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学生生活培养语文核心素养刍论
2019-12-13郭娜
郭 娜
(甘肃省临洮县龙门镇五里铺小学,甘肃 临洮 730500)
在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过程中,语文课程的核心素养培育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和重视,成为发展语文教育的重点目标。语文教师应该最大限度挖掘核心素养的教育内容,选择科学的手段以及教学途径,加快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进程。同时,在核心素养的培育上要彰显出语文课程的本质特征,强化语文课程的教书育人作用,促使学生文化认知水平快速提高。就现在的语文教学而言,部分教师往往忽视学生生活经验的存在,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所以教师要巧妙地将语文教育和学生生活进行关联,强化学生生活感知与经验,保证核心素养的培养高效进行。以下为笔者给出的相关分析与建议。
一、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现状
1.语文核心素养概述
对于小学语文核心素养而言,其作为学生语文能力发展的综合性素养,一方面是知识掌握,另一方面是能力培养。知识的方面重点是基础知识,包括语文课程中的生字、句子使用以及修辞技巧;能力方面重点是创新能力、思维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语文核心素养,本质上强调借助语文学科的教育过程,发展并完善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这种学科素养可以在今后的学习中体现在方方面面,并作为个体适应社会前进发展应具备的基础性能力。小学阶段的语文核心素养可以划分为几个部分,即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站在教学的角度上,语文核心素养包括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在实践中领悟文化内涵和语文应用。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以语文学科为引导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这对学生今后的成长具有重要价值。
2.语文核心素养培养存在的问题
其一,没有深入挖掘学科的人文性,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一些语文教师针对语文教学中的育人价值缺少深入认知,过于关注语文知识的教授,导致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能力提升速度较慢。部分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的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成长需要,只是依照教材进行既定内容的灌输,还没有走出传统教学模式的误区,这就无法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不能全面满足学生的探究需求,降低了学生思维的活跃度。其二,忽视语文学科的生活性,核心素养培养不到位。语文教材中大多数的知识都来源于生活,因此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对教学来说有重要意义,这是语文学科教育的一条有效路径,教师应该巧妙设计生活化的教学环节,开展生活化的教学活动。而在实际的教学中,部分语文教师忽视生活性语文教学环节的设置,没有站在学生生活的角度上完善教学内容,因此不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更不能确保核心素养的培养效果,以致语文教育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影响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二、关联学生生活——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效策略
1.立足于生活,制定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目标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既应该关注学生基础的听说读写技能的发展,也要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人文素养。语文的人文性是一种学科优势,教师要确保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得到情感的升华,要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过于注重知识技能的培养,缺乏情感体验和思想观念的指引,教授的语文知识趋于表面化。因此,教师必须深入领会新课改的精神内涵,把核心素养的培养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在传授语文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要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主动体验,逐步提升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感悟能力和领悟能力,这也是语文课程中核心素养培养应重视的方面。与此同时,教师也要关注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教师在制定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目标时要有效立足于生活实践,并围绕教学目标从多个角度上设计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此外,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建立在学生实践基础之上,不能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在教学中要给予学生足够的个体展现空间和创造力发挥空间,促进学生情感和思维的发展,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打下坚实基础。
2.立足于生活,创设核心素养培育的教学情境
语文课程核心素养的培养应该和教学情境进行关联,围绕教学情境的创设建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体系。语文教师在教授语文课程过程中,可以巧妙地把知识点、问题和生活情境加以关联,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促使学生合理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在立足于生活创设核心素养教学情境的过程中,要遵循两点原则。其一,真实性。真实性的情境创设符合学生的认识特点,语文教师要组织学生借助生活环境对语文知识进行探索,这样有利于更好地利用教学资源。同时,教师可借助生活情境巧妙设置问题,因为问题来源于生活,只有和生活相关的问题才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活学生的思维,扩展学生的视野,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其二,人文性。教学情境的创设要展现出人文性的特征,而人文性的特征应在课堂知识的生成过程、知识的运用过程以及知识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得到体现。教师要以人文性的教学原则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知识性与人文性并重,潜移默化向学生渗透语文学科中的人文思想和情感,加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力度。
3.立足于生活,开展核心素养培育的评价活动
语文教师要立足于实际生活,组织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评价活动。语文课程的教学评价,可以被划分为两个方面,第一是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加以评价,第二是教师对学生学习效果加以评价。传统的教学评价活动总是围绕学生成绩确定考核内容,且评价方式以及评价内容单一化,教师在设置评价指标的过程中往往忽视学生综合素质的考量。在通常情况下,课堂教学中的评价活动往往将评价的重点放在学生认知水平以及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方面,以致于教学评价方式存在很大的片面性。教师要立足于生活,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教学评价,要保证教学评价的全面性和公正性,让学生清晰了解到自身存在的不足,促使学生不断完善自身语文知识结构,提升人文素养和实践经验,促使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得到更好的培养。
因此,语文教师要积极创新评价方式和手段,对以往的教学评价模式进行优化和完善,比如可以在日常的教学中了解学生实际表现情况,关注学生创新能力以及审美能力的发展,并纳入评价体系,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学习好奇心和探索欲,将考核信息记在学生成长记录袋中,由此学生的学习表现得到全面的记录,以此为参考依据,教师可以对学生开展针对性更强的教学和培养工作。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语文教师要采取生活化的高效手段设计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站在学生生活的视角上,不断完善与优化现有的语文教学工作,通过制定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目标、创设核心素养培育的教学情境、开展核心素养培育的评价活动等,提升语文教育的效果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