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工作与生活 告别职场压力
2019-12-14吕传彬
文_吕传彬
只不过一小时没有看微信,未读的公事信息竟然近百!看到不断增加的“未读”信息,你是不是感到血压升高?精神紧绷?怎么办?
自从通讯软件兴起,许多企业老板、主管纷纷利用社群软件开设公事群组。一般上班族少则有1至2个公事群组,多的7至8个也不奇怪。每个群组的信息“叮叮当当”响个不停,一小时没查看或许已累积上百条信息,对心理形成一定压力。对于上班族来说,就如同“孙悟空头上的紧箍咒”——戴上了就脱不下,“上班”和“下班”界限从此模糊。
虽然上班时间是朝九晚五,可自从社群软件应用在职场上,上班族工作时间无限延长。以前下班关掉电脑就告别公事,如今即使下班后也会收到客户或老板发来的信息;未上班前收到老板的信息,你只好提早开工;休假期间继续收到各公事群组信息,放假心情随之受到影响。
解决之道
★老板/上司:做个好榜样
有道是上梁不正下梁歪,在压力管理上,领导人的行为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如果公司希望员工能在生活与工作之间取得平衡,自己必须以身作则,主动为生活与工作制定界限。
过了特定时间,若非紧急事项切勿发电邮或信息给下属交代公事或要求执行工作。因为你是老板经理,如果你发信息或电邮给下属,他们不好意思,一定会回复,所以身为领导人,你必须意识到这一点并制定界限。
★员工/下属:靠人不如靠自己
员工必须采取主动为自己的私人时间和工作时间设限,不能指望老板或客户会采取主动。如果你是我的老板,我要怎样跟你讲不要在非上班时间“微信”于我?所以你只能自己顾好自己。
设限可以简单为关闭信息通知。但正确的做法是把群组按轻重缓急划分,只有“重要”、“紧急”群组才会响铃,次要或非紧急群组一律静音,有空再慢慢看。
至于非上班时间的信息阅读和回复与否,则视情况而定。若工作性质属于随时候命型,那自另当别论。但大多数上班族的工作性质都非随时候命型,你或许可以设定每天过了早上7时30分或送孩子上学后,才开始查看和回复信息,在这时间点之前的信息一概忽视。若老板在晚上发信息,你可以选择不要回答,尤其当你不是进行紧急任务的时候。
善待自己
科技便利所带来的压力,只是上班族在职场上面对的众多压力之一,其它压力还包括工作量大、个人性格、工作性质(如经常出差,另一半留守家中)、家事烦恼、人际关系、工作错配(性格与工作不符、安插在不恰当职位)、上下班通勤、职场快速变动(公司被收购、合并、换新老板)……而且这些压力会互相作用,冲击当事人的身心。
去年10月,一名大学毕业后在知名企业“电通集团”任职的上班族因为长期加班身心俱疲、不堪重负在宿舍自杀身亡。新闻传出后,引发关注,但更多人不解的是,人人都有工作压力,怎么会有人因为工作压力而自杀?
压力向外或向内爆发
长期承受压力到了某个程度时,人往往会有两种宣泄方式:向外爆发,当事人可能会有些过激举动例如歇斯底里、咒骂、破坏或恫言伤害他人;第二种就是在内心爆发。
不论是向外爆发还是内在爆炸,都为各走极端,前者令周遭人士心生恐惧而不敢伸出援手;后者把问题藏在心中没有向外求援,最坏的情况是走上绝路。
平衡之道是懂得适时向外求援。愿意向外求援很重要。无数人在他人遭遇困难时出手相助,但自己遇到麻烦时却不敢吭声,因为不愿麻烦挚爱,比如丈夫、妻子或父母。
你觉得自己能够吸收压力并消化掉,事实上你可能已经无法负荷,只要遇上导火事件,情绪便会如火山大爆发。大多数时候,人的情绪都是先在内心爆发,因为他们不好意思对外开口。这种痛苦会引发沮丧和其它严重的情绪问题,因此善待自己很重要。
专注当下
压力,可以通过学习来管理和抒缓。要管理压力,最关键是“自己”,唯有自己内心够安稳,才能在压力下也能处之泰然并作出睿智的选择。
管理“自己”,必须了解人脑思维运作模式。简单来说,人脑的预设模式倾向于先产生消极负面想法,而负面想法就像万能胶般难以消除;反之,正面想法却像在不沾锅上煎东西般滑不溜丢。其次,人脑就像陀螺不停运转。稍不留神,我们的念头就会在“自动驾驶”模式下,悔恨过去、担忧未来,进而产生后悔、恐惧等情绪,形成压力。
我们必须意识和了解到自己的思维模式,然后你可以透过正念训练思维,让自己不会轻易进入上述运作模式。正念是指以仁慈、非批判的态度,专注在当下的此时此刻,因为当下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