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以人为本理念下改善民生问题的路径探究
2019-12-13王健
王健
【摘 要】民生问题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事关国家发展大计,事关人民幸福安康。本文阐述了在新时代以人为本理念下改善民生问题要坚持大力发展民生经济,以高质量发展固民生之本;着力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以增进福祉创民生之举;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以全民共享织民生安全之网;全力打好脱贫攻坚战,以精准扶贫施民生之策;积极建设公共文化,以文化自信铸民生之魂五个方面,以此为当下改善民生问题提供相应的借鉴。
【关键词】以人为本;改善民生;路径
【中图分类号】D669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9)010-0068-03
一、大力发展民生经济,以高质量发展固民生之本
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让老百姓富裕,既是发展的目的,又是发展的基础。大力发展民生经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实施富民工程,探索建立城乡居民增收长效机制、再分配模式,促进人民群众稳步增收,共同致富。一是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首先要加快调整农业结构,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其次要积极发展农村服务业,培育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再次要进一步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坚持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农民技能化“三化”并举,促进“三农”问题解决;最后要努力提高农民素质,增加农民创业收入;坚持精准扶贫,推动由“输血”向“造血”转变,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二是改善城乡基础设施。持续实施城镇体系建设,改善城乡基础设施,推进城乡一体化。首先需政府引导,加快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其次要统筹规划,科学推进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再次要引入市场机制,加快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最后要依靠科技手段,提高城乡环境基础设施水平,强化政府监管,保障公众利益,让城乡发展更加持续健康。三是实现共建共享新机制。共享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新发展理念之一,是指导我国进入新时代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思想。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弘扬共享发展新理念,主动践行以人为本的正确理念,充分把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实行公共财政支出向特定行业、困难群体倾斜,提高和保障民生水平,突出收入分配改革,形成共享发展新举措。
二、着力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以增进福祉创民生之举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我国公共服务体系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内容,提供就业服务和基本社会保障等民生性服务,这属于基础服务的范畴;教育、医疗、公共文化等公共事业性服务,这部分既有营利性服务也有非营利性服务;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等公益性基础服务;生产安全、消费安全、社会安全等公共安全性服务,其中消费、食品和药品安全等都是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基础性环节。完善以上四个方面公共服务体系首先,要实施社会保障工程。实施社会保障工程一是政府培训、财政补贴、社会创业要三管齐下促就业。坚持政府促进就业、市场调节就业、劳动者自主择业的方针,把扩大就业纳入各级政府绩效考核体系。二是推动“五大保险”全覆盖。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全面推进。三是探索建立新型社会救助体系。要设立专项资金用于社会救助,并引导社会救助常态化发展。其次,完善教育和医疗、公共文化等服务体系。教育是发展惠民的重要内容,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完善教育体系要加大基础建设投入;全面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均衡发展。要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办学主体多元、办学形式多样的办学机制,积极鼓励社会办学。全面推进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实现职教中心全覆盖。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要健全全民医疗保障制度,全面取消以药养医,全面建立分级诊疗制度,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充分贯彻落实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优化各方文化设施的格局建设。有力倡导全民阅读,推动学习型社会的全方位建设。再次,要完善环境管理体系,重点要推进标准、监测、执法三个领域的统一,包括共同编制技术规范、建设环境信息共享平台、实行一致的环境保护行政处罚裁量标准。要完善公共住房体系,加大公租房保障力度,对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要应保尽保,将符合条件的新就业无房职工、外来务工人员纳入保障范围。要落实各级政府住房保障工作的责任,更大幅度地建设公共住房与公共租赁住房,土地出让金应主要用于建设公共住房与公共租赁住房。最后要实施平安工程。切实加强政法队伍建设,突出队伍建设、经费保障、科技强警三个重点,抓好政法工作问责制、政法工作向人民报告制、教育培训、调解接访、法制文化建设,促进城乡居民的安全感与幸福指数逐步提高。
三、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以全民共享织民生安全之网
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是民生安全的稳定器。社会保障系统是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发展时间短、体系还不够健全,因此,要发展民生必须要继续健全和发展社会保障体系。一是在医疗卫生方面,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大力实行医疗改革,取消以药养医的经营现状。看病难看病贵一直是困扰民生的主要问题,医疗改革关于民众的切身利益,一直是我国政府关注的重点。医疗改革是系统和复杂的工程,面对这个工程需要系统谋划整体推进,不能急功冒进,要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方面入手,循序渐进地解决根本问题。二是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我国截止2018年行业动态统计结果显示(来自互联网:《我国2018年老年人口增至2.49亿人,占总人口比重达17.9%》),我国65岁的老人大约有16 658万人,数据表明我国将进入老龄社会,因此,养老问题成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问题。解决养老问题最有效和可行的办法,就是养老保险。首先,实施全民参保计划。鼓励适龄的老年人参加养老保险,动员还没有参保的人员参加到养老保险制度里面来,了解未能参保的原因并帮助解决。其次,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并设立专门机构,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统一组织、统一管理、统一规则、统一立法等措施。建立覆盖全民、统筹城乡、保障适度和权责清晰的统一又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另外,不断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统筹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等制度,共建民生安全网。
四、全力打好脱贫攻坚战,以精准扶贫施民生之策
精准扶贫是三大攻坚战的内容之一,脱贫扶贫也是最现实的民生需求。消除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中央做出打好三大攻坚战要坚持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的战略部署,因此,在脱贫攻坚工作中,一是把扶贫各项任务切实落到实处。脱贫和扶贫工作是一项长期又漫长的工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扶贫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2018年末我国村贫困人口1660万人(數据来自国家统计局),我国的扶贫任务依然艰巨。在扶贫实践过程中要克服急躁情绪、防止急功近利,坚持把具体的扶贫工作做到实处。要“聚焦精准、聚力抓实”对确实有困难需要脱贫扶贫的地区和人群进行扶贫,积极落实政策,确保真扶贫真脱贫。二是注重教育脱贫,坚持扶贫扶志并举。脱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首先,国家教育经费要向贫困地区倾斜并给予政策上的照顾。并大力发展贫困地区的职业教育和基础教育,改善办学条件。其次,激发贫困地区群众脱贫的内生动力,增强自我发展能力。鼓励和支持贫困地区的政府部门吸引和加大外来资本对贫困地区的开发和建设,从根源上解决当地贫困问题。三是做好精准扶贫。精准扶贫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有针对性地扶贫,另一方面是“对口”对应扶贫。针对性的扶贫体现在精准上,针对确实贫困的地区扶贫。对应扶贫就是采取“一帮一”的扶贫方式实现“百企帮百村、百企联百户”的扶贫。需要不断完善各省和各企业的对口帮扶机制和帮扶模式,加快推进社会扶贫工程,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的精准脱贫格局。
五、积极建设公共文化,以文化自信铸民生之魂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们的精神家园,同时文化也是民生建设中精神层面的诉求。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已把构建现代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民生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要在健全发展民生的背景下,积极建设公共文化,以文化自信铸就民生之魂。一是公共文化建设要以民生为导向,坚持人人参与文化建设,人人共享文化成果。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可见,我国文化建设的落脚点和出发点都是为人民群众,而文化建设必须以民生为导向,不断满足民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二是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丰富公共文化活动。把文化建设与改善民生、保障民生紧密结合起来,以不同形式的文化活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力实施和开展文化建设工程、文化信息工程等重点建设工程项目,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三是完善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开放程度。在城市中加快图书馆、文化馆和博物馆等场馆设施建设。在设备建立完善的场馆内要完善文化管理服务水平和体系,扩大对外开放程度,使公共文化资源更有效地服务民众。在乡镇建立文化站和农家书屋等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确保乡镇地区的文化建设。积极推进公共文化设施的免费开放,切实提高公共文化设施的利用率,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参考文献:
[1]熊雯,杨红霞.习近平民生观探析[J].中共南昌市 委党校学报,2019(4).
[2]沙星海.推动科学发展 关注民生改善[N]. 平顶 山日报,2013-02-22.
[3]陈勇勤.现代化经济体系与新时代民生[J]. 南都 学坛,2019(4).
[4]教育惠民 福祉民生[J].中国民族教育,2019(3).
[5]王震.公共政策70年:社会保障与公共服务供给 体系的发展与改革[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 科学版),2019(5).
[6]坚持精准方略,提高脱贫实效[J]//中共中央党史 和文献研究院.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中央文 献出版社,2018.
[7]曾康霖.关注民生与文化建设[J].中国金融,2008 (6).
[责任编辑:褚永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