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维导图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019-12-14李淑娟

丝路视野 2019年12期
关键词:思维导图高中信息技术

李淑娟

摘 要:信息技术这一课程作为高中阶段一门重要的学科,旨在提升学生的科技素养。但是在实际教学中,面临着课时少、任务重、学习能力有限的现状,教师在开展信息技术教学的时候,必须要充分借助思维导图这一教学手段,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立足于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对思维导图在其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思维导图 高中 信息技术 教学

信息技术课程是高中阶段最为重要的一门学科,但是在具体的教学中,学生对其重视程度不够、课时少、教师的教学模式比较陈旧落后等,致使学生对信息技术这一学科的兴趣不大,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无法达到信息技术教学的初衷目的。据此,积极寻求一种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不断提升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已经成为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思维导图概述

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效的学习工具,又被称之为心智图,是由东尼·博赞在20世纪60年代的时候提出来。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同,思维导图是一种思维工具,具有可视性、发散性,是借助图文并茂、从属和关联的形式,将所有的知识点直观、层次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最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进而达到强化学生记忆、提升学习效果的目的。

可以说,思维导图充分体现了个体的发散性思维,借助符号、图像等形式,将内容进行统一整合,将知识点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最终达到强化学生记忆的目的。具体来说,将思维导图应用到高中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中,彰显出显著的应用价值。首先,有助于知识梳理。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知识点非常多,单独进行学习,常常会导致学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现象。而通过思维导图的应用,可将所有的知识点进行梳理、整合,最终条理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得学生一目了然。其次,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通过思维导图的应用,可促使学生在学习的时候,通过一个知识点引申到另外一个知识点,最终对知识进行更好的理解。

二、思维导图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思维导图在预习中应用

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也不例外,预习也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科学的、有效的预习,不仅使得学生提前掌握了相应的知识,还能更好地开展课堂教学。同时,在有效的预习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随之得以提升。具体来说,在高中信息技术预习的时候,教师就可以指导学生借助思维导图这一工具开展。教师应指导学生在开展预习的时候,明确本节内容的关键知识点,并以此作为中心,借助思维导图多种表现形式,将各级知识点进行有效的链接,最终使其形成一个层次性的知识网络。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在借助思维导图开展预习的时候,无需拘泥于思维导图的制作框架上,可结合自己的需求,对其进行灵活调整。

例如,在“关于网络,我知道”这一部分的预习中,学生就可以将“关于网络,我知道”作为树干,并将“网络的作用、我对网络的理解、作为学生我们应做到”等内容作为次级的枝干,之后又围绕每一个二级知识点,分别再次进行展开。如此一来,學生在预习的过程中,也就形成了一个树状的思维导图,将这一部分的知识点有机联系成为一个

整体。

(二)思维导图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为了使得知识更加系统化、整体化,教师在开展教学的时候,就可以借助思维导图这一工具,一边进行知识的讲解,一边制作思维导图,最终在讲解的过程中,将本节知识点形成一个统一的网络,以强化学生记忆和掌握。例如,在“报刊类文本信息加工、表达”这一部分内容的讲解中,为了使学生对本节知识点进行有效的掌握,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时候,就充分借助了思维导图这一工具,以观察各种报刊、了解电子报刊特点、了解制作过程、学会排版、学会评价作为次级的知识点。之后,教师以每一个次级知识点作为中心,分别对其展开讲解,并将知识点进行整理,最终形成一个整体的知识网络框架。如此一来,不仅高效地完成了课堂教学,也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整节内容进行了有效的把握,有效提升了信息技术学习效果。

(三)思维导图在自主学习中的应用

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必须要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但是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进行自主学习的时候,基本上都是采用一人讲解的方式进行,这一教学模式下,很难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针对这一现状,教师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就可以引导学生借助思维导图这一工具进行学习与训练,进而不断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在“图文混排”这一部分内容的自主学习中,由于涉及的知识点相对比较多、复杂,教师就可以指导学生借助思维导图这一工具展开自主学习。教师可先引导学生借助思维导图的工具,对本节知识点进行有效的整合,最终形成一个整体的知识网络。之后,教师引导学生以“中秋”为例,根据思维导图上知识点的呈现,将自己想要的图文进行编排,完成图文的自主搭建,最终完成这一部分知识点的高效学习。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通过思维导图的应用,有效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最终达到了学生科技素养的培养。因此,教师在开展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中,可将思维导图应用到课前预习、课堂教学、自主学习中,不断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猜你喜欢

思维导图高中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