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教学与德育教育结合策略初探
2019-12-14金燕
摘 要:高中学生大多处于青春叛逆期,自控能力较弱,导致他们最基本的德育品质还没有完善。高中生作为国家的未来,高中教育不止肩负着智育教育,同样还应该对高中学生适时进行德育教育,逐渐完善他们的人格。但是有些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开展得并不是十分顺利,基于此,笔者对如何在高中教学中开展德育教育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希望可以为大家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教学;德育教育;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0-01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31-0095-02
引 言
大多数高中生由于对学校生活还不适应,导致学习状态不佳,甚至连最基本的德育品质如遵纪守法、爱护师长、维护公共财物等都抛之脑后。这就需要相关的德育教师开展与该年龄段相适应的德育教育,逐渐帮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和树立正确的观念,完善学生的人格,为他们日后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确立集体目标,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青春期的高中生活潑好动,一般喜欢参加集体活动。对此,德育教师应该帮助他们建立一种集体观念,使他们慢慢知晓,集体利益高于一切,逐渐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不能让他们因为私利,损害集体利益,而应使他们拥有一定的集体荣誉感。我们可以通过竞赛、以班级为单位开展活动,逐渐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与团队精神,以便日后德育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比如,学校可以开展一系列合理的集体性竞赛活动,如诗词朗诵大会、学校运动会等,通过竞赛的模式逐渐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使他们明白个人要为班级争光,班级荣誉也是个人荣誉的一种集中体现,从而使他们为了班级荣誉而努力,继而为了班级荣誉规范自己的日常行为。同时,我们还应该意识到,班级荣誉感的培养是建立在切实可行的活动基础上的,所以在日常的德育教育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通过规范他们的日常行为,将符合高中生的德育教育活动融入其中。大量实践证明,结合德育教育的相关要求,制定成相应的班级奋斗目标,可以激励学生向班级奋斗目标努力,进而使每名学生都能感受到自己是在为集体利益而努力,通过集体的力量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进而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
经调查发现,部分学生对成为学生会成员感到无比自豪,德育教师应该注意到这个问题,可以让学校学生会组织相应的德育活动。在活动中设定一些情景,从而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使学生理解德育教育的本质,同时对在活动中表现较好的学生予以一定的鼓励,并适时树立这类学生为德育教育的榜样,利用榜样的力量感召学生,从而使学生不断将德育内化为自身的品质,从而降低德育教育难度[1]。
二、通过课堂教学进行相关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同样离不开相关的课堂教学。学校的课堂可以说是学生受教育的主要场所,而学校若想顺利开展相应的德育教育,还需要教师将相关德育教育融入课堂教学,鼓励学生提出质疑,发表自己的看法,并进一步挖掘学生的德育素养,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德育意识,为日后的德育教育提供一定的便利。
在日常的班级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相关知识的讲解,对德育知识进行引申,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也可以让学生自行讨论,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自行归纳相应的课堂内容,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高中生正处于快速成长期,所以他们的智育、德育、体育要全面发展。学生大都喜欢课外活动,所以在体育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更易于被学生接受。在体育课上,体育教师不仅要实行体能教育,还要培养学生相应的品质精神,锻炼他们的毅力以及拼搏的信心和勇气,从而培养他们吃苦耐劳、不畏挫折、坚持不懈、勇敢拼搏的精神。由于部分学生对德育教育理解较为肤浅,所以每门学科都应该将德育教育融入日常教学中,将更精确、更本质的内容传递给学生。同时,德育教育也要适当联系生活实际,便于学生理解,并使他们结合自身情况制定明确的德育教育目标。此外,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适当合作,满足学生的交流欲望;还可以建立监督机制,使学生进行纵向比较,激发他们的竞争意识,进而逐步提高他们的道德意识。
三、设立相关活动,开展相应的社会实践
教师应该意识到,学生的德育教育并不只存在于校内,也存在于校外,所以相应人员可以适当设立相关的校外活动,开展相应的社会实践活动,并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了解德育教育的本质,提高学生的道德意识。但是,校内教育同样也不能放松,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应该积极地配合,只有这样,学校的德育教育才能很好地开展。
例如,培训人员可以带学生去相应的博物馆或一些有丰厚历史底蕴的地方参观;可以适当让学生与军人进行交流,使学生逐步理解德育教育的本质,并逐渐培养其爱国主义精神;还可以带领学生去相关的敬老院开展敬老、助老活动。类似的实践活动能使学生理解一个合格的高中生应该做哪些事、应该怎么做使他们逐渐了解德育教育的本质,培养他们的道德意识。
同时,校内教育也不能有丝毫的放松,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开展相应的踏青活动,带领他们亲近自然,活动过后可以让学生写出感受。教师应该以表扬为主,启发诱导,采用说服教育,耐心指导,逐渐帮助学生完善人格,以便德育教育的顺利开展。
四、加强家庭教育,家庭与学校相结合
开展德育教育还需要家长的配合,需要学校及时和家长进行沟通,使家长在家庭生活中对自己的孩子进行相应的德育教育。在这个过程中,家庭与学校实行共同监管的模式,不仅可以使学生在学校受到德育教育,还可以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自己的道德意识,从而降低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难度。
例如,教师可以定期家访,与家长进行长效沟通,也可以采用家庭、学校共同测评的监督机制,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自身情况。学校也可以定期开展相应的家长会,便于家长了解学生的相关情况;可以开展家长开放周、家长接待日,供家长参观学校环境;还可以让学生家长随堂听课,评价教风、学风,并适当地对学校管理工作提出更好的建议。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能使家长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德育情况,并在日常家庭生活中,对自己的孩子进行相关的家庭德育培养。这种家庭与学校相结合的双监督的模式,加强了学校与家庭之间的联系,拉近了家庭和学校之间的距离,形成了德育合力,有助于学校德育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同时,这种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师进行了有效的监督,便于他们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和自身素养。
结 语
综上所述,高中学生的德育教育的开展,离不开学校、家庭、校外、学生自身四个方面,若想较好地开展德育教育,首先,需要教师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其次,需要科目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的相关内容,降低德育教育难度;再次,教师应适时带领学生进行校外活动实践,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意识;最后,还需要家庭方面的配合,以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
[参考文献]
梅瑰.如何在高中教学中开展德育教育[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25):164-165.
作者简介:金燕(1982.2—),男,江苏宜兴人,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