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贴花黄”是怎么回事

2019-12-15李学开

文史博览 2019年11期
关键词:花黄照镜贴花

我国南北朝时期的长篇叙事民歌《木兰诗》在描写木兰从战场上回到家中,卸去戎装、梳妆打扮时写道:“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那么“贴花黄”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花黄是古代流行的一种女性额饰,又称额黄、鹅黄、鸭黄、约黄等。南北朝时梁朝简文帝萧纲在《美女篇》中写道:“约黄能效月,裁金巧作星。”其中的“约黄”即“花黄”。“贴花黄”就是用金黄色的纸剪成各式装饰图案贴在额头上,或是在额间涂上黄色。据史料记载,这种化妆方式起源于南北朝,当时佛教盛行,全国各地大兴寺院,塑佛身、开石窟蔚然成风,一些爱美又比较前卫的女性从涂金的佛像上受到启发,将自己的额头涂成黄色,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种风习。

在南北朝时期,贴花黄是女性一种必不可少的脸部饰物,如南朝陈后主《采莲曲》中云:“相催暗中起,妆前日已光。随宜巧注口,薄落点花黄”;南朝梁费昶《咏照镜》中有云:“留心散广黛,轻手约花黄”;南朝梁陈间诗人徐陵《奉和咏舞诗》亦有云:“低鬟向绮席,举袖拂花黄。”

唐朝时期,“贴花黄”最为流行,如卢照邻诗“片片行云著蝉鬓,纤纤初月上鸦黄”;崔液诗“鸳鸯裁锦袖,翡翠贴花黄”;温庭筠诗“黄印额山轻为尘,翠鳞红稚俱含嚬”;李商隐诗“寿阳公主嫁时妆,八字宫眉捧额黄”。

五代、北宋时期,“贴花黄”依然十分流行。宋英宗在位时,诗人彭汝励在诗中描写道:“有女夭夭称细娘,珍珠落鬓面涂黄。”

清朝,“贴花黄”这种妆饰才逐渐被淘汰。

猜你喜欢

花黄照镜贴花
王学美
好一个秋
浣溪沙·故乡晨曲
“贴花黄”是怎么回事
“贴花黄”是怎么回事
少林功夫拳(四)
论舞台服装中贴花设计手法及其应用
美庐
过年啦
王兴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