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对高职院校学生干部培养模式的研究
——以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19-12-14刘运嘉

法制博览 2019年19期
关键词:干部院校人才

刘运嘉 贠 哲

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河北 秦皇岛 066100

在科技不断进步、经济高速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社会对未来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最终阶段,国家亟需大批高水平战略型、创新型人才,推动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创新驱动发展等战略的实行。作为高职院校人才的中流砥柱,学生干部是培养高级战略型创新人才的重点对象。高职院校应通过学生干部培养的最优方案,来由小及大。带动对全校学生人才培养的改革,全面提高学生素养,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为社会更好地输出大批新时代所需人才。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积极开展教育改革,实施“双核心”的人才培育模式,专业基础与职业素养双重培训,收效颇丰。本文以我院为例,分析并探讨了如何解决学生干部培养中出现的问题,提高培养高职学生干部成效。

一、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干部培养模式现状

(一)职业基础知识的学习不够扎实

部分学生干部做不到在学习与学生管理工作之间取得平衡,虽然在配合学校开展学生工作时尽心尽力,但由于重心都放在了学校工作上,顾此失彼,造成学习时间严重不足,甚至请假、旷课,最终导致考试挂科,影响了学业成绩。

(二)实践动手能力不强

在新时代高职教育中,实训课程通常以考察的形式完成对学生的成绩考核。不少学生干部与老师接触机会较多,趁机与老师打好关系,请求老师“通融一下”,不去参加实训课程。久而久之,实践操作能力得不到锻炼提升,尽管综合协调能力较强,但在毕业后的工作岗位上仍难以完成相应工作。

(三)创新能力不强

在我国传统闭塞的社会家庭背景影响下,不少学生形成了固定死板的思维观念,丧失了创新能力,甚至不会主动去接触新鲜事物。而在进行大学的学生干部工作时,也是人云亦云,仅仅按照老师和前辈的指导处理工作,墨守成规,没有创新的活力和积极性。

二、新时代下培养高职院校学生干部的方法

(一)明确学生干部培养的目标,提高学生干部发展能力

只有明确目标才能更有效地开展对学生干部的培养工作。要求学生干部做到严于律己,做好榜样;工作严谨,处事公正;谨小慎微,注意言行;勇于担当,言行一致;服从集体,顾全大局。在大学期间的工作学习中,不仅仅要培养出能够打败对手的人才,更要培养出能够战胜自我的自信、勤勉、务实、勇敢的人才。

(二)完善激励机制,发挥学生榜样引领作用

形成一套完整的培训体系,使对学生干部的培养渗透到日常学习工作中,并通过不断的摸索,逐渐完善这套体系。传统开展课堂培训照本宣科式教育枯燥乏味,学生难以集中精力。可以具体分析职业核心能力的要求,组织开展任务型、互动型的教育活动。将专业技能和素养与学生管理工作充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干部参与小组讨论,提升团队合作能力,再由指导员通过点评指导纠正学生成长方向。如此能调动学生干部积极参与其中,在完成活动任务的同时,激发学生干部主人公精神和创新意识,综合协调能力以及专业技能实践能力。并且,在实际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榜样引领作用,使学生榜样作用最大化,以实现高职院校干部培养模式的日益完善。

(三)开展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课程,转变职业学院干部培养方式

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不仅仅局限于对学生干部的培养,更应将相应训练课程加入学生教学计划中,面向所有学生。以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学校为学生设置了训练职业社会技能的公共课,对学生的沟通交流合作能力进行锻炼提升,教授学生如何处理职场问题。除此之外,学校还开设了一些关于其他职业能力培训的选修课,培养学生发展为不同类型的新时代人才。同时,改变传统考试检验教学效果的形式,以实现革新干部培养模式目的,以阶段性考察和职业能力测评的形式来评估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在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训中,提高学生职业综合素养,培养学生自信心,增加其就业竞争力。

(四)鼓励校外实习,提高学生社会实践能力

鼓励学生干部踊跃投入到社会公益活动中去,让学生在实际接触社会工作活动中学会交流、学会团结、合作、解决问题,担起建设新时代的责任和奉献社会的主人公观念。在校企对接活动中,为学生干部提供深入企业实习锻炼的机会,并锻炼其职业沟通,合作及应对岗位问题的能力,最重要的是脱离书本,接触到真正的活动策划及产品研发等工作,培养创新能力,提前适应社会职场,真正提高学生社会实践能力。

三、结束语

早在2001年,胡锦涛同志就曾做出重要批示,要求总结学生培养经验,培养大批优秀学生干部,深化培养学生干部的意义,不管是对学生还是对学校,都有深远且有益的影响。我国高职院校学生干部综合素养不差,只要打破传统社会观念、教育制度的桎梏,解决学生干部任职时间短,工作内容繁琐,指导培训不足等问题,便能将其培养为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所需人才。

猜你喜欢

干部院校人才
人才云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