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价值的增值
2019-12-16张茂泽
张茂泽
(西北大学 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西安 710069)
马克思研究商品的价值,发现剩余价值并非源于市场交换,而是源于工人的劳动创造。劳动创造价值的多少,以工人生产商品所消耗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衡量。这就科学地说明了剩余价值的来源,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以此理论为基础,在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当中,有必要关注一些新出现的价值现象,提炼新的价值评价标准,研究价值增值问题,发展中国社会主义价值哲学。
一、新价值现象的出现概述
在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出现了一些新的价值现象,如人文学术成果评价难,甚至不少学术成果的价值评价发生了错位。绝大多数高校通行的办法,只是根据发表论文的杂志、报纸的级别,根据学术著作出版社的级别来衡量学术成果的学术价值,这无疑具有片面性。从价值哲学角度看,我们对人文学术成果中蕴含的价值难以进行计算和评定,所以只能引入非学术因素作为学术成果评价的参照。
我们处于社会化大生产时代,不仅有物质生产,而且有制度生产和精神生产;不仅有对象性物的生产,而且有主体性的人的生产。依据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才是发展的主体,人才是发展的中心。那么,知识密集型的文化产品诸如一本学术著作、一篇经典小说、一幅绘画、一项改革措施的价值如何衡量?以写书、绘画、改革等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衡量这些文化产品的价值?以家庭、学校、社会生产人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量来计算、评定人的价值?那么,人的价值如何衡量?这些价值现象诞生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都是值得专门研究的新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类新价值现象,需要求得科学解释。
(一)精神文化产品的价值评价问题
精神文化物是价值的物化形态。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文化,实现中华文化的复兴,理应研究文化价值问题,研究文化价值的劳动生成、传播转移、自然增减等。比如,马克思计算商品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以工人制作鞋子为例。因为这种劳动中,体力劳动成分重,商品的价值载体主要是使用价值,人们根据商品的使用价值和市场交换价值而确认其商品价值。商品的价值形式相对单一,商品价值量比较容易计算。但如果是精神文化产品,譬如学者撰写出版一本专著,作家创作发表一篇美文,这些文化物的价值,主要不是使用价值,似乎也不依赖于使用价值,而在于凝结在精神文化物中的价值内涵。对这类文化物的价值内涵的衡量,与鞋子之类商品肯定不同。我们不能以学者、作家花费在著作或作品上的劳动时间来决定。因为这是脑力劳动,劳动时间比较自由,劳动内涵中的知识或技术含量较高,文化产品中的精神成分较重;这些知识或精神内涵,在产品价值量中所占比例更大。而且一本书、一篇文章的社会影响的范围大小、时间长短、程度深浅等,都与其精神成分和价值含量相关。所以,我们既不能以书本的使用价值衡量书本的价值,也不能照搬工人生产鞋子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计算方法来计算精神文化物的价值。因为这个方法不能充分反映学术著作、文学艺术作品等的知识价值、艺术价值、道德价值等丰富内涵。
在精神文化产品中,其价值主要不在使用价值,而在其价值内涵;而其价值内涵则集中于学者借助研究而发现的真理量,或有赖于作家创作赋予作品的美的意义,而不只是劳动者在精神生产文化产品过程中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换言之,我们衡量精神文化产品的价值量,当然要考察脑力劳动者耗费在其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同时更要关注、考察在这段劳动时间内,学者或作家们具体的劳动内涵。意思是说,衡量精神文化产品价值的尺度,应有两个方面:一是形式尺度,即生产精神文化产品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是感性形式尺度;二是理性或诗性内涵尺度,即在此劳动时间内,学者或作家们脑力劳动的具体内涵,如知识含量、理论水平、道德教化、审美情趣等。衡量精神文化产品的价值,应该是时间形式尺度和内涵内容尺度的统一。换言之,我们既要考察精神文化产品的生产时间,更要考察其中的真理性粒子,或考察其艺术水平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是目前文化工作的中心任务。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产品的价值衡量,就应考察劳动者生产该产品劳动中的劳动形式,即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尤其要考察劳动者生产该产品劳动中的劳动内涵,即包含中华优秀文化内容的多少、层次的高低、准确性、全面性、深刻性如何等。我们已经知道,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产品的价值衡量,也不能仅仅以耗费在该产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衡量。现在是信息时代,知识经济为主,从追求生产量的提高转变为追求效率的提升,是大的方向。知识密集型产品,因其内含更高的技术含量,其价值当然高于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价值。故我们应尽可能变劳动密集型生产方式为知识密集型生产方式,提升产品的附加值,或直接提高知识密集型产品的生产比例。如同学术著作、文学作品等一样,知识密集型产品的价值,也不能仅仅以耗费在产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衡量。
在科技产品等知识密集型产品的价值中,既包含了体力和脑力的消耗,又包含难以统计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尤其包含了理论、知识、技术等成果在内。正因为有理论创新、知识更新、新技术发明和运用,产品才包含了更多的智能因素,才发生质的飞跃而成为高价值含量的产品。这应是信息时代知识经济的基本特征。衡量、评价知识密集型产品的价值,促使我们在计算产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之余,不得不进而关注产品价值中的劳动内涵问题。
这里仅就人文学科学术成果的价值进行讨论。我认为,人文学术著作或文艺作品等精神文化产品中包含的劳动内涵,至少应有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真理性因子的价值含量。一篇学术论文、一本学术著作,其中真理性因子含量的多少,是我们衡量其价值的根本尺度。以此尺度衡量,我们就容易发现不同学术著作、不同学术论文之间的区别,明了和理解经典著作与一般著作的区别。经典著作之所以为经典而长盛不衰,千百年来为读者所喜爱和欣赏,是因为经典著作中包含了较多真理性因子,而且文词表达典雅,确为不刊之论,可供读者反复解读,熟读玩味而意味深长。马克思《资本论》即是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被尊为工人阶级的圣经。衡量《资本论》的价值,绝不能只以马克思、恩格斯耗费在此书写作、编辑中的劳动时间来衡量,而必须考察马克思在其中揭示的剩余价值学说等等的真理性因子含量。就其丰富的真理性因子含量而言,《资本论》的价值绝不是几双鞋甚或成千上万双鞋所能比拟的。其二,其他价值含量,即这些作品中包含的理论价值、社会价值、学术价值、艺术价值等。就学术著作而言,真理本身就是一种价值,而且是学术著作价值的基础,也是学术著作价值中的核心价值。文以载道。经典文艺作品也要以美的形式表达作家意识到的真理,展示人性的自觉和实现。学术著作、文艺作品等精神文化产品的价值含量,一定是正价值,而绝不能是负价值;它们给劳动群众的社会实践提供的是正能量,而不能是负能量。
现在兴起了传统文化热,出现了众多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化产品,如电影、电视、歌曲、音乐等等。怎么衡量这些精神文化产品的价值?我们应将生产该文化产品的劳动时间和劳动内涵结合起来进行考察。不仅要计算该文化产品的劳动时间量,更要考察该文化产品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发现、揭示等方面的贡献,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方面的贡献,在中国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方面的贡献,在繁荣发展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方面的贡献,考察该文化产品在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中,究竟能提供多少真正的文化支持和精神支撑。
(二)发展的价值意义问题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越来越丰富。从价值哲学上看,就意味着劳动者发现和生产的财富价值总量愈益增加,享受到的物品的价值量日益增加。从价值论上看,社会发展的实质是价值的积累和增值,是社会和个人价值总量的增加。研究社会历史发展问题、研究人的发展问题、构建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理论时,必须思考和讨论价值增值问题。
目前,我们正处于社会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社会发展、历史发展、文明进步,在价值上的表现是什么?发展的价值意义是什么?依照马克思主义观点来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因为人民群众是劳动者,而劳动创造价值,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因而,劳动群众是历史发展的主体力量。社会不公集中体现为劳动群众创造了价值而不能公平享用其创造的价值财富。所以,社会革命、政治改革、生产发展等,就在于改变社会不公状况,以实现共产主义人人自由全面发展的理想。于是,历史发展的标志便是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科学文化发展繁荣、思想开放活跃。换言之,劳动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缩短,创造的价值总量却持续增加,而且产品的价值含量也日益丰富;亦即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而劳动产品价值的量和价值的质却明显增加。这当然是劳动效率提高的表现,也是劳动者能力增强、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表现。
所谓价值的量增加,即指价值数量增加、总量扩充、财富增加,产品极大丰富。所谓价值的质增加,则指价值的内含增加。表现为负价值日益减少,“三俗”现象以至为零,而正价值逐步增加,为社会提供越来越多的正能量。
(三)人的价值提升和实现问题
劳动产品价值为什么能够不断增加?其根源在于劳动是价值的源泉。在根本上,劳动者劳动能力的不断增强,创造价值的能力也就提高了。劳动者生产生活得更有尊严,使人性更充实、更丰富,从而实现更多的人性内容。因而,社会发展意味着人的发展。
无论是社会发展还是历史发展,人的发展是根本。价值及其增加实质上是人劳动创造的成果。产品的价值增值是人劳动价值提高的量化表现,是人劳动价值对象化的结果。人的价值提升是产品价值增值的源泉。要想产品增值,唯一的办法就是发展人本身,快速提高人的价值。
如何提升人生的价值并使其最大化?在这方面,我国古代以儒学为主,学者们讨论很多,而且思想系统产生了世界性影响。在理论上,我国古人论述人生价值增值,主要有天人合一的人学世界观、人性修养论、文明教化论。认为人皆可以为尧舜,涂之人可以为禹。肯定并相信,人人都可以成为理想的人,使人生价值最大化,实现价值增值最大化。孔子的学习和克己、下学上达、博文约礼,孟子的求其放心,尽心知性知天、存心养性事天,荀子的劝学、德操、礼法修养等,以及老子的致虚守静、自然无为等,分别是儒家或道家提升人生价值、实现人生价值的修养方法。孔子的仁者爱人、推己及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教学相长等,则是帮助他人提升人生价值、实现人生价值的方法。
二、价值增值的内涵
价值是主体对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认识、评价和选择,价值量是主体对于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度量。每一物品有其价值量,各种物品价值量的总和,是社会价值总量。历史发展、文明进步,在价值哲学上的一个基本标志就是价值总量不断增加,即价值的增值。一件物品,在经过一定时期以后会增值;或者在另一个空间里也会增值。当然,也可能贬值,甚至降值为零,甚至成为负价值物。历史发展的一个基本表现,在文明成果的价值领域,文明的价值总量不断增加,正价值物越来越多,负价值物越来越少。价值增值率的计算,有些可以计量,如物品,有些只能进行大体的优、良、合格等层次的划分,如人才价值衡量就是如此。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都可以表现为交换价值,即不同的价格。
保值是价值增值的前提,价值的保存即保值。价值的增值,只能在物品原有价值基础上才可能进行。原有物品有价值,而且原有物品的价值能够在一定时期、一定空间里保存下来。所以,价值的保存,是价值增值的直接前提。没有价值保存,价值增值就没有基础。价值保存的条件有二:其一,物品本身的存在形态能够保持一定的时间不变。物品的存在形态是物品的性质、关系和功能、作用能够保持的基础;物品存在形态发生变化,其性质、关系也会变化,功能作用也会变化,则其原有价值也会变化。其二,就产品而言,凝结在产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马克思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衡量,也可以在一定社会形态里保存下来。这是产品增值的前提条件。同时,价值保存能力的增强、物品保值效率更高。就产品而言,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们生产同样产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会减少,产品的价值会相对降低,这意味着某些产品不仅不会增值,反而会减值。但某些产品的减值,并不等于社会价值总量也减少了。反而因社会产品的极大丰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能够用同样的花费享受更多物品的使用价值,这意味着人们价值享用量增加了,这也是价值增值在价值享用领域的一个显著体现。
价值增值主要通过两个途径:一是原有价值物自身在不断成长,因为成长而增值,可谓物品内因增值。比如,林业工人种树,从树苗到成材,意味着这棵树的价值在自身增值。农民种庄稼、养猪、养鱼等,都有赖于这些对象自身增值。否则,大家就没有收成。一个人,从小孩到成才,也是人生价值增值的过程;教育活动则是帮助人们实现人生增值的活动。二是因历史条件变化而使物品发生增值,便如水涨船高,可谓物品外因增值。一般无生命物品,其增值大多属于外因增值,如历史文物,因为年代久远而价值倍增;如民族文化,因拥有不同于其他民族文化的种种内涵和表达形式,也能引起其他民族的兴趣,从而在其他民族文化环境里实现民族文化增值。人们借助历史文化或民族文化发展旅游业,就是希望通过文化产业的形式,在现实中实现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增值。
三、人的价值增值
马克思科学揭示了劳动是剩余价值的源泉。依照中国传统哲学看,人是价值的主体因素,劳动是人的本质要素,是人性的核心内容。剩余价值源于劳动,而人是劳动的主体,揭示了价值根本上源于人,源于劳动群众这一主体。故我们可说,以劳动群众为代表的人的价值增值,则是一切价值增值的源泉。
价值增值的实质是人发现和创造价值的能力不断增强,这是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在人认识实践能力上的表现,故应该对人的价值增值问题进行专门考察。与物品、产品等的价值增值有所区别,劳动者的增值,由此劳动的增值、文明的增值,才会出现物品、产品等的增值;人的增值是物品、产品等增值的源泉。在人的发展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中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中华民族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成为核心课题。其中人的能力增值,人运用自己能力创造的产品增值,尤其是文化产品的增值,值得进行专门考察和研究。
人生价值的大小,应以其创造价值的多少来衡量。如果一个人消耗的价值少于其创造的价值,则表明其对社会有贡献;如果一个人创造的价值,被其个人全部消费了,则其贡献是零;如果一个人创造的价值少于其消耗的价值,则只能说其是社会的负担。人增值的意义就在于,增加其创造价值的量,以保障人成为历史发展的主体因素,而不是历史的负值因素。
人的增值主要表现为:人的价值发现力增强,能够发现更多的新价值要素或新价值;价值生产力提高,能够生产出更多的价值量和新的价值量;价值保存技术进步,生产的价值保存更久,保值期更长;价值增值力加强,如教育的宗旨在于培养人才,而关键在于培养人的价值增值力。如培养学者,古代没有找到科学的方式,出入诸子,出入释老等,时间都在七八年,成效还可能不好。现在便不必如此长的时间,培养的效率还更高。
随着价值增值,价值内容愈益接近人的真正的、全面的需要,价值形式愈益多样和丰富,价值观念愈益复杂,价值哲学繁荣发展。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人能力提高,是人生增值的主要标志。圣人乃人生价值增值到最高处的理想人格。共产主义社会为人自由全面发展及其价值的实现——价值增值到顶点具备了最为充分的历史条件。文化价值,如社会规范(真理、道德、法律等)价值,如精神(文学艺术精品、哲学思想等)价值,它们的增值表现为:越来越统一,成为人性的价值增值,成为人性和道统一的价值实现。道德、法律等,保障社会和谐,本身就是价值增值的必要因素。其意义在于能够保障价值的正常发现、生产、保存和增值。
思想文化的价值增值表现为:人的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诠释的角度、方法、领域等不断拓展,成果不断丰富,实践就越专门、越有力、越丰富,则思想的价值就越大。理解和实践,是价值增值的两条基本途径。生命价值的增值在于,主体的言行统一、所立的德、言、功在量和质上都不断增加。价值分配中的增值,公正的分配使价值增值为所有劳动者所共享,使劳动群众拥有应有的获得感,抑制和降低人性异化的程度。
价值增值的性质在于自然增值乃生命成长的恩惠,社会增值乃文明进步给人带来的恩惠。
四、价值增值的根源
价值的实质在于客体能够满足主体的需要。若客体能够满足主体的需要,客体对于主体而言就有价值;客体满足主体的需要有多有少,则客体对于主体而言,其价值也或大或小;客体不能满足主体的需要,对于主体而言,客体便无价值;客体损害着主体的需要,则客体对主体而言有负价值,比如汶川地震,使国家和人民的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对于国人而言,就有负价值。
人类生产,不仅生产着人的需要,也生产着人们的价值,生产着人们对于价值的认识、评价和选择,也生产着价值的增值。也就是说,随着历史的进步,不仅人们的价值观会变化,而且价值总量也会增加,这就是价值的增值。价值的增值,一是来源于生产的发展,不断生产出新的价值,也有赖于人们需要水平和认识水平的提高;二是来源于评价模式的进步,使人的选择余地增加,由此可见原有物品的新价值,这些新价值是人们在旧的历史条件下未曾发现的价值。
价值既来源于人的生产,也有赖于人的发现。价值的生产,即人们改变物品的存在形态,改变物品的性质和关系,改变或增加物品的功能和作用;价值的发现,即人们发现对象具有满足人们需要的性质、关系和功能、作用。
价值的发现和价值的生产一样意义重大。准确的价值发现,是价值生产的前提。认识是实践的引导,发现了价值,才可能去生产该价值。石油埋藏在地下亿万年,只有当人们发现了其价值后,它才成为人类的能源,到近现代后,才大规模生产石油,实现其推动工商业社会的能源价值。传统文化遗产也只有在人们发现了其现代价值以后,才可能转化成为建设新社会的文化资源。价值发现,是一般物品转化为人类生产生活资源的前提。科学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认识事物的性质、关系和运动规律,进而认识事物的功能和作用,发现事物的价值。科学研究是正确发现价值的重要环节。
价值源于人的劳动创造,价值增值也源于人性的自觉和实现。无论是价值生产还是价值发现,都不能不受主体追求更高需要的心理影响。孟子说:“人之性善,如水之就下。”人都追求真、善、美、用、信,厌恶假、恶、丑、害、伪。真善美用信是价值核心要素,对其追求没有止境,价值由是增值;假恶丑害伪是对价值核心要素的否定,从反面排除了否定价值增值的因素。价值增值有人性因素做支持。真正说来,劳动创造产品的价值及其剩余价值,其中涵盖高科技人才的研发及其真理的发现皆可使产品增值,包括固有价值的增值、产品附加值的增加、产品新价值的发现等等。而人的良知、良心则使人们超越个人功利得失的利害计算,超越个人价值创造和获得的算计,而上达一种为了真理而生死以之的境界,所谓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即是。这就极大地提升了人之所以为人的价值,彰显了人高于动物的人文价值。
人的发展,人性的自觉和实现是一切价值创造、价值增值的根本原因。人性表现为人的价值创造,即社会实践生产价值,社会认识发现价值,社会文化保障价值生产和价值发现,传承价值成果。在人的理想追求中,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个人创造的价值多于个人生育和培养所消耗的价值,价值必然增值。从历史发展的过程看,一代创造的价值多于一代生育和培养的价值,一代才胜过一代。
社会生产是社会发展的源泉。劳动群众能够生产出生活必需的消费品之外的剩余产品,是文明财富积累的基础,也是价值保存和价值增值的基础。历史上有些杰出人士有能力生产出远远超过其自身劳动力再生产需要的价值,便是对社会和平、历史发展、文明进步的重大贡献。他们在经济利益上或许没有获得应有的报酬,但在做人上、在道德上、在文明程度上,却体现了他作为一个大写的人的价值,彰显了他人生价值的增值。
五、价值增值运动规律
第一规律: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价值总量的增加,有赖于“发现—生产—分配—交换—享用”环节的不断循环进行。中间任何一个环节断开,价值总量的增加便成为不可能。由此,单独看其中任何一个价值增值环节,比如交换或分配都不增值,但在整个价值增值环节中看,交换或分配,也使价值增值。它至少帮助实现了价值转移。正因如此,分配制度的公平才成为经济的保障,商业流通及其文化要素等,才可能成为一个产业。世界新兴市场的出现,能够解决现有的经济危机。在次贷危机中,中国、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大国,以其巨大而有潜力的市场容量,成为解决金融危机的“救星”。
第二规律:单个物品价值增值,有赖于该物品原有价值的保存,如文物的维护,则其原有价值也得以保存;还有新价值的发现,如垃圾回收、废物利用。
那么,价值的增值和剩余价值学说是什么关系呢?
广义地看,人类生产活动是整个社会历史的基础,人的认识或发现也是生产的产物,但在价值增值问题上,应该分开讨论。将价值的生产活动看成直接的实践活动,将价值的发现、衡量、评估看成人类的认识和评价活动,有助于人们了解价值增值的意义。剩余价值来源于生产,而价值的增值,指脱离原来的生产活动,而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增加了物品的价值总量。这意味着,历史的发展或社会条件的改变,相对增加了原有物品的价值量,也就相对提升了原有物品蕴含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增加了剩余价值量。在因外部环境变化而增加的价值量里,没有剩余价值存在,但无论工人还是资本家却都按照一定方式分配着这些增加的价值量。这可解释历史发展、生产力水平提高、工人工资增加、资本家利润增加,但剥削却并不增加的社会现象;也可以解释,在现有生产关系条件下,不通过增加剥削量,而具有实现社会公平的可能性。这就是发展生产、和谐社会关系在价值上的集中表现,即价值增值。
即便劳动量没有增加,但劳动者因为有爱,因为关系和谐,因为共产主义道德而互相奉献,则可以享受到更多的快乐和幸福,提升了人的幸福指数。这类价值增值,可谓人性自觉和实现的价值转化结果,彰显出人性自身与天地万物一体、与天道统一的无限价值量。
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是价值在现实世界里的两种基本实现形式,价值的实现有赖于人们将发现或生产的价值变成使用价值或交换价值。当然,使用价值又是交换价值的基础,而交换价格又以交换价值为基础。马克思认为,市场交换并不增值。商品的剩余价值并不产生于市场交易,而根源于工人的劳动创造。这是正确的,但我们在考虑价值增值时也会发现,在交换价值中,还有值得进一步探讨的内容,这就是价值的增值问题,以及价值增值只能通过市场交换的交换价值得以实现的问题。
价值增值中增值部分的价值,一方面建立在原有价值的基础上,但并不是原有价值的如数转移,也不是原有价值的如数分配,而是原有价值量在新时期或新地区的扩大。这种扩大,从源于整个生产的进步、社会的发展等的支持来说,是外因增值;这种大环境支持的价值总量的增加,可以看成人类文明给予人的实惠。而源于价值体自身成长的价值增值,则可谓生命成长给予人的实惠。对成长实惠、文明实惠的分配,会受到一定历史时期生产关系的影响,在阶级社会里有阶级性等。但根本上说,成长实惠、文明实惠这样的价值,不属于马克思所发现的剩余价值的再分配。其中存在的剥削,也不是直接源于生产物品分配不公导致的剥削,不是生产方式的剥削,而是社会不公在分配中的引申。所以,不能直接运用剩余价值学说直接讨论价值的增值等问题。
在经济发展中,世界市场的扩大,给商品价值的增值提供了机会。恩格斯说《共产党宣言》没有注意到加利福尼亚、澳大利亚作为世界市场的兴起,而这两个市场的兴起,必须受到充分关注,因为这影响到当时全球经济危机的解决。“一战”前后,意大利、加拿大、日本、北欧等地兴起;“二战”前后,苏联、东欧、“亚洲四小龙”兴起;20世纪末期,东南亚诸国及中国、印度、巴西、墨西哥及南非市场的兴起,都先后为缓解全球经济危机提供了契机。市场的扩大,意味着商品价值总量的增值;商品价值总量增值,就是社会价值总量增值的集中表现。第一、二次世界大战,则是运用战争破坏这种价值减值方法,即用贬值的办法解决经济危机,遭到大家的反对。这就如吃饭,两个人一碗饭,便会争夺,产生剥削;生产发展,两个人一大锅饭时,自然不必争夺,也就可能为消灭剥削创造条件。在共产主义社会到来之前,为了消灭剥削和压迫,不仅要大力发展生产,创造更多的增值,而且还要提倡公平公正理念以及思想上和而不同的思维方式。在社会主义时期,提倡共产主义道德。思想、道德要走在社会形态的前面,批判现实,引导社会前进,这才是有助于价值增值的好思想。
价值增值是社会发展的价值基础和价值表现。价值增值是消除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公正的建设性途径。如果价值增值足够,达到共产主义社会生产力水平极高、社会产品极大丰富的程度,则剥削便不必要,剥削量的计算不必要,剥削无意义。
按劳分配原则在价值上的意义就是全社会按照个人价值生产量分配和享用价值量,不劳动者不得食,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公平存在的根本原因在于,人们分工不同,能力不同,生产方式不同,制度不同,却只按照价值生产的结果,即价值生产量来分配,势必不公平;而制度的不公正,如剥削现象的存在等,意味着还存在着根本不按照价值生产量来分配价值量的情况,这就加剧了这种不公平。
按需分配原则在价值上的意义就是全社会按照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需要分配和享用价值量,消除了社会不公平的生产方式和分配制度基础。实现共产主义制度,其基础就是社会生产力水平极高,社会产品极大丰富,价值增值达到极大化程度。可见,人类社会从社会主义社会的按劳分配到共产主义社会的按需分配,都以价值增值为基础,是价值增值基础上的价值实现从程序公平到程序和结果都公平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