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组织承诺、职业承诺和专业承诺的区别

2019-12-13林倩琪

卷宗 2019年32期
关键词:组织承诺

摘 要:专业承诺是指大学生认同所学的专业并愿意为之付出相应努力的积极态度和行为。纵观研究,总是离不开要解释组织承诺和职业承诺。进行一步区分后,职业承诺、组织承诺和专业承诺为承诺的不同分支,测量对象也不同。

关键词:专业承诺;组织承诺;职业承诺

当代大学生中,仍有一部分学生因服从调剂或屈从父母意志而就读于自己不喜欢的专业。一部分人清晰地感觉自己的能力气质、兴趣爱好、个性特征与就读专业不匹配,或者意识到自己的专业前景与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矛盾和冲突,进而使他们不愿意对自己就读的专业产生认同,出现跨专业兼修“双学位”或在学历提升中转投其他专业的行为。

在此背景下,本研究拟从概念上区分组织承诺、职业承诺和专业承诺的概念界定为该领域的后续研究提供启示和建议。

1 专业承诺的概念内涵

专业承诺(professional commitment)源自组织承诺和职业承诺。在国外,有研究者参照组织承诺的方法曾对专业承诺进行定义和测量,随后有学者将专业承诺定义为对特定专业的认同和卷入程度。在研究的早期,基于不同的研究背景不同的学者对专业承诺的界定也不同。常见的英文定义涉及professional commitment,还有occupational commitment和career salience。在国外,专业承诺研究的研究对象更多的集中于专业化程度较高的职业,被试大多是已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但是针对职前阶段大学生的专业承诺的研究比较薄弱,未引起足够的研究重视。在专业承诺的研究进入中国之后又被细分,出现了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的专业承诺和以职场人员为对象的职业承诺。

专业承诺在国内最早是被学者连榕提出来的,他参考组织承诺的三因素结构,增加了一个反映大学生学习情境特点的理想维度,变成了四因素结构。直到2008年学者严瑜再次整合国内外专业承诺的研究,以国内本土化的五因子组织承诺为基础,提出四因子模型并编制相应的量表,包括感情承诺 、经济承诺 、规范承诺和机会承诺[1]。

随着对专业承诺的影响因素及后效的深入研究,发现影响因素不仅仅有心理因素还包括外部的客观环境因素。比如在国内普遍出现的“名校光环”效应,如果学生入读的学校是非常出名的院校,在学校名气据有广泛的社会影响的情况下,学生是否会因为学校的社会影响而热爱其就读的专业呢?由名气而引起的社会舆论是否会对其专业承诺产生间接的影响呢?而现在流行的专业承诺研究结构中是无法看出学生对其就读学校的忠诚度的,很难用现有的研究结构以讨论学生转专业和兼修双学位的行为。因此有学者提出了学校承诺(school commitment)的概念,以讨论学生对现在就读学校的认同及卷入程(McShane&Gliow,2012)。

综上所述,专业承诺是由组织承诺发展而来的,针对此概念也存在不同的理论结构。但是专业承诺的定义均指大学生认同所学的专业并愿意为之付出相应努力的积极态度和行为。具体来说就是指大学生对所学的专业从认知上接纳和认同,从情感上喜欢和爱好,从意志上愿意付出极大的个人努力和作出良好的行为表现等一系列积极的学习心理[2]。

纵观有关专业承诺的相关研究,总是离不开要解释组织承诺和职业承诺,在国外的研究中职业承诺甚至等同于专业承诺。然而从本质上说,这三个概念并非完全一樣,因此有必要对它们进行区分和

辨析。

2 组织承诺的相关概念

从概念内涵看,专业承诺源自于组织承诺。组织承诺作为一种重要的心理契约,能有效地预测员工流动率,是对组织更长久、全面的反映[3]。Meyer和Allen在1991年提出组织承诺是一个多维的概念,由情感承诺、持续承诺以及规范承诺三部分组成。这个概念的提出主要是为了解释员工为什么会留在或离开所在的组织[4]。虽然学校也是组织的一种形式,且在校的大学生对所学的专业也有一定的认同与卷入度,但是组织承诺一开始的提出就是针对企业组织里面的员工。而且组织里面的员工和在校大学生所处环境完全不一样,因此若研究学生对专业的认同程度,必须提出与其相适应的概念,于是出现了专业承诺。

3 职业承诺的相关概念

职业承诺指的是个体对职业有着积极的认同感,愿意承担角色应负的职责,履行角色应尽的义务,这是研究者整合国内外的提出的理论所发现职业承诺的一个共同点。此概念关注的是人与职业之间在情感上的联系。具有强烈的职业承诺情感的人往往更容易认同他所从事的职业,在容易体验到对职业的积极情感的同时,也会更妥善地解决面临的困境。

4 三者区别

大学生的专业承诺的概念提出,本身基于的结构就来自于组织承诺的三维结构,因此可看做承诺针对测量对象的不同的另一种分类,其本质均为探究个体与某一组织或特定领域的心理契约。所以,专业承诺和组织承诺是属于同一类别的概念但是针对的群体不同。

专业承诺和职业承诺相同之处在于,都是个体对特定专业的认同程度。不同之处在于现有的专业承诺研究主要是针对在校大学生的,偏重于职前阶段。而职业承诺是针对高度专业化的职场人员,偏重于职后阶段。由于所处的背景不一样,导致其理论架构也存在显著的差别,但是两者关系仍然属组织承诺概念下的不同分支。

参考文献

[1]连榕,杨丽娴,吴兰花.大学生的专业承诺、学习倦怠的关系与量表编制[J].心理学报,2005,37(5):632-636.

[2]严瑜,龙立荣.大学生专业承诺的心理结构及影响因素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8,(6):90-97.

[3]凌文辁,张治灿,方俐洛,等.中国职工组织承诺的结构模型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00,3(2):76-81.

[4]Meyer J P, Allen N J, Smith C A. Commitment to organizations and occupations: Extension and test of a three-component conceptualization[J].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Review, 2016, 78(1): 61-89.

作者简介

林倩琪(1995-),女,汉族,广东江门人,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

猜你喜欢

组织承诺
人力资源培训发展措施与员工组织承诺
组织承诺与个体行为研究综述与展望
员工行为对企业发展的影响研究
公务员组织承诺与离职倾向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