音乐教师具有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如:教育学、心理学知识,要在理论的基础上指导教学实践,而在教学实践后,教师也要多进行反思,对教学过程中问题进行收集和整理,从而在教学实践中提取理论精华,达到“理论-经验-理论”螺旋式的上升,自然而然教师专业能力、教学能力就会有必然的提升。总之,音乐教师将教学活动与科研研究相结合,有利于改正自身在教学存在的问题,促进自身专业的成长与发展,也能促进音乐学科教育科学发展。

十分感谢郑莉教授给予我们以志愿者的身份参加这次活动的机会,让我们观摩学习北京优秀的基础音乐教育,同时结合分析思考对于如何更好的提升全国基础音乐教育,希望能够给音乐教育工作者一些帮助。■

猜你喜欢

音乐艺术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纸的艺术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圣诞音乐路
音乐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抄能力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