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淡水渔文化问题研究综述
2019-12-15张莹,陈洁
张 莹,陈 洁
(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北京 100810)
人类早在170万年前就开始渔猎,先人们在捕鱼食鱼过程中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淡水渔文化,并代代积累传承,时至今日依然影响着国人的生产生活。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包含丰富的内容,美好的精神生活需要也是一个重要方面。而丰富多彩的淡水渔文化是满足人民美好精神生活需要的重要内容。在水产品极大丰富并满足了人们的物质需求之后,充分挖掘、研究和发展淡水渔文化,既是我国淡水渔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也是丰富人们精神家园的现实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历代一直有不同角度的淡水渔文化研究,对后人了解渔业发展历史、研究与传承渔文化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近年来,中国淡水渔文化研究方兴未艾,相关文献层出不穷。归纳起来,这些淡水渔文化文献主要集中在渔文化的内涵与价值、食鱼文化、渔民与渔村文化、渔文化的保护与开发等方面。其中,既有实证研究分析淡水渔文化作用机理,又有规范研究提出淡水渔文化发展路径,可谓见仁见智。
1 渔文化的内涵与价值
淡水渔文化历经2000多年的发展,自成体系,具有丰富的内涵、多元化的功能和重要的传承价值。学术界对渔文化内涵的界定尚不统一。有的学者将渔文化等同于渔业文化,认为两者基本同义,是以渔业生产为中心的文化总称[1-2]。有的学者认为渔文化是渔业文化的一个分支,将渔文化定义为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受到渔业影响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3-4]。有的学者从广义上界定,渔文化是人类在渔业活动中所创造出来的人与经济水生生物、人与渔业、人与人之间各种有形无形的具有流转性和传承性的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及制度文化的成果总和,既包括地表遗留痕迹,又包括各种文学、艺术、民间工艺,还包括渔民长年累月积淀而成的特定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及其价值追求等[5-8]。还有的学者从哲学视角理解渔文化,认为它蕴含着“与鱼共生”“人鱼和谐”的思想内涵[9-10]。即便如此,大家却都公认,渔文化不仅具有显著的经济价值,还具有不可估量的观赏与审美价值、文学艺术价值、科研价值和社会价值。
1.1 从金鱼到锦鲤、观赏鲤鱼——观赏与审美价值
我国最早的观赏鱼当属金鱼。金鱼作为观赏鱼养殖和传播与佛教的中国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由于佛教宣扬放生可使人消除罪孽和代表了向善之心,于是在佛教传入中国后,寺庙及其放生池越来越多。到了唐宋时代,达官显贵家庭饲养红鲫鱼渐渐形成风气,南宋时期出现了专门养殖金鲫鱼的职业,名为“鱼把式”或“鱼儿活”,金鲫鱼养殖的专业化使得原为上流社会所独享的金鱼观赏逐渐开始走向了寻常百姓家。到了明代中期,稳定的社会环境和繁荣的经济,使得金鱼养殖繁殖和鉴赏上升为理论。民国时期金鱼养殖起起落落,抗战胜利时约有40个品种。新中国成立以后,金鱼品种大为增加,1958年有154种,到今天已经有300多种,成为数十亿元的大产业,每年有金鱼选美活动数十场,金鱼养殖者数百万人。沈伯平[11]认为,金鱼被广泛应用于年画、雕刻、刺绣、彩绘等各类工艺,文化艺术形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们高雅的审美情趣和文化追求。
中国是鲤鱼的故乡,但现代锦鲤起源于日本。17世纪,日本发展稻田养殖鲤鱼。在人工饲养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颜色艳丽的鲤鱼,因其美丽和与众不同而具有神秘的色彩,被称为“神鱼”。1889年日本人培育出红白锦鲤,到1914年,日本已经有27种颜色的锦鲤。而今,锦鲤品种达到100多个。我国虽然不是现代锦鲤培育的国家,但是在长期的渔业育种工作中也培育出了中华彩鲤、兴国红鲤、荷包红鲤、玻璃红鲤、瓯江彩鲤、龙州镜鲤等观赏鲤。傅莉[12]认为,养殖锦鲤能怡情养性,美化环境,而且只要具备正确的鉴赏眼光和饲养方法,中小锦鲤还可以保值增值。刘雅丹等[13]在《锦鲤》一书中列举了锦鲤鉴赏的基本方法:匀称健硕的体型、清晰艳丽的色质、匀称合理的花纹、优美顺畅的泳姿。2010年9月30日,北京朝阳公园首次举办了观赏鱼大赛,福州金鱼协会的“兰寿”与北京红运锦鲤养殖中心的“白写”分别摘取了金鱼组、锦鲤组的冠军。在随后举行的观赏鱼拍卖会上,这尾“白写”拍出了全场最高价120万元,足以看出这些鱼类的观赏与审美价值。
总之,在现代观赏鱼以其艳丽体色、奇特体态、多样习性而受到人们的喜爱。林学钦[14]指出,世界鱼类有5万种左右,其中有观赏价值的为1000~2000种,利用普遍的则在500种左右,且绝大部分是淡水鱼类。我国观赏鱼有250多种,大多是经过人工长期培育出来的,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饲养这些鱼类,不仅给人们带来了美好的视觉享受和愉悦的心情体验,还传达出美学理念和审美价值。
1.2 从《诗经》、远古鱼纹到绘画、民歌和文艺创作——文学艺术价值
鱼类的文学艺术价值与多种文化艺术形态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是鱼类与文学创作。春秋战国时代的《诗经》就对养殖鲤鱼有较多的阐述和记载,出现鱼字和鱼名的地方有30余处,涉及的鱼名有鲂、鳣、鲔等12种,关于咏鱼的诗篇,有描述当时捕鱼方法的,也有表达鱼在人们生产生活中诸多作用的[15-16]。唐诗中关于鱼的诗歌数目有3000首之多[17]。自北宋诗人苏舜钦和苏东坡在诗词中涉及金鱼以后,随着蓄养金鱼的普及,以金鱼为艺术题材的诗词也大量出现,如清代词人陈维崧以词牌《鱼游春水》吟咏金鱼的词即多达三四首;近代鸳鸯蝴蝶派作家周瘦鹃先生曾写了颇富情趣的散文《金鱼话》上下篇,来记述他养金鱼的乐趣;现代著名文学家邓拓也有一首七律诗歌咏金鱼[11]。二是鱼类与绘画艺术。从远古鱼纹到绘画创作再到邮票设计,鱼类的文学艺术价值不断得以体现。清末著名画家—天津的梅振瀛、扬州的虚谷等都特别擅长以金鱼入画;近现代绘画大师—齐白石、吴作人、刘奎玲、汪亚尘、赵少昂、凌虚等也都有金鱼绘画传世[11];赫哲族常常以绘画、雕刻、伏帖等方式,将以水波纹、鱼鳞纹、鱼网纹等几何文饰为主的图案形状运用于服装、器皿的装饰上,这些异彩分呈的图案造型艺术,让人们强烈地感受到赫哲族渔文化的韵味[18]。三是鱼类与民歌民谚。我国渔民先辈们在渔业生产生活中创作了许多渔谣、渔歌、渔谚和歇后语等。如赫哲渔民根据各种鱼类的活动规律和自然季节的变化,将“二十四节气歌”与渔业生产的季节性结合起来,编撰出“立春棒打鱼,惊蛰忙织网”的“捕鱼节气歌”[19]。另外,还有口头说唱文学“伊玛堪”、说胡力(民间故事)、特伦固(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等)、嫁令阔、赫尼哪、白本出、博布力等曲调,也是赫哲人在捕鱼生产之余触景生情创作的优美动听的曲调[18]。
1.3 从鲤鱼到松浦镜鲤、福瑞鲤——科研价值
渔文化的科研价值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物种价值。从远古鱼种到现代鱼种,鱼类的繁衍更迭产生了巨大的物种价值。世界上已知鱼类有26000多种,淡水鱼有8600余种。我国现有鱼类近3000种,其中淡水鱼有1000余种。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奠基人达尔文在《物种起源》《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等著作中,以中国金鱼为例,证明他的物种进化论学说。二是生物学研究价值。形态特征的多样性和数以百计的品种,使金鱼的变异和遗传蕴含着丰富的科学知识,成为遗传育种和教学研究的重要对象,也是面向青少年进行科普宣传教育的生动教材[11]。我国著名科学家陈桢教授的《金鱼的家化与变异》一书,成为遗传学研究领域中的经典文献;世界著名生物学家林奈在其名著《自然系统》中将中国金鱼作为研究鲫鱼的模式标本。淡水鱼的科研价值一旦转化为经济价值则可以造福于民。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们持续选育含肉率高、生长速度快、成活率高、适应性强和抗病力强、易垂钓或捕起、人工驯化程度高、养殖经济效益高的新品种,如松浦镜鲤、福瑞鲤等,通过体系推广到各个综合试验站进行养殖,为西北贫瘠大地和西南贫困山区的渔民送去了致富的种子和希望,促进了当地的渔业技术进步。
1.4 从渔猎到养殖——社会价值
渔文化的社会价值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生产方式转变带来的社会价值。从渔猎到养殖,渔业生产方式发生了转变,渔民的生活方式也随之变化,由此带来渔村的繁荣与发展。陶思炎[20]指出,鱼类是最早的人工食物,对初民生产领域的开拓、劳动工具的发明及智力的开启与艺术创作的推动,甚至对巫术与原始宗教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王为华[21]认为,对自然崇拜的生存观念、游动迁徙的生存方式、合作和分享的平和心态构成了渔猎文化的基本特征。蒋高中[22]指出,根据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辞,证明我国早在殷商末年就开始养殖鱼类,至秦汉时期淡水鱼的养殖已从小型水体的池塘发展到大型水体的湖泊。刘景景、陈洁[23]的研究表明,洞庭湖区淡水养殖业发展迅速,池塘精养是主要养殖模式,养鱼收入成为当地养殖户主要收入来源,渔业对当地大农业产值的贡献率很高。二是文化资源开发带来的社会影响力。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垂钓文化、观赏鱼文化等促进了我国休闲渔业的长足发展,使渔文化传播速度加快,呈现出潜力巨大的社会影响力以及不可估量的生态价值。以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为例,在距今1300多年的唐代,青田即有稻田养鱼,但长期以来都是人放天养为主。20世纪50年代青田县鼓励农民饲养田鱼,但仍以自然养殖为主。直到农村改革开放以后,当地的田鱼饲养才在单产、面积等方面有了较大的发展。2002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发起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后,我国科学家与FAO保持密切联系,国内外专家学者多次实地考察,2005年被FAO列为首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青田稻鱼共生系统由此蜚声世界,每年都有数万名游客前来观赏取经,当地农民群众因此受益,而与青田稻鱼共生系统伴生的山水风光、特色建筑、传统村落古建等也一并焕发出新的光彩[24]。三是增进友谊和国际交流。鱼类是和平、幸福、美好、富足的象征。古代贤达之人有以干鱼作为贺诞礼物的传统,彰显了君子之交淡如水的美德[25]。唐代盛行“鱼符”“鱼袋”制度,是渔文化在政治制度层面的体现[17]。在国际交往中,鱼类还起到友好和平使者的作用,如1976年墨西哥把稀有的盲鱼作为贵重礼物赠送给北京动物园;1997年日本则把经过挑选的珍贵的锦鲤作为礼品送给我国政府[26]。
2 食鱼文化
中国人的食鱼习惯由来已久,并逐渐形成风格独特的食鱼文化,成为中华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食鱼文化朝着多样化、健康化、市场化的方向发展。这里从食鱼文化的历史渊源、食鱼的制作工艺、食鱼的风俗习惯3个方面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
2.1 食鱼文化的历史渊源
我国丰富的鱼类资源是先民饮食中的重要食材。人类对鱼鲜的食用为时甚早,但食用方法以及由此演进的饮食文化却是漫长的历史过程[27]。随着捕鱼技术的进步和渔业产量的增加,古人对鱼类品种的认识逐渐增多,制作和食用各类鱼鲜的工艺和方法也不断增加,并由此创造了丰富的鱼类饮食文化。在汉代马王堆汉墓的遣册中,白鱼、鲤鱼、鲍鱼、鲂鱼、鰿鱼等多种鱼类品种被记录在册,砖石画像和墓葬壁画中,鱼鳖的图像经常出现,反映了民间喜好吃鱼的习俗[28]。唐代食鱼之风风靡一时,蒸鱼、鱼鲊、鱼炙等食鱼方法多种多样,其中鱼鲙成为唐人主要的食鱼方式,诗歌、笔记小说等诸多史料都记载了唐人对鲙品的喜爱[17]。
2.2 食鱼的制作工艺
在原始社会,人们食鱼一般是即捕即食,可以生食也可以熟食[29]。随着捕鱼、吃鱼技术的不断进步,食鱼制作工艺逐渐增多。比如赫哲族吃鱼方法名目繁多,既有蒸煮炸炒、烤烧焖炖等熟制的吃法,也有凉拌、吃鱼片、刨鱼花、烤生鱼、直接吃冻鱼等生食之法[30-31]。随着渔业产量的增长,人们捕鱼渐渐有了剩余,为了延长保存时间和提高使用价值,开始出现了其他的制作工艺,其中用盐腌制和晒干是最简单、最普通的加工方法。《家语》中就有记载“周武王喜食鲍鱼”,这里的“鲍”即指鱼干[32]。《清艺录》记载的南方名菜“玲珑牡丹鲊”,要求色泽微红,形如“牡丹初开状”,体现了长江下游地区精细的饮食风格[33]。
2.3 食鱼的风俗习惯
渔民们日常食鱼中形成的风俗习惯与他们的捕鱼生计息息相关。虽然各地区、各民族在食鱼的风俗习惯上会有所差异,但也有一些共同的认识,很多专家学者从不同视角,运用不同研究方法对其进行了分析。郑春柳[34]以案例形式介绍了食鱼生的进餐规矩与禁忌,比如鱼生餐桌摆放规矩、饮食者性别、年龄规定、食鱼礼节等。王世卿等[31]通过口传资料的采集,分享了赫哲族人吃鱼的习俗。王婷荣[35]结合不同地区的实地调查,比较分析了人们的食鱼禁忌与食鱼习惯等。张家捷[36]对比分析了中日两国食鱼的历史和习惯,认为中国人吃鱼尤其是吃整条鱼的时候有一定的礼数和习俗,从一定程度上来看是受传统的儒家思想影响。在中国素有“无鱼不成席”一说,中国八大菜系中都有鱼菜,而且鱼通常作为压轴菜登上餐桌。张义浩[27]从鱼鲜的美好寓意视角分析了人们养成吃鱼习惯的主要原因。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由于水产丰富,当地人民对于鱼的新鲜程度要求较高,形成了吃时令鱼鲜的习惯。吴地的四时鱼鲜、鱼馔,古今闻名。苏州人吃鱼历来讲究时令季节,太湖渔民同样如此,一年12个月都有时令鱼品,而且渔民注重“吃鱼要吃原汁”[37]。我国少数民族也有各自独特的食鱼习惯。如赫哲人喜食鱼生和鱼炙,“鱼生”对地域饮食文化影响甚大,成为族群的重要徽志,食鱼也有一定的遵循,如鱼头要对准长辈或客人,长辈或客人不动筷,则其他人不准先撮鱼头,由于常年捕鱼吃鱼,赫哲人还总结了一些用鱼治病的方法[31]。我国西南地区的苗族因过去缺少食盐而形成以酸辣调味的习惯,苗族人吃鱼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酸汤鱼[38]。
3 渔民与渔村文化
渔民与渔村文化是中国渔文化的重要内容。国内学术界对渔民与渔村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渔民生活习俗、渔民信仰、渔民服饰文化、渔村历史演变以及渔村民居建筑几个方面。
3.1 渔民文化
一是渔民生活习俗。渔民们在长期的渔业实践中养成了许多生活习俗,衍生出独具特色的民俗活动。诸多太湖渔民喜欢在船艄摆一盆“万年青”以消灾辟邪;南太湖渔民定亲时女婿必定要手提一对“鲤鱼”并贴上红纸,来看望未来的岳父母,而在成亲之后连着3年也要以鱼为礼孝敬岳父母;南太湖渔家生子3天要做“三朝”,生儿子的菜肴必上鲢鱼(寓“连子”),生女儿的菜肴必上鲤鱼(寓“离女”)等[37]。二是渔事禁忌。渔民常年水上作业,风里来浪里去,随时可能遇到突发事件,对大自然心存敬畏,在渔业生产中也形成了种种禁忌。比如赫哲人捕鱼忌讳大声喧哗、说怪话,要用隐语,对妇女、孕妇等的行为也有严格的禁忌;太湖渔民在开捕前都会在甲板上举行简单的祭祀仪式,焚香上供,叩拜各路“水神”[31,37]。王婷荣[35]将这些禁忌分为语言禁忌和行为禁忌两大类。陶思炎[39]将渔事禁忌分为船忌和渔忌,船忌是渔船下水后的各种约定俗成的禁规,旨在免祸求安;渔忌是直接与捕鱼相关的禁忌,旨在避祸和求获。三是渔民信仰。包括天后信仰、龙王信仰、渔宗信仰等,很多渔村都建有天后宫、天后庙、龙王庙、龙母庙、郎君庙等。现如今祭拜信众已不再仅限于渔民[40]。四是渔民服饰文化。程丽云[41]从历史的视角,分析了渔民服饰的演变过程。谭杰[18]以赫哲族人为例,分析了渔民服饰的种类与制作加工过程。张敏杰[42]介绍了渔民服饰上的装饰物件,体现了渔民服饰文化的艺术价值与美学价值。
3.2 渔村文化
一是渔村历史演变。在我国漫长的渔业历史中,很多地区的渔民都是以船为家,到处漂泊,他们一般分散捕捞,单独行动,没有组织。而形成比较独立的社会村落已是进入近现代社会以来的事情了。国内不少学者以个案的形式分析了我国渔村的历史演变过程与发展现状[23,35,43-45]。二是渔村民居建筑。因地理位置及传统文化内涵的差异,各个区域所呈现出来的渔村文化也是不尽相同。从居住方式上来看,北方沿海地区大多是院落形式的,以海草房为代表;而南方大多以船为家,衣食住行都在船上[43]。程丽云[41]以赫哲族为例,分析了渔民住宅建筑的由来,并将民居建筑分为临时性住房和固定住房两类,分别介绍了两类住房的特点与功能。在传统景观保留较为完好的渔村,很多民俗文化在传承和发展中展现着旺盛的生命力[30]。目前渔村传统居民几乎已经很难看到,取而代之的是逐渐汉化的新农村建设规划下的新型民居,但在新房外墙上仍可看到体现当地渔文化特色的传统装饰[46]。要按照自然优先、整体设计、地方性、以人为本等原则,对渔村文化进行科学论证、筛选和提取,对现存的具有渔村特色的物质元素进行选择性保护[45]。
4 渔文化的保护与开发
几千年形成和发展的渔文化,是先辈们渔业生产、生活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化、渔村乡愁的重要组成部分,时至今日依然具有重要的传承价值。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一部分渔文化正面临着衰落和流失的威胁。很多专家、学者已经认识到保护和传承渔文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4.1 渔文化的保护
刘红梅[47]认为,我国渔文化保护和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日韩、欧美等渔业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做得还远远不够,我国渔文化保护和发展与我国的渔业大国地位极不相称。路幸福[48]认为“中国开渔节”传承了海洋渔文化的主要活动、价值观念、参与主体及文化空间,在文化内涵、文化活动、市场运作、社会功能等方面又有所发展。一些学者认为,应充分挖掘渔文化,构建渔文化生态保护区,加强渔文化整理性、系统性和动态性保护,重视渔文化的知识产权保护,建立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渔文化保护和发展的体制机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倡渔业“文化自觉”,提高全社会对渔文化的保护意识[35,49-50]。
4.2 渔业文化遗产
国内学术界对渔业文化遗产问题进行研究的相对较少,在现有文献中,有的从利益相关者视角、从现代产业发展视角,分析渔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30,51];有的从文化生态学视角分析渔文化遗产保护、渔文化遗产生态保护区建设[52-53];还有的从社会变迁视角下分析渔文化遗产保护路径[53],从法律视角研究渔文化非遗管理制度[54]。总的来看,渔文化遗产研究以个案研究为主。张丹、闵庆文[55]以贵州从江侗乡稻—鱼—鸭系统为例,分析了稻—鱼—鸭系统独特丰富的生物景观、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和谐共生的生态机制以及严谨缜密的技术体系等。吴敏芳、邹爱雷[56]总结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浙江省青田稻田养鱼生态系统保护和发展经验。
4.3 渔文化资源开发路径
开发渔文化旅游资源,也是传承的一种方式。国内学者认为,合理开发渔文化资源,推动其产业化发展,可以更好地发挥渔文化资源的精神价值、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35,56-57]。周彬等[58]构建了包括资源价值、资源承载力、资源影响力、市场开发条件、市场需求条件5个方面14个评价因子的渔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指标体系,为渔文化资源开发提供了理论参考与借鉴。祝丽云等[44]提出,充分利用渔村、渔具、渔船、渔场、渔港、渔汛、渔灯、渔歌、渔曲、渔鼓等原生文化资源,通过举办钓鱼节、开渔节等节庆活动,深一步挖掘各地渔区拥有的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传统历史文化和各种人文遗存,创造满足现代人寻根问祖、返璞归真等体验需求的休闲渔业景区。还有的学者提出,要通过落实旅游资源开发资金,加强旅游产品建设,形成合理的产品体系,构筑特色旅游线路,加强区域旅游合作,政府主导参与、协调监管各方利益相关者等方式促进渔文化资源开发[46,59-60]。
5 淡水渔文化问题未来研究方向
5.1 当前研究的局限
回顾渔文化的研究文献,可以发现,渔文化研究目前以介绍性文献居多,研究方法多采用案例分析、描述分析等定性分析方法;研究内容多集中于整体渔文化或海洋渔文化,对淡水渔文化的研究较为零散,缺乏系统性。中国淡水渔业发展历史悠久,现阶段淡水渔业村、淡水渔业人口、淡水渔业从业人员、淡水渔业传统渔民的数量和淡水渔业产值均多于海洋渔业村、海洋渔业人口、海洋渔业从业人员、海洋渔业传统渔民的数量和海洋渔业产值。淡水渔文化内涵丰富,研究空间巨大,而目前对淡水渔文化的研究相对滞后,研究成果数量有限。
5.2 未来研究方向
中国地域辽阔,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文化宝库[61]。今后一段时期,淡水渔文化的研究还可以从以下方面深入:一是淡水渔文化变迁研究。文化的变迁有其自然规律和历史规律,如何把握淡水渔文化发展变化的理性规律,需要从更长的历史视角、更宽广的全球视野来进行系统研究。二是淡水渔文化对产业发展影响研究。在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如何挖掘淡水渔文化元素价值,让其转化为生产力、产生效益,助力乡村振兴,值得研究。尤其是将淡水渔文化保护传承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如何有机结合,探索具有文化内涵的三产融合发展模式,以文化打造产品品牌、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可能是未来研究重点之一。三是国外渔文化发展研究。淡水渔文化研究要有国际视野。国外许多国家和地区对渔业十分重视,如印度、日本、泰国、菲律宾等国的渔文化也有其发展和演变规律。从国外渔文化发展研究中找出国外渔文化发展的特点,找出保护和传承中国淡水渔文化的借鉴经验,这也是未来淡水渔文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