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教学渗透情感教育的策略摭探
2019-12-13陈明枝
陈明枝
(福建省安溪茶业职业技术学校,福建 安溪 362435)
常言道:“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十分容易引发学生心灵共鸣,更是人类心理活动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学科除了要让学生掌握听说读写等技能之外,还要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当前,中职语文教学普遍存在重认知、轻情感的现象,部分中职学生对文化课学习有着抵触情绪,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存有厌教心理,情感教育更是不知从何谈起,这导致部分学生情感淡薄,缺少人文精神。因此,中职教育应将语文学科的育人功能放在首位,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在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和质量的同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中职语文教学渗透情感教育的意义
中职语文教学渗透情感教育有着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突出语文学科特点,提高学生认知能力。中职学生处于心理和生理快速变化时期,语文作为一门人文性学科,其教学过程并非单纯的认知活动,还是一项情感活动。教师作为情感教育的迁移者和设计者,运用情感教育可以让学生在接受语文知识的同时充分感受到作品中的真善美,促使教师、作品、学生三者产生良好的情感共鸣,提高学生认知能力。虽然情感不能代替认知,但可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情绪,因而在记忆知识时就更牢固。凡是能让学生产生好感、激发热爱之情的事物就能牢固地留存在其记忆之中,从而强化记忆效果。其次,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情感教育有利于活跃课堂氛围,创设和谐温馨的人际关系。因为情感是个体对客观事物态度的体验,是语文学习中表达和理解的心理基础。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欣赏美文,可以达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效果,使心灵和心灵发生碰撞,满足学生内心情感需求,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二、中职语文教学渗透情感教育的策略
1.深入挖掘教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情虽然是一个简单的汉字,却是永恒的话题,在很多文学作品中都是主旋律。中职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文章涉及爱情、友情、亲情、爱国之情等,这些作品适合用来开展情感教育,符合语文学科人文性特点。例如亲情,父亲和母亲是从孩子出生就陪伴在孩子身边的人,从童年、青年到中年,甚至陪伴孩子缓缓步入老年。父母给予孩子很多的爱,抚育孩子成长,传授待人接物的道理。中职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描述父爱和母爱的文章,十分适合用来开展情感教育。
以《我的母亲》一课为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以下的导语:“众所周知,母爱是最伟大和无私的感情,大家都是在母爱的呵护下健康成长。大家可以回忆一下,在成长的十几年时间中,母亲的哪些事感到终身难忘。”之后邀请几位学生分别阐述自己感受最深的母爱,寥寥数语无疑是投石击水,从感情层面激发学生对所学课文的兴趣。情感集中体现人性,中职语文教学应注重升华学生人性,培养学生高尚的品格。中职学生正处于复杂的社会之中,面对种种诱惑往往会不知所措,部分学生可能忘记“孔融让梨”彰显的温情,“唯我独尊”,表现出冷漠和自私心理。对此,中职语文教师应注重挖掘教材中可以陶冶学生情感的素材,弘扬现代社会中的真善美,激发学生情感共鸣。以《一碗清汤荞麦面》一课为例,语文教师可先让学生通过阅读了解母子三人生活的艰辛与不易,充分感受母子三人积极的人生态度。正是这种顽强不屈的精神引发学生情感共鸣,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热爱。所以,语文教师在挖掘教材时应重点选取可以凸显人文精神和情感的文章,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净化学生心灵。
2.创设教学情境,增强课堂感染力
情境教学是一种常见的教学方法,即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促使学生融入其中,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例如,借助表演重现情境一般有学生进入角色、扮演角色两种类型,无论哪种形式都可以让学生了解课文中人物性格和思想感情,便于理解课文内涵。每个学生都是天生的艺术家,具有表演的天赋,教师要扮演好主导者和组织者角色,充分激发学生的表演积极性和创造性。情境教学质量与教师主导性的发挥有着紧密联系,教师应根据课文角色需求和学生特点安排角色,重视维护课堂秩序和观察学生的反应,使教学活动处于可控范围之内。
以《雷雨》一课为例,该课文以上世纪20 年代中国社会为背景,讲述了周朴园和鲁侍萍两个家庭纠结复杂的悲剧故事,生动地反映了两个不同阶层的家庭之间的矛盾,揭露了资产阶级的冷酷、专横、伪善,对受压迫者给予了深切的同情。这出戏剧通过有限的时间和舞台反映广阔的时空,矛盾冲突激烈尖锐,剧情发展清晰明确,人物语言可以明确展现人物性格。在进行表演时,教师和参与表演的学生应做好准备工作,充分理解作者创作这出话剧的目的。学生对课文人物有了熟悉感和亲切感,就能有效地代入其中,发现人性的真善美,净化心灵,升华情感。此外,语文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创设多媒体情境,清晰直观地为学生呈现课文内容。以《荷塘月色》一课为例,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一段轻音乐,并在屏幕上呈现月光下的荷塘景色,然后缓缓讲述课文内容。即作者带着一丝忧愁走出家门,借助月色在荷塘边漫步,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叶子和花上,月下荷塘中亭亭玉立的荷叶和朵朵淡色的荷花,令作者忽然想起江南采莲的旧俗。这样的情境,可以让学生体会到作者描述的冷清的月夜下的荷塘景色,以及想寻找安宁又不可得,不满现实,渴望自由的心情。可见,语文教师借助情境可以增强情感教育效果,有效活跃课堂气氛。
3.利用生活实践,增强学生情感认知
中职语文教师应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开展实践活动,积极鼓励学生深入现实生活之中感受知识的魅力,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信心。要注重挖掘语文课程教学资源,充分利用自然、家庭、社会等各方面因素拓展语文教学领域,构建课内外相结合的语文学习体系,缩小课堂和社会、现实生活和学生思想之间的距离,为渗透情感教育打好基础。要通过组织学生参加课外实践活动,增强学生情感认识,使学生深刻体会现实生活中各个阶层的不易,培养助人为乐的精神和同情心。
例如,语文教师可以组织课外调查活动,让学生深入社会底层关注城市外来农民工及其子女的生活,体会农民工生活的不易和艰辛,同时领会应该珍惜当下拥有的幸福生活。此外,语文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前往街头为贫困山区孩子募捐,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为贫困山区孩子添置生活和学习用品,培养助人为乐的精神,提高情感认知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结语
当前是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对学生素质和能力有着比以前更高的要求。语文是一门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统一的学科,有着丰富的情感素材。中职语文教师应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和学科特点开展情感教育,注重深入挖掘语文教材,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同时利用生活实践拓展学生视野,增强学生情感认知,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真正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和文学素养,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