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国时期教科书对当代教科书的教育价值分析
2019-12-13曾显兰
摘 要:教科书作为教育的载体,任何教育制度都不能低估教科书的重要性。民国时期是中国社会、政治、文化的重要转型时期,复杂状态下依然名人辈出,民国时期的教科书是值得我们当代学习和借鉴的。
关键词:民国;教材;教育;文化
托马斯·库恩说过“任何一门学科中第一个范式兴起的附带现象,就是对于教科书的依赖。”[1]
1 研究缘起
2010年扈中平教授在暨南大学文化素质讲坛做了一篇演讲主题是《雷锋精神的现代意蕴》,这是对雷锋精神的另一种解读。笔者很是震撼,只因为扈中平教授那种敢于打破常规思维的做法。这让笔者想起了导师曾经说过,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第12课《陈毅探母》。
课文并不复杂,通过陈毅探母这件事,体现孩子对母亲的孝道,以及母子之间浓厚的亲情。但是这个故事,在《陈毅传》和《陈毅年谱》里都找不到考证。陈毅生于1901年,那么“五十多岁”时的探母事件,应发生在1951至1960年间,按《陈毅年谱》记载,陈毅曾于1959年11月2日回到故乡四川省乐至县复兴场张安井村,看望了幺叔、侄儿等亲属,却独独缺了“母亲”。并且,在各类媒体对陈毅儿子陈昊苏、侄女陈德琦等人的详尽采访中,也从未提到有关“陈毅探母”的蛛丝马迹。但是《陈毅年谱》中1963年2月下旬出现了空白。那么,即便陈毅探母真的发生在了这一时段,那至少也是在他60多岁的时候,而并非“五十多岁”。
近期民国时期的课本“火起来”,重印的课本多次脱销,这样的热卖又引起了笔者的思考:是否可以从民国时期国文课本中的价值取向方面获得启示呢?
教科书是国民教育的基础,其编撰是一个社会自我认知的投射,也是这个社会文化主张的表征。
2 认识民国老课本
“民国”是一个政治概念,也是一个时间概念,通常指的是从1912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到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止中华民国政府统治时期。[2]
书,即教材,是一个课程的核心教学材料。而民国教材则是指1912年至1949年间出版的教材。这些老教材的编者都有一个特点,主要都是当时的文化大家,例如蔡元培、叶圣陶、朱自清、陈鹤琴等文人,他们都非常热衷于编写小学文化课本。
2.1 民国教科书的特点
生动形象的主题是民国教科书的一大特色,例如《商务国语外科书》就运用了大量的插图,这样的排版方式对于初级阶段的孩子来说更有吸引力和易理解性,最主要的是它的内容很全面。儿童文学是小学语文教学重要支柱,1932年民国教育部颁布的《小学国语课程标准》提出,以“欣赏相当的儿童文学,以扩充想象,启发思想,涵养感情,并增长阅读儿童文学的兴趣”为目标,进一步体现儿童文学对小学生教育的影响。
邓康延认为:“课本的编著是民间的,无关君王军阀权贵,透着民众皮肤上的冷暖,不呼口号,不居高临下,不繁文缛节。仁、义、礼、智、信,情趣,家国之源、江山之远、永恒之义,多在平白明净的故事之中。”[3]
3 认识现代教科书
内涵。教科书一般不是原始研究成果,而是对某学科现有知识和成果进行综合归纳和系统阐述,较少作新的探索和提出一家之言。教科书在材料的筛选、 概念的解释、不同观点或学派的介绍,以及学科知识的综合归纳、分析论证和结论等方面,都应具有全面、系统、准确的特征。
书作为一种传播文化的载体,作为一种教育不可缺少的工具,是学生在学校获得系统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它为教师备课、上课、布置作业、学生学习成绩评定提供了基本材料。
当代教科书主要一般具有经典的缺失、儿童视角的缺失、快乐的缺失和事实的缺失。大部分教材都是在教学生大道理,很多课文满满的“套路”,这导致了其实很多学生和老师在读了某一类文章是很容易就理解文章背后的寓意,但是文章却毫无新意,略显死板。
民国课本折射出当前教材存在的问题,课本不仅日益沦为说教的工具,甚至连其根本的真实性都受到广泛质疑。不要说《爱迪生救母》这类难以证实的课文,就连众多历史人物都成了“千人一面”,可谓是一种诚意缺失的表现。
4 民国教科书对当代教科书的教育意义
民国课本最大的优势是由当时的大师编撰,内容活泼且不失文化,运用最简单的方式表达知识点,文章内容贴近生活,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不会觉得空泛,也就是“真”。陶行知先生在新中国成立前就说过,“中国就坏在虚伪的教育培养了虚伪的学生”。虽然这句话可能有点偏激,但是先生也说出了许多人不敢说出的事实,我们现代课本要走出的就是“假大空”,向“真”迈进。
在中国当前发展的新形势下,教材“走出去”和“引进来”变得容易了很多。“走出去”告訴编写者编辑教材不能闭门造车,结合当前的社会变化随之变化;同时还可以建立意见反馈渠道,将群众的观点“引进来”。
如果要论质地和装帧,民国课本肯定赶不上如今,但其贵在其丰厚内蕴与炽热诚意。民国的教材编写并不由政府指定机构垄断,当时的优秀文学家、教育家、出版家和学者,都热心从事编写小学国语课本。《开明国语》的编写,就是典型的顶尖专家强强联合打造出来的精品。
在网络信息发展迅猛的时代,新时期的科技期刊编辑必须构建畅通的网络交流平台,加强与作者的交流。其次,当在引用以前的文章时,要与时俱进,不能一味的服从于经典。要凝聚核心作者群,让教材也能够与时俱进。
参考吻戏
[1]托马斯·库恩,刘海洋.科学革命的结构[J].世界建筑,2018,342
(12):129.
[2]鲁旻.用现代的眼光读懂民国老课本[J].上海少先队研究,2015(3):55-58.
[3]邓康延.老课本新阅读[M].读者出版集团,甘肃人民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
曾显兰(1994-),女,苗族,贵州,硕士,云南师范大学,研究方向:教育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