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脱贫攻坚责任扛在肩上
——记山东省残联驻菏泽市牡丹区李村镇卢海村第一书记李玉柱
2019-12-13
2017年2月,山东省残联干部李玉柱自愿报名“第一书记”,到菏泽市牡丹区李村镇卢海村开展扶贫工作。两年多来,李玉柱紧紧围绕“抓党建,促脱贫”的工作目标开展工作,使村党建工作有明显提升,村班子领导能力明显加强,村民收入大幅度提高,让卢海村从一个闭塞、涣散、落后的贫困村,变为一个远近闻名的“明星村”。
抓党建 打造坚强有力的好班子
卢海村位于三县、四镇的交会处,是李村镇最东南端的一个村,位置偏僻、交通闭塞,以前的三条出村路泥泞不堪、坑坑洼洼。“因为没有路,外村姑娘不愿嫁到卢海来,我们村经常被嘲笑是光棍村。”支部书记卢新朝无奈地说。
面对这样一个落后的贫困村,李玉柱牢记职责使命,坚持把抓党建作为驻村工作的基础和灵魂,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逐步建立完善一事一议、“四议两公开”等各类规章制度,逐步提升党员素质和觉悟,逐步提高村“两委”战斗力。发展1名正式党员、3名入党积极分子,换届吸收年轻村委委员1名。提出“将支部建在扶贫企业上”的思路,积极筹建村内扶贫企业党支部。
组织涣散、党员散漫是贫困村的通病,为了让村民通俗易懂地领悟“抓党建,促脱贫”的辩证关系,李玉柱创新性地设计了“小康之树”,树的根部是基层党建,上面分别是基础设施、民生实事、产业发展和美丽乡村等内容,并留出未做标识的果实,寓意驻村结束后,通过留下一支不走的工作队,带领群众发家致富,让“小康之树”结出更多的果实。
“小康之树”彰显的是党建与扶贫的辩证关系,致力于党建与扶贫精准对接、深度融合。他不仅关注脱贫的路径,更关注群众如何更好地给“小康之树”(基层党建)强基固本,“党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群众致富不忘党恩,更加相信党、拥护党,更加关心、支持党组织的发展,自觉反哺党建,使党组织更有凝聚力、战斗力,更好地带领群众奔康致富”。
促脱贫 用产业项目造福于民
发展产业项目,是推动脱贫致富最现实的选择。在种植方面,卢海村建立了金银花种植基地,流转土地100亩,种植当年见效益,金银花采摘给老弱病残提供了难得的就业机会,具有极大的社会效益。在养殖方面,成立牡丹区迎立养殖专业合作社,第一期养殖驴80头,是牡丹区唯一一家养驴专业合作社。在加工方面,建立了占地10亩、建筑面积3100平方米的卢海产业园,与菏泽本地优质企业签订车间租赁合同,项目优先接纳贫困户就业。争取千亿斤粮食项目一个,该项目同时覆盖卢海、杨镇、刘楼5个村庄,形成了“帮扶一村、带动一方”的扶贫大格局。
卢海村群众最迫切的愿望是修路,为了给群众找到“出路”,李玉柱积极争取协调,新修了卢海向南通往346省道、向西通往东明县、向北通往261省道三条路,共计7.7公里,并修建村内道路3.5公里,且安装上了太阳能路灯,现在路面平坦、灯火通明,群众感慨步入了“城市生活”。
惠民生 用民生实事暖民心
民生实事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必须办好办实。在李玉柱的推动下,卢海村建设了占地6亩、建筑面积500平方米的高标准幼儿园一处,2019年正式招生入学;建设了占地2亩、建筑面积270平方米的幸福院一处,该幸福院与村委会联成一体,打造成党群服务中心,真正成为为群众服务的阵地。
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是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除了注重村内绿化、打造口袋公园、修建文化广场之外,更加注重民风村风建设,举办了卢海村首届农民丰收节暨中秋节联欢晚会,对评出的“八好”先进人物进行表彰。
短短两年,李玉柱给卢海及邻近村带来近2000 万元的项目、资金。李村镇党委书记贾欣国说:“两年来,李玉柱同志通过壮大村级党组织,让群众找到可信赖的地方;通过修路、发展产业、抓民生实事,让群众看到了希望。这种信赖和希望不单单属于卢海村,也属于李书记一起帮扶的其他几个邻近村庄……”
村容村貌、村民收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村子的巨大变化,当地干部群众看在眼里、喜在心上。“如果没有上级的好政策,没有第一书记的努力,没有山东省残联的支持,今天的好日子想都不敢想!”村里的百姓动情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