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视域下齐鲁文化对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参照

2019-12-14

管子学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齐鲁大学生文化

陈 强

(山东理工大学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山东 淄博 255000)

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山东时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1]

齐鲁文化源远流长,从周武王封姜子牙于齐地、封周公旦长子伯禽于鲁地开始,齐鲁文化即开始走入中国文化的舞台中央,以其承续不断的文化内核和光芒万丈的文明成果屹立于世。春秋战国时期,齐国成为当时的政治、经济和军事中心,鲁国成为当时的文化和礼仪中心,齐鲁文化初步融合,以波涛汹涌的态势推出了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儒家,以孙子、孙膑为代表的兵家,以稷下学宫众多学者为代表的稷下学派等代表人物和学说,呈现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娇艳场景,形成了中国文化史上的首个高潮。汉代以后,以董仲舒为代表的儒家学者在梳理整合齐国和鲁国文化的基础之上,营建了全新的儒学架构,齐鲁文化逐步走出山东,流溢全国,逐步从“地域文化”发展为“国家主流文化”,对中国之后几千年文化的发展和进步产生了极为重要和深远的影响。

齐鲁文化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中流和主干,具有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极为完整的价值体系、极为强大的生命接续和极为宏富的包容力量,它集中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在当今社会深入挖掘和提炼齐鲁文化的精髓,不断找寻和探索齐鲁文化与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之处,充分发挥齐鲁文化智慧之灯的烛照作用,逐步构建适合于当代大学生的价值体系,对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参照意义。

一、齐鲁文化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大学生现在所处的社会是一个高度信息化、效率化、快捷化的社会,以移动互联为代表的新一代网络信息技术正在逐步占领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当代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从PC终端逐步过渡到了移动终端,他们的信息获取渠道以朋友圈、QQ群、微信群、微博等自媒体媒介为主。信息渠道的扩展和延伸给大学生的信息收集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各种良莠不齐、混淆视听的信息也随之而来,新自由主义、民族主义、民粹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众多社会思潮在重重伪装下蜂拥而至,使得处于懵懂和彷徨期的95后大学生一时难以甄别,导致许多学生出现了思想混乱和偏差。这些对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产生了非常大的冲击。

所谓理想信念是每个人对于自己未来的思慕和想望,它是一种发自心底的热爱,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而达到的一种境界。理想信念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人生追求上的最终呈现和集中展示,是体现一个人人生价值的最高标准。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面对着日趋激烈的国与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外交等方面的斗争,面对着日益频繁的不同思想文化之间的交流、碰撞和融合,面对着深化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众多社会焦点问题,必须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培育和弘扬充满正能量的理想认同,才能真正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齐鲁文化的精髓就是倡导“大同”思想,它表达了历代人民对于理想社会的无限向往和憧憬。现在我们对于理想社会的追求与齐鲁文化的精髓也是一脉相承的。习近平总书记在2012年参观“复兴之路”大型展览时提出的“中国梦”也是所有中国人的理想和信念。“中国梦”的核心理念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它汇聚了所有中华儿女的梦想和力量。正所谓青年拥有梦想,人民才有力量,国家才有希望。西南大学党委书记黄蓉生教授在接受《人民日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必须依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民族意志,激发精神动力。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其理想信念直接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2]

《礼记·大学》中对于如何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有一段非常经典的描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3]从文中可以看出,任何人想要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宏远目标,都要首先端正自己的内心、真诚自己的意念、招致自己的良知,这些才是最根本的事情。无独有偶,在齐文化的代表作品《管子·权修》中有这样一段话:“有身不治,奚待于人?有人不治,奚待于家?有家不治,奚待于乡?有乡不治,奚待于国?有国不治,奚待于天下?天下者,国之本也;国者,乡之本也;乡者,家之本也;家者,人之本也;人者,身之本也;身者,治之本也。”[4]这也是强调只有每个人都把自己“治理”好了,每个人都有了正确而强大的理想信念,国家和天下才能治理好。推而论之,只有每个大学生都树立了正确而远大的理想信念,他才能将个人的奋斗目标与社会的发展、人民的命运以及国家的前途紧密结合起来,逐步完成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熔融。

理想信念教育非常重要,而其中最为核心的部分就是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最高理想的认同教育,从而逐步建立对理想的自信。只有在当代大学生中确立普遍的和统一的理想认同,才能使当代大学生抵御住西方各种社会思潮的侵蚀和蔓延,共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快速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大学生的回信中曾指出:“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5]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着力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担当意识、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引导他们不断营造浓厚的主旋律氛围,不断传播强大的正能量,帮助他们将实现个人理想与实现国家理想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实现人生价值的巨大升华。

二、齐鲁文化与大学生道德品质教育

95后一代大学生的成长期正好处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体制改革的重要转折期和深化变革期,巨大的发展成绩和不断的改革阵痛时时围绕在他们周围。他们享受了比80后更好的物质和教育条件,同时也承担比80后更多的成长压力和社会期待。时代的印记在他们的身上深深的烙刻,因此,他们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举止也受到了所有人的关注,甚至是引发了不少的争议。很多人对于当代大学生中出现的行为失范、品德低下、公德缺失、情感冷漠、精神失落、道德麻木、责任崩塌等现象痛心疾首,高呼他们是“垮掉的一代”。因此,不断提升当代大学生的道德品质就成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非常重要而紧迫的工作任务。

马克思主义认为,所谓道德是在相对较长时间段存在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是这个时间段内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但是,道德也不是天生具有的,而是在后天的成长过程中慢慢学习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要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广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引导大学生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6]

齐鲁文化中尽管有着众多的流派和观点,但是其对道德的认知和肯定却是基本一致的,他们对于道德的关注度也是非常高的,对于道德价值的认同和强调也是近乎相似的。儒家学说的经典代表作品《论语·里仁》中指出:“君子怀德”“德不孤,必有邻”(《孟子·告子上》),讲究以高尚的道德为荣。另外一位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也曾指出:“民之秉彝也,故好是懿德”[9],就是说人们喜欢优良的道德;因此孟子由此得出道德高于官爵的结论:“有天爵者,有人爵者。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古之人修其天爵,而人爵从之。今之人修其天爵,以要人爵;既得人爵,而弃其天爵,则惑之甚者也,终亦必亡而已矣。”(同上)孟子认为,如果一个人抛弃了仁义忠信、乐善不倦的良好道德,只看重官位、爵位,最终是要灭亡的。

在齐鲁大地上与儒家文化遥相呼应的齐文化中,对于道德也有着极为精辟的论述。齐文化的经典代表作品《管子》中开山第一篇《牧民》中就提出了自己对于道德重要性的判断:“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点明了人们在满足基本生存需求后就会关注礼节和荣辱之事;随后它又重点介绍了道德的极端重要性:“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倾可正也,危可安也,覆可起也,灭不可复错也。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礼不逾节,义不自进,廉不蔽恶,耻不从枉。故不逾节,则上位安;不自进,则民无巧诈;不蔽恶,则行自全;不从枉,则邪事不生。”礼、义、廉、耻这四个道德维度是维系国家安全稳定的最为重要的四个方面,不论哪个方面出现问题国家都会出现危机,如果四个维度都有问题,就会出现“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即亡国的局面。同时,《管子》一书中还指出不仅执政者需要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所有的老百姓也需要提高道德水准,要对人民进行必要的道德教化,最后才能达到国泰民安的境界。

由于社会、家庭、个人等多种原因,当代大学生中出现了很多重知识技能、轻思想道德的案例。在高考、就业等重重压力之下,学习知识技能在社会生活中占据了压倒性的优势,思想道德的地位日益式微,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成为“纸上谈兵”。习近平曾指出:“没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思想修养,即使有丰富的知识、高深的学问,也难成大器。”[7]64因此,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主动将齐鲁文化中关于道德品质的论述深入浅出的植入到教育过程之中,开设与此相关的更多的选修和选学课程;不断寻找齐鲁文化道德论述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相融相通的内容,汲取齐鲁文化道德教育的精华,不断丰富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内容,提升道德教育效果。

三、齐鲁文化与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民族历经无数劫难和沧桑依然巍然矗立在世界的东方,其中最为关键和核心的就是几千年来“国家一统”这一核心价值的传承和渗透。它们如同骨骼和血液一般深深的熔铸到了每一名中华儿女的身体之中,千百年来,没有中断。齐鲁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发展基础,构建了中华文化的基本框架,也是“国家一统”核心价值的集中体现。

所谓爱国主义是指个人或者团体对于自己所属国家的一种积极支持的思想观念、认知态度和行为方式。它既包括人们的思想意识方面的内容,也包括人们日常行为方面的内容,同时还包括人们长期以来内化形成的道德归属、人格修养和民族精神。因此,爱国主义是推动人们为了祖国的发展繁荣持续奋斗的最大内驱力,对于一个国家的生存和进步起到了极为关键的重要作用。齐鲁文化中关于爱国主义的记载和论述极为丰富,无论是学知理论还是精神内核,都强烈的表达了齐鲁人民爱国主义的高尚情操和优秀品质。

齐国著名学者公羊高在其代表作品《春秋公羊传》中这样记载:“元年,春,王正月。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岁之始也。王者孰谓?谓文王也。曷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王正月也。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8]1面对春秋时期战乱纷飞、诸侯纷争的混乱局面,作者希望通过王道政治统一天下,实现六合同风、九州共贯的一统局面。到东汉时期,齐鲁名家何休对《春秋公羊传》进行了进一步的解诂:“所见者,谓昭定哀,己与父时事也;所闻者,谓文宣成襄,王父时事也;所传闻者,谓隐桓庄闵僖,高祖曾祖时事也”;“于所传闻之世,见治起于衰乱之中,用心尚粗糙,故内其国而外诸夏”;“于所闻之世,见治升平,内诸夏而外夷狄”; “至所见之世,著治太平,夷狄进至于爵,天下远近大小若一。”[9]4何休融汇了《礼记·礼运》中“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大同”思想,并将其升华到了“三世说”,“大一统”的理论日臻完善,对于后世的国家发展和政治进步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齐国名相晏婴“晏子使楚”“二桃杀三士”“折冲樽俎”的历史典故流传甚广,路人皆知。他为国为民,直言敢谏,表现出极高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精神。他曾就社稷大业有一段精彩的论述:“君民者,岂以陵民?社稷是主;臣君者,岂为其口实?社稷是养。故君为社稷死,则死之;为社稷亡,则亡之;若为己死,而为己亡,非其私暱,谁敢任之?”[10]212由此可见,晏婴明确提出了国家高于君主的理念,不管是君王还是臣子都要服从于国家利益,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出发点。同时,他还仔细甄别了“爱国”与“忠君”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他认为如果君主是为国家利益、为江山社稷牺牲的,做臣子的可以陪同一起牺牲;如果君主是为了个人利益死亡的,做臣子的就应该继续做好本职工作,继续为国家利益和江山社稷活着,而不应该去盲目的为主殉葬。在25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晏婴能够敏锐的将国家利益置于忠于君主之上,体现了他高超的政治智慧,这种爱国主义是一种更高层次和更加深刻的爱国主义,具有相当的历史进步性。

四、齐鲁文化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近几年,一向被国人誉为“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的当代大学生,接二连三的发生令人发指的害人事件,比如:吴谢宇事件、林森浩事件、马加爵事件、药家鑫事件等等,不仅给当事人家庭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巨大伤害,同时也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再次敲响了警钟。当今社会正处于重要的社会转型期,在此期间,多种社会变革产生的巨大冲击从多个维度对大学生的心理结构等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许多大学生既盼望改革又不懂改革;既盼望挑战又把握不住机遇;既渴望信仰又信仰缺失;既批判拜金又迷恋金钱;既想要奋斗又贪图安逸。同时,许多家长的过高期望、大学生自我定位和自我认知不准确、人际交往困顿以及情感受挫等问题,也直接导致了许多大学生在校期间感到迷茫、彷徨、徘徊、苦闷甚至虚无,久而久之,许多大学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心理失衡现象。著名哲学家叶朗曾经指出:“物质的、技术的、功利的追求在社会生活中占据了压倒一切的统治地位,而精神的活动和精神的追求则被忽视、被冷漠、被挤压、被驱赶。这样发展下去,人就有可能成为马尔库塞所说的单面人,成为没有精神生活和情感生活的单纯的技术性的动物和功利性的动物。”[11]59直面这些严峻的形势,许多高校都开始对此进行深入的梳理和研究,反思之前的工作措施和方法,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到更高的程度进行统筹考虑和布置。齐鲁文化具有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思想和内容,充分利用好这些文化底蕴,可以有效的缓解大学生的心理失衡状态。

遥远的春秋时期,孔子在教育自己的学生时曾有过经典的论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弥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孔子认为,欣赏优秀的诗歌作品,可以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空间,可以提高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可以锻炼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劝谏的方式方法。历经千年的齐鲁文化可以为当代大学生提供正确的精神导向,以其独特而精炼的语言特色潜移默化的在大学生心中产生指引的作用,为学生提供正确辨别是非好坏的坐标体系,在微时代的今天帮助还尚未具备完全心智的大学生不断传递正能量,弘扬主旋律,指引大学生走上正确的道路。

在齐鲁文化中,许多名言警句对于生与死的论述十分深刻,震耳发聩。在《论语·先进》中记录了孔子与他的学生子路的一段对话:“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子路与老师开诚布公的讨论“生死”“鬼神”之事,孔子直截了当的告诉子路“活人还没没服事很好,怎么能去服事死人呢?”“生存和生活的道理还没有学习清楚,怎么能去明白死亡的道理呢?”两个直观的反问句将孔子内心的答案和盘托出。孔子在这里并不是要回避死亡,而是在生存和死亡之间进行了一个排序:每个人生活在世间,人的生命是极为宝贵的,是不能轻易放弃的,只有对人的生存意义考虑成熟和透彻了才能去考虑之后的死亡之事。

面对细腻、敏感的心理教育,在丰富的齐文化中也有很多经典的论述。在《管子·权修》中有这样的记载:“牧民者,欲民之正也。欲民之正,则微邪不可不禁也。微邪者,大邪之所生也。微邪不禁,而求大邪之无伤国,不可得也。凡牧民者,欲民之有礼也。欲民之有礼,则小礼不可不谨也……凡牧民者,欲民之谨小礼,行小义,修小廉,饰小耻,禁微邪,此励民之道也。民之谨小礼,行小义,修小廉,饰小耻,禁微邪,治之本也。”管子认为,教育子民时一定要注意从小事进行教育,从一点一滴做起。如果要改变人们的心理失衡状态,必须要使民众走正路,从根本上禁止民众心中的微邪念头。只有人们心中的微邪念头得到有效控制和遏止,人们才不会走上邪路,国家才不会发生大的动乱。因此,在治国过程中,就要使民众对于微小的邪念也要有耻辱感,倡导民众多学“小礼”,多行“小义”,多修“小廉”,多饰“小耻”,这才是教化人民的根本。

五、齐鲁文化与大学生文化认同教育

齐鲁文化作为中国延续几千年的主流文化,影响深远,沁入人心,是维系中华儿女持续向前的文化纽带和内核动力,是现代中国文化和文明的深厚基础,也是继续带领我们前进的重要载体。随着经济全球化、网络化和信息化的逐步深入,在“两微一端”新媒体的全面推广下,当代大学生在短时间内大量接收了来自各方的庞杂信息,一时难以完全“消化”,导致许多大学生对于以齐鲁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怀疑,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尽是糟粕”,对其大加贬低,出现了文化认同“危机”。这种现象说明我们对于大学生的文化认同教育需要进一步的加强。只有对自己的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才会逐步产生文化自觉,最终才能达到文化自信,这是一个普遍的规律。

所谓大学生的文化认同就是大学生群体在现有的生活环境和话语体系下,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可和接受程度,这种认可和接受可能是自发、自觉的,也可能是在他人影响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其中包含着理性的认可和感性的认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文明特别是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12]因此,充分利用齐鲁文化来加强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认同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积极挖掘齐鲁文化中的思想精髓,梳理清楚齐鲁文化的发展脉络,清晰讲述齐鲁文化的价值理念,以此来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对齐鲁文化产生兴趣,并逐步强化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比如孔子为《周易》写的《象传》中提到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13]3和“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13]13是大学生极为熟悉的经典名句,这种精神可以成为大学生形成良好的精神向导,涤荡他们的灵魂,构建美好的精神家园,烛照他们前行之路。当然,“任何一种文化都离不开历史的积淀,对文化的良性认同也离不开对当下文化的观照”[14],优秀的传统文化也必须通过全新的载体、多样的形式、现代的表达、鲜活的叙述才能吸引当代大学生的兴趣。因此,我们需要根据当代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将齐鲁文化与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有机结合起来,逐步指引大学生对于优秀中国传统文化产生强烈的认同、自觉和自信。

六、齐鲁文化与大学生求新创新教育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15]这对新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目标。齐鲁文化刚柔并济,兼容并蓄,在自身不断的熔融和发展中演化出了众多的求新、创新精神,对于大学生创新精神、独立精神和进取精神的培养有着极为重要的借鉴意义。

孟子曰:“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这是对人的独立精神和进取精神的最高概括,在历史长河中激励了一代代英雄人物不断进取,奋发有为,成就“生前身后名”。当代大学生可以从中学习到历史英雄人物克服万难,锐意进取,不断创新的精神状态,努力克服学习和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自觉担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为实现“中国梦”而奉献出自己的全部力量。

孔子在毕其一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结合自己的教育经验,创新了众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对于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后世誉为“万世师表”。孔子创立了“教师”这一伟大的职业,打破了“学在官府”的教育限制,为教育的大众化、普及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教育理念上,孔子创造性的提出了“有教无类”的主张,不以贵贱、贫富、长幼划分学生层次,认为每个人都有公平接受教育的权利。著名哲学家冯友兰称赞孔子的做法为:“如此大招学生,不问身家,凡缴学费者即收,一律教以种种功课,教读各种名贵典籍,此实一大解放也。”[16]孔子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原则、教育目标等众多方面也创造性的提出了许多举措,为后世教育的发展进步铺平了道路,成为教育改革的首倡者。

齐鲁文化中的齐文化更是以追求创新、追求改革、追求包容为特点,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最富创新精神的文化体系。管仲是中国历史上一位积极追求思想解放、极富创新精神的杰出政治家、军事家和改革家。他在辅佐齐主治理国家的过程中,在政治制度上先后创造性的实施了先论功绩而后定名位的“五官行政”制度、三级举贤的“三选”制度、轻税薄役的“赋禄以粟”制度等;在经济制度上实施了根据土地多少和田质的好坏征收赋税的“井田畴均”制度、把土地公开折算后租给农民使其分户耕种“均田分力”制度、对盐和铁一起实行专卖的“盐铁官营”制度、按照土地肥瘠的不同征收不等额的租税的“相地而衰征”制度等;在军事上实施了把行政组织和军事组织结合起来的“军政合一”制度、为解决军政物资短缺而采取的“罚金”制度等;在社会管理上实施了士农工商四类人群分开从事自己行业并定居的“四民分业定居”制度、体恤残疾老幼和扶危济困“九惠之教”制度等等。这一系列的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帮助齐国除旧布新,国富民强,成就了其春秋首霸的历史伟业,也成就了管仲“相杰之首”、第一宰相的千古典范。

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指出:“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17]因此,在当前境遇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不断提炼齐鲁文化中的精髓,全面阐释齐鲁文化的现代价值,着力构建适应当代大学生的话语体系,集中力量弘扬齐鲁文化,不断增进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全力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猜你喜欢

齐鲁大学生文化
齐鲁声音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林尊文:我的齐鲁之缘
年味里的“虎文化”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齐鲁声音
谁远谁近?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齐鲁书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