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现代工业建筑遗址保护探讨

2019-12-13张子旋

卷宗 2019年32期
关键词:保护

摘 要: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工业企业大多迁到郊区地带,面临拆迁的困境。这些承载着城市文明的历史记忆成为了无人问津的废旧厂房,破乱不堪的环境让人无法想象它曾经的辉煌,但不可否认的是它其中所蕴含的人文内涵和精神力量。本文将以长芦汉沽盐场为例,探索其发展历史及保护价值,调研其保护现状,探讨近现代工业建筑遗址的保护意义。

关键词:工业遗址;长芦汉沽盐场;保护

工业文化遗产是指具有重要历史、经济、社会、科技、审美价值的工业领域的遗迹和遗物。这些遗迹固然重要,然而由于它们距今年代较近,和居民生活距离较近。每每谈及文物保护,这些工遗址都是极少被囊括其中。正是因为这种偏见,使近现代工业遗址无法发挥其可持续发展作用,甚至因为城市建设的需要,相关部门直接将其夷为平地,许多有价值的工业遗产正面临不可逆的拆毁,大量珍贵档案正在流失,一些废弃厂矿、工业旧址正以难以想象的速度消失。

历史上,盐一直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工业革命以来,盐还充当着多种重要化工产品的重要原料,曾被誉为“工业之母”。作为中国海盐产地的重要代表,长芦盐场是中国北方最大的产盐区和重要的优质盐产地。五大子盐场中的汉沽盐场一直长芦盐场的主体盐场。它还孕育了一座城市——汉沽。整个汉沽发展变化的历史都与汉沽盐场息息相关。作为汉沽城市发展的缩影,盐场遗留下的工业遗迹或是推倒重建、或废弃于城市边缘,并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如同大多数近现代工业遗产一样,孤立在城市化進程中,湮灭于工业化的洪流里。

1 长芦汉沽盐场工业遗址保护价值

长芦汉沽盐场工业遗址具有见证历史的价值。“长芦”,原本是古漳河一条支流的名称,因河两岸长满茂盛的芦苇而得名。长芦盐区是我国最大的海盐生产基地,所处地域在冀、津两省市的渤海岸边,现有著名的盐场五个,其中汉沽盐场历史最久。五代后唐同光三年,幽州节度使赵德钧为解决军费短缺,在芦台南部卤地设置了芦台场署。金大定十二年,奉皇廷之命在此置县,“调盐乃国之宝,取如坻如京之意,命之曰宝坻,列入上县,著于版籍”。①明嘉靖年间,所产原盐被誉为“芦台玉砂”,“岁煎白盐一千八百斤贡上”。②清康熙初年芦台场大面积“废煎改晒”。民国初年,芦台场署移驻汉沽,生产规模逐步扩大。

回溯往昔,长芦汉沽盐场在北方海盐生产方面一直处于很重要的地位,它与近现代中国命运休戚与共。在国家危难之际,盐业这等基础产业把控在侵略者手中,只有一个国家拥有独立的主权,逐步走向发展之路,才能做到保证民生。汉沽盐场就如同一面镜子,折射出的是当时的社会。长芦汉沽盐场是近代汉沽发展的缩影,而这些工业遗址,也反映了城市的蜕变与升华。

长芦汉沽盐场工业遗址具有精神文化价值。它刻录了一代代产业工人难以忘怀的人生历程及其奋斗历史。从长芦场移驻汉沽起,第一代盐场工人作为生活于时代交替的群体,身上处处体现了历史的烙印。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后的新中国,盐场给了他们和平稳定的生活环境,使他们的生活处境大大改善。③

长芦汉沽盐场工业遗址具有科学技术价值,是工业化时期展示盐业技术发展的重要窗口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长芦盐场的制盐技术在不断进步,1963年汉沽盐场第一化工厂开始用土法精馏。1974年又创粒状氯化镁生产工艺等。这些工业遗产里贮藏了科技发展的信息,见证了制盐技术发展的历史,对今天制盐技术发展也有借鉴作用。

2 长芦汉沽盐场工业遗址现状

长芦汉沽盐场第一化工厂,它是汉沽盐场化工产业的起点。在1976年遭地震破坏,厂房全部倒塌,经简单修复后维持生产。1980年6月停产报废。厂区占地200公亩,建筑面积7188平方米,现在旧址已不复存在。由于城市建设的需要,第一化工厂迁往了城市边缘,原址全部推倒重建,已变成城市发展用地。

长芦汉沽盐场五分场,旧址上只剩下一截围墙,孤零零地立在汉沽与宝坻的交界处,倘若没此地的老人提及,路过的人也只把它当做一片毫无意义的阻断。

一如其他城市工业遗址保护所遭遇的困境,长芦盐场老工业遗址也面临被忽视的问题。城市化如火如荼地进行,大面积的工业曾用地被重新规划设计,同时也伴随着大量的旧工业建筑物被拆除重建。这个进程不仅消除了旧工业城市群体记忆和旧工业文明痕迹,同时还对城市历史文脉传承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无视历史文脉、造成资源浪费、破坏生态环境等等。而且这也是不可逆转的局面,所以对长芦汉沽盐场遗址的保护再利用更应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3 长芦汉沽盐场工业遗址保护建议

我们说保护工业遗址,并不意味着要全部保留,原样继承。大部分厂房都是统一样式,是钢筋混凝土筑成的灰色森林。而其他工业遗物,生产机器都是大批量生产的产物,倘若全部留存也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基于此,根据《下塔吉尔宪章》的意志要求,提供以下保护建议。

对于厂房建筑较有设计感,且可以在修缮原建筑的基础上继续安全使用的,可以采取公共休憩空间模式。公共休憩空间是为人们提供休息环境的场所,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城市的重要片断。它具有提供公众休闲场所,平衡区域发展,调节土地使用密度等多项功能。简单的说,可以把工业遗址利用建设成对居民开放的休闲场所,这与我国当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城市发展理念十分契合,对于保护与再利用工业遗址极有借鉴意义。

第二种保护模式就是最为常见的主题博物馆模式。长芦盐场曾组织专家编写过《长芦盐场志》,但并没有主题博物馆记录其发展历史。相对于第一种模式,这种保护方法占地面积小,与城市发展用地冲突较小,且方便建设,有利于梳理一个完整的发展线索。长芦汉沽盐场可以借鉴这种模式,在现存旧址上通过再设计,建立起主题博物馆,搜集具有代表性的机器,按照一定的发展线索,“以物展史”,可以由此全面了解长芦盐场从历史上一路走来的辉煌与灿烂。

此外,现在较为成功的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模式还有创意产业区模式、工业博览模式、综合利用模式等。这些都可以结合长芦汉沽盐场的实际情况再进行进一步的探讨,保护再利用模式是多样的,也有许多成功的范例,历史工作者与城市设计者的灵感也是无穷的,然而现在亟待解决的是加强保护意识的问题。

人们总是习惯于把久远的物件当作文物和遗产,对它们悉心保护,而把眼前刚被淘汰、被废弃的当作垃圾和障碍物,急于将它们毁弃。较之几千年的中国农业文明和丰厚的古代遗产来说,工业遗产只有近百年的历史,但它们同样是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证,其所承载的关于社会发展的信息对于中国社会变革来说也许更加明显。它们基于我们现代人的不仅仅是历史的记录、文化的传承,还有一个民族灵魂的寄托和自信心。所以对于近现代工业遗址保护于我们来说都是一种历史责任,它和传统古建筑保护一样重要,一样不容忽视。

注释

①宝坻县志编修委员会:《宝坻县志》,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年,第109页。

②(清)黄掌纶:《长芦盐法志》,影印版,卷六。

③赵硕,马晓驰:《长芦汉沽盐场三代盐工生活变迁(下)》,《江淮文史》,2015年第5期。

参考文献

[1]汉沽盐场场志编纂委员会:《长芦汉沽盐场志》,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1年。

[2]长芦盐志编修委员会:《长芦盐志》,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2年。

[3]周岚:《城市工业遗产保护的困境及原因》,《城市问题》,2011年第7期。

[4]赵硕,马晓驰:《长芦汉沽盐场三代盐工生活变迁》,《江淮文史》,2015年第4期。

[5]车璐,《工业遗址的再生性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鲁迅美术学院,2017年。

作者简介

张子旋(1995-),女,汉族,天津,研究生,天津师范大学,考古学。

猜你喜欢

保护
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元素在网页设计中的运用探讨
刍议增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途
浅谈遗址公园的保护
反渗透长期停用保护方法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