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子材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2019-12-15洪雨
洪 雨
(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1)
冯子材(1818—1903),字南干,号萃亭(一说翠亭),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生于广东钦州城沙尾(今广西钦州市沙尾街)。当地原名“飞鱼洲”,洲上有多所寺庙,明代知州林希元增建“鸿飞亭”,沙洲于是更名为“鸿飞洲”。鸿飞亭四周绿水怀抱,林木青翠,风景秀美,为旧钦州八景之一,名为“鸿亭点翠”。家乡景色美如画,冯子材遂藉以为号,自号“翠亭”,又作“萃亭”。冯子材历经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五朝,戎马倥偬,足迹达江南、华南、西南以至国外,提督一职当了数十年,曾获赏兵部尚书衔。中法战争镇南关(今友谊关)一役惊天动地,民族英雄称号由此定格,光耀千秋。然而时过境迁,冯子材的史迹又有多少传诸后辈?又有多少学术问题尚待澄清?在此回顾学人对冯子材的研究历程,总结成绩,找出差距,以利进一步前行。
一、百年研究回首
冯子材研究历经百年,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时期,晚清民国时期酝酿,20世纪50年代兴起,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复苏并出现高潮,21世纪后研究出现新视角。
(一)史料收集与整理
学者的研究通常从史料收集入手,收集与整理冯子材相关史料成为冯子材研究的第一步,也为学者们进行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1.军牍汇编
冯子材为官数十年,留下了大量有关平定各地反抗的公文奏报。这些文稿由其幕僚汇编成集,成为研究冯子材最直接的第一手史料。现可见者共三种,分别为《军牍汇存》四卷、《征南辑略》八卷、《军牍集要》十二卷。
《军牍汇存》共四卷,方德骥、都启模编,广东省城学院前聚德堂光绪九年(1883)刊刻。都启模为贵州黔南人,同治十年(1871)入冯子材幕府。方德骥为浙江仁和(今浙江杭州)人,同治元年(1862)入冯子材幕府,军牍多出自其手。该刊本收录了冯子材从同治元年至同治三年向清政府汇报镇江防务军情的文稿,“以俟后之言京江军事者有所考焉”[1]。卷首目录又称《京江奏议节钞目录》,可知该书亦名《京江奏议节钞》。
《征南辑略》共八卷,都启模编,光绪十年(1884)粤东聚德堂承印。内容起自同治四年(1865)六月冯子材被授广西提督,迄光绪五年(1879)十二月进入越南擒获叛将李扬才,包括冯子材就任广西提督后奉调至黔桂及左右江地区镇压天地会及地方起义,并先后三次入越平定吴亚终、黄崇英、李扬才的经历。
《军牍集要》(一名《冯宫保军牍》)共十二卷,张卿云、庄秉衡编,光绪二十一年(1895)版,该书辑录了冯子材自咸丰十年(1860)至光绪十三年(1887)间的绝大部分奏议,以及朝廷下发的上谕、廷寄等,所辑内容之多、时间跨度之大,居三书之首。卷一至卷四为督办镇江军务时的公牍,全文收录了光绪九年所编《军牍汇存》,并增录了《恭谢督办镇江军务恩折》等奏折;卷五至卷八为就任广西提督后剿匪与三次入越的军牍,在《征南辑略》的基础上有所增补;第九、十卷为冯子材在中法战争时所参奏牍与咨文;卷十一至十二为光绪十一年(1885)五月冯子材督办钦廉防务至光绪十三年(1887)二月平定琼州黎民起事,以光绪二十年(1984)四月收尾。《军牍集要》基本上囊括了冯子材最重要的战事活动,是其军事思想的重要体现。该书第九、十卷作为中法战争研究的重要史料,被收录于邵循正等主编的《中法战争》第3册[2],全书于1988年由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出版,收入《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43辑,编为第427、428、429册。
时至21世纪,为了配合蔚然兴起的广西桂学研究,潘琦主编的《桂学文库·广西历代文献集成》收录了历代留存文献资料与考古资料,影印出版《征南辑略》清光绪十年(1884)粤东聚德堂刻本与《军牍集要》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铅印本,共编为4册,名曰《冯子材集》[3],为研究冯子材和晚清太平天国运动、天地会起义以及中法战争等领域提供了便利。
2.时人文集
冯子材驰骋于战场与官场,与上司、同僚来往甚多,其事迹亦在其间口耳相传。通过这些官员的来往奏议与传闻记载,可从另一角度管窥冯子材其人其事。
两广总督张之洞是冯子材的伯乐,在中法战争后期果断起用赋闲在家的老将,最终成就冯子材在镇南关大捷中的千古名声,《张之洞全集》[4]记载了张之洞与冯子材的诸多交往。作为活跃在晚清政治舞台多年的领军人物,李鸿章对人对事的看法影响甚至代表着清政府的态度,李鸿章对冯子材的看法可从《李鸿章全集》[5]中窥见一二。其余如刘长佑《刘武慎公遗书》、刘坤一《刘忠诚公奏疏》、张树声《张靖达公杂著》、彭玉麟《彭刚直公奏议》等收录的公牍、电牍、函稿亦可用。其与中法战争有关之内容均收录于《中法战争》7卷本中[6]。
刘永福(1837—1917)与冯子材同属广东钦州(今广西钦州)人。同治七年(1868)率部下入越进驻保胜(今越南老街),助越剿匪与抗法。刘永福晚年时口述其一生的活动,后经辑校编订为《刘永福历史草》[7],其间便记录了刘永福与冯子材的几次军事合作,战后依然与冯子材保持联系。透过刘永福的回忆,我们得以管窥冯子材在越南的活动。
作为请缨入越联络刘永福并协同抗法的清朝官员,唐景崧的《请缨日记》也记录了冯子材入越及抗法的英勇事迹。虽然不是亲眼所见,但唐景崧亦知冯子材入越剿灭黄崇英部,并记载了冯子材组织萃军来越的前因与过程,特别是集中提到了1885年初镇南关战役前后的冯子材[8]。唐景崧将冯子材其人其事放在整个中法战争的背景中书写,更体现了冯子材对中法战争的贡献。
3.晚清档案
《清实录》是研究清代政治、军事不可或缺的基本文献,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清朝实录馆编的《文宗显皇帝实录》《穆宗毅皇帝实录》与《德宗景皇帝实录》记载了冯子材从军为官后的事迹,将其摘录整理出来,便可得到冯子材一生行伍的活动轨迹。
晚清外交文件也是研究中法战争的重要史料,王彦威收集了光绪元年(1875)至光绪三十年(1904)所缔结的不平等条约,以及朝廷诏令、疆吏廷臣等奏章以及机密廷寄往复文电,其子王亮整理遗稿并搜罗光绪三十一年(1905)至宣统三年(1911)的奏牍,续编于后,名曰《清季外交史料》,共242卷,于民国时期由北平北海图书馆出版。纵观全书,冯子材的对越活动散见于李鸿章、张之洞、潘鼎新等人的奏章电报中。从清末外交的视角看冯子材入越剿匪与援越抗法活动,不失为冯子材研究的一大创新。
已出版的晚清外交档案还包括故宫博物院档案馆编《中法越南交涉资料》,该稿原本90万字,邵循正等主编《中法战争》时收录其中40万字,囊括清光绪十年(1884)七月至光绪十三年(1887)五月间关于中法越南交涉的上谕、公牍、电函等史料,涉及冯子材抗法的内容亦散见其中。
4.报刊与传记
在档案、回忆录之外,也要重视报刊的补充作用。《申报》作为一份近代中国报刊,其影响力不容小觑。《申报》对中法战争的全过程给予了极大关注,对战前、战时与战后均做了翔实报道,如报道战后冯子材办理边界游勇之事[9]。《申报》对中法战争的全程报道也引起了朝廷官员的注意,郭嵩焘在《养知书屋遗集》中就曾提到“《申报》屡及法兵调发情形”[10],周盛传在写给黄桂兰的信中写到“刘军获胜,前阅《申报》所言略知梗概”[11],可见《申报》成为了官员知晓中法战争进程的途径之一。因此,研究冯子材在中法战争期间及其后的活动,《申报》也是不可或缺的史料来源。
民国初年罗惇曧所撰《中法兵事本末》一文,较完整地梳理了中法战争的来龙去脉,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文中称赞镇南关大捷“皆子材之功也”[12],并回顾了冯子材的一生。其文载于民国元年创刊的《庸言》第1卷第7、8期。
赵尔巽等编《清史稿》时,在《列传》中专门为冯子材立传,对冯子材的作为给予高度赞扬[13]。
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史料汇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史学界对中法战争的相关史料进行了大规模的收集与整理出版,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成果当属20世纪50年代中国史学会主编的《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第六辑,由邵循正等编的《中国近代史料丛刊·中法战争》7册,由新知识出版社与上海人民出版社分别于1955年、1957年出版。丛书从晚清档案与晚清时人的奏牍、日记中摘录与中法战争有关的内容,与重要外文资料一起汇集成书,成为研究中法战争与冯子材不可或缺的工具书。
广西是中法战争的最前线,主将、士兵、支援群众等战争参与者对抗法战斗的讲述广泛流传,保存了大量的口碑资料。广西壮族自治区通志馆于1960年深入中越边境进行田野调查,“文革”结束后,将原稿整理出版为《中法战争调查资料实录》[14]一书。查其书,有关冯子材的口述内容主要为镇南关战役前的起兵抗法准备,镇南关战役至停战撤兵过程,以及各族人民在冯子材的感召下或主动参战,或协助军队等故事、歌谣和传说,可以与文本资料相互印证,或补充不足,或纠正错误等。不过口碑资料有其局限性,使用时需注意辨别真伪。
黄国安、萧德浩、杨立冰编《近代中越关系史资料选编》于1988年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直接利用中外史料勾勒出中国从1840年到抗日战争胜利后的中越关系概貌。其中第1册的时间跨度为1840年至1885年停战撤兵,运用《清穆宗实录》《清德宗实录》与《大南实录》等档案史料,囊括了冯子材几次入越剿匪与抗法行动。
近年来,随着地方史与边疆研究的日渐兴盛,广西陆续出版了众多史料汇编,除了上文提到的潘琦主编《桂学文库·广西历代文献集成》,王柏中等以日本庆应义塾大学出版的20册越南阮朝官修史书《大南实录》为底本,从中辑录了从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至清光绪十四年(1888)期间与中国西南边疆相关的史料,编为《〈大南实录〉中国西南边疆相关史料辑》[15],对越南与中国的关系以及法国在越南的活动有着具体反映。其中直接体现冯子材入越活动的史料有50多条,主要集中在三次入越会剿匪乱。
(二)研究成果
在充分占有史料的基础上,学者们围绕冯子材其人其事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产生了诸多论文、著作、传记等可喜的成果。
1.专题论文
晚清民国时期关于冯子材的专题研究尚未出现,仅处于酝酿阶段,人们只能从中法战争相关著作或《中国近代史》著作中窥见冯子材的身影。这一时期,学者们将其与苏元春、王德榜等镇南关战役参与人员归为同一阵营进行解读,还未出现对冯子材其人其事的专门研究。著作中涉及冯子材的内容多为其在镇南关战役中的军事活动,而且都肯定了冯子材在镇南关大捷中的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有关冯子材的专题研究开始出现。较系统地研究与介绍冯子材的学者首推毛健予。1956年为纪念镇南关大捷71周年,毛健予发表《抗法名将冯子材在睦南关前的英勇战绩》[16],运用丰富的史料,对冯子材在镇南关大捷中的军事部署和战斗指挥进行了生动描写。该文发表后,在学术界引起一定反响,因此毛健予随后撰写《睦南关大捷前后的冯子材》[17]一文,援引《克复谅山大略》《军牍集要》《冯宫保事迹纪实》以及张之洞、彭玉麟、李鸿章等人的电奏,将冯子材的人生分为五个阶段,对其生平梗概做了叙述。
这一时期有关冯子材的专题研究引起了热烈的讨论,讨论内容集中于对冯子材的评价,包括对冯子材镇压人民起义的评价,冯子材在镇南关大捷中的地位等。虽然研究成果不多,但为冯子材研究的推广奠定了坚实基础。
“文革”结束后,关于冯子材的研究逐渐升温,涌现出一批有影响的著作与论文,对冯子材的评价更加客观公正。在这一阶段,《中法战争》与《中法战争调查资料实录》得到了非常充分的运用。学者力图论述冯子材在中法战争中的地位问题、在镇南关战役中的角色问题、冯子材的军事思想问题等,成果丰硕。冯子材传记的出版与冯子材纪念文集的刊行,更说明了冯子材研究日渐兴盛且有一定的成果积累,推动了下一阶段冯子材研究的发展。
进入21世纪后,冯子材研究较之以往更为繁荣。研究范围扩大,研究内容走向细致,史料考据深入,出版了多部冯子材的个人传记。该阶段学者们围绕有关冯子材的史料考证、冯子材平定起义的评价问题、冯子材的人际关系问题、冯子材平定黎民反抗与开发琼州问题、冯子材爱国精神研究、壮剧《冯子材》的亮点等新问题展开探讨。不仅研究冯子材人生的最高点镇南关战役,还研究其平定起义与官场矛盾;不仅涌现出一批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的通俗传记,还出现了详实的学术著作;不仅有分析冯子材爱国精神的论文,更有宣扬冯子材爱国精神的戏剧。这些都极大丰富了冯子材研究的内容与形式,有助于把冯子材研究推向深入。
2.人物传记
20世纪50年代,毛健予以两篇论文为基础,扩展为《冯子材》一书[18]。这本69页、46千字的小册子简要记述了冯子材的生平事迹,利用大量史料,从其加入天地会开始,到赴广西剿匪途中病逝,概述了冯子材一生中重要的活动。其中着重叙述了镇南关大捷的经过和胜利原因,以及论功行赏时的波折。
“文革”时冯子材研究中断,到了20世纪90年代,冯子材的个人传记才再次出现。廖宗麟所著《国门砥柱冯子材》[19]从1884年清政府请冯子材出山讲起,通过故事娓娓道来,短短7万字的小书把冯子材从辞官到再次跃上战场的过程描述得生动易懂,使得镇南关战役参与人员的形象跃然纸上。作为研究中法战争的学者,廖宗麟在注重故事性的同时也不忘真实客观,比如肯定潘鼎新在镇南关战役中的地位与作用,同情其在派系斗争中沦为“打胜战后遭革职”的牺牲品的境遇等。
进入21世纪,民族英雄与爱国精神更受重视,冯子材的个人传记在这几年间成果颇多。吴建华所撰通俗传记《冯子材》[20]分为六个部分,图文并茂地呈现出冯子材从参加天地会出道,最终在中法战争末期的镇南关战役中动员全军取得大捷,抵达了个人历史地位的最高点的人生经历。作为《中国人格读库》系列丛书的一部,董尚所撰《冯子材传》[21]以冯子材的童年作为开端,以生动深情的语言勾画了冯子材这位“悲凉的守护者,伟大的爱国者,慷慨悲歌的末路英雄”的一生,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并附上《冯子材年谱》,有助于普通读者快速了解其生平脉络。
史全生的《抗法名将冯子材》[22]与廖宗麟的《卫国英雄冯子材》[23]均把目光聚焦在冯子材的抗法事迹上,前者力图以浓墨重彩的语言渲染冯子材在中法战争中以70岁老将横扫法兵的不朽光辉。后者用5章共10万字的篇幅,图文并茂地弘扬了以冯子材为代表的前辈英雄戍边卫疆、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并在最后附上长达9页的冯子材年谱简编。
除了面向青少年的通俗读物,廖宗麟还撰写了学术性质的《中国近代民族英雄的杰出代表——冯子材史事撷奇》[24]。这部冯子材传记共391页,分为25章,与其他通俗易懂的科普类传记不同,作者从家谱、《冯宫保事绩纪实》与冯子材后人冯秀娟所撰《冯子材的故事》,以及大量同代人的回忆录中回顾冯子材的青少年漂泊岁月,对照《太平天国日记》《清实录》《清史稿》《镇江剿平粤匪记》《军牍汇存》《军牍集要》等史料,向前追溯到冯氏家族起源,往后则叙述到战后治理粤西海疆、官场反腐、甲午江南办防与庚子请缨,非常全面地论述了冯子材从军、任官、剿匪、戍边的戎马生涯,探讨了冯子材研究中的争议问题,力图还原冯子材的一生。
曾任广西提督的民族英雄冯子材也入选了广西政协文史丛书之一《广西历史名人》,由黄振南教授主笔。在《冯子材:镇南关抗法大英雄》一文中,黄振南以通俗简练的笔墨,回顾了冯子材从苦难童年到悲壮晚年的一生经历[25]。
3.论文集
钦州作为冯子材的家乡,历来重视宣传冯子材的事迹与精神。在冯子材诞辰180周年时,钦州市政协文史委征编并出版了《民族英雄冯子材纪念文集》,作为《钦州文史》第5辑发行。内容集中于镇南关大捷与冯子材传记,形式上涵盖了口碑、纪念诗文、贺文、寿文、祭文、冯子材遗折、史实考证、今人纪念文章等,史料大部分来源于广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出版的《中法战争调查资料实录》与民国《钦县志》,并收录了冯子材幕僚都启模所撰《冯宫保事绩纪实》,冯子材儿子冯相钊《追述战胜法兰西始末》,疑为林绳武撰《冯勇毅公神道碑》的《冯子材传》等史料。
2018年正值冯子材诞辰200周年,钦州市举行了纪念冯子材诞辰的学术研讨会,邀请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社会科学院、广西社会科学院、广西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苏州大学、钦州学院等科研院所的学者,以及武汉大学、内蒙古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大理大学等校的硕、博士生共50多人。学者们从研究回顾、史料考证、人物评价、精神内涵等方面对民族英雄冯子材进行了新的探讨,站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对冯子材研究提出了新视角、新观点、新方法与新史料。
二、讨论中的几个问题
目前学术界关于冯子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冯子材对镇南关大捷的贡献如何?
大多数学者肯定冯子材在镇南关大捷中的领导指挥作用,均强调了冯子材个人率领全军打破法军的贡献。如毛健予在《抗法名将冯子材在睦南关前的英勇战绩》[26]中提出“冯子材以帮办广西军务名义,受诸将的推举,做了前敌的主帅”,充分肯定了冯子材的功绩,认为“睦南关前的光辉胜利,也是和冯将军的名字分不开的”,“冯将军真不愧为祖国伟大的民族英雄”。
研究中法战争的学者更加重视冯子材在其中的地位。范宏贵、彭大雍所撰《中法战争史话》[27]集中笔墨叙述镇南关大捷,详细描绘冯子材各项措施,认为“冯子材奠定了镇南关大捷的基础”,战时的灵活指挥更是清军取得镇南关大捷的关键,做出了“杰出的爱国将领、抗法英雄冯子材对战役的组织指挥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的评价。
钟文典主编的《广西通史》用较多笔墨叙述冯子材在中法战争中的军事活动。征引《克复谅山大略》《粤帅萃亭冯公事绩纪实》《军牍集要》《清德宗实录》、奏折和法人黎贡德《远征谅山》《法军谅山惨败》等史料,勾勒出冯子材临危受命、南关报捷、乘胜追寇、含泪班师的过程,充分肯定冯子材在镇南关战役中的关键地位[28]。
有关中国近代史的著作也高度评价冯子材在镇南关大捷中发挥的作用。郭廷以所编《近代中国史纲》[29]与翦伯赞主编的《中国史纲要》[30]均强调了冯子材个人率领全军打败法军的贡献。胡绳在《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中赞颂了冯子材夺取镇南关大捷的准备与过程[31],张海鹏主编的《中国近代通史》第3卷认为“新任两广总督张之洞起用年近七十的老将冯子材及王孝祺分率粤军18营援桂,对清军后来取得镇南关大捷起了关键性的作用”[32]。周一良主编的《新编中国通史》第3册[33]与张岂之主编的《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34]均详细描写了镇南关战役中冯子材冲入敌阵亲身抗敌的英勇。
但是,在肯定冯子材重要作用的同时,也有一些学者发出提醒,在现有冯子材研究中,存在着人为夸大、拔高冯子材作用的倾向。刘壮强对冯子材在镇南关战役中的角色进行考证,提出冯子材在镇南关战役中担任主帅一职的记载是讹传。实际上,冯子材在军中的地位低于广西巡抚潘鼎新与广西提督苏元春,能指挥的只有随其赴援的两支粤军。且潘鼎新始终在前线履行主帅职权,全程参与指挥战事。但冯子材以副帅身份,能说服主帅,动员全军,部署防务,展现了他卓越的军事才能[35]。
廖宗麟对照张之洞、潘鼎新的电报奏章和朝廷命令,指出冯子材并非抗法前线主帅,他拥有一定的行动自主权,但依然隶属于潘鼎新,对苏元春、王德榜等军也无直接指挥权。清军素质远落后于法军,镇南关大捷的取得必须依靠参战各军的共同努力。《战胜法兰西始末记》提到苏元春战前欲退的说法并不可信。在研究中过分强调冯子材及萃、勤二军而忽略与贬低其他军队的做法并不可取。[36]
(二)冯子材与上司同僚关系如何?
学者们对冯子材与上司、同僚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中法战争后期,围绕着军事功过的处理问题,张之洞、潘鼎新、苏元春、冯子材等将帅有一场微妙的斗争。唐上意把斗争分为三个主要内容,其中两个与冯子材有关,一为张之洞对冯子材、王孝祺两军的“遥制掣肘”和潘鼎新对冯子材军“飞催不至”问题之争,一为苏元春、冯子材任督办之争。从中可以看出潘鼎新对冯子材深怀戒心,张之洞对冯子材激励并扶持,而冯子材与苏元春之间存在嫌隙[37]。
有学者认为张之洞与冯子材的关系经历了从排斥、利用到相知的曲折演变过程。淮系张树声等企图排挤冯子材时,张之洞也配合了这一行动。至其署理两广总督后,为搪塞各方要求广东出兵的呼声,才决定由冯子材招募新军代表广东赴援,但对冯子材并不重视。镇南关失守后,潘鼎新推诿战败责任,诬蔑冯子材及其上司张之洞,二者联合反击,张之洞因此改变了对冯子材的态度,知晓两人关系实为荣辱与共,尽力给予支持,并大力表彰其功劳。经历中法战争,二者情谊更加深厚,共同维护广东海疆安全[38]。
也有学者梳理了冯子材与刘坤一、张佩纶结怨的来龙去脉,提出冯子材与刘坤一之间的矛盾,是以冯子材参劾赵沃、激反李扬才为爆发点,双方围绕或参或保赵沃进行拉锯战,最终赵沃受处分,而二人也因此结怨,在冯子材追捕李扬才的过程中遭到刘坤一的诬陷,使冯子材深切认识到官场险恶,为其日后称病辞官埋下伏笔[39]。冯子材与清流派言官张佩纶结怨源于徐延旭。冯子材曾以“妨碍边治”为由奏参时任太平府知府徐延旭,二者为此结怨。张树声升任两广总督,淮系开始插手广西军政,并企图通过排挤冯子材以扩大势力。张树声与张佩纶关系密切,撺掇张佩纶以举荐徐延旭的方式逼走冯子材,在无成效后张佩纶更是直接奏参冯子材,在淮系与清流派的双重排斥下,冯子材被迫辞职还乡[40]。
(三)冯子材如何指挥镇南关作战?
刘子明充分利用《中法战争》和《中法战争调查资料实录》,论述冯子材在镇南关战役中的组织智慧。他认为冯子材吸取了清军多次失败的教训,针对清兵的特点,确立了“集中优势兵力,纵深梯次部署”的军事指挥原则,在战时通过灵活机动的指挥,近战歼敌,充分发挥清军优势,连战连胜,“不难看出战役指挥员对战役的胜利所具有的决定性的意义”[41]。
黄君景从战略、战术、治军三方面来分析冯子材的军事思想。他认为,冯子材深谋远虑、有备无患的战略准备,先发制人、攻敌要害的战略方针,始终坚持第一线指挥作战,有力统筹全局。在战术上,冯子材重视以守制敌,构筑较为完善的山地防御体系;集中主要兵力,形成多梯队、大纵深的防御体系,辅以灵活机动的指挥。同时严格军纪,积极听取群众建议,并能做到身体力行,激励将士,充分体现了冯子材的军事指挥艺术[42]。
除了上述几点,廖宗麟还指出,冯子材善于团结不同派系、不同意见的将帅,改变了将帅消极的局面,认为冯子材根据35年从军生涯总结出的军事艺术,在镇南关战役中得到较好的发挥[43]。有学者着重分析冯子材的积极防御战术,认为镇南关战役的胜利与冯子材在督办镇江军务时总结的积极防御战术密不可分,这一经验表明,军事水平较低的中国军队采取防御战的胜算远大于进攻战[44]。
(四)如何评价冯子材打击农民运动?
与太平军作战占据了冯子材从军生涯的绝大部分,在评价冯子材对农民运动的态度时,廖宗麟援引《镇江剿平粤匪记》与李鸿章、张之洞的评价,以及《军牍汇存》,提出“冯子材既不是镇压太平军的凶恶刽子手,也不是太平天国运动的同情者”,其与太平军为敌,是由于要报复刘八劫掳勒赎之仇,完全是被动的[45]。有学者认为廖宗麟的说法仅仅是外在与偶然的因素,并不能成为冯子材长期抵抗农民运动的决定性因素,他们认为早年多次遭受流民与土匪洗劫欺凌是冯子材思想的内驱力,为官后站在清朝统治阶级的立场保境安民是深层动因,因此,冯子材并没有对农民运动起到穷凶极恶的反动作用[46]。
(五)如何评价冯子材在海南岛的活动?
关于冯子材在琼州的活动,萃军后人根据家谱与《海南省志》《黎族史料专辑》等史料,记述了冯子材利用离间、收买、分化等计谋平定黎民起事,并发动海南官民及士兵着手开发海南岛,通过开通十字路,设抚黎局、义学、电报局、集市等举措,促进了海南黎族地区的发展[47]。也有学者将冯子材海南平乱置于晚清政府处理粤西海疆问题的大背景之下,认为平定海南岛实际上是抗法战争的继续,冯子材在海南岛实行标本兼治的军政结合政策,是晚清政府治理边疆的成功案例,有力地支持了粤西海疆危机的解决与海南维权[48]。
(六)冯子材相关史实的考证
廖宗麟对冯子材的史实考证着力颇多。他注意到冯子材称祖籍为广东南海,但后人去南海探寻并无线索,且冯子材担任高级武官多年,却一直没有去南海查访祖籍,似有深意。与此同时,根据家族流传的广西博白修祠请冯子材出资故事、博白多处祠庙供奉冯子材遗像、博白冯氏各种族谱中多处涉及冯子材祖辈的记载与博白当地流传的冯子材事迹,或可推断冯子材祖籍实为广西博白。其一直隐瞒与误导世人的原因,可能与其在博白参加反清起义军的经历有关,以防备政敌的攻击[49]。
廖宗麟考证了冯子材在镇南关战役中率领的抗法萃军,其组建、将领的职位设置以及安抚情况,并指出《追忆战胜法兰西始末》对萃军编制的回忆存在漏洞,根据冯子材与上司的奏报往来,可知萃军总数应为18营9000人。黄学成《萃军编制及其将领考》一文中的制表亦出现错漏,廖宗麟比照冯子材《军牍集要》,重新甄别了萃军编制及其将领,并从冯子材的奏报查知,其常为立功的萃军将弁请功求赏以安抚队伍[50]。在总结原因时,廖宗麟认为,冯子材文化水平不高,且无知识分子做幕僚,并受湘淮系排挤与诬蔑,导致现存的冯子材史料错讹较多,影响了冯子材研究[51]。
(七)冯子材的爱国精神研究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人们越来越关注在冯子材身上所体现的爱国精神。在北部湾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之下,林加全接连发表两篇文章,探讨冯、刘爱国主义精神的现代内涵及其与北部湾文化建设的联系[52]。他认为,冯、刘爱国精神产生于内忧外患的时局与救亡图存的运动,其内涵包括了钟爱故乡、敬爱百姓、热爱国家等,在现代条件下,冯、刘爱国精神更要适应新形势,深化对冯、刘爱国精神的认识,拓宽爱国主义教育的路径,让冯子材、刘永福的爱国精神在广西北部湾区域现代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53]梁芷铭认为冯子材、刘永福的爱国精神包含爱国、爱乡、爱民三个圈层,应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以及行政五个层面探寻其时代内容,从而将爱国主义精神转化为区域经济发展的精神动力[54]。
(八)关于壮剧《冯子材》的亮点研究
值得一提的是,广西戏剧院历时2年打造出一部以冯子材英勇抗法为题材的新编历史壮剧《冯子材》。这部于2015年上演的壮剧,成功塑造了爱国将领冯子材的智勇双全与铁汉柔情,表现出1885年镇南关大捷的悲壮以及官民宁死不屈的爱国精神。它虚构了壮寨首领青凤,壮族猫神九命猫,孙女灵儿等人物,通过八场剧目表现了官家与山民结盟抗法,以及“国家有难,冯家有人”的爱国主义精神[55]。冯梁通过分析该剧的叙述手法,认为壮剧《冯子材》显性或隐晦地展现了冯子材的修养作为与姿态风度,具有大象无形、形散而神不散的独特美学意义[56]。潘俊锟则提出壮剧中的冯子材只身闯寨救人,抛下前线战士只身前往敌军包围区,“勇猛”有余而“谋略”不足,但依旧歌颂了冯家忠烈在国家危亡时刻挺身而出所表现的英雄气节[57]。丁彦以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为切入点,通过剖析《冯子材》的历史真实感、戏剧感召力与人物形象塑造,认为这出壮剧很好地做到了在把握历史真实的基础上恰当运用艺术手法,成就了戏曲真情[58]。马瑜萍对该壮剧在爱国主义教育与广西民族特色相结合方面所做出的努力给予肯定[59]。
三、冯子材研究走向何方
回顾冯子材研究的历程,可以看到这个领域从无到有,倾注着大量前人的努力。但不可否认的是,冯子材研究离燎原之势还有一定的距离。反思现有的冯子材研究成果,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是进入学术视野较晚。晚清民国时仅有传奇故事流传,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学术界才在毛健予的介绍下开始把冯子材纳入研究领域。
二是关注者较少。虽在20世纪50年代纳入学术领域,但由于起步晚,关注度远不及同时期其他人物。
三是成果总量不多,且书籍中通俗性小册子所占比重大。民间传奇故事与一些讹传、误传事件真假难辨,为开展学术性研究增添了难度。
四是学术性成果不可忽略。研究者薪火相传,一系列辨伪求真的史料考证为还原冯子材的生平添砖加瓦,紧跟时代潮流的新一代研究者以新视角、新方法开展研究,扩展了冯子材研究的领域。
五是史料成为科研的拦路虎。这不仅仅是冯子材研究面临的困境,也是整个中法战争研究面临的困境。要使研究往更深入、更全面的领域扩展,新史料的挖掘以及法国文献的翻译势在必行。
历史学的发展并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与时代思潮、政治转轨、社会巨变相互激荡的产物[60]。政治变幻与经济发展不仅影响着历史学家对研究内容、研究热点的选择,也影响着研究范式与视角的选取。纵观冯子材研究的取向,大体上经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革命史观影响下的传统政治军事史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实事求是为中心推动下的人物事迹研究、21世纪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影响下的爱国主义教育研究。
21世纪社会史的再次兴起,为历史研究提供了新视角、新方法,传统的研究对象在社会史视野下迸发出新的生命力。按此理解,冯子材也并不是一个传统军事史、政治史、外交史才可研究的范畴,而是可以将社会学与之结合起来,用社会史方法进行考察,如通过田野调查,收集民间口述资料,研究历史记忆与大众心态。亦可通过冯子材家谱考证其移民线索,探讨祖先记忆、家族象征与族群历史。更可通过晚清人物群体的研究,探析上层建筑的运行机制如何对边疆地区发挥效用。掌握前人研究成果,是我们拓宽、加深冯子材研究领域的必要前提。在这一部分准备工作做好之后,创新冯子材研究将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