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生理念下数学教学“问题解决”策略探研

2019-12-13

成才之路 2019年31期
关键词:问题解决共生思维

胡 珂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百草园小学,江苏 常州 213000)

所谓共生,原指两个不相同的有机体生存在一起,一般情况下是指两个不同而又相互影响的物种之间各种不同类型的关系。这里把共生借用于教育领域,强调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建立共生课堂,这就需要教师发挥关键作用,构建问题情境与数学学科特点的共生、教师问题引导与学生思维响应的共生、教学问题预设与课堂多元生成的共生、优化问题训练与教学实践回馈的共生,为学生数学学习创造更广阔空间。教师要以学生为本,从课堂制约因素及各因素相互关系中找到教学启动点,根据教与学的共生关系展开教学探索,势必能够形成崭新的教学促进动力。

一、构建问题情境与数学学科特点的共生

教学情境创设是数学教学中最常见的教法运用,教师利用多种教学辅助手段,为学生提供更多数学思考问题情境,可以成功调动学生数学思维,这里便有共生的问题。在具体操作中,师生通过问题分析与解决进行交流互动,能够形成丰富的教学切入视角。如何将问题情境与数学学科内容有机融合,这是数学教师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教师要对数学教学内容展开深度研究,找到问题设计的起点,还要对学生学习现状进行调查,对学生数学思维水平有统筹把握,这样才能有效促进教学情境和数学学科的和谐共生。

如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认识容量和升”时,教师可在课堂情境创设过程中为学生布设一些思考问题:“这里有两个杯子,哪一个可以装得更多?这里还有两个杯子,看上去一样大小,如何验证其大小呢?如果用这个杯子向水壶里灌水,需要多少杯水才能装满水壶呢?”问题提出后,学生开始认真观察,教师找几个学生现场进行验证操作,很快就给出了相关问题答案。教师继续给出问题:“成人每天要喝水1 升到1.5 升,小孩要喝水1 升,你知道一升水大约是这样的几杯水?你每天喝水多少呢?”因为问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针对新问题继续展开热议。

教师利用数学问题展开教学情境创设,可以给学生带来更多学习启迪。学生对这些生活常识有一定认知,自然有主动探索的欲望,教师抓住数学问题和数学学科特点展开具体设计,教学调动效果显著,课堂互动顺利推进,赢得了教学主动权。

二、教师问题引导与学生思维响应的共生

教师利用数学问题设计展开教学操作,需要充分考虑多种制约因素的存在。问题引导和学生思维有制约点也有结合点,教师问题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学生思维基础,学生在数学学习思考过程中,需要针对教师问题布设给予响应。教师问题设计和学生思维契合度越高,其教学调度效果也会越好。学生存在个体差异,教师对学生学力基础要有充分调研,针对不同群体学生给出不同问题设计,这样能够极大提升课堂教学覆盖面,让更多学生获得必要的学习启迪。

例如教学“用连除解决实际问题”时,教师在课堂引导阶段,可为学生布设具体课例:大屏幕上有一幅插图,仔细观察其内容,根据提供的数据,设计数学问题,并展开列式计算,看谁设计和操作得最为科学合理?学生拿到这个课例之后,快速行动起来,自发展开数学讨论。有学生这样分析:这幅插图有两个书架,每一个书架有4 层,两个书架总共放置224 本图书,我们不妨设置问题:一个书架的平均每一层放置多少本图书?也有学生直接列出算式:224÷2÷4=112÷4=28(本),或者是:224÷(2×4)=224÷8=28(本)。教师针对学生列式计算情况,让学生详细讲解操作设计依据。学生再次进入课堂互动之中。

教师利用课例设计教学互动,让学生根据个性理解设计数学问题,并进行相关列式计算操作,能给学生带来更多学习思考的主动权。学生根据自身理解给出了具体设计,教师展开跟踪性问题布设,能将学生思维引向深入,达到教师问题引导和学生思维响应和谐共生的效果。

三、教学问题预设与课堂多元生成的共生

课堂教学有预设也有生成,二者本来就是一种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教师利用数学问题设计展开教学,可为课堂教学生成提供助力和支持。课堂生成是重要教学资源,教师要注意抓住教学生成展开教学调度,及时调整教学程序,以成功激活学生数学思维。课堂是一个动态化的整体,数学问题是教学生成的重要引擎,教师要根据课堂生成展开互动设计和调整,让学生产生新的思维碰撞,激发学生创造力。数学问题预设和课堂生成的共生,让课堂教学趋于和谐,能为学生学习潜力的发掘提供更多帮助。

如教学“商不变性质”相关内容时,教师要求学生掌握商不变规律,并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关系,为学生播放一个演示性课件:孙悟空让猪八戒填写一个表格,再回答问题。猪八戒太笨了,只会计算第一道题,后面的题目同学们帮助猪八戒计算。学生看到这里有孙悟空和猪八戒等角色出现,顿时有了学习探索的兴趣。教师就表格算式继续提出问题:“什么数变了,什么数没有变?”学生异口同声:“被除数和除数变了,商没有变。”“被除数和除数是怎么变的?”学生进一步讨论: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以或者除以一个相同的数,商不变。教师给出归纳和总结: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者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 除外),商不变。

教师利用一个带有角色特点的数学问题,很容易引发学生的热议。学生对孙悟空和猪八戒身份特别感兴趣,这无疑丰富了课堂生成内容。教师抓住问题预设和课堂生成共生的特点,对课堂进行进一步调度,可成功调动学生数学思维,使课堂讨论气氛热烈,学习效果显著。

四、优化问题训练与教学实践回馈的共生

数学课堂教学离不开训练和生活实践,那么如何将二者有机结合,以体现学科教学的专业追求呢?教师为学生准备丰富多样的训练内容的同时,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生活认知基础,将课堂训练和学生生活认知有机结合,这样能够形成强大的动力。学生对数学问题性训练和实践化操作有广泛的兴趣,如何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不断实践反馈中形成数学学科认知,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智慧。实地观察、实物测量、生活调查、案例分析、信息搜集、数学实验等,都属于数学问题性训练活动,在具体操作中,需要调动学生生活认知科学展开。

数学课堂训练内容包罗万象,教师给出针对性的设计,让学生接轨生活认知展开探究思考,其促学效果会更为突出。如教学“观察物体”时,教师可在课堂训练阶段,为学生布设生活性训练题目:这是一个文具盒,从不同角度观察,你分别看到的是什么样的形状?将其形状画在方格纸上。这里有几个相同的正方体积木,通过不同摆放方式,从不同角度观察,可以看到不同的形状,只从一个角度能够准确判断方块积木的数量吗?问题提出后,学生积极行动起来,开始了实践性操作,通过对文具盒进行实际观察,将观察的形状画出来。接着,引导学生对更复杂的正方体积木摆放和观察也进行同样的探究。在课堂讨论阶段,教师深入到学生群体之中,针对学生个性问题给出解读。

教师利用实践操作设计课堂训练,充分观照学生生活实践认知基础,从学生具体表现中可以看出,教师教学设计是比较成功的,学生参与训练的主动性大大提升,并能够在不断实验验证中获得认知和成长,掌握数学知识。

共生理念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理论基础,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需要在共生关系构建中探索教学切入点,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思考的机会,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习认知。在课堂问题互动的前提下,教师通过构建问题情境与数学学科特点的共生、问题引导与学生思维响应的共生、教学问题预设与课堂多元生成的共生、优化问题训练与教学实践回馈的共生,能帮助学生顺利进入问题核心,并快速形成数学学习体验,从而有效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问题解决共生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人与熊猫 和谐共生
共生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高中化学“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