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校合育 立德树人

2019-12-13曹咏慧曹咏芳

教学研究与管理 2019年8期
关键词:家庭教育立德树人

曹咏慧 曹咏芳

摘 要:家庭教育是德育的基础,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有着重要影响。实行家校共育,需要建立一支互助的家校合育队伍,缔结一个互通的家校联盟,构建一个互联的家校合育平台,形成一种互进的家校合育氛围,比如提升德育实效,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关键词:家校合育;家庭教育;立德树人

家庭教育是德育的基础,家长对孩子的成长有着重要影响,实行家校联合教育,是学校办学的趋势。为此,我们通过不断探究、创新家校互动模式,提升家校合育效果。培养一批有智慧,对学校有信心的家长,形成一种互助、互通、互联、互进的家校合育氛围,合作共赢,提升德育实效,最终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一、建立一支互助的家校合育队伍

(一)“三格”分训,磨砺班主任成中坚力量

根据教师的不同学历、资历和教育能力,我校分成“入格培养”“升格培养”和“风格培养”三个层次,实行分层培养,分类培训。对刚入职的年轻班主任,实行师徒结对,阅读《给新班主任的100条建议》等书目;依托本校名校长的资源,邀请来自全国各地的德育专家,为教师释疑解惑,促进大部分班主任进入“升格”层次。骨干班主任创设展示的机会,引导教师参与课题研究,逐渐形成“风格”,培养家校合育的中坚力量。

(二)两种课型,提升家长队伍的教育素养

建立固定的组织机构,家长学校领导小组及家长学校主讲教师等,由校长、行政干部、教师代表、家长代表、社区代表等构建成家庭教育兼职教师的核心团队。为了提高广大家长科学育子的水平,研究家庭教育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将家长点滴、零散的家庭教育经验系统化、理论化,减少家庭教育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我们除了在学校网站上开设家庭教育专栏,推荐家教知识外,部分班级还开设家长E课堂,在班级QQ群、微信群探讨家庭教育问题。学校编写了《传统节日与文化》《给家长的100条建议》等校本教材赠送给家长学习。

重点推进两种课型:1.专家主题讲述启发型。我校校长每年都会对家长进行了全员的两轮培训,内容包括:《理想的家庭教育》《我的家庭教育观》《如何做一名智慧家长》。来自国内外的教育专家也时常到校为家长讲座。2.咨询讨论型。每学期的亲子城堡家长会,各兼职教师,有经验的家长来分享自己的教育经验,按小组依据一个家庭教育主题展开讨论,如《家庭作业要不要?》《孩子说谎怎么办?》等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和习惯,先发调查表,收集孩子在家庭的表现和家长的教育困惑,然后由家长提出问题,教师进行解答,引导家长讨论,共同找到多种解决办法。为满足家长的需求,有效指导家长科学育子。

(三)一个坚持,发挥家长委员会的核心作用

采用竞聘上岗的方式选出有担当、有责任、高素质的一批家长成为学校家委会的成员,形成校级家委、年级家委、班级家委三级管理的体系。坚持自主管理,协同共行。通过定期召开家长委员会的分享会、建议会、主题研讨会等方式,使家长委员会与学校相互了解、相互促进,形成互帮互助的家校合作文化。

二、缔结一个互通的家校合育联盟

有效利用家长会、家访、QQ、微信等常规的沟通方式,更要通过开放式活动促进家校合育联盟。

(一)家长助教展风采

如今家长资源极其丰富,家长来自各行各业,其中高学历、高素质者亦不少,他们的人生经历、知识储备都是宝贵的教学资源。我们倡导家长志愿者成为助教,邀请他们参与配方课程,担任授课者。邀请他们走进学校当“一日班主任”履行班主任职责。邀请他们走进班级,将行业知识带入课堂,开拓学生视野,以生动的形势为学生打开一扇了解社会的窗口。使家长成为学校教师的得力助手,成为教育的有力推动者,成为教育同盟。

(二)社区联动多体验

利用节假日,与家长一同走进社区,走向自然。如:走进宝安中心血站了解医疗知识,懂得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走进恒生医院看望生病的老人,学会尊重生命;走进自来水厂,明白要珍惜资源;走进深圳机场,体验科技进步;清明节走向莲花山祭奠英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走向张家界自然风景区感受自然的魅力;走进宝安区“零废弃”体验馆,懂得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力求发挥社区对家校合育的积极作用,确保学校、家庭、社区缔结成沟通畅通的教育联盟。

三、构建一个互联的家校合育平台

跨界与融合也是现今教育的一项趋势,利用首批“智慧校园”的技术资源,积极寻找互联网+与德育工作的突破口,探寻多元化的评价手段。引入学生素养家校互动评价平台,将互联网与学校德育开放式评价融合,探索互联网+开放式评价方式,借助微信公众号,构建学生、教师、学校和家庭“四位一体”互动平台。对学生从“品德”“学习”“身心”“审美”“生活”“信息”“国际”“创新”八大素养进行全方位考评。长期、有效、持续改善各要素之间亲密关系,针对性培养学生社会适应性能力提高,采取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家长评价、学校评价相结合,学生则可以自主申报、自我评价形成成长数据,教师能结合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学习习惯等进行测评,对学生的申请进行审核或奖励,家长也能对孩子各方面的素养予以积分式的奖励。学生则通过四方给予的积分赢取素养币,了解果园生长情况。开放多元的评价方式,通过评价促进学生綜合素养得到全面发展,使互联网变成家校合育的互相联系,跨界沟通的平台。

四、形成一种互进的家校合育氛围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一所学校可能什么都齐全,但如果没有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和丰富精神生活而必备的书,或如果大家都不喜爱书,对书籍冷淡,那就不能称其为学校。”我校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如阅读小屋、开放式书吧、班级图书角。那么如何让这些书发挥作用呢?学校开展的每周二、四、五的阅读活动,与联合家长共同参与,享受“大阅读”生活。

(一)“故事父母”进课堂——激发亲子阅读的热情

学校在一、二年级开展“故事爸爸妈妈”进课堂活动,为孩子讲故事等。家长可以与孩子共读绘本;家长也可以绘声绘色分享故事;甚至可以制作精美的动画。如:家长从一年级坚持到三年级,与孩子共同建立了共读阅读银行积分排行,定期兑换积分礼物。“爸爸妈妈讲故事”活动中讲《哈利波特》故事,孩子都积极阅读,课间与同学交流读书所得。

(二)社区家庭阅读——延伸阅读效果

成立社区家庭阅读小组,分成三个社区按计划社区组织读书活动。营造良好的亲子阅读氛围,与学校阅读节、书香校园的打造形成合力,将校内阅读延伸到校外,让书香弥漫在每个社区。

(三)阅读书目推荐——提供阅读指导

通过家长会、家长QQ群、微信群等开展阅读目录推荐活动,在师生与家长群中征求阅读建议,最终确定阅读目录,在我校“悦读节”期间,让家长通过群开展家庭书籍图书漂流活动,掀起家长读书的高潮。

(四)书香家庭评选——树立阅读榜样

每年的“悦读节”期间,借助各种方式推进“书香家庭”的建设,提出“阅读宣言”撰写读书心得,制作阅读手抄报,展示各班的读书榜样,以带动班级家庭形成好读书的习惯。

广而深入的“大阅读”,让师生、家长不仅丰富了知识与修养,更拓展了视野与情怀。家长从书中汲取智慧,从而影响着孩子成为阅读的爱好者。

家校合育是一个永恒的话题,通过建立一支互助的家校合育队伍,缔结一个互通的家校联盟,构建一个互联的家校合育平台,形成一种互进的家校合育氛围,能够培养人格健全的学生,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猜你喜欢

家庭教育立德树人
立德树人视阈下的服务型基层党支部构建方式探究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浅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践立德树人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家庭教育之我见
论犹太人的金钱观教育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