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悲剧的哈代

2019-12-14陈占敏

海外文摘·文学版 2019年11期
关键词:奶牛场哈代苔丝

陈占敏

在《德伯家的苔丝》盛誉之下,哈代的其他作品被忽视了。其实,哈代还有十分值得重视的作品,像长篇小说《还乡》《无名的裘德》、中短篇小说《萎缩的胳膊》《德国兵团郁郁寡欢的轻骑兵》等,都是世界文学中不可多得的优秀之作。

一位杰出作家的丰富性体现在方方面面,他的才华也不会在一部作品中用尽。“江郎才尽”,那是因为他原本的才华不够,难以为继。绝望疯狂,怨天尤人,是没有用的。

《非常手段》(又译《计出无奈》),是哈代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在哈代的十四部长篇小说中,不是重要作品,哈代自己也把它划归于“罗曼斯与幻想作品”“次要作品”。在这部长篇中,有通俗小说的因素——打斗、谋杀、巧合,通俗小说用来吸引人的手段,哈代都使用了。不过,就是在这部具有通俗性的长篇中,也有了哈代独具的细致入微。第三章《八天里的事件》七月二十九日那一天划船一节,写得实在是好。哈代后来的长篇《无名的裘德》中裘德与淑的恋爱,在这里已经有了影子,《德伯家的苔丝》中奶牛场上的爱情,也在这里有了影子。一位有追求的、要把文学作为毕生事业的作家,他一起步,就会带着此后走向的标征,他的不成熟作品中,也会埋下成熟作品的种子,直至心血浇灌,长成大树。

哈代愿写婚姻,愿意在婚姻爱情的悲剧中探讨人生不幸的原因,而且,他总是不会放过婚礼,在那人生重要关头的仪式中,他总要发现命运的征兆,往往都是不吉的。《非常手段》中,婚期星期五,不吉,婚礼上,塞西利亚果然见到了过去的恋人,生起波折。《无名的裘德》《德伯家的苔丝》,哈代都这样写过。苔丝出嫁,要与安吉尔去举行婚礼的时候,奶牛场的那只公鸡恰在不该啼叫的时候叫了,奶牛场场主的妻子当时就心犯嘀咕,认为是不吉之兆,苔丝的婚姻果然上演了悲剧。哈代一再这样写,自然不是重复,不是作家的手段困窘,他是在强调,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一个道理:在人的命运中,的确有一种神秘的因素起着莫大的作用,人似乎无力去左右它,只能任其摆布。人在这个意义上,实在是无能的,无助的。哈代深深悲悯的不是他作品中的某一个人物,而是人的总和,哈代因此常被批评为悲观主义。

其实,哈代自有他悲观的原因。人生多难,我们又有多少盲目乐观的理由呢?

作家的清醒十分重要,不仅仅是他对人生的看法,他对自己的文学走向,也应该保持足够的冷静和清醒,他开始了写作,就需要认真检视自己,一部作品出来,且不管反响如何,是冷是热,他都要自己把握好方向。文学中,自从有了通俗一路,通俗小说从来都没有少了追随和市场。哈代如果按照《非常手段》中通俗一脉走下去,他也许会成为大众热捧的通俗小说家,但他却不会成为拥有《德伯家的苔丝》《还乡》《无名的裘德》等诸多经典作品的优秀作家。他自己把《非常手段》等列为“次要作品”,就表明了他难得的清醒。他的《远离尘嚣》也写婚姻,写到结婚证,写到教区分属不同造成的障礙,婚姻的不幸,宿命般的不幸,但是,《非常手段》中的通俗因素已经减少了——哈代愈益走向了经典和优秀。

《还乡》是哈代《德伯家的苔丝》之外最好的长篇。小说开头,整整一节对爱敦荒原风物的描写,定下了哈代惯有的忧郁的调子,也为人物命运的展开提供了沉郁的背景,可读可诵。“正因为荒原对于庄稼人硗瘠,所以,它对于历史家才丰富”,哈代是以文学手段书写史诗的历史学家,他才醉心醉意地描述荒原。哈代对爱敦荒原太过钟情了,他还在夜里,让女主人公在荒原上听风的声音。“那样的风,好像正为那样的景物而设,也同那样的景物,正为那样的时光而设一样。风的音调,有一部分十分特别,只能在这儿听到,不能在任何别的地方听到。”在哈代看来,人的命运由他(她)的性格和环境共同决定,环境包括了社会环境,当然也包括了自然环境。一个女人,在十一月的夜里,站在荒原上听凄凉的风声,听来听去,好像是丘壑草树在发出长篇大论,女人也掺上了一言半语。“她那一声,在风里发了出来,和风声混合成一体,又随着风一齐飞去。”那是女人发出的一声长叹,和荒原上的风声融为一气,夤夜而去。荒原的风声,也正是自然的长叹,与人的长叹一起,奏起了不幸命运的序曲。哈代写爱敦荒原的风声,让人想到了托尔斯泰《复活》中冰河坼裂的声音,那都不是纯然客观的景物描写,而有作家的主观情感在,与人物命运息息相关。

哈代的另一部比较重要的长篇小说《卡斯特桥市长》,也是与《德伯家的苔丝》《还乡》《无名的裘德》等,被哈代自己归于“性格与环境的小说”之列的。此作离开了哈代擅写的婚姻爱情,稍见逊色。几乎没有“十项全能”的作家,这里的“项目”,不仅仅指的是形式,也含内容。一个作家,有他擅长的领域,也会有他的弱项。作家固然可以多方尝试,不过,他的才华还是应该在他最熟悉的领地发挥,尽放光彩。

《无名的裘德》回到了哈代最擅写的婚姻爱情领域,他又如鱼得水、游刃有余了。小说中的淑,简直是英国版的林黛玉。她跟裘德的爱情反反复复,那么奇怪。她也耍小脾气,使小性儿;而裘德的细心,琢磨,也如贾宝玉一般。不过,裘德不是钟鸣鼎食人家的公子哥儿,他是贫家子,他要奋斗向上,努力取得社会地位,争得贾宝玉所厌弃的那一切,这又与贾宝玉完全相反了。淑与裘德的爱情,将是悲剧结局,哈代从一起笔就决定了。哈代又一次写到了婚姻的错失,因错失而造成的悲剧。哈代把这种错失悲剧,归之于性格与地理环境,再加上一种神秘的原因。这是哈代一直不离的母题。他的婚姻爱情小说,都是由这个母题产生出来的一个个子题,有大致统一的血脉,却面貌各异。哈代忧郁地缓缓地写来,不大喊大叫,不呼天抢地。他的悲剧点点滴滴,让人把眼泪往肚子里流。他的书不是雨果那样的重炮海啸,不动摇社会根基,他触动的是易感的人心。

还是由于《德伯家的苔丝》美誉隆盛,哈代的中短篇小说也常被忽视。的确,在美丽的苔丝面前,再好的中、短篇小说人物形象,也怕要相形逊色的。可是,读一读《萎缩的胳膊》,还是要被哈代的艺术深深感染;而且,在这样一个缓缓叙述的短篇中,我们依然感到了平静书写的力量。哈代还有一个短篇小说《德国兵团郁郁寡欢的轻骑兵》极好。仍然是不幸的爱情,哈代仍然不大声疾呼。他平静地叙写德国兵团一个轻骑兵的故事。在哈代的笔下,在他的女主人公眼里,“这个团根本不像那制服一样轻松欢快,而是弥漫着可怕的忧郁症和长年的思乡病,这种病让许多人情绪低沉,几乎达到无法出操的地步。”哈代忧郁,他笔下的约克轻骑兵团也是忧郁的。骑兵团里郁郁寡欢的轻骑兵和驻地姑娘恋爱,全没有大兵的粗鲁和蛮勇,“他一天一天变得越来越温情脉脉,在这种匆匆会面后分手的时候,她把手从墙头伸下来,让他可以握住。”轻骑兵差不多像奶牛场里的挤奶男工一样了。只是人物的命运却发生了位移,奶牛场的恋爱,走到头最终被处决的是女性,是苔丝;这里被处决的是男性,是轻骑兵马特·梯纳。苔丝被处决以后,高杆上升起了一面黑旗;轻骑兵被处决,贴出了一张殡葬登录表:

马特·梯纳(下士)曾在国王陛下约克轻骑兵团服役,因逃跑被处决,葬于一八零一年六月三十日,年二十二岁,生于德国萨尔布吕肯城。

二十二岁的轻骑兵,由于他的郁郁寡欢,由于他的温情脉脉,他的被处决,便使我们倍加痛惜和哀怜了。他曾经计划过跟爱恋的姑娘私奔逃走的,计划没有实现,又成悲剧。悲剧的哈代,他会有多么广阔的心胸,才能装得下人世间这么多的悲剧呢?

原载《中华读书报》

责任编辑:崔家妹

猜你喜欢

奶牛场哈代苔丝
《德伯家的苔丝》格雷马斯符号学解读
人物与环境的冲突
Floating dairy farm 漂浮奶牛场
真绅士
The Analysis of Tess’s Tragedy in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哈代之家
An General Analysis on Thomas Hardy’s Pessimism in Wessex Novels
A New Perspective on the Tragedy of Tess
The Tragical Causes of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德伯家的苔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