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红”带“绿”发展战略,助力遵义第三产业高效发展
2019-12-13姚秀丽牛聪郑琳
姚秀丽 牛聪 郑琳
摘 要:方兴未艾的“红色旅游”让遵义这座红色文化名城越来越受到游客的关注,地方旅游收入逐年增长,这充分说明了“红色旅游”已经成为遵义市第三产业的龙头产业。依托“红色文化”影响力,结合遵义良好的绿色产业及生态环境资源,以“红”带“绿”,让红色旅游带动绿色生态的发展,助力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遵义;旅游资源;红色旅游;以红带绿
“红色旅游”主要是指以中國共产党领导人民在中国革命和战争时期建立的丰功伟绩所形成的革命遗址、纪念地等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事迹和精神为内涵,组织或接待旅游者进行缅怀革命先烈、学习革命历史、传承革命精神的教育性旅游活动。自2004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做出了发展红色旅游的总体布局,提出了要培育十二个“重点红色旅游区”之后,国内掀起了红色文化旅游热潮,使得红色旅游出现了井喷式增长。很多革命老区例如瑞金、延安、井冈山等地抓住这个契机,以“红”带“绿”,让红色旅游带动当地绿色生态的发展,助力了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
遵义市作为国家重点培育的12个“重点红色旅游景区”,旅游资源丰富,以遵义会议会址、娄山关等红色旅游和以万亩茶海、竹海为代表的生态旅游最为著名。遵义市旅游业如何利用自身优势加大自身的文化含量,实施以“红”带“绿”发展战略,以此助力第三产业高效发展等方面的研究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
1 遵义市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遵义市属于黔北地区,位于省会贵阳市和重庆直辖市之间,西北部与四川省接壤,是黔渝走廊的必经要道,气候宜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常年平均气温14-18℃。全境总面积为30762km?,下辖13个县、区、市,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极其丰富,有着“黔中乐土”、“中国名茶之乡”、“中国高品质绿茶产区”、“长寿之乡”、“金银花之乡”、“吉他制造之乡”等美誉;曾荣获全国森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双拥模范城市,优秀旅游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等多项殊荣。
1.1 自然旅游资源
遵义境内自然景观奇特,生态环境优美,空气质量良好,现有 100多处特色景区,其中4A级以上景区有15个,例如赤水竹海国家级森林公园、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凤凰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宽阔水国家级森林公园、双河洞国家级地质公园等自然景观。截止2017年底,全市共有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1个,国家生态县(市)2个,国家生态示范区5个,国家生态镇38个,省级生态县6个,省级生态乡镇174个,省级生态村63个。
1.2 人文旅游资源
与瑞金一样,遵义市也是《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中要培育的十二个“重点红色旅游区”之一,即打造以遵义为中心的"黔北黔西红色旅游区",主题形象是"历史转折,出奇制胜"。可见“红色文化”是遵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因此依托“红色文化”影响力,结合遵义良好的绿色产业及生态环境资源,以“红色旅游”为抓手,带动当地绿色生态产业的发展,实现以“红”带“绿”的共同发展模式。
作为红色圣地之一的遵义,长征时期红军在遵义留下了许多的遗迹遗址,主要分布于遵义市中心城区、遵义县(现改为播州区)、仁怀市、习水县、赤水市、湄潭县及余庆县境内。其中红花岗区主要有遵义会议会址、红军烈士陵园、红军总司令部及总政治部旧址、中华苏维埃国家银行旧址、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李德、博古等红军领导人在遵期间住址、金鼎山红军群墓等遗址;播州区主要是苟坝会议会址、老鸦山战斗遗址、茶山关红军强渡乌江战斗遗址;桐梓县与汇川区交界处有娄山关红军战斗遗址;仁怀市有茅台渡口(纪念碑)、1935纪念广场、鲁班场红军烈士陵园等;习水县现有四渡赤水纪念馆、青杠坡遗址、土城会议会址、土城渡口、二郎滩渡口、女红军纪念馆等旧址;赤水市境内主要有元厚红军渡口、丙安红一军团纪念馆、黄陂洞红军战斗遗址);湄潭县有红九军团司令部旧址;余庆县有回龙场红军抢渡乌江战斗遗址。其中遵义会议会址获得了全国 “优秀红色文化传承示范地”的荣誉称号,娄山关和四渡赤水景区荣获了全国“十佳红色旅游景区”,被习近平总书记赞为“能找到乡愁”的播州区花茂村获得了“最美红村”的荣誉称号,遵义市因此也荣获了全国“十佳红色旅游目的地”的殊荣。到2019年底,遵义已拥有 23个4A级景区,其中遵义红色旅游综合体、苟坝红色文化旅游产业创新区这2处已被列入贵州省的100个重点景区之中。由此可见丰富的红色资源是遵义旅游产业发展的主要组成部分,而以“遵义会议”、“四渡赤水”为代表的长征文化就是遵义发展红色旅游的重要资源。
1.3 客源市场
遵义主要客源地重庆直辖市、四川省经济都较为发达,可出游人口较多,人均消费能力也较高。近年来,遵义加强了与北上广等大都市的旅游交流,加强了港澳台及境外市场的拓展,客源市场得到了发展壮大;同时遵义本地市场的消费能力进一步增强,乡村游、自驾游、一日游不断增加。
1.4 交通条件
十二五以来,遵义市已实现“县县通高速,村村通马路”,立体交通体系逐步完善,对外连接的交通条件不断改善,高速公路、农村公路通车里程分别突破1000公里、2.6万公里,遵义机场通航25个城市并开通香港航线,茅台机场正式通航,黔渝高铁2017年底已正式开通,为游客出行或来遵旅行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条件。
1.5 服务接待能力
截止2019年年底,遵义市拥有四星级以上酒店71家,三星级酒店135家,住宿床位超过20万张,乡村民俗客栈、农家乐更是随处可见、遍地开花,服务人员素质整体提升,旅游接待和服务能力逐步增强,“快进慢游”服务体系已初具雏形。
2 遵义市红色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旅游产品单一、竞争力缺乏
方兴未艾的“红色旅游”让遵义这座红色文化名城越来越受到游客的关注,地方旅游收入逐年增长、旅游在遵义的国民经济中占比越来越高,这充分说明了“红色旅游”已经成为遵义市第三产业的龙头产业。但是大多数景区属于粗放式开发,开发的旅游产品极为单一,多以观光旅游为主,缺乏体验类产品,造成游客停留时间不长、消费力不高,使得經济效应不明显、经济效益未增长。
2.2 基础设施滞后,服务能力弱
遵义虽然县县通高速,但景区之间不连片、较为分散,景区之间通达性不强;景区的配套设施不齐全、景区标识不够完善,接待能力较弱;景区卫生不好、脏乱差现象比比皆是;景区打造各自为政,缺乏全域视野;同时景区同质化严重,缺乏创意、特色的旅游产品。
3 遵义市“以红带绿”发展战略的主要措施
旅游业是遵义市第三产业中的重要支柱产业,增强可持续发展的活力,通过“以红带绿”发展战略的实施,将遵义市打造成为中国知名的红色文化主题综合旅游示范区和生态文化休闲度假胜地,成为贵州省旅游发展升级版的排头兵和领军者。
3.1 整合旅游与红色文化教育资源,打造“旅游+红色教育”的红色旅游精品线路
遵义是中国革命的转折之地,红色是遵义始终不变的底色。“十二五”以来,遵义市坚决按照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的“传承红色基因,讲好遵义故事”的重要指示,认真贯彻“坚持红色传承,推动绿色发展,奋力打造西部内陆开放新高地”的战略定位,弘扬革命精神、打造红色旅游。因此,依托长征文化,以遵义会议会址为核心,以点带面打造“转折之城”红色旅游区,重点打造:遵义会议会址、苟坝会议会址、娄山关战斗遗址、四渡赤水纪念馆、土城古镇等景区(景点),做好红色传承,讲好遵义故事,扩大遵义在全国乃至全世界旅游市场的影响力,做大做强红色旅游品牌。
3.2 整合红色旅游与生态农业资源,打造“旅游+生态农业”的绿色旅游精品线路
遵义是中国西部茶产业核心区,下辖十三个县、区、市均涉茶,现有茶园206万亩,因此在红色旅游精品路线的带动下,再通过整合丰富的自然环境资源,红绿相结合,以“红”带“绿”,依托生态文化,以“休闲养生”为引领,着力打造“茶旅一体”绿色生态旅游区。因地制宜发展茶产业,以茶促旅、以旅促茶,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帮助了农民增收,使之成为农民的“提款机”;也实现了传统农业向生态农业的转型,切切实实把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重点打造:西部茶海、乌江画廊、天然氧吧、四在农家等景区。可以开发以“遵义红”为主,凤冈锌硒有机茶、湄潭翠芽、正安白茶、余庆苦丁茶、贵茶绿宝石为补充的茶产品作为遵义旅游特色商品。
3.3 增加体验式、互动式、参与式的旅游活动
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使得很多游客在旅游时,已经不仅是纯粹的观光旅游,而是更加喜欢互动参与和切身体验的旅游方式。因此,要增加参与性和互动性强的旅游项目及产品,增强游客的体验性和互动性。例如可以依托长征遗址,以遵义会议会址纪念馆和遵义干部学院为核心,开展红色文化教育培训,把遵义打造成为红色旅游的弘扬地、传承地和体验地;依托遵义蓬勃发展的茶产业,积极承办好贵州国际茶文化节暨茶产业博览会,组织外来游客到遵各大产茶区参与祭茶大典、采茶、制茶及品茶活动,把遵义打造成生态旅游的示范区和四在农家、美丽乡村游览地。
3.4 加强设施建设,完善配套服务
一是加快发展酒店业,大力提升旅游接待能力,形成以星级酒店为核心、经济型酒店为基础、农家客栈为辅助的酒店业体系及设施建设,增强整体接待功能。
二是全面提升城市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联通景区之间的连接道路、旅游环线公路,完善配套服务。
三是生态优先、因地制宜,不搞大拆大建、顺应乡村肌理、保持黔北风貌。四是加强乡村治理、美化城镇环境、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完善社区功能。
总之,遵义的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要突出特色,明确定位目标,坚持以“红”带“绿”发展战略,以红色为主调,坚持红色传承,以长征文化带动绿色产业的蓬勃发展;坚守“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以绿色为基调,坚持绿色发展、挖掘生态价值,以绿色产业带动全市第三产业的全新发展。
参考文献
[1]贵州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构建问题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4.
[2]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J].重庆市人民政府公报,2009(24):1-3.
[3]吴必虎,余青.红色旅游开发管理与营销[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4]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遵义市南部老工业区整体调整改造升级实施方案的批复[J].贵州省人民政府公报,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