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话语重建与新时代的志愿服务理论研究
2019-12-13张玺屈康然
张玺 屈康然
摘 要: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加深,文化多元的影响,高校对于党建、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进入深化期。面对这种状况,学界用“党建+”表达对高校各项工作中“党引领作用”的殷切期望。当下大学生志愿服务流于形式,理论研究不足,产生的重要原因是部分高校师生将“志愿服务”变成“私德”领域的话题,忽略了它做为现代文明标志的公共属性和内涵。志愿服务在公共领域被展示为名不副实、可有可无,尽管被视为高尚的品格,但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却丧失了完整性和尊严。随着新时代的审视和提出,“党建+”志愿服务成为志愿服务理论的出发点和归宿,促进志愿服务新的内涵和行为模式的完善,维护了志愿服务奉献、进步属性。高校“党建+”志愿服务网络在三个方面完成了优化:一是指出公民道德文化对“公民-高尚人格”的遗忘,割断了文明生活和高尚生活的联系。二是指出这种遗忘来自于大众文化与党建文化的不同旨趣。三是建构高校“党建+”志愿服务网络的创新路径。通过对上述三个层面的优化,新时代志愿服务理论从“公民-高尚人格”出发,避免唯道德论和唯物质论的覆辙,重回科学研究之路。
关键词:志愿服务;话语重建;新时代
进入2017年之后,志愿服务在官方文件中被频繁提及。2017年6月7日,国务院审批通行《志愿服务条例》。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强化社会的奉献意识。而学界也在经历多年的积累之后,重建了志愿服务不同语境的话语体系,高校志愿服务研究作为重要的突破口,备受关注。2017年,十九大提出“新时代”一词,志愿服务理论的发展有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新时代的志愿服务理论,在突出奉献、友爱精神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志愿精神的长效机制,将互助、进步与志愿服务话语结合起来,展示出“公民-人格”完整内涵。
1 发展中的志愿服务理论到“同行”中的志愿服务理论
中国知网以“志愿服务”为题的学术论文,是学界相关研究的主体,阶段性特征非常明显。2005年,是志愿服务作为研究热点的起始。穆青《如何理解志愿服务与志愿精神》从行为、主体、内涵三者的相互关系中,解读志愿精神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内涵,是近代慈善“奉献-自尊”模式的发展,在发场“奉献”“自尊”的基础上,强调两者之间的中间结构。刘珊、风笑天《大学生志愿服务:动机、类型及问题》针对大学生群体,开展志愿服务的差异化研究。调查发现大学生从事志愿服务的动机主要包括锻炼自己和帮助别人,印证了互助作为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的实践路径。局限性在于公民角色无法在学校顺承,并且忽视专业性是个普遍现象。谭建光在《中国志愿服务发展的十大趋势分析》总结了志愿服务发展社会化、志愿服务团体独立化、志愿服务活动效益化等十大趋势。讨论服务团体时,对共青团与其下属的青年志愿者社团之间关系多样化进行设想,不失为有益的探索。
随后的2006、2007两年,志愿服务研究热点保持稳定。查检2006年发表的62篇学术论文,发现学界对志愿服务的社会性、美学价值以及志愿服务的法制完善关注较多,如成双凤《论志愿服务的社会性功能》,梁绿琦、穆青《青年志愿服务的美学价值》等。志愿服务与政府、民族、社区、高校的融合性问题亦有涉及,如俞进《政府委托人民团体购买公共服务——论青年志愿服务工作的改革和创新》、皮钧《民族和谐新论——志愿服务在构建民族地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研究》、杨岳《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 推进志愿服务西部计划 引导更多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等。2007年相关研究多停留在整体的理论探讨和一般性描述上,而对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性的研究是一亮点。张杨《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现状与对策分析》、王明亮《志愿服务活动对大学生成才的影响》、谈杰《国内大学生志愿服务研究述评》,勾勒了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基本情况,指出存在的问题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公共话题。此外,谭建光又对志愿服务的创新发展进行调查研究。
2008年,志愿服务研究首次突破百篇,达155篇,随后每年净增近百篇,2016年达到最高的806篇。这一时期类型研究成果丰硕,主要表现以下方面:第一,大学生从事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刘伟《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长效机制建设的思考》、田丽娜《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初探》等已经深入到志愿服务的核心内容。张勖(2009)以中美对比为切入点,突显中国特色。第二,志愿服务法律关系建构,主要包括立法施实和权利关系的确立。于兆波(2009)、袁承为等(2014)属于前者,李金发(2016)、陶然(2016)属于后者。第三,高校志愿服务教育实践与管理。相关研究较多,如葛阳阳、陆岩《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志愿服务成效及发展路径》(2012),陈佳薇、傅小林《志愿服务是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2014)等。上述成果各有侧重,都促进志愿服务理论的发展。但存在的问题也很显著,如在实践上缺少统一性考虑和指导实践的顶层设计。
2017年,黨和政府对志愿服务提出新的要求,标志新时代志愿服务理论整体设计的确立。习近平总书记将志愿者称为社会贡献的“前行者、引领者”,要求“志愿者事业要同两个100年奋斗目标,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同行”。正因如此,志愿服务理论向纵深发展,促进对特种志愿服务的关注,如奥运会、流浪儿童、临终关怀、学雷锋、居家养老等相关研究成为新的热点。2019年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慰问社区志愿服务组织时指出,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志愿服务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影响社会方方面面,大学生作为时代的青年担当,发展志愿服务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党的期望。
2 高校“党建+”志愿服务网络建构的意义
“党建+”志愿服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志愿服务属性的新世纪书写,是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同行”的重要路径。新时代志愿服务核心特征表现为志愿者是社会贡献的“前行者、引领者”,全体党员、青年大学生、专业进步人士成为志愿行动主体,志愿服务发展与党建活动息息相关,密不可分。
以“党建+”为引领,高效整合资源,有助于志愿服务确立现代文明标志的公共属性和内涵。加强党建工作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1],青年阶段是公民意识和现代文明属性培养的重要时期。从我国近二十年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的总体情况来看,我国的大学生志愿服务机构冗杂但相互之间联系不足、参与人员众多但程度不高、效果质量并不好,活动声势浩大但内容单一且形式化严重。[2]志愿服务在公共领域被展示为名不符实、可有可无,尽管被视为高尚的品格,但在实践方面却丧失了完整性和尊严,大学生志愿者们也不能从志愿服务本身获得长久的满足感。如果建立“党建+”志愿服务网络运营平台,通过统一的规划管理协调,搭建志愿服务的社会化桥梁,这些问题将迎刃而解。
志愿服务组织网络化的出现,为“党建+”构想提供了现实依据。2011年中国青年志愿者网的建立,民政部网站“2019脱贫攻坚 志愿服务在行动”专栏上线[3],这就为本研究提供了现实依据。构建党建+志愿服务网络平台也同样可以建立属于自己的门户网站,也可以依托现有的各个青年志愿者网站,学习他们建立的先进的全面的经验,搭建起完整的志愿服务网络化运营管理模式。依托现有的青年志愿者网络构建起党建+志愿服务网络化运营平台,在人力、物力、财力和技术的投入方面,必然能够得到许多资源的共享与支持,也会减少很多的工作量。
“党建+”志愿服务网络既有利于加强党员责任担当,提升全心全意为民服务意识,又促进建立党员干部与群众的双向互动制度。高校作为党建工作的试验田,探索良好的工作模式,具有示范作用。支部通过创新党建实践平台,打造“党建+志愿服务”模式,让支部党员在志愿服务中提高本领。2002年以来的“感动中国”人物评选,2016年以来《榜样》故事的学习,带动了现代文明的新风尚。发挥基础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桥梁、纽带作用,创新培育志愿服务的运行机制,构筑保障机制,将志愿服务深入社会,在群众中锻炼自己,带动全体师生的积极参与,营造振人心、有活力、讲道德的浓厚氛围,为实现和谐文明校园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青春力量。
3 高校“党建+”志愿服务网络构建与优化的新路径
3.1 “党建+”志愿服务网络建构的基本内容
3.1.1 构建“党建+”志愿服务平台,优化党员志愿服务宗旨
实施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工程,有序组织党员参与志愿服务工作。高校在建构和优化党员支援平台过程中,要扩大活动覆盖。针对不同群体的不同需求,重点突出重要传统节日、纪念日以及特殊时间节点,广泛动员党员集中开展形式丰富的志愿服务活动,发挥特长,开展日常志愿服务,切实将活动落到实处。同时,加强工作宣传,扩大党员参与志愿服务的品牌影响力。从加强活动的策划、示范带动及挖掘服务内涵三方面,提升整体社会影响力和关注度。
3.1.2 构建“党建+”志愿服务队伍,优化党员志愿服务渠道
建立党员志愿者教育培训基地,以党课为依托,把志愿服务理念和技能纳入党员教育培训课程,组织开展党员志愿者培训。积极响应,多形式多渠道主动对接。党支部可以通过在宣传栏、网站等媒介,鼓励党员在所在支部登记,明确专人负责,建立党员志愿活动动态管理,定期向所在单位党组织反馈,加强管理和沟通。
3.1.3 构建“党建+”志愿服务机制,优化党员志愿服务意识
全体党员应始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带头学习提高、带头争创佳绩、带头服务师生、带头遵纪守法、带头弘扬正气。还要提高自身的修养,自觉学习党纪、党章,坚定信念。每位党员要做到道德品质立在前,都应奉献自己的爱心。
3.2 “党建+”志愿服务网络构建与优化的转向
3.2.1 促进公民人格的完整性,将文明生活和高尚生活联系起来
党建+志愿服务网络运营平台,存在依据是现代文明社会的构建,指出当下道德文化的不足——对“公民-高尚人格”的遗忘,割断了文明生活和高尚生活的联系,是应有之义。一直以来,党建志愿服务工作都是高校党支部在倡导和运作,中国目前的实际也说明志愿服务现阶段只能是自上而下的组织管理模式。西部开发、汶川救灾、奥运会、世博会中志愿者的身影揭示志愿服务不是一个自然的过程,而是一个自觉的过程,需要大力推动公民意识教育,将文明生活与高尚生活联系起来。这一模式在实践中非常便捷,“党建+”志愿服务网络平台可与共青团的相关活动结合起来,通过共青团的组织和动员力量,充分发挥共青团的组织优势,增强号召力、广泛性,顺利推动志愿服务成为社会道德新风尚。
3.2.2 以文化研究进行人员配置,推动大众文化与党建文化的繁荣
人员配备是“党建+”志愿服务网络化运营管理最为关键的部分,而文化研究则是网络运营的生命力和魅力所在。网络运营平台的人员配备可分为三级:管理层、运营层和组织层。三层之外,还需要战略层去指引大众文化和党建文化的发展方向。2006年共青团发起的“社区志愿服务和谐行动”、2010年联合发起的“西部文化建设”志愿服务都是战略层次的考量。管理层由党支部指派,负责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统筹规划与指导,同时负责联系各企事业单位、慈善机构及其他志愿服务相关组织;运营层由共青团中央聘任,专门负责网络平台的搭建、运营和维护,负责收集“党建+”志愿服务活动效果的相关信息;组织层由登记在册的志愿者组成,主要包括在实地活动中协调参与其中的高校、社团及志愿者。四层之间需要相互协调,同呼吸,共命运,共同推进志愿服务的伟大事业。
3.2.3 创新运营管理,优化高校“党建+”志愿服务网络的新路径
建立一套网络化的志愿服务运营管理模式,注重志愿服务活动的计划、组织、实施、控制等各环节的责任划分与人员分配,确保日常化志愿活动建立在有效的网络化组织管理机制上,这是志愿服务运营管理过程中首先必须落实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打破路径依赖,实现创新。其次,网络平台的构建要正规化、体系化、特色化,也需要新理路加以指引,提供全方位的指导和个性化服务,形成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良性运转。再次,运营管理需要注重网络与现實活动的衔接,将志愿服务活动落到实处,管理层、组织层成员要在网络与现实活动的对接上推陈出新。
综上所述,经历多年的发展,志愿服务理论完成了三个转变:一是弘扬传统奉献精神向公民道德养成的转变;二是要素分析向长效机制的转变;三是“第三部门”向“党建+”的转变。通过这三个转变,志愿服务理论展示了一条清晰的发展脉络,既为新时代志愿服务事业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文化资源,又使新时代志愿服务理论基本成型。以此为依据,在高校“党建+”志愿服务网络建构和优化上进行实践,对于寻求志愿服务事业兴旺发达的各界人士,意义重大;对于从事志愿服务、研究的大学生和学者,具有启迪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军.加强党建工作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J].红旗文稿,2016(2).
[2]杨威.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三个乱象[J].人民论坛,2018(19).
[3]民政部.“2019脱贫攻坚 志愿服务在行动”专栏上线[OL]. http://www.gov.cn/xinwen/2019-10/18/content_5441464.htm
作者简介
张玺(1983-),女,河南南阳人,硕士,南阳师范学院经管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思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