捶楚之教
2019-12-14马军
●马 军
古往今来,贤母多多。为让子孙正心诚意,志存高远,精忠报国,不虚此生,或剪发退鱼,或三迁其舍,或袒背刺字。甚至,尚在孕时,即“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敖言”,行胎中之教,冀他年之果。其殷殷之心,切切之意,谱写出一曲曲感天动地的壮丽凯歌。在这母爱的交响中,唐代郑氏的捶楚之教虽显别样,但却尤具严母光辉。
郑氏早寡,独抚三子,日谋衣食,夜忧子教,压力山大,困窘非常。无奈之下,隐慈为严,化柔为刚,亲自教授,直面风霜。“郑氏,性严明,早寡,家贫,居于东都。诸子皆幼,母自教之。”为使三子生敬畏之心,从而心无旁骛,一心向学,遂忍向棍棒,行捶楚之教。
李景让为郑氏长子,领教最多,即便在飞黄腾达,贵显龙庭时,依然被照打不误。他在浙西做观察使时,一部下因触其逆鳞,让他冲天火起,失去理智,待他发泄过后,部下已死于他的杖下。官员升降黜罚,自有国家法令制度,仅凭个人好恶决定其生死,显然于情、于理、于法都难以服众。果然,“军中愤怒,将为变”。此时,后堂中的郑氏闻知此事,立即敏锐意识到顷刻之间即可发生不测之变,遂当机立断,走上前台。她命令大儿子老老实实站在众部下面前,面沉似水,厉声斥责说:“国家刑法,岂能成为你个人随意发泄喜怒的玩偶,一旦导致一方不宁,你岂只是有负朝廷重托,就是我这个白发老人也要含羞而死,还有何颜面见你九泉之下的先人!”说完就让左右家人剥下李景让衣服,取来“家法”,就要结结实实地鞭挞他的脊背。郑氏的慷慨陈词和大义凛然,瞬时熄灭了将佐们心中的激愤,他们遂纷纷为他求情。但郑氏不许,坚持要把平时的“家教”复习一遍。一众人等不住拜谢,最后都泣不成声了,郑氏才勉强答应。
郑氏之严厉,之一言九鼎可见一斑。其实,李景让当众受罚不过一个小小片段,其从少至长受鞭杖之挞实乃家常便饭,即便后来满头白发,仍不能幸免。
史载,在郑氏的严教之下,三子皆为进士及第,且“位至方镇”,特别是长子李景让最为突出,历进御史大夫,西川节度使,官至太子少保、分司东都,谥号“孝”。
他为人方正,刚毅不屈,“性方毅有守”。为了捍卫纲纪法度,他敢于犯颜直谏,无所避忌。唐宣宗的舅舅郑光死后,唐宣宗破例命令罢朝三日,隆重举哀。御史大夫李景让,将一切得失以至生死置之度外,引经据典,力陈如此越礼的种种后果。终于使宣宗幡然悔悟,收回成命。
他清廉如水,一尘不染。有好心人劝他说:“公平生廉洁没有一点积蓄,难道不为几个儿子考虑吗?”李景让淡然地笑了笑说:“儿子们难道能饿死吗?”
他忠于国家,孝敬父母。宰相蒋伸曾在一次宴席上,特意斟满一杯酒说:“请忠于国家、孝顺父母之人饮此杯。”此言一出,满坐宾客皆不语,因为这可不是一般的条件,要达到忠孝双全的完美标准才有资格端这个杯,没有“金刚钻”,怎敢自取其辱“揽这个瓷器活儿”?只有李景让从容地端起酒杯一饮而尽。蒋伸充满敬意地说:“名副其实,没有比李公更适合饮这杯酒的了。”
时人不吝褒美之辞,纷纷誉之:“中含柔嘉,表以坚白。直比汲黯,孝如曾参。素怀澹然,清节可贵。峻风规于台阁,流恺悌于方州。居为国桢,出作藩柄。”“景让有大志,事亲以孝闻,正色立朝,言无避忌。”
郑氏三子皆以忠孝名于世,其捶楚之效自不待言。然而,一个不可忽略的前提,就是她“训厉诸子必以礼”,而绝非动辄棍棒相加,以压代教,更非暴力万能。只不过是用“礼”这个准绳来规范之,捶楚之厉使之不敢轻易逾“礼”,“虽贵达,稍怠于辞旨,犹杖之”。正是由于郑氏对“礼”的严肃和坚守,对原则的毫不妥协和退让,才使一个年纪轻轻的母亲凛然难犯,让整个宗族和周围人等不敢“非礼”,“贞干严肃,姻族敬惮”。才使诸子终生敬之畏之,不敢生一丝妄念和邪念。
郑氏的捶楚之教,俨然人生的守护神,看似冷冽无情,实则情深似海,慈爱无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