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在高中田径教学中的作用
2019-12-14刘效松
刘效松
摘 要:在田径教学当中, 体育教师应当深刻认识到学生当前所面对的形势, 结合学生实际能力与未来发展需要, 灵活使用教学方法。激励教学法的应用不仅能够辅助教师提高教学效率,还能够激发学生的无限潜能, 为高中田径教学提供助推力。
关键词:高中 田径教学 激励 应用
一、树立激励榜样,调动学生愉悦情绪
激励策略是现代教育普遍应用的方式,在于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积极性,产生不断超越自我和挑战他人的潜在欲望并朝着这个目标持续奋斗。高中体育教师在田径训练中应善于借助榜样激励,所谓榜样就是古今中外值得学习的先进人物和相关事迹,在教学活动中起到示范性作用,借此激发其他学生学习榜样事迹,榜样发挥着矫正自身存在不足的作用,引导学生向优秀人物学习,并在此过程中反思自身需要改进的地方从而起到抵制外界不良因素的作用,帮助学生克服练习中存在的不足并在此过程中完善自我。榜样激励中的榜样不必拘泥于某个人物,可以选取多方面激励事物,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促使其朝着目标不断前进。例如在跳远学习中,体育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运动员在练习中的艰辛以及在国际赛场上为国争光的使命,鼓励学生朝着榜样不断前进。激发学生潜在愉悦情绪,由此一来才能在田径训练中获得更多的乐趣,提高训练效果。甚至体育教师还可为学生讲述优秀田径运动员为了祖国拼搏的荣誉背后小故事,一方面可以满足学生好奇心理,另一方面可以从内心层面激励学生向优秀前辈学习,使自己形成坚韧不拔的心理和品格,不管是在文化课学习中还是田径训练中都能奋勇直前,为取得优异成绩打下良好心理基础,提高训练效果。
二、善用激励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自信
新课程标准要求高中体育田径教学培养和考查学生个性,尊重学生个体差异,让学生在体育训练中感受到愉悦和放松,深刻体验体育学科内在价值和意义。通常高中生缺乏比赛经验,心理素质也相对较差。因而体育教师要为学生增加实战经验,并引入激励方法,增强学生学习自信。体育教师可以在学生之间开展竞技比赛,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比赛氛围,便于在田径训练中面对突发情况时可以沉着应对。加速是800米后期重要组成之一,学生在中后期加快节奏则有利于提高800米成绩。很多体育教师在以往教学中忽视加速指导,导致多数学生在后期因体力分配原因而落后于其他学生,长此以往学生会因不佳的800米成绩而丧失学习兴趣。对此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取游戏激励指导学生掌握加速技巧,例如开展“追逐竞赛”游戏,让所有学生分两排且保持一定距离站立,之后让前一排学生先向前奔跑,数秒后再让后排学生起跑并追赶前排学生。体育教师在这一游戏中应合理控制前后两排学生之间距离,如果距离过远则对后排学生有一定练习难度,距离过近则较易让后排学生追上,无刺激成就感。此外还要合理控制时间,不宜过短或过长,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打破传统枯燥训练模式,而学生在激励游戏中不仅可以运用所学田径知识,最重要可以調动自身潜力,愿意凭借自身能力为所在小组获得胜利,不仅能提高800米教学效率,更能使学生产生满足感,从而积极参与到后续田径训练当中。
三、重视心理因素,及时调节学生情绪
高中生要面临较大的学习压力,但其自我约束能力和认知能力也相对较强,对身边发生的事件也有独特的见解,共同的特性即渴望得到教师或其他人的支持和鼓励。对此,在田径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心理特征以及观察学生肢体活动适当引入激励方法,当学生在田径训练中取得微小的进步时,体育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当学生训练情况不佳时更要耐心引导。以“跨栏”训练为例,大部分学生对跨栏存在恐惧和担忧心理,主要因为自身缺乏足够的自信心,所以体育教师应明确学生心理情况,当学生缺乏自信心时则对其鼓励,例如“试一试吧!你一定没问题!”,从而缓解学生心理压力。学生接收到来自教师的鼓励后就会调动参与积极性,并自主纠正自身不正确的动作,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四、结语
总之,随着我国教学水平的持续提高,社会各界对教学质量有着比以往更高的要求,即从注重学生文化成绩逐渐倾向于注重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田径教学作为高中体育重要组成部分,巧妙引用激励方法可以改变传统单一枯燥的课堂气氛,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田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孙永.激励方法在高中田径教学中的实施与应用[J].体育时空,2017(15):111.
[2]熊晓春.高中体育教学中田径教学分析[J].中国西部,2017(12):295.
[3]谭刚.浅谈中学田径训练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当代体育科技,2018(3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