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高职药物分析技术实训教学体系探索

2019-12-13陈淑娟

中文信息 2019年11期
关键词:药物分析教学体系实训教学

摘 要:药物分析技术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一门学科,也是高职药学的主干课程之一。对于高职学生而言,不仅要学好基本的理论知识,更要有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而动手实践能力的提高则依赖于完善的实训教学体系的实施。笔者根据近几来年的教学经验,总结提出了一套比较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药物分析实训教学体系。

关键词:高职 实训教学 药物分析 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9)11-0-01

药物分析技术是药学类专业必修的核心课程之一,其显著特点是实践性强,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必须具备相应的动手能力。而药物分析技术知识量大,操作技能点多,课时有限。如何在有限的课时范围内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理论知识和系统的实践操作能力,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他们的数据分析能力,真正建立起药品质量的概念和意识,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成为我们教学探究的一大问题。笔者根据近几年来的教学经验[1],总结药物分析技术实训教学过程中的发现问题,不断改进药物分析技术实训教学内容,总结提出了一套比较有利于提高學生综合素质能力的药物分析实训教学体系。

一、药物分析技术实训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

1.实训内容单调,不全面

从质量检查内容方面来讲,药物的质量检验通常包括鉴别、检查(一般杂质鉴别和特殊杂质检查)和含量测定三方面(微生物检查及安全性检查,鉴于其复杂性,不列入药物分析技术必备操作技能),而在以往的实训内容设置方面,往往仅从单一鉴别和检查方面进行项目设置,且每个方面的项目数量有限,不能很好地体现出各个检验内容的特点及多样性。

从质量检查的技术层面来讲,药物的质量检验一般会用到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仪器分析方法一般又分为光谱分析方法和色谱分析方法。因为仪器分析需要借助仪器来完成,特别是其中的色谱分析需要借助大型仪器,而这些仪器价格昂贵,且运行和维护费用较高,所以在以往的实训中,不会开设相关的项目,导致学生无法掌握相关的操作。

2.实训教学方法陈旧,学生主动性不高

在以往的实训教学中,大多是由老师讲解演示,然后挑选部分同学进行操作,其余学生通过观摩进行学习。这种实训教学方法,一方面缺乏学生的课前主动预习学习,学生无法在正式上课前对实训内容有所了解,课堂上就无法有针对性地学习;另一方面,采用一部分学生动手实践,一部分学生观摩的教学方式,会导致部分积极的学生无法参与到实训过程中,难以真正掌握该项技能,同时会导致一些不积极的学生更加敷衍,不认真观摩学习。

3.实训课后无跟踪,缺乏效果评价

在以往的实训教学中,课堂结束就意味着相应实训项目的结束,课后没有相应的实训效果追踪,更没有实训考核,这导致学生上完课就万事大吉,实训课后无深入思考和复习。

由于以上因素,以往的实训教学没有较完善的实训内容,学生课前缺乏预习,课中缺乏实操演练,课后缺乏跟踪,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不高,缺乏针对性地训练和学习,无考核导致无法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无法对今后的教学进行有意义的指导。在这样的教学体系中,学生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都无法保证,更不用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了。

二、药物分析技术实训教学体系的改进

1.实训内容改进

根据药物分析技术的课程内容及药物质量控制的主要技术手段,经过多方面的总结和研讨,建议高职实训教学中药物分析技术的实训内容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2.教学方法改进

改变原有教学模式,将学生的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课前,布置实训任务,并给与适当的实训预习指导,学生按小组进行实训预习,观看相应的操作视频,完成实训预习报告,并将预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记录下来,组内讨论后写出答案,课前没能解决的在实训过程中寻求答案。

课堂上,教师仅进行关键操作步骤的演示,主体时间交给学生按组进行实际操作,每个人都需要动手实践,相互督促,相互纠错等。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巡回观察和指导,解决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实践操作后,先由学生讲述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并针对个别问题展开讨论;然后由指导老师进行点评和答疑。

在教学过程中能够,不仅重在操作,还要主要学生素质的培养,比如说仪表仪态、劳保用品的使用、原始数据的记录、数据的正确修改等,到达不仅使学生能够掌握实践操作,更能提高综合素质水平。

3.评价体系改进

增加评价体系。一是单个项目的评价,主要是实训后实训报告的完善,课前疑问的解答等;二是实训考核,通过实训考核,督促学生在实训后继续保持学习的态度,以达到在思想上重视实训,在实际上掌握实训技能的目的。同时将课前预习,课中实践也纳入考核范围,以提高学生对实训整个过程的重视程度。

结语

通过对高职药物分析技术实训教学内容及体系的改进,提高了学生对实训的认知态度、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也增强了学生的药品质量概念,提高了学生在药物分析过程的严谨性和科学性,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为今后的职业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淑娟. 浅谈高职药物分析课程考核改革[J]. 新教育时代. 2017, 5: 175

猜你喜欢

药物分析教学体系实训教学
药物分析课程说课设计
基于CDIO模式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教学体系改革
虚实结合和科教融合的计算机实验教学体系
数字媒体技术课程体系及实践教学环节设计
分析任务式教学在中职会计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地方院校应用型本科转型过程中药物分析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