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钊与东北党组织的建立
2019-12-13边清山
边清山
【摘 要】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和早期重要领导人之一,是中共北方党组织的奠基人。在他领导下,北方党组织派出许多同志在东北的广大地区开展了党、团工作,对东北地区党组织的建立和开展革命活动起到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李大钊;东北党组织;建立
【中图分类号】D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9)010-0007-03
李大钊,字守常,1889年10月29日出生于河北省乐亭县。1907年,曾在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读书。1913年冬,赴日本,1914年9月,考进东京早稻田大学专修政治经济学。留日期间,他积极参加反对日本提出的企图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留学生爱国活动,成为著名的爱国斗士。
1916年,李大钊回到中国,热情投身于新文化运动。1917年,俄国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给李大钊以极大的信心和鼓舞,他撰写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1919年,撰写发表了《新纪元》《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再论问题与主义》等文章,大力宣传马列主义。
一、在哈尔滨建立通往苏俄红色接待站
俄国十月革命后,苏俄成为各国革命者向往的圣地,国内许多革命者和进步人士纷纷赴苏俄学习和考察。而当时去苏俄最方便的途径就是从哈尔滨搭乘中东铁路列车,经满洲里前往苏俄。哈尔滨作为中东铁路的重要枢纽,无疑成为众多革命者和进步人士前往苏俄的重要中转城市。
为了便于将众多革命者和进步人士输往苏俄,李大钊积极筹划在哈尔滨建立一个通往苏俄可靠的秘密红色接待站,他首先想到的就是好朋友邓洁民。邓洁民,1890年6月15日出生于宾州厅城里(现宾县),1914年考入东京早稻田大学,邓洁民的祖籍是河北省乐亭县,与李大钊是同乡,俩人同学政治经济学。留学期间,他们住的宿舍很近,由于共同的志向,他们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1917年6月,邓洁民归国,打算在哈尔滨发展。他认为当时东北还很落后,缺少人才,希望通过教育,实现救国救民的远大志向。1918年4月1日,东华学校在哈尔滨傅家甸(现道外区)创办,邓洁民亲任校长。这是一所积极进步的学校,被誉为“东北的南开学校”。
归国后,李大钊与邓洁民虽然分处北京和哈尔滨两地,但他们一直保持着密切联系。李大钊经常介绍革命者和进步人士到哈尔滨邓洁民处,邓洁民密切配合,妥当安排,东华学校实际上已成为通往苏俄的秘密红色接待站。
1921年初,正在北京籌建中国共产党的李大钊决定,派张太雷驻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工作,为了张太雷到哈尔滨顺利“中转”,李大钊亲笔给邓洁民写了一封信。2月,张太雷到哈尔滨后,径直来到东华学校,邓洁民热情接待了他,为他安排好住处,并一再叮嘱张太雷白天尽量少出去活动,还特别交代在东华学校做教师的张昭德(瞿秋白的北京俄文专修馆同学),以学校的名义帮助张太雷办理出国护照。一切办理妥当,张太雷乔装打扮顺利踏上了通往苏俄的列车。
马骏,吉林省宁古塔(现黑龙江省宁安县)人,是邓洁民南开学校校友,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世纪20年代,多次被李大钊派往哈尔滨、吉林、宁安秘密从事宣传马列主义等革命活动。在哈尔滨,邓洁民把自己的校长办公室隔开,他在外间办公,让马骏居住在里间。在东华学校,马骏发表演讲并讲授课程,介绍俄国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为东华学校增添了共产主义的色彩”。
1921年5月,准备赴苏联参加会议的两位朝鲜青年,在哈尔滨受到了邓洁民的热情接待,先是住在东华学校,后来,由于日本人和警察要来学校搜查,邓洁民果断将两人迅速转移,躲过了敌人的搜查。
此后,东华学校这个秘密红色接待站不断地迎送着往来于内地与苏俄的中国共产党人,为党的早期革命事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二、秘密派人赴东北考察工运情况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受党中央指派,李大钊指导我党的北方工作。11月,中共北京区执行委员会成立。罗章龙担任北京区执委会书记兼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北方分部主任。在北大读书时,罗章龙深受李大钊的影响,思想积极要求进步,是李大钊从事革命活动的得力助手。1921年12月,李大钊领导的中共北京区执委会派罗章龙到东北考察工运,宣传革命,为在东北地区建党做准备。
1921年末,罗章龙前往辽宁沟帮子、奉天(现沈阳)、旅大等地开展考察。1922年初,他抵达哈尔滨,迅速联系上原马克思学说研究会会员张昭德和其他几位同学。在张昭德等帮助下,罗章龙开始了走访考察工作。他先后到中东铁路哈尔滨地包、三十六棚工厂、戊通轮船公司、秋林洋行、中东铁路沿线一些站段进行考察。经过考察,他了解到中东铁路工人革命基础较为扎实,在俄国十月革命前后,中东铁路的俄国工人和中国工人就团结紧密,一起举行了十多次罢工,与沙皇统治者展开坚决斗争,为支援俄国十月革命、保卫苏维埃新政权作出了重要贡献。罗章龙还深入工人群众中,积极宣传中国共产党,介绍关内工人斗争情况,号召工人组织起来进行斗争。其间,还与苏俄在哈尔滨的地下党组织取得了联系。考察结束后,他在北京撰写了《关于东北工人运动状况和建议在东北建立党组织和工会的报告》,并向李大钊领导的中共北京区执委会进行了汇报。
《报告》中他认为哈尔滨因为中东铁路建设的比较早,这里的中国工人很早就接受了马列主义熏陶,工人们的思想觉悟高,革命性较强,革命斗争开展持续,哈尔滨已经具备发展党组织的条件了。因此,罗章龙建议中共北京区执委会,应派专人前往哈尔滨开展革命活动并筹建党组织。
此次考察活动,为李大钊领导的中共北京区执委会决定在哈尔滨建立东北地区第一个党组织和东北地区第一个产业工人党支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三、建立东北地区第一个党组织——中共哈尔滨组
李大钊领导的中共北京区执委会认真分析了罗章龙的考察报告,认为哈尔滨已经具备了发展党组织的基础和基本条件,决定派人赴哈尔滨开展革命活动并筹建党组织。
1923年3月,中共党员陈为人、李震瀛被李大钊派到哈尔滨、奉天(现沈阳)、大连等地开展革命活动并积极为筹建党组织做准备。这时,帝国主义和军阀的高压统治笼罩东北地区,整个东北局势特别紧张,筹建党组织工作特别艰难。陈为人、李震瀛抵达哈尔滨后,利用《晨光报》社记者身份为掩护,积极宣传党的主张,抨击军阀政府的反动统治,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企图侵略中国的野心,反映人民群众疾苦,指导群众团体开展社会活动。同时,注重培养进步青年,发展党团员。7月,陈为人、李震瀛吸收汪洁曼、马新吾、李铁钧、陈毅可、刘天佑为社会主义青年团员,建立社会主义青年团哈尔滨支部。8月,李大钊领导的中共北京区执委会又秘密派遣青年团员彭守朴和党员陈晦生赶赴哈尔滨,协助陈为人、李震瀛筹建党组织。9月,创办哈尔滨通讯社,扩大反帝反封建宣传。10月,在陈为人的领导下,建立中共哈尔滨组(又称“中共哈尔滨独立组”),成为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地区最早建立的党组织。
中共哈尔滨组的建立,标志着哈尔滨乃至全东北地区的革命斗争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四、出席共产国际“五大”途经哈尔滨
1924年6月,中共组成代表团准备赴苏联参加共产国际“五大”会议,李大钊任团长。为安全起见,代表们分散赶赴哈尔滨。李大钊抵达哈尔滨,首先联系了早年来哈尔滨经商的堂兄李祥年(瑞景),李祥年将李大钊安排到他结拜兄弟王芳田开设的宏昌茂杂货店居住(位于现道外区),特别安全可靠。李大钊白天到同乡好友杨扶青新中公司哈尔滨分庄拿到杨扶青资助的五百元银元,随后去了东华学校。
代表们全部到哈后,李大钊等搭乘火车经满洲里前往苏联,参加会议。共产国际“五大”会后,共产国际任命李大钊为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10月,李大钊回国,途经哈尔滨,再次住到宏昌茂杂货店,李大钊热情而激动地向王芳田讲了在苏联的所见所闻。
五、建立吉林第一个党支部——长春支部
1924年8月,中共哈尔滨组秘密派遣党员张锦春(东华学校张昭德的学生)前往长春开展地下工作。张锦春的公开身份是吉黑邮务管理局长春二道沟邮局邮务生(不久出任局长),在长春建立了党的第一个通讯站——长春二道沟邮局通讯站,归中共哈尔滨组领导。这个通讯站的主要任务是传递中共北京区执委会与北满党组织的文件,向广大群众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思想主张,在工人、学生之中培养和发展党员团,积极组织群众开展反帝反封建斗争。
1925年5月初,中共北京区执委会(10月改称中共北方区委)领导人李大钊秘密派遣党员林俊和青年团员刘旷达前往长春从事革命活动。“五卅”惨案发生后,张锦春发展了设在吉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邮局拣信员安贫和该校学生韩守本等人入党,充实了通讯站的力量,圆满完成了中共北京区执委会与哈尔滨党组织之间的联系任务,及时地接收、传递了党的文件,成立了群众组织,为建立长春党的基层组织打下了坚实基础。同年夏,长春二道沟邮局通讯站改属中共哈尔滨特别支部(简称中共哈尔滨特支)。
1926年9月,吉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通讯站撤销。张锦春、韩守本根据中共北满地委的指示,成立了长春的第一个党支部——中共长春支部,隶属中共北满地委。
六、辽宁党组织的建立
1923年11月,中共中央执行委员会提出:“奉天应设法成立党的组织。”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指示,李大钊领导的中共北京区执委会派遣陈为人、李震瀛、邓中夏、林育南、韩乐然、任国桢等赶赴辽宁,秘密从事筹建党组织的工作。经过努力,在沟帮子、奉天、大连、营口、台安等地先后建立了党支部。
中共奉天支部的建立。1918年8月,任国桢考入北京大学文科外语系俄语专业,在李大钊的文章和讲演影响下,他走上了革命道路。1924年,加入党组织。1925年春,李大钊派任国桢前往奉天(现沈阳)筹建党组织。抵达奉天后,他积极开展革命工作,培养了许多进步青年,发展了首批党员。同年9月初,党在沈阳的第一个地方组织中共奉天支部成立,任国桢任支部书记。
东北各地党组织的纷纷建立,使东北地区革命活动有组织有计划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在党的领导下,东北地区广大工人、学生和人民群众,团结起来,不屈不撓地与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展开了坚决斗争。特别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党组织领导广大东北人民顽强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要历史贡献。
东北地区党组织的建立和革命工作的蓬勃开展,饱含中共早期重要领导人李大钊同志的领导智慧和心血。我们要缅怀并铭记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作出不朽贡献的革命先烈。要学习李大钊同志坚定的爱国主义精神、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紧跟历史发展和时代进步潮流不断探索的精神、勇于献身的革命精神和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广大党员干部要把情感的怀念转化为强大精神动力,继续沿着革命先辈的足迹,奋勇前进!将我们的革命事业进行到底!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东北大地的全面振兴作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责任编辑:马雅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