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茂炯致葉恭綽信札七通考釋 *
2019-12-15丁小明趙友永整理考釋
丁小明 趙友永整理考釋
内容提要 張茂炯致葉恭綽書札七通,作於一九三二年間,内容主要爲兩部分:一爲向葉恭綽講述或詢問選源及任選者情况;二爲編選者的具體分工情况。一九三二年底,葉恭綽任南京國民政府鐵道部長,時僅月餘即離任去職,從此退出政界,定居上海,專心文事。通過對這七通書札的考釋,可以真實還原葉恭綽民國時期編選《全清詞鈔》的部分細節,亦能得知張茂炯與葉恭綽在學術上的互動,爲葉恭綽學術、生平研究提供新材料。
關鍵詞 張茂炯 葉恭綽 信札
《全清詞鈔》作爲一部清詞總集,由近代葉恭綽編,凡四十卷,收入三千一百九十六家詞作八千二百六十多首,所收詞人有由明入清者,亦有由清入民國者,以之置閨秀、方外之後,作附存。一九七五年由中華書局在香港第一次少量印行,一九八二年中華書局又在大陸出版修訂本。編者另有序與後記,述纂輯緣起。全書有《引用書目》及《作者索引》,頗便學者。
本書編者爲葉恭綽(一八八一—一九六八),字裕甫,又字玉甫,也作玉父、玉虎、譽虎等,號遐庵;晚年别署矩園、比德堂,號遐翁、遐庵。廣東番禺人,原籍浙江餘姚。葉衍蘭之孫。畢業於京師大學堂。民國中歷任交通部次長、郵政總局局長、交通總長、鐵道部長等職,一九四九年後歷任中央文史館副館長、北京畫院院長等職。祖父葉衍蘭,咸豐進士,與譚獻爲詞友,著有《秋夢黛詞鈔》,收入本書第二十四卷。葉恭綽本人是北洋「交通系」政要,政事之餘,尤好詞學,爲近現代著名詞人,尤致力清詞之搜集。民國十八年(一九二九),葉恭綽曾與朱祖謀等組織詞社,與龍榆生創辦《詞學季刊》。著作主要有《遐庵詩》、《遐庵詞》、《遐庵匯稿》、《矩園餘墨》、《葉恭綽畫集》等,編有《廣篋中詞》、《全清詞鈔》、《廣東叢書》等。
信札作者爲蘇州詞人張茂炯(一八七五—一九三六),字仲清,號懺盦、君鑒,江蘇吴縣人。張茂鏞弟。光緒三十年(一九〇四)進士,宣統時任度支部司長,宣統元年官鹽政院總務所長,民國初任職財政部鹽務署。五十歲以後,杜門無事,始刻意爲詞。著有《艮廬詞》一卷,續一卷,外集一卷。民國二十年(一九三一)石印本。《艮廬自述詩》一卷,一九三四年版,石印本。《詞綜補遺》録其詞五首。《全清詞鈔》録其詞六首。《艮廬詞自序》云:「所爲詞喜拈僻調,調必依四聲。」葉恭綽云:「《艮廬詞》,審律甚嚴,而絶無粘滯膚廓之病,當在鄉先輩紅友、順卿之上。」
一九三〇年左右,謝玉岑、葉恭綽、龍榆生皆曾有過彙輯有清一代詞作想法,由於種種原因,謝、龍二人終未能實行。〔三〕葉恭綽於一九二五年卸職寓滬,酷嗜倚聲,博搜沉佚。一九三〇年九月,葉恭綽加入漚社,同年,發起成立《清詞鈔》編纂處,雖以朱祖謀爲總編纂,然具體事務仍由其負責。《全清詞鈔》編選工作始於一九二九年,編選過程中,漚社成員多有助力,勛勞卓著。〔四〕編纂處共有編纂四十餘人,當時海上詞人、文獻學名家大都參與此事,盛况經前。編纂人員具體分工及其流程,可據葉恭綽《全清詞鈔·例言》窺知其大略:
是編工作,始自一九二九年,倏逾廿載。其間採訪、選録,以迄編次校訂,多賴同好諸君。自彊村先生以次,如夏閏枝孫桐⋮⋮吴湖帆萬、⋮⋮吴瞿庵梅、張艮廬茂炯、易大廠孺、石弢素淩漢、盧冀野前、王佩諍謇⋮⋮、饒子伯子宗頤、石子矩孫秉巽。其間綜覽鑒定彊村翁致力至勤。搜羅選録,張艮廬程功稱最。手鈔至廿册。〔五〕
由例言可知,如《全清詞鈔》此類偉業,實非葉氏一人之力所能爲,乃是同好諸君共同襄助所成。其中,蘇州詞人「艮廬」張茂炯被葉氏譽爲「程功稱最」者,張茂炯無疑是葉氏編著《全清詞鈔》時的得力助手。至於葉、張之間就編著《全清詞鈔》的互動過程,則由於「文獻不足徵」之故而無從得見。慶幸的是,現藏上海圖書館的「葉恭綽友朋信札」中收有張茂炯致葉恭綽信札七通,其主要内容就是圍繞《全清詞鈔》的編撰而進行的,顯然,這批信札對我們還原《全清詞鈔》部分的編撰過程有著不可替代的史料價值。有鑑於此,我們嘗試整理這批信札並解讀其中事實,以爲《全清詞鈔》研究提供新的資糧。
一
⋮⋮尊函當即往取,候讀後再行奉復。詞鈔事得公主持,仍前進行,甚善甚善!嘉定王西莊鳴盛有《謝橋詞》〔六〕,其曾孫之翰有《紫萸香館詞鈔》〔七〕,係民國後其後人排印本,想插架必已有此書矣。順以奉詢。敬頌撰安。張茂炯拜啟。
考釋:
此爲殘葉,前半部分不可得見。饒宗頤《全清詞·順康卷序》云:「清詞選輯之業,造端於朱彊村,實在庚午(一九三〇)之年。朱老既謝世,葉丈承其遺緒,旁搜賡功,聲氣所被,網羅彌富,積稿增至一百零四册。」〔八〕朱祖謀一九三一年(十二月三十日)過世後,編輯工作由葉恭綽主持,據文中「詞鈔事得公主持」言語可知,此信當作於一九三二年間。據張元濟民國三十七年作《番禺葉氏遐庵藏書目録序》可知,葉恭綽爲官之餘,藏書亦富,詞類尤其所嗜:「此外有清人詞集類爲從事清詞鈔之選,輯備一代風俗之史。若别集、總集通行者咸列插架,並有罕見秘笈爲海内所無」〔九〕,故張茂炯云「想插架必已有此書矣」。
二
玉甫先生撰席前輩:
前奉手教,碌碌未及復,至謙。佩諍〔一〇〕因保古事,賢勞特甚。巍成〔一一〕亦以教務,仆仆蘇中間,故於詞鈔事均未能著手,現在巍成藏詞已由炯擔任抄録,已十得八九。聞湖帆〔一二〕月内將來蘇,届時擬仍托其帶上也。佩諍藏詞亦當代任一部分,以副盛意。兹又假得《竹葉庵集》一種,爲乾隆時詞人,吴縣張塤〔一三〕撰。此集傳本不多,不知前處已有人任選否?乞查示爲盼。再,巍成藏詞内有《冰甌館》一家,無撰人姓名,據題詞中稱其人爲長洲王嘉福〔一四〕號二波。二波以蔭襲武職官揚州久,疑此亦揚州人。之壻,然借王氏家譜查考,亦未載二波女適何人,竟無從得其姓名。不知吾公知其人否?順以奉詢,敬請撰安。前録各詞,如已叢抄完竣,乞將原稿擲還。敝帚自珍,幸勿見責。
張茂炯謹啟
考釋:
王謇(佩諍)長於版本目録、金石之學,又精熟吴中文獻、掌故。一九三一年,《吴縣志》總纂吴蔭培去世,李根源繼任總纂,便邀王謇任修志局委員會委員,助纂「金石卷」。從此,王謇足跡遍佈吴中,全方位勘探考察吴地碑刻,還與李根源一起參加了「吴中保墓會」,制止亂掘亂盜古墓葬,保護文物。〔一五〕信札中云王謇「因保古事,賢勞特甚」,當指此事。「湖帆」當指吴湖帆。葉恭綽《佞宋詞痕序》(一九五三)中有記:「嗣於一九二八年秋南下居滬,始識吴君湖帆,吴君工書畫,多藝能。」〔一六〕由此可知三人交遊情况。據《吴湖帆年譜》,吴湖帆長居上海,一九三二年春、秋兩造蘇州,信中所云「月内將來蘇」當是此時。〔一七〕編選之時,葉恭綽廣泛聯繫南京、北京、天津、上海、廣州、杭州、蘇州等地詞學家,共同參與清人詞集、詞選篩選、抄録、校訂工作〔一八〕。由信札可知,蘇州一處,有王謇、顧建勳(巍成)皆擔任選抄工作,而由張茂炯負責匯總,再經郵寄或他人轉交至上海葉恭綽處。吴湖帆多次往返蘇滬之間,傳遞相關信箋、書籍等物什。葉恭綽曾致信(以下簡稱葉恭綽信)云:「連日欲走談,未果。兹有致張仲清一紙,望寄去。」(第一〇三通)〔一九〕托任詳情,葉恭綽信云:「仲清選詞處已告公渚具函,請再另函相托。又:已囑公渚送上空白徵求函廿份,請隨時填用可也。」(第一二九通)酬勞方面,葉恭綽信云:「仲清來書詢鈔詞給值事,弟前已復之,不知何以未收到。(以下請告仲清先生)此間鈔費係每千二角五至三角,蘇地或可稍省。惟鈔寫務用處中格式,以免複寫之煩。」(第一一六通)
又云「現在巍成藏詞已由炯擔任抄録,已十得八九」,所提及《竹葉庵集》、《冰甌館》二詞集,可覘《全清詞鈔》選源及顧建勳藏書情况。據王謇《續補藏書紀事詩》第八八條「顧建勳(巍成)」云:「望齊臺下燕營巢,五百清詞稿校抄。更有師門龔氏子,熊蘇志付渾淆。」後有解説云:「顧巍成(建勳),藏清人詞五百餘種,與寒家『澥粟樓』略相埒。葉遐庵(恭綽)撰《清詞抄》,遍借海内外公私藏擷取,我兩家即居其十之一,則爲公私藏家所向未著録者也,可以自豪矣。巍成藏書,經、史、考據亦間有之,集部亦與詞相儷,而子部較少。餘則特多札記書耳。巍成身後,默然無聞,不知散去否也?⋮⋮『燕營巢』,巍成書齋名,言得書之難如燕泥之艱於銜成也。」〔二〇〕葉恭綽信云:「王佩諍藏詞目可由臺從帶滬,⋮⋮蘇地諸詞流所作,望就近徵取,蓋籍公在蘇催促,遠勝函索也。」(第一二三通)葉恭綽編選《全清詞鈔》多有依仗王謇、顧建勳「燕營巢」藏書,此處可輔證其説。王、顧而外,蘇州藏書家葉恭綽亦有留意,葉恭綽信云:「旅蘇鄧孝先、宗子戴二君藏詞聞頗多,可否設法鈔一目録?曹君直元忠之《雲瓿詞》能代覓得否?」(第一一九通)又云:「宗、鄧及他家藏詞目亦望設法取得,此皆爲蘇地選詞用,不過非見其目不能定重複否,此屬不能省之手續,非有他也。又此舉於彙編詞學書目亦有助益。從者何時歸滬,弟恐在此過陰曆年矣。仲清函祈轉。」(第一二〇通)又云:「王佩諍處弟三函去,不得覆,望一詢之。此請大安。恭綽上(附《桂遊録》四册。請以一册送佩諍,一册送張仲清,一册送宗子岱,一册送鄧孝先。)」(第一三七通)後文「原稿擲還」、「敝帚自珍」等語,可知張茂炯亦富藏詞。張茂炯故後,葉恭綽信云:「張仲清之子現住蘇州何處,王佩諍現在何處,均盼查示。因有書件須還彼也。」(第一七八通)張塤、王嘉福詞,《全清詞鈔》各入選二首。
三
玉甫先生閣下:
前奉惠書,適有湖州之行,未及即復,歸後擬將尊函送交佩諍。蒙交來此集廿七種,恐其中或有尊處已選過者,特將詞目另紙開呈,乞檢核示復,以免重複。香谷詞〔二一〕知已入選,因聯想及宜興徐焕琪〔二二〕名致章,光緒戊子舉人,浙江知縣。、儲印波〔二三〕名鳳瀛,光緒癸卯舉人,浙江運副。兩君均已作古,儲有《蘿月詞》,未見全稿,僅於《樂府補題後集》〔二四〕見其數首。徐有《拙庵詞》,係排印本,香谷序之,稱其入民國後始爲詞。如兩君者應否入選,乞卓裁。匆匆,即請撰安。
張茂炯謹啟
考釋:
「另紙開呈」見後文所列舉詞集目録。此處所云「香谷詞」當指蔣兆蘭之詞。蔣兆蘭,字香谷,著有《青蕤庵詞》,未聞其詞集有另名。民國九年(一九二〇),徐致章同蔣兆蘭創立「白雪詞社」,成員有程適、儲鳳瀛、儲藴華、徐德輝、儲南强、任緣道等,計社友八名,均是宜興人。至一九二三年秋盟主徐致章辭世爲止,前後持續兩年有餘,社集之作先後結成《樂府補題後集》,故而張茂炯有此「聯想」。張茂炯此處以徐「入民國後始爲詞」爲慮,意在年限不合選詞標準,可補證葉恭綽詞鈔凡例之言。蔣兆蘭、徐致章、儲印波詞,《全清詞鈔》各入選一首。
四
玉甫先生閣下:
前奉教祗悉,《蓼齋詞》〔二五〕已與佩諍説及,日後當由伊處經手也。昨晤潘博山、景鄭昆仲〔二六〕,知其新得詞兩種,一爲《山煙摟草》〔二七〕嘉慶時江陰閨秀湯百純著,亦名《玉琴餘韻》。,一爲《二十四橋吹簫譜》〔二八〕道光時江都孫宗禮著。。未知此二書尊處已有人選過否?乞核明示復,以免重複。此頌撰祺。
張茂炯謹啟
考釋:
潘景鄭從吴梅學詞,故而得以結交張茂炯。潘景鄭《著硯樓書跋》云:「艮廬丈以名進士蜚聲吴中,曾掌鹽務,公正不阿。鼎革以後,優遊文史,日益詩酒自遣;邑中有適社,爲諸老暢敘之所,每當薄暮黄昏,詩龍酒虎,聲徹户外。余年弱冠,侍霜厓師列席其間,飫聞緒論,丈不以其淺陋,謬謂孺子之可教。值禊命題,輒許追隨唱和,有所作,爲之指疵不倦。」〔二九〕由此可知,潘氏兄弟也曾參與編選《全清詞鈔》。據《吴湖帆年譜》,一九三二年四月二十七日,潘氏兄弟曾於吴梅處與吴湖帆相見,或爲詞鈔之事。〔三〇〕李雯、湯百純、孫宗禮詞,《全清詞鈔》分别入選九首、三首、一首。
五
玉甫先生閣下:
前聞華誕,曾以俚詞爲壽,即托湖帆帶上,並附詞鈔二册,諒均邀鑒。頃顧巍成兄又檢出詞三種,一爲《扁舟載酒詞》〔三一〕江潘著,一爲《漚塵詩餘》〔三二〕亦稱《戴簡恪公遺集》,戴敦元著。,一爲《還印廬詞存》〔三三〕,徐球著,未知已有人任選否?乞示爲盼。再,前詢《冰甌館詞鈔》,現已查出爲張午橋〔三四〕丙炎所作,知念附及。此請吟安。
張茂炯謹啟
考釋:
一九三一年十月適逢葉恭綽五十壽辰,各方人士皆來祝壽,張氏「以俚詞爲壽」當在此後。所謂「俚詞」,《艮廬自述詩》、《艮廬詞》及《續集》不載,待考。光緒四年(一八七八),張丙炎在母親去世後回揚州,營建豪宅居住,名曰「榕園」,又稱「冰甌仙館」。〔三五〕榕園後歸丁藎臣(光緒間捐監生,授知縣,官至侯補知府。上海開埠後棄官經商,從事洋務),即今揚州丁氏園〔三六〕。江藩、戴敦元、徐球、張丙炎詞,《全清詞鈔》分别入選五首、一首、二首、三首。
六
玉甫先生閣下:
手教祗悉,想清恙必已霍然,念念。王佩諍兄任選名家詞,已爲代選數十家,有三册交湖帆矣。頃佩諍又交來詞集九家,云係新購得者,爲前單所無,未知能否與尊處接洽,有無他人選過?兹將詞目另紙開呈,乞查示爲盼。其中《暗香疏影齋》〔三七〕一家,但署「白石志潤倚聲」,無序跋可考,集中有與寶竹坡〔三八〕唱和之作,疑是旗人,名志潤,號白石,不知然否?又《夢蝶生》〔三九〕一家,無撰人名字,以其詞考之,大約是嘉興人,曾宦山西,被議後改官兩淮,與丁萍緑〔四〇〕至和、杜小舫〔四一〕文瀾同時。吾公知其人否?順以手詢,亦祈示及。此頌撰綏。
張茂炯謹啟
考釋:
葉恭綽《清名家詞序》(一九三六)云:「余曩者有《清詞鈔》之輯,欲網羅有清一代之詞,擇尤選録,經營五載,所輯蓋五千餘家,以矜慎從事,猶未勒成,復欲選其最者,爲《清六十家詞》,以確有本源,能自立門户者爲限,牽於人事,亦未成書。海寧陳乃乾先生,承學好古,今之汲古閣、知聖道齋也。頃出其清閟所藏清詞,擬付印廣傳,先以百家爲一集,詞宗碩匠,大致無遺,表一代之宏規,存百年之文獻。與吾所擬者,正復相去無幾。後生可畏,先我著鞭。此書出,而余之《清六十家詞》,殆欲焚筆硯矣。」〔四二〕由此可知《名家詞》初由王佩諍任選,可補葉序所無。
葉恭綽《全清詞鈔後記》(一九五二)云:「二十年來,余所得諸家詞集之原稿,又多已毁失,其中手稿或絶版者不少,藉此或可存什一於千百也。」〔四三〕
葉氏另有幾個關於清詞文獻著作之構想,如《清詞正聲集》、《清詞存目》、《清六十家詞》,然均未能實現。志潤、寶廷、錢官俊、丁至和、杜文瀾詞,《全清詞鈔》分别入選一首、一首、一首、十首、四首。
七
玉甫先生閣下:
日前寄上相片一張,諒已邀鑒。清詞又録成兩册,俟有便人,當托帶奉。初擬就此結束,以符尊處舊曆年底之限,惟佩諍昨又交來二十餘家,趕録不及,止得聲請展限矣。此二十餘家,未知佩諍曾否與尊處接洽,有無他人選過,兹將詞目另紙開呈。祈即核明示復,以免重複。至尊處此次選詞,共得詞目若干家,已選若干家,若有未選者若干家,便中乞示一二,俾知大略,至盼至盼。再,前次手詢之《夢蝶生詞》,頃已查悉其人爲錢官俊,字枚臣,浙江嘉興人,知注附及,敬請撰安。
張茂炯拜啟
考釋:
此「二十餘家」「詞目」詳情見後文。民國初肇,政府改用公曆,然清遺民仍多衍用舊曆,以彰顯其宗奉、持守。百姓沿襲習俗,慶賀新年尚多喜用舊曆。葉恭綽非以遺民自居者,信中所云「舊曆年底之限」,應是沿用以年關爲限而已。
需要説明的是,張茂炯致葉恭綽信札中展示蘇州地區的詞學同好如何積極回應葉恭綽選編《全清詞鈔》的號召,並緊密地配合具體徵選工作,由此也證實了葉恭綽《例言》之説,「是編初就南京、北京、天津、杭州、蘇州、廣州、上海七地,著手搜集單行詞集,就地選鈔匯寄,以上海爲總匯。自各圖書館以至私家藏本,悉加訪求。繼復搜集罕見之總集、選本,加以採録」〔四四〕,可知具體流程是不争之事實,而蘇州一地詞鈔選録事宜,張茂炯無疑當是具體負責人。
附録 詞集目録
暗香疏影齋詞抄 白石志潤(一)味塵軒詩餘 李文瀚(一)
耨雲軒詞 馬汾三()清安室詞 張清揚一()
銅梁山人詞 王汝璧二()醉園齏臼詞 蔣萼一()
替竹庵詞 蔣彬若一()夢蝶生詞 無撰人 抄本一()
亭秋館詞 許禧身閨秀(一) 蓼齋詩餘 李雯 抄本(九)
小羅浮館詞 趙封澂五()蓉渡詞 董以寧一()
泊鷗山房詞 陶元藻三()繞竹山房詩餘 朱文治二()
養一齋 潘德與三()樂圃吟抄 張玉榖二()
楓江草堂集 朱紫貴四()東洲草堂詩餘 何紹基一()
東海漁歌 顧春五()五十弦錦瑟樓詞 江都郭寶珩二()
雪波詞 靈川蘇汝謙二()小梅花館詞 海鹽吴廷燮三()
紅豆山房詞 番禹何振(一) 蓬霜輪雪詞 四明陳康褀(二)
嬰山小圓集 平湖張誠(〇) 清芬集 耐廠詞 高要馮詠芝(〇)
倚樓詞 趙植庭趙詞已於《尊酒消寒集》中録過數首,兹是專集,擬再録數首。(六)
曼香詞 吕儁孫(三)
句婁詞 方愷趙、吕、方三家合爲一册,稱《三家詞録》。(二)
雲起樓詞 婺源齊學裘(一)銀藤花館詞 休寧戴延介(二)
錢存梅遺稿 錢陸靖二()樓雲山館詞 甘泉黄錫禧二()
翠娱樓詞 吴江金文城(〇) 經遺堂集 江都韋佩金(二)
海紅花館詞 吴江鄭璜(二) 清夢軒詩餘了璞方外(二)
瑶華閣詞 錢唐袁綬此詞已收《百家閨秀詞》,諒已選。(二)
湘痕閣詞 錢唐袁嘉閨秀(二) 棲香閣賸稿 白門李藻閨秀(二)
棠香閣詞 禮泉楊世謙(二) 晚陰詞 馬平楊霖(〇)
按:此即前文所云「另紙開呈」之「詞目」。張茂炯下有小字注釋,講明選詞細節,以供葉恭綽參考。葉恭綽信云:「外詞目一束祈代致王佩諍先生爲幸。」(第一一七通)葉恭綽曾有一個宏大的計畫,擬編纂
「清詞四書」:《清詞存目》、《清詞選》、《全清詞鈔》及《清百家詞》,但因時間和精力之緣故,其他三書皆未見出版。《全清詞鈔》將所有入選者姓名、字號、籍貫、仕履及相關詞學之著述作了著録,爲清詞研究者提供了一條搜集清詞文獻的重要綫索,張茂炯選詞目録手稿,更是彌足珍貴的第一手清詞文獻目録。發掘此類手稿,可進一步探究葉氏詞學思想及其編書宗旨。書目之後括弧及數字爲筆者所加,意指入選《全清詞鈔》詞篇數目。上述詞集,唯張誠、馮詠芝、金文城、楊霖四家未有入選
〔一〕馮乾編校《清詞序跋彙編》,第四册,鳳凰出版社,二〇一三年,第二一二三頁。
〔二〕沈辰垣等編《御選歷代詩餘》附《篋中詞 廣篋中詞》,浙江古籍出版社,一九九八年,第七二〇頁。
〔三〕傅宇斌《現代詞學的建立》,商務印書館,二〇一三年,第八八頁。
〔四〕馬强《葉恭綽詞學述論》,《南陽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二〇一七年第七期,第六一—六二頁。
〔五〕〔四三〕〔四四〕葉恭綽編《全清詞鈔》,中華書局,一九八二年,第五頁,第二〇六八頁,第五頁。
〔六〕王鳴盛(一七二二—一七九七),字鳳喈,號禮堂,又號西莊,晚號西沚,江蘇嘉定(今屬上海)人。乾隆十九年(一七五四)進士,授翰林院編修,二十三年(一七五八)擢侍讀學士,明年充福建鄉試正考官,擢内閣學士兼禮部侍郎。後左遷光禄寺卿。丁内艱,不復出。事具《清史稿》、《清史列傳》及江藩《國朝漢學師承記》。幼從沈德潛受詩,後從惠棟問經義,遂通漢學。鳴盛精研《尚書》,於經術、史學均有成就,於詩詞亦甚用力,爲乾嘉樸學之重要學者。撰有《十七史商榷》、《尚書後案》、《蛾術編》、《西莊始存稿》、《耕養齋詩文集》等,有《謝橋詞》一卷。
〔七〕王之翰(一八一七—一八四八),原名慶雲,字仲翔,號申甫,江蘇吴縣(今屬蘇州)人。諸生,王鳴盛重孫,汝翼次子。林則徐奇其才,招入官廨讀書,以内命侄女妻之。林則徐評其文稱:「本隆萬之法,行天崇之才,更能於國初諸家破其藩籬而蹊徑獨闢者。」肄業金陵鍾山、惜陰書院。此集凡十六首,輯入《先澤殘存》,民國九年北京排印本。
〔八〕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全清詞》編纂研究室編《全清詞·順康卷》,中華書局,二〇〇二年,第一頁。
〔九〕潘景鄭初編,顧廷龍重編《番禺葉氏遐庵藏書目録》,上海私立合衆圖書館,一九四八年,綫裝排印本。
〔一〇〕王謇(一八八八—一九六九),江蘇吴縣(今屬蘇州)人。原名鼎,字佩諍,號瓠廬,晚署瓠叟。年輕時從沈修爲師,後又列章太炎、金松岑、黄摩西、吴梅諸大師門下,學業日進。民國四年(一九一五)從東吴大學文科畢業後,即從事教育工作,曾任振華女中教務長、副校長。二十六年(一九三七),移居上海,曾任震旦大學、大同大學、東吴大學教授。新中國建立後,王佩諍任華東師範大學教授及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員會編纂。學問淵博,善治周秦諸子,長於版本目録、金石之學,又對崑曲情有獨鍾。現代藏書家。著有《續補藏書紀事詩》、《鹽鐵論札記》、《海粟樓書目》、《(宣統)吴縣志補正》、《再補金石學録》、《吴中金石志》、《草隸考》等。
〔一一〕顧建勳(一八八一—?),字巍成,號瓠齋,江蘇吴縣(今屬蘇州)人。一九二八年春,在蘇州與吴梅、蔣香谷等締結詞社「琴社」。一九二九年七月,與好友吴梅、鄧邦述、張茂炯、吴伯淵等八人結「六一詞社」。室名「燕營巢」,藏書豐富,以清詞集爲著,達五百餘種。撰有《遼金元文學史》等。
〔一二〕吴湖帆(一八九四—一九六八),初名翼燕,後更名萬,字遹逡,又東莊,别署湖帆,蘇州人。晚清重臣、文字學家、收藏家、考證家吴大澂文孫。幼承庭訓,喜鐘鼎和篆書,家藏法帖古畫甚富,故得以見博識廣,摹小領悟。客寓上海後,與陳子清合辦書畫事務所,因精鑒賞又工書畫篆刻,故掉鞅藝壇。曾將所藏銅印編爲《畫餘就印存》—卷。其詩詞雅秀自然,發人清想。其齋室名有「寶董閣」、「梅景書屋」、「醜簃」等。有詞集《佞宋詞痕》。
〔一三〕張塤(?—一七八九),字商言,一字商賢,號瘦銅,又號吟鄉,别號石公山人、小茅山人。江蘇吴縣(今屬蘇州)人。十歲能詠初寒詞,少與蔣士銓齊名。清乾隆十四年(一七六九)進士官内閣中書,曾任四庫全書編校。乾隆四十二年,畢沅倡修方志,次年即受顧聲雷之聘,修乾隆《興平縣誌》。曾與洪亮吉、黄景仁、翁方綱、蔣上銓等垬結都門詩社。喜考訂金石書畫,詩木秀健,出入山谷。著有《竹葉庵集》、《林屋詞》、《碧簫詞》及傳奇《督亢圖》、《中郎女》(已佚)等。散曲現存小令五首、套數一套,見《碧簫詞》。
〔一四〕王嘉福(一七九五—?),字穀之,號二波,江蘇長洲(今屬蘇州)人。王芑孫次子,嗣於叔王翼孫爲子。襲封雲騎尉,官至江蘇儀征靖江營守備。幼負絶人之資,與其長兄王嘉祥、弟王嘉禄被目爲「三鳳著述甚豐,詩近三千首,詞亦不下千首,然皆隨手散棄」。道光十四年(一八三四)其姻親張安保與蔣士凝、王僧保等爲之選編《二波軒詞選》四卷,每卷收詞一百二十餘首,總數逾五百。其中有道光十四年以後之作,殆爲付梓後所增。張序謂其詞「哀感頑豔,悦魄蕩心。」王序謂「集中率多豔懷綺語,纏綿往復,如不自勝,然皆性情之所結撰而成者也。」
〔一五〕葉志明《藝奪天工》,鳳凰出版社,二〇一五年,第一三四頁。
〔一六〕〔四二〕葉恭綽《矩園餘墨》,遼寧教育出版社,一九九七年,第九四頁,第一七三頁。
〔一七〕〔三〇〕王叔重、陳含素《吴湖帆年譜》,東方出版中心,二〇一七年,第一三二頁,第一三一頁。
〔一八〕陸昭徽、陸昭懷《書如其人 回憶父親陸維釗》,上海書畫出版社,二〇一三年,第六六頁。
〔一九〕何聞輯《葉恭綽致吴湖帆尺牘(續)》,《新美術》二〇〇一年〇二期,第五〇—六三頁。下同,僅隨文標注尺牘編號。
〔二〇〕倫明等《辛亥以來藏書紀事詩》,北京燕山出版社,一九九九年,第二〇三—二〇四頁。
〔二一〕蔣兆蘭(一八五五—一九三二),字香谷,一字蘭笙。萼子,竹山(蔣捷)後裔。增貢生。曾參加寒碧詞社、鷗隱詞社,晚年客居於蘇州,以授徒爲業,後寓居上海,與況周頤、朱孝臧等爲友。著有《青蕤庵詩》、《青蕤庵詞》和《詞説》。
〔二二〕徐致章(一八四八—一九二三),字百平,號拙廬,宜興宜城(今屬無錫)人。同治十二年(一八七三)拔貢生,光緒十四年一八八八)中舉,爲浙江候補知縣,歷任浙江湯溪(今金華富陽)、里安等縣代理縣知事,光緒二十年任直隸州(今京、津、河北)特用同知和浙江鄉試同考官。宣統元年(一九〇九)告老還鄉。善於賦詩,著有《拙廬詩草》四卷。
〔二三〕儲風瀛(一八七〇—一九二七),字印波,江蘇宜興(今屬無錫)人。光緒二十九年(一九〇三)癸卯科舉人,曾任兩浙鹽運副使,著有《蘿月軒詩詞稿》。
〔二四〕《樂府補題後集》,甲編一卷、乙編一卷,民國年間白雪詞社刊刻。民國九年(一九二〇),詞人徐致章發起白雪詞社,社友蔣兆蘭、程適、儲鳳瀛、徐德輝,共五人。後復增儲藴華、儲南强、任援道三家。每月聚首分題詠物,借寫民國初期神州陸沉的慘痛現實及亂世情懷,取名《樂府補題後集》,「蓋欲上繼碧山、草窗、玉田、玉潛諸賢遺軌,爲風雅綿一綫之傳。雖才或弗逮,不敢與宋賢抗,而志操純白,心跡湛然,抑未必與宋賢異」(蔣兆蘭序)。民國十年,刊刻甲編。八家之外,又增「同聲」二家,計得詞一百四十七首,分集而列,凡二十五集。各集多則十餘闋,少則三四圖不等,與宋《樂府補題》相似。民國十二年徐致章下世,詞社遂散。
〔二五〕《蓼齋詞别集》,清李雯著,一卷。有順冶十四年(一六五七)刊《蓼齋集》本,詞集作附録一卷。另有陳乃乾輯民國二十六年(一九三七)上海開明書店《清名家詞》排印本,較爲通行。李雯(一六〇八—一六四七),字舒章,號蘿齋,江南青浦(今屬上海)人。少與陳子龍、宋徵輿齊名,稱「雲間三子」。明崇禎十五年(一六四二)舉人。順治初,廷臣交薦,授弘文院撰文、中書舍人,充順天(今北京)鄉試同考官,以父喪歸。著有《蓼齋集》,刻於順治十四年(一六五七),附《蓼齋詞》一卷,陳乃乾輯入《清名家詞》,而與陳子龍、宋徵輿合刻之《幽蘭草》中,尚有一卷未輯入。
〔二六〕潘承厚(一九〇四—一九四三),字温甫,號博山,别號蘧盦。江蘇吴縣(今屬蘇州)人。潘祖同孫、亨穀子。兄弟五人,承厚爲長子,承弼爲次子。少學詩詞,兼工繪畫。先後在家鄉組織電汽公司,協理田業銀行。一九三八年於上海創設通惠銀號。潘景鄭(一九〇七—二〇〇三),原名潘承弼,曾用筆名寄漚等。少時曾向吴梅學習詞曲,後向章太炎學習訓詁。曾擔任國學講習會講師、《制言》雜誌編輯,對訓詁、目録、金石,詞曲等,均有研究。後轉入圖書館事業,專長於文學典籍版本的研究和考證。後任上海圖書館研究員,兼任中國古籍善本書目編輯委員會顧問。著有《日知録補校》、《著硯樓書跋》及《著硯樓讀書札記》、《詞律校異》、《詞選箋注》、《圖書金石題跋》等多種。
〔二七〕《山煙樓草》,詩詞合集。二卷。湯百純(一七七〇—一七九六)撰。百純字清芬,一字石華,江蘇江陰(今屬無錫)人,其父湯裕之曾官山東巨野知縣。十八歲嫁陳詩觀,早卒。本集卷上爲詩,名《石華小草》;卷下爲詞,名《玉琴餘韻》,録詞三十三首。有李兆洛序,陳詩觀跋。
〔二八〕《二十四橋吹簫譜》二卷、《外卷》一卷,收詞一百零九首。道光十三年刻,有黄承勳、潘宗鄴序。孫宗禮(生卒年不詳),字定夫,江蘇江都(今屬揚州)人。道光十四年(一八三四)舉人,十六年恩科進士。官廣東澄邁縣知縣。黄氏謂其詞「清空綿邈之旨、沉鬱離合之致」,「非粗豪塗澤者可比。可謂一洗側豔之習,獨標雅正之體者矣」。謝章鋌云:「詞亦流轉,但言外無味,不耐尋繹,蓋學南宋而未至者」(《賭棋山莊詞話》續編四)。
〔二九〕潘景鄭《著硯樓書跋》,古典文學出版社,一九五七年,三〇八頁。
〔三一〕《扁舟載酒詞》一卷,光緒十二年江巨渠補刻《江氏叢書》本。江藩(一七六一—一八三〇)字子屏,號鄭堂,自號竹西詞人,晚號節甫老人。江蘇甘泉(今屬揚州)人。監生。曾師事余蕭客、江聲,爲惠棟再傳弟子,爲當時知名學者。深通訓詁,尤長考據學。阮元督漕淮安時,聘爲麗正書院山長。又曾募資鐫刻己作。一生著述頗多,有《周易述補》、《漢學師承記》、《爾雅小箋》等。詞作有《扁舟載酒詞》五十首,其同門顧廣圻評曰:「善用宫律而辭何兼美」,「清真典雅,流麗諧婉,追《花間》之魂,吸《絶妙》之髓,專門名家,未能或之先也」。著述頗多,詞作有《扁舟載酒詞》五十首。
〔三二〕戴敦元(一七六八—一八三四),字士旋,號金谿,浙江開化(今屬衢州)人。乾隆五十八年(一七九三)進士,官至山西布政使、刑部尚書。薨於位,贈太子太保,予謚簡恪。遺著有《古今體詩集》八卷、《漚塵詩餘》二卷。
〔三三〕《還印廬詞存》一名《環翠樓詞》。一卷,五十九首。徐球撰。道光九年(一八二九)刊,長興朱紫貴審定,編入《還印廬集》。徐球(一七八九—一八二七),字尹輔,號詠梅,浙江德清(今屬湖州)人。自幼秉承家學,詩文金石兼工。未冠補諸生,久困科場二十餘年。其詩文學行深得時賢許宗彦、戴敦元等人稱賞,與奚疑、朱紫貴等唱酬,詞學於鄉前輩嚴元照。惜天不永其年,病亟時,不忘結句,彙聚其所作編定《還印廬集》,授汪眉春、朱紫貴代爲審定。
〔三四〕張丙炎(一八二六—一九〇五),原名世錚,字午橋,號榕園,晚號遁翁。張安保之子,道光二十四年(一八四四)舉人,咸豐九年(一八五九)進士。由翰林院編修出知廣州廉州府。後知肇慶,繼升道員,加鹽運使銜。後丁母憂,優遊林下者二十年。喜吟詠,富收藏,晚年工篆書。著有《榕園叢書》,詞有《冰甌館詞鈔》一卷。
〔三五〕朱軍編著《揚州書院和藏書家史話》,廣陵書社,二〇一二年,第一〇二頁。
〔三六〕韋艾佳《東關名園》,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二〇一二年,第七九頁。
〔三七〕志潤(一八三七—一八九四),字伯時,一字白石,號雨蒼。他塔拉氏,隸鑲紅旗。官四川綏定府知府、嘉定知府並官京曹十餘年,時與寶竹坡等名流結詩社,由志潤編爲《日下聯吟》詩詞八卷。端方稱其「尤善爲長短句」,文悌也稱其「妙工填詞」。吴鋆稱其「詩宗元白,詞近蘇辛」。志潤幼耽吟詠,仕途不得志,而詩詞之作甚豐,遺作達三十册,經其弟志鋭求人選出十之六七,編成《寄影軒詩鈔》六卷,詞一卷(《暗香疏影齋詞鈔》)。今見《詩鈔》僅四卷。
〔三八〕寶廷(一八四〇—一八九〇),清滿洲鑲藍旗人,初名寶賢,字少溪,號竹坡,後改字仲獻,號難齋。同治七年(一八六八)進士,授翰林院編修,累官至文淵閣直閣事、禮部侍郎等職。敢於直諫,名震朝野。其詩集名《偶齋詩草》,兩函二十册,共三十三卷。另有奏議、文集、《偶齋詞》等著作。
〔三九〕錢官俊(一八二四—一八七七),字枚臣,號心庵,又號愛廬、能軒、夢蝶生、藹六,浙江嘉興(今屬嘉興)人。道光二十九年(一八四九)拔貢,由山西知縣改僉判,發兩淮。精書畫,工花卉,筆致超逸,有陳淳遺意。著有《石鏡山房集》詩,《夢蝶生詞》四卷。
〔四〇〕丁至和(一八一一—一八八三?),字保庵,一作葆庵,號萍緑詞人,江蘇江都(今屬揚州)人。著有《萍緑詞》(又名《十三樓吹笛譜》),平生於詞學最深,著有《萍緑詞》二卷,於夢窗、草窗,兼有其勝。秀水杜文瀾爲刊板行世。」丁至和初幕游大江南北,從癸丑到丁巳(一八五三—一八五七)這段時間,一直漂泊在江淮東臺、泰州一帶,「客杜觀察小舫幕中」,與小舫、鹿潭結交,切磋詞藝,互相唱和。一八六一年,文瀾爲其刊刻《萍緑詞》,與《採香詞》、《水雲樓詞》並稱「曼陀羅華閣三家詞」。
〔四一〕杜文瀾(一八一五—一八八一),字小舫,浙江秀水(今屬嘉興)人。諸生。少孤貧,得舅氏教,爲幕多年。入貲爲縣丞,從征湘桂苗徭,積軍功,署兩淮淮北監掣同知、海州分司運判,改通州分司運判等,累升至兩淮鹽運使,加布政使銜。有幹才,得曾國藩稱賞。杜氏爲咸同年間泰州、興化、東臺地區詞羣之核心人物。深諳音律,推譽萬氏《詞律》及戈氏《詞林正韻》,認爲「詞仍當以韻律爲主」,與蔣春霖等唱和,而工力相當。所作「詞清筆婉,言外殊多感慨」。(謝章鋌《賭棋山莊詞話》)著有《古謡諺》、《平定粤寇紀略》、《江南北大營紀事本末》、《曼陀羅華閣瑣記》等。刻有《曼陀羅華閣叢書》,詞有《採香詞》四卷。又撰《憩園詞話》六卷,爲清代詞學重要著作,並著有《詞律校勘記》二卷、
《
詞
律補遺》一卷,重刊吴文英、周密二家詞集,後附己作八十餘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