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脱贫攻坚摘穷帽 勠力同心奔小康

2019-12-13张学奇

中文信息 2019年11期
关键词:精准扶贫

张学奇

摘 要:打赢贫攻脱坚战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大攻坚战”之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向国内外作出的庄严承诺,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

关键词:精准扶贫 两不愁 三保障

中图分类号:F323.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9)11-0-01

近几年来,临夏市委、市政府抢抓国家支持“三区三州”脱贫攻坚的历史机遇,紧盯“两不愁、三保障”目标,积极探索扶贫开发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对接模式,打出一系列扎实有效的组合拳,集合优势,全方位扶持,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向纵深发展,精准扶贫工作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效;使全市贫困人口由2013年的5943户2.51万人下降至289户1052人,贫困面由2013年的27.83%下降至1.22%。

一、强化领导责任,健全组织体系

一是落实市委主体责任,带领全员苦干实干。成立以州委常委、市委书记曹正民任组长的临夏市脱贫攻标坚领导小组,紧盯中央、省、州脱贫政策,紧盯以德扶贫、产业扶贫、文化旅游扶贫措施,建立健全和严格落实脱贫攻坚主体责任制度;市委、市政府分别与各镇、镇与帮扶单位、单位与帮扶责任人层层签订责任书;二是完善帮扶队伍体系,增强帮扶工作后劲。从各单位选派57名优秀科级干部担任镇村第一书记、副书记,选派211名业务骨干组建了驻村帮扶工作队,并从全市107个帮扶单位中确定3642名帮扶责任人,联系5963户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形成上下联动、左右协同、齐抓共管的帮扶网络;三是健全考核考评机制,增强干部帮扶信心。把精准扶贫工作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和干部年度综合考核评价体系,直接与单位和干部的评优晋级挂钩。

二、注重党建引领,推动“三变改革”

通过有效发挥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把党建优势转化为脱贫攻坚最大优势,使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深度融合,全面推行“支部+三变+企业+农户”模式,探索出一条“土地流转+返聘务工、技能培训+产业带动、承包经营+保底分红”的产业合作帮扶模式,有效提升了贫困户自主发展能力和自我造血能力。

南龙镇尕杨家村在村党支部带领下,响应临夏市大气污染治理工程,动员本村314户群众(占总户数的75%),其中精准扶贫户81户(占建档立卡户的50%)入股,投资3000万元,群众持股1223.5股(每股1万元),将原尕杨家建材厂转型兴办成占地100亩的华通商贸有限责任公司,招租客商140户,主要从事汽车及工程机械销售、汽配经营、汽车修理、物流信息发布等经营活动。2017年每股分红700元,2018年每股分红可达1000元以上。同时,14户群众通过出租公司商铺,实现年收入增收3000元以上,被群众称为“两好一满意”企业。华通公司在“三变”改革中,成功探索出一条“1个联合、2个培养、3个变革、5个服务”的“1235”党建引领产业发展,帶动群众脱贫致富的扶贫模式。

三、实施以德扶贫,彰显人文关怀

针对部分贫困家庭存在子女不孝,夫妻不和,邻里不睦,家庭责任意识不强等的问题,导致贫困面貌长期得不到改善,市委市政府提出以德扶贫新理念,加大人文关怀、实施以德扶贫。一是市委党校编印了以精准扶贫重要论述、惠农扶贫政策、实用法律法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身边先进典型等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以德扶贫宣传手册》,作为以德扶贫宣传教材。二是突出政策法规宣讲,市委党校、司法、检察、法院、公安等抽调人员,成立了法制政策宣讲队,在各镇、村深入开展以保障老年人、妇女、儿童权益、农村实用法律法规等为主要内容的法制政策宣讲。三是开展乡村大舞台活动,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为主题,精心巡演了4场群众喜闻乐见、积极向上的文艺节目。市电视台、市广播电台开设“临夏正能量”专栏、滚动播放以德扶贫相关内容,营造了全社会参与以德扶贫工作的良好氛围。通过一系列贴近群众生产生活、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教育活动开展,帮助贫困户彻底转变“等靠要”的思想观念,探索出了一条“以德扶贫、立德脱贫”“扶志、扶德、扶能”相结合的以德扶贫新路子。

四、狠抓产业扶贫,夯实发展后劲

产业扶贫既是促进贫困人口较快增收达标的有效途径,也是巩固长期脱贫成果的根本举措。近年来,临夏市立足贫困地区资源禀赋,采取“公司+合作社+文旅+农户”的模式,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大力实施“一镇一业”产业对接和“一村一品”产业培育工程,坚持推动传统农业向高效设施农业转变,通过积极发展城郊型设施蔬菜、优质林果、畜禽养殖、游艺体验、田园农耕等主导产业,兴办和改造农家乐、果蔬园,引导市民和游客到农村开展体验式旅游,加快特色富民产业培育,保障农民收入稳步增长。

五、推进教育扶贫,提升民生素质

一是全力保障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在享受每生每年800元营养餐改善计划、免除小学到高中阶段全部学杂费、教科书费基础上,对寄宿生按小学生1000元、初中生1250元标准的发放生活补助费,并按建档立卡户家庭学生每生每年2000元的标准发放国家助学金;二是完善基础教育公共服务设施建设。2014-2018年全市利用中央和省财政资金2.3亿元,新建扩建幼儿园28所、中小学48所。进一步健全,扩充优质教育资源,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均衡化发展,迄今为止,全市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保障体系基本健全完善,35个行政村实现幼儿园全覆盖。三是控辍保学得到全面加强。切实加大流辍学生排查和动员劝返力度,根据辍学原因,“一人一案”解决问题,确保94名辍学学生及时返学,稳定控辍保学工作,提升义务教育巩固水平,近三年小学六年巩固率均为100%;初中三年巩固率分别为99.1%、99.3%、99.4%,均达到了省级标准。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9.2%。

六、聚力健康扶贫,保障改善民生

为使贫困的群众看得起疾病,并有效地降低疾病造成的贫困率和因病重新陷入贫困,市委、市政府提出深入开展扶贫工作,深入采取扶贫措施。采取综合措施减轻人民负担。为了做到有病早发现早治疗,制定了“七个一”医疗扶贫措施,在市医院、民族医院为所有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开通了绿色通道,县乡定点医疗机构对农村贫困人口和城乡参保居民患有50种重大疾病严格执行“先诊疗、后付费”制度,不收住院押金、不设起付线。实现了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和民政医疗救助“一站式”即时结报服务。

猜你喜欢

精准扶贫
浅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精准扶贫问题
贵阳实施精准扶贫之农村电商研究
刍议智慧金融下的精准扶贫
普惠金融视角下大学生返乡创业与精准扶贫现状分析
论高校“智库”扶贫工程的实施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