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先秦两汉葬玉文化之玉琀
2019-12-13贺舒扬
摘 要:玉琀作为中国古代葬玉文化中的一部分,不仅起源最早,流传时间最长,而且使用人群更具普遍性。因此,本文就以玉琀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先秦两汉玉琀发展脉络进行简单梳理,并浅要分析这种葬玉文化发展的社会根源。
关键词:先秦两汉;葬玉文化;玉琀;社会根源
玉琀是指在丧葬中往死者口中置玉的习俗,《说文解字》“琀,送死口中玉也。”上溯玉琀的源头,应从口含说起。口含又称口唅、饭含,指在死者口中放置物品的习俗,早期主要是含石、贝、稻等,以后逐渐发展为含玉以及金属货币等。
1 先秦两汉玉琀发展脉络梳理
1.1 初现:新石器时代晚期
据目前考古发现可知,最早的口唅案例应是在新石器时代兴隆洼聚落遗址中发现的,该遗址M118出现墓主人口含石管现象。[1]之后“在陕西临潼姜寨第一期文化遗址中,从M268号死者的口中,发现含有10颗小贝壳。”[2]这一时期口唅现象偶有发现,主要以含石、贝为主。
真正出现玉琀现象,应是新石器时代晚期。在距今约6000年前的大汶口文化时期,“在山东胶县三里河大汶口文化的墓葬中,发现有12座墓主人口中有玉琀。琀的形制为镞形玉器,通体磨光,一端有孔,看来是被当作装饰品使用。”[3]在太湖流域崧泽文化的崧泽遗址中层中也发现了三枚玉琀,均有穿孔,其中一块就是著名的鸡心型玉琀。[4]
1.2产生:商周时期
1)商代。主要还是流行含贝,出土玉琀较少。有河南安阳大司空村1953年商墓出土八件穿孔玉琀,其中两件玉蝉;1960年河北武安县赵窑遗址商晚期墓M10出土残损玉质柄形器口唅。[4]安阳殷墟三家庄东商代墓M1墓主口含玉玦,M4墓主口含长方形玉块。[5],这时玉蝉已经作为玉琀在商代晚期出现了。
2)周代。出土墓葬中仍以含贝为主,但玉琀出土数量逐渐增加,如河南温县陈家沟遗址西周晚期墓M43墓主口含玉玦[6];陕西曲沃县西周晋侯墓地M113晋侯夫人墓发现口含碎玉若干[7]。另外还有一些完整的玉琀出土,如陕西扶风云塘西周墓M6墓主口含玉蝉,M14墓主口含玉蚕[8]。
这一时期不仅玉琀出土数量开始增加,且伴有大量碎玉玉琀出土。这种往死者口中塞大量碎玉的现象与同时期发现的以含贝、石为主流的墓有相似之处:给人一种似乎有意要将死者口部填满之感。
1.3 发展:春秋战国时期
这一时期虽然社会动荡不安,礼崩乐坏,但出土的有玉琀的墓葬却有很多,以战国早期湖北随县曾侯乙墓为代表,该墓出土玉琀21件,器形有猪、鱼、羊、狗等。这一时期的玉琀特征主要是:发现数量多,逐渐形成了以玉琀为主,含贝及其它为辅的特点,但玉琀的形制没有统一。
1.4 高峰:两汉时期
秦汉时期,中国大一统实现,社会政治与经济取得了持续平稳的发展,这给玉琀的发展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氛围。尤其是两汉以来,随着以玉衣制度为核心的葬玉文化发展到成熟,作为葬玉文化中一部分的玉琀也迎来了其发展的高峰阶段。
在这一时期,河北满城一号汉墓、河北定县40号汉墓、徐州狮子山楚王墓、广州南越王墓等都分别出土了完整的金缕玉衣、丝缕玉衣等,而作为这一核心葬玉制度的组成部分的玉琀,也大量出现并完全取代了以往含贝的习俗。
但在西汉早期,玉琀依旧没有特定的形制。一直到西汉中期以后,玉琀的形制才固定下来,逐渐形成以玉琀蝉为固定形制的玉琀葬俗。至此,玉琀与玉握、玉塞等一起构成了汉代以玉衣制度为核心的完整葬玉系统。
1.5 消亡:魏晋以后
魏晋以后的墓葬中偶尔还有玉琀蝉出土,但在魏文帝:“饭含无以珠玉,无施珠襦玉匣”的诏令下,作为葬玉文化一部分的玉琀葬俗逐渐消亡。
2 结束语
综上可知,玉琀从初现、产生、发展直至消亡的过程中,大致经历了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商周、战国、两汉直至魏晋这几个时期。在每个时期,玉琀都有着自身发展的特点,是各时期政治、经济、文化观念等的综合反映。
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山东大汶口文化三里河遗址以及太湖流域的崧泽文化中就发现了玉琀,不过这一时期的玉琀发现数量极少,且均磨制精美,有穿孔现象。由此可以猜想,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玉琀的初现阶段,玉因其美丽珍贵得到先民喜爱,将其打磨加工,以供赏玩。一般说来,生前珍爱重视之物,死后都会随葬久伴身边。
商周时期,玉琀的发现较史前增多,这一阶段应是玉琀的真正产生阶段。这一时期的墓葬中,主要还是以含贝为主,但可以推测该时期已逐渐建立起了一整套严格的口唅物习俗,社会下层人士主要以含贝为主,而玉琀可能只有高等级的人才能享用。
春秋战国时期,玉琀得到进一步发展。这一时期社会动荡不安,礼崩樂坏。各诸侯崛起,天子权利走上了下坡路。在这一时期的墓葬中发现大量玉琀,而含贝的情形已经非常少见,可见这一时期玉琀已经成为口含的主流。这种情况不难理解:春秋战国时期政局混乱,思想上百家争鸣,诸侯乃至整个社会僭越成风,在丧葬礼仪上大家不再遵循周代以来的等级制度,所以玉琀现象大量出现。
及至两汉,玉琀不仅发展到了顶峰阶段,还出现了固定形制——玉琀蝉。解释这一顶峰时期,就得从两汉社会的生死观念说起。
先秦时期,时人已经产生了模糊的生死观。这一时期人们对生死有了一些认识,产生了不朽观。从西汉后期乃至东汉盛行于社会的生死观,极大的影响了当时的丧葬礼俗。具体而言,在墓葬与随葬品方面,蒲慕洲先生在《墓葬与生死》一书中指出,西汉中期以来,墓葬形制由木椁墓逐渐转变为砖室墓,随葬品由重礼器逐渐转变为重生活用具。而在其他方面,就是葬玉文化十分兴盛。在灵魂二元论的影响下,人们相信只要好好保护尸体使其不腐,人就能复活重生。东晋葛洪在《抱朴子内篇·对俗》中记载“金玉在九窍,则死人为之不朽。”可见两汉时,玉在时人眼中已经具有了防腐的新功效。而当时的社会,对葬玉制度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能够使用完整玉衣制度的人不多,在厚葬风气与儒家孝道文化的驱动下,普通大众只能选择随葬玉琀、玉握等普遍易得的丧葬玉。
而且从西汉中晚期开始,玉琀有了固定的形制——玉琀蝉。其实蝉形玉琀早在商代晚期就已经出现了,但直到西汉中期才将其作为玉琀的固定形制,原因可能与蝉的生物特征、象征意义有关。蝉自幼虫孵出后,就会埋入地下长达两年,随后破土而出蜕变为蝉。蝉的这种生命特质,正好与西汉中晚期时人逐渐明确的生死观相契合,反映了汉人希望借助琀蝉蜕壳再生的能力,实现死后复生,生命轮回的愿望。
两汉之后及至魏晋,社会经济早以不如前代,在社会厚葬风气下,盗墓活动十分猖獗。随着魏文帝:“饭含无以珠玉,无施珠襦玉匣”的诏令,汉代以来的以玉衣为核心的厚葬制度被废除,玉蝉的风格也逐渐由简练走向写实,作为葬玉文化一部分的玉琀葬俗就逐渐消亡了。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队:《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聚落遗址1992年发掘简报》,《考古》1997年第1期,第10页。
[2]路兴:《古代丧葬玉器之玉琀》,《中国拍卖》2013年第7期,第40-43页。
[3]佘一兵:《试论我国古代的丧葬玉》,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6页。
[4]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河北文化学院:《武安赵窑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92年第3期,第359页。
[5]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安阳殷墟三家庄东的发掘》,《考古》1983年第2期,第128-130页。
[6]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温县陈家沟遗址发现的西周墓》,《华夏考古》2006年第2期,第27页。
[7]北京大学考古学系、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天马——曲村遗址北赵晋侯墓地第六次发掘》,《文物》2001年第8期,第19页。
[8]陕西周原考古队:《扶风云塘西周墓》,《文物》1980年第4期,第46页。
作者简介
贺舒扬(1995-),女,汉族,四川崇州人,硕士,单位: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研究方向:文物学与艺术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