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高考分析的高中化学教学研究

2019-12-14成山

求知导刊 2019年31期
关键词:高考高中化学教学策略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高考除了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还重点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能否融会贯通地进行运用。新高考形势下,高中化学教学要以基础为主,同时适当引申知识点,尤其要重视知识的结构性与应用的整体性,以引导学生在构建知识网络体系的基础上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化学核心素养。下面,本文以高考为立足点,对高中化学的有效教学方法进行分析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化学;高考;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31-0070-02

引 言

在我国现阶段的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往往过分追求分数和升学率,而忽视了对学生化学思维与核心素养的培养,加之课程改革与考试制度不相适应等问题,导致学生的学习成绩与实践能力始终难以得到有效提升与培养。鉴于此,作为高中化学教师,我们应尽早从被动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并将化学基础知识、科学思维方法及实践创新能力融合在一起,以更好地满足学生备战高考的实际需要,使化学教学更具实用性。

一、以夯实基础知识为重心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绝大多数教师将学生的学习成绩看得十分重要,过于注重对化学考试中综合运用题目等所占分值较大的题目的讲解,而忽视了对基础知识的系统学习与巩固。长此以往,非但不能提高学生的化学成绩,甚至还会由于这种“舍本逐末”“本末倒置”的教学观念而在极大程度上挫伤学生的学习信心。因此,在开展高中化学教学时,教师应重点引导学生充分地掌握基础知识,进而将其熟练地运用到题目的解答中。

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是化学学科中最本质的内容,在发展学生化学核心素养和培养学生化学学习能力方面处于基础地位。因此,为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化学成绩,笔者会通过对化学物质的分类教学,引导学生掌握物质分类的基本方法,使学生能够应用分类的思想深入理解元素、分散系、化学反应类型等概念。此外,笔者还会通过对典型元素和物质的教学,引导学生掌握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使其建立元素观和微粒观;通过对不同类型化学反应的研究,引导学生把握不同类型化学反应的本质特征,建立变化观和守恒观等。

二、以学习能力培养为主线

学生的学习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是化学核心素养培养的关键内容。与此同时,基于化学学科“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本质,高中阶段的化学课程自然会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作为考核的重点。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为主线,借助合作学习这一形式来引导学生自主获取新知识,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

在探究“铝的化学性质”时,笔者向学生问道:“同学们,你们知道厨房里用的餐具为什么不能用坚硬的东西清洗吗?”由于这一问题十分贴近现实生活,所以学生对这一问题都表现出了较高的探究热情。待学生简要阐述了自己对以上问题的猜想之后,笔者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选择实验用具,设计分组实验,以对自己的猜想和假设进行验证。在学生合作探究的过程中,笔者会在行间巡视,以便在了解学生实验进度的同时,能够对学生遇到的问题予以针对性的指导和点拨,以实现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如此,通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内在积极性,而且深化了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发展和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1]。

三、以知识体系构建为线索

在传统的高中化学课堂中,教师通常侧重于单个知识点的教学指导,而极易忽视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这便导致学生所学到的知识都是零散的,没有形成系统化的知识网络体系。鉴于此,作为高中化学教师,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利用思维导图的绘制,通过点、线的连接方式来充分聚合零散的知识,以实现知识的结构化、网络化与系統化,从而迎合高考对知识“融会贯通”和“灵活运用”的考查要求。

在课堂教学中,笔者通常会引导学生利用一些简单的图形和箭头连线绘制简单的思维导图,并配以简略的文字或图形加以概括。例如,在教学“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这部分内容时,笔者便以“二氧化硫”为中心,先让学生计算出二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再分析元素所有可能的化合价,判断“+4”价在其中的位置,从而引导学生对二氧化硫的性质进行猜想与假设,发散性地对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展开学习。如此,通过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体系,不仅在极大程度上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而且帮助学生实现了知识的结构化、网络化与系统化。

四、以应用意识培养为关键

由于化学与技术、社会、环境密切相关,化学的发展也在不断地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化学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运用一定的化学知识与方法来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而绝非以应对高考作为终极目标。因此,作为高中化学教师,我们除要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之外,还应以应用意识的培养为关键,通过开展实践活动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2]。

例如,在教授完《盐类的水解》这节内容后,为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笔者让学生利用课下时间对食盐、味精、苏打及小苏打的酸碱度进行测试,并总结归纳盐类溶液呈不同酸碱度的原因。再如,在教学完《生命的基础能源——糖类》这节内容后,笔者让学生在课下通过上网或询问的方式对糖尿病人的食谱和饮食禁忌进行了解,并从中探寻出糖尿病人的饮食原则。如此,通过开展实践活动,不仅拓宽了化学教学空间,还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化学应用意识,提升了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五、以解题思路完善为目的

化学学科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学习能力的习得、应用意识的培养等多方面的能力与素质都提出了相应的要求,但应试教育体制在我国的长期存在以及高考在未来很长时期内都是选拔人才的主要方式,决定了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授学生应试技巧、完善学生解题思路的重要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但要向学生传授一定的解题技巧,更要注重学生解题格式的规范性,加强对学生解题思路的指导,以避免学生知道答案却不会写过程这一原因导致的失分。

在备战高考的过程中,绝大多数教师所奉行的是“题海战术”。在教育界,对题海战术的评价始终是褒贬不一,一些学者认为题海战术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挫伤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也有一些学者认为题海战术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实际上,做题和总结从来都不会背道而驰,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笔者不会单纯地只采用某种方法,在“填满泳池”这件事情上,二者之间是一种“此消彼长”的状态。因此,笔者会在平日加强训练的基础上,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其研究题目,从出题的考点到解题的知识点的应用、思路等角度统一进行分析、总结,使学生在“知其然”的同时更要“知其所以然”,这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益处良多。

结 语

总而言之,高中化学教学应在结合应试教育高考制度的同时,不断创新教学模式,让学生不再一味被动地参与学习任务,而是以学习主体的身份参与化学知识的形成、运用与完善过程,以推动化学课堂由“知识本位”转向“能力本位”,以更好地迎合现代教育发展的实际需求。

[参考文献]

沈律.基于高考新要求下高中化学高效学习的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8(07):157-158.

郑莹.新的高考政策下高中化学教学的探索[J].亚太教育,2016(08):261.

作者简介:成山(1981.10—),男,山东邹平人,硕士学位,中学一级教师。

猜你喜欢

高考高中化学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解题技巧分析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基于“336”模式构建高中化学智慧课堂的实践研究
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初探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拾级而上 顺流而下
算错分,英“高考”推迟放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