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育人职能简述

2019-12-13马腾茂高荧刘然李坤埔

中文信息 2019年11期
关键词:政治信仰高校辅导员新时代

马腾茂 高荧 刘然 李坤埔

摘 要: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大学生是我国青年中的杰出群体,他们的成长成才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人才培养的重要参与者,要紧跟新时代的步伐,充分发挥辅导员的育人职能,提高育人能力,培养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 新时代 育人职能转变 政治信仰 学业规划 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9)11-0-02

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顺利召开,拉开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幕,大会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提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明确了方向,注入了新的动力。新时代思想中指出,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而高等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重要环节,自然而然被放在了尤为突出的位置。高校辅导员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参与者,是高校育人的最重要的一线组织者、执行者,其育人职能涉及大学生发展的方方面面,辅导员育人能力的强弱将直接影响大学生的整体素质。

所谓育人,是指以具有一定资质和身份要求的人或一定的机构(学校)作为主体,对另外作为客体的人或群体,运用一定的形式、方法从思想上、行为上、知识技能等方面施加引导(影响),以达到预期效果和目的的活动[1]。育人的目的是使教育对象全方面的发展,使人成长为社会需要的身心健康的人才。高校辅导员以往的育人方式大多是“大包干”[2],事务繁杂,条理性差,久而久之产生了消极情绪,疲于应付,总是消极被动的接受任务而不再主动思考和行动,甚至最后形成了“只要学生能安安全全的毕业就好,其它不重要”的懈怠想法,只采用“放养”、“看护”的方式来育人,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素质和质量可想而知。新时代,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新时代对高校辅导员的育人职能有了新的要求。作为高校辅导员,我们育人的重点不能只放在学生事务和学生安全上,要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修养、学风建设、生活养成、心理健康、职业规划等进行总体的把握、正确的引导和恰当的拨乱反正,要从过去的放养和看护转变成培养和塑造。以下是笔者对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育人职能的几点认识和思考。

一、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的育人职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信仰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政治信仰事关国家未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信仰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點,青年一代有理想、有信念,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坚力量,是大学生日常思政教育的倡导者、组织者和实施者,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信仰是辅导员育人职能的重中之重。它并不是简单的理论宣讲、政策通知,而是要让大学生真正的了解、理解、认同,从而树立起牢固的、由内而外的政治信仰,这样才能经的住纷杂社会中的种种风浪,抵的住物欲横流的种种诱惑,不被不良思想侵蚀,才能真正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遗余力的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成为担当中国民族伟大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此,我们辅导员要上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课:帮助他们了解中华民族曾经的辉煌和伟大,增强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感、责任感、迫切感;帮助他们了解中国屈辱的近代史,深刻吸取落后就要挨打的惨痛教训;帮助他们了解中国共产党为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解放所付出的鲜血和汗水,增强对我党的认同,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帮助他们了解我党的性质宗旨、重要的大政方针,全面从严治党的决心和成效等,加强党性修养;帮助他们了解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增强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帮助他们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容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诞生与发展,正确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只有这样,大学生才能真正的树立正确的政治信仰,为其成长成才打下坚实基础。

此外,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和引导也不容忽视。当今社会充满了诱惑和浮躁,开放的多元化思维和价值碰撞在带来火花和进步的同时,不良的社会现象和思想对人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冲击也十分巨大。大学生正处于三观认知期和形成期,很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影响而造成三观的扭曲或缺失。最明显的就是西方的奶头娱乐理论,正在不断地侵蚀大批的中国大学生,导致无数大学生盲目追星,痴迷于娱乐圈所谓的明星偶像,沉浸在搜索娱乐八卦以及口水战中不能自拔,甚至把成为明星,进入娱乐圈作为人生目标。国家脊梁、大国工匠、中科院院士的去世无人理会,某某明星出轨、分手却被万众瞩目,何其悲哉!因此,作为高校辅导员,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帮助学生养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懂得满足与感恩,传播社会正能量;帮助学生树立理想目标,处理好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正视眼前的不如意,正确看待金钱、权力、地位,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鼓励学生勇于实践,在具体的生活学习中不断形成和巩固正确的三观。

2.指导大学生的学业规划

学生的天职是学习。大学虽然相对自由,鼓励大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但是学习依然是最基本的、最该把握住的。然而,有的大学生进入大学之后,不再重视学业的学习,平时上课不听讲,甚至逃课、旷课,只在考试之前突击学习,学业成绩也只追求“六十分万岁”;有的学生不理会公共基础课的学习,只重视专业课;有的学生根据个人喜好甚至根据任课教师来选择性听课......这样的做法最终只能是自己知识结构存在缺陷,无法胜任相关专业的工作。面对这种情况,辅导员要教导学生,大学各个专业开设的每一门课程都是重要的,都是围绕相关专业展开的必需知识,是大家将来走上专业工作岗位必备的理论武器。课程的学习不是根据个人喜好来的,而是要根据专业需要、职业需要来全面学习的。除此之外,辅导员还需要对学生学业进行分类管理,因人而异,为不同人制定不同的学业规划。辅导员要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偏科情况、家庭情况、特长等因素帮助学生制订个人专属的学习计划,引导学生充分认识自身所学专业,发挥自身优势;同时对学生学业规划的执行情况进行目标监督,及时跟进管理,不断总结调整,及时提高[3]。

3.做好大学生的职业规划

大学生就业是高校人才培养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大学生的就业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关系到无数个家庭,关系到社会的发展与和谐稳定[4]。然而,很多大学生在校时对自己将来要从事的职业一知半解,没有深入了解也没有提前准备,直到毕业就业时才发现自己一头雾水,造成盲目择业、随意就业。高校辅导员应从长远角度出发,从学生在校期间甚至刚入学开始就着手他们的职业规划工作,针对每个人不同的性格、优缺点、成长环境、兴趣爱好等,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尽快帮助大家正确的认识自我,提升自我,完善自我,明确自身的优势劣势,明确自己的目标和努力方向,建立起属于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从而提前了解职业需要、社会需要,有目的性的弥补自身不足,并不断调整、完善自我的职业规划,为以后胜任相关职业、成为社会和国家需要的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4.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不仅能够增强个人的身心健康,而且对人的未来发展有着直接的推动作用[5]。高校大学生要想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合格接班人,就必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但是现实生活中,高校大学生的不良生活习惯却比比皆是,熬夜、不注意卫生、饮食不规律、不愿参加体育锻炼、过度消费......高校辅导员不仅要在思想上学习上给予大学生指导,也要在生活上给予关心和教育。除了日常宣传、口头教育之外,辅导员还要充分行使自己的监督管理职能,建立奖惩措施,强制性纠正其不良习惯,监督其良好习惯的养成,等到新习惯的优先显现出来,学生自然就乐意坚持,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对于一些严重的不良习惯,辅导员更要加大监管力度,不仅是为了学生们的身心健康,更能够杜绝一些恶性事件的发生,比如及时控制过度消费问题,就可以减少大学生因缺钱而铤而走险去网贷、信用贷等。

5.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突出,由此造成的校园事件也越来越多[6]。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当代大学生为90后甚至00后,独生子女居多,自小生活条件优越,备受宠爱,成长过程中没有经受太大的挫折,抗挫折能力差,一旦遭遇不顺就容易产生烦躁、焦虑、抑郁情绪,并且自身无法排解与释放不良情绪,久而久之就造成了心理问题。目前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包括强迫、焦虑、敌对、抑郁、恐怖、人际关系敏感、自杀倾向等[7],绝大多数可以通过及时的心理疏导和心理治疗得到改善。现代心理学表明每个人的心理都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是程度有轻有重。高校辅导员要在统筹兼顾的同时,重点关注心理健康问题较为严重的学生。通过专业的心理性格测试,以及平时的了解、老师同学的反馈,锁定一些心理不良倾向较大的同学,利用班委以及其舍友等等密切关注其动态,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沟通疏导,多谈心多鼓励,必要时联系心理老师进行专业的治疗。此外,在学生压力较大的时期,像开学后、考试前、实习前、毕业前等,更要提高警惕,全程跟上,进行减压教育和心理疏导,防止其因为压力过大而加重心理健康問题。

二、为了充分发挥辅导员的育人职能,提高育人能力,培养出合格的时代新人,高校辅导员要不断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做好几下几点

1.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培养自身高尚的道德情操

打铁还需自身硬。辅导员自身首先要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有政治信仰,有道德情操,才能够有能力、有资格去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唯有自身理解、认同、信仰,我们的话语才更有说服力、感染力;另一方面,唯有自身以身作则,以自身的信念、信仰、情操影响学生,以个人魅力潜移默化的改变学生,我们的教育才更有渗透力。

2.深入了解学生情况,有调查才有发言权

实践方能出真知,有调查才有发言权。为了更好地帮助大学生健康发展,辅导员一定要对每个大学生的真实情况进行深入了解。千万不要“想当然”或者凭经验、感觉、个人喜好等随便处理学生问题,很容易适得其反,好心办坏事。在处理之前一定要进行调研,坚持问题导向,发现学生真实的一面,从而对症下药。通过深入了解,你会发现有的同学个人卫生不好可能是因为家庭贫困没人教,有的同学不愿与人交流可能是之前有过交际上的惨痛经历,有的学生嚣张跋扈可能内心却十分孤独......通过不断的深入了解,辅导员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而真正的帮助大学生解开心结,标本兼治,帮助其健康发展。

3.加强知识储备

辅导员肩负着大学生思想政治、道德、文化、职业规划、心理、生活等各个方面的教育职责,必须要储备各个方面的理论知识。辅导员要具备过硬的政治知识,深入了解我党的发展历程、方针政策,深入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才能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具备该专业的专业知识,才能指导大学生的学业;要熟悉相关专业的就业方向、就业前景以及相关就业创业政策,才能做好大学生的职业规划;要具备一定的生活常识、健康知识、安全知识,才能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要具备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才能够监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做好心理疏导。想要培养出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辅导员就必须加强全方面的知识储备。

4.真正热爱教育事业

教师要有一颗仁爱之心,高校辅导员更是如此。辅导员要秉持仁爱之心,真正热爱教育事业,把辅导员工作当作一项事业来做,一项事关国家民族利益、值得奋斗终生的伟大事业。辅导员是一种神圣的职业,我们手中把握着的是大学生的未来,是整个国家、民族的未来,容不得一点懈怠和放肆。唯有真正热爱教育事业,才能心甘情愿的学习各种晦涩难懂的知识;才能在事务繁杂之时,仍能一丝不苟的处理学生问题;才能真心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成才,尽心做好指导和帮助;才能顶住巨大的工作压力,在自己负能量爆棚的时候依然传播正能量。教育事业是伟大的,热爱教育事业的辅导员更伟大。

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育人工作中扮演着关键性角色,是大学生培养工作的策划者、组织者、实践者,也是保障大学生顺利成长成才的第一道防线和最后一道防线,任重而道远。使命呼唤担当,高校辅导员需要紧跟新时代步伐,迎着国内大浪潮大革命,激流勇进,再接再厉,培养出更多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合格新人。

参考文献

[1]胥海军,邓成奉.高校辅导员育人工作体系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8):52-54.

[2]杨婧,任美慧.高校辅导员从传统育人理念向现代育人理念的价值转型探索[J].黑河学刊,2013(4):122-124.

[3]柳博.新时期高校辅导员育人职能研究[J].科教文汇,2012(11):1-2.

[4]钱路平.当前就业压力下高校人才培养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3.

[5]樊文皓,樊文普,张密生.浅析大学生不良习惯的成因与对策[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5(1):78-80.

[6]荣荣.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应对策略[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1(5):148-149.

[7]岳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索与分析[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19(2):46-49.

猜你喜欢

政治信仰高校辅导员新时代
论政治信仰在党的政治建设中的作用
新时代如何准确理解和把握坚定政治信仰
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浅析儒家思想对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作用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杭州市“90后”大学生政治信仰现状与分析
美育视野下的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教育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