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化拓展“莱西经验”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

2019-12-13

党员干部之友 2019年7期
关键词:莱西贫困村贫困人口

近年来,莱西市积极深化拓展“莱西经验”,将党建引领脱贫攻坚推向纵深发展,实现并巩固了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全市93个贫困村和经济薄弱村全部摘帽;4个经济薄弱镇顺利出列,农村脱贫攻坚任务基本完成。

明责加压,发挥党组织驱动力。一是深化三级书记抓机制。市委书记、镇党委书记、村党支部书记三级层层抓脱贫攻坚。市委书记当好“一线总指挥”,带头深入贫困村、贫困户摸实情,定期召开市委常委会研究脱贫攻坚事项,统筹决策部署坚强有力。镇党委书记发挥好关键作用,遍访辖区内所有贫困户,集中精力抓重点工作、重点任务落实,有效解决扶贫难题。村党支部书记定期参加全市党组织书记脱贫攻坚培训,明确目标任务,狠抓村庄贫困户动态识别、帮扶、管理以及扶贫项目、资金等各项扶贫措施的落地落实。二是创新党员帮包联系机制。印发了党员干部与贫困户结对帮扶管理办法,实施市级领导、机关干部、村党员等“N+1”结对帮扶,每月5日开展“走亲”活动。常规性开展“四季助力、真情扶贫”包帮工作,逐户增配“一本清”扶贫手册、“连心包”“自救包”“扶贫挂历”,实现帮扶常态化。三是完善脱贫攻坚推进机制。聚焦工作难点,创新规范补齐短板。编印扶贫项目操作规范、资金整合管理等一系列政策手册,让基层扶贫工作操作时有“指南”,参照时有“样本”,实现扶贫项目、资金和档案规范化管理。聚焦问题焦点,求实整改强化作风。发起“精兵强将攻山头、典型引路稳阵地”攻势,组织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全面整改落实各级巡察、督查、审计反馈的问题。聚焦脱贫重点,提升质量长效发力。坚持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打消贫困户“等、靠、要”的思想。发展壮大村集体收入,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相衔接。加强经济薄弱镇镇容镇貌改善,开启镇域经济发展新引擎。

固本强基,激发党组织带动力。一是发挥村级党组织“领头雁”作用。深入开展“强基固本村村行”活动,选树“担当精神强、带富能力强、服务意识强”的党员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发挥其脱贫攻坚带头人的作用。省定贫困村沟东村为制定“户脱贫、村摘帽”的方案,党支部外出跑调研、开夜车学政策、充分征求村民和专家意见,最终确定了“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党员干部处处带头——新技术先学,新品种先试,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带领全村走上了致富路。二是发挥基层党组织的自治引导作用。村级党组织将扶贫大事、小事、麻烦事交给“扶贫理事会”等自治组织参与民主管理。为选择村集体扶贫项目,经各村“扶贫理事会”民主决策和党支部自主选择,探索整合93个贫弱村的9400万元扶贫资金,投资青岛姜山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项目物业经济,贫弱村每年获得稳定收益,既实现了扶贫资金保值增值的目的、增强了贫弱村发展内生动力,又助推了莱西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三是发挥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作用。持续选派第一书记、乡村振兴工作队到贫困村、经济薄弱村任职,全面提高村党组织带领群众脱贫致富能力。近两年,132名第一书记确定的修建沟渠塘坝、发展高效农业、促进农超对接等180余个扶贫项目顺利推进,有力助推了乡村振兴。

精准施策,增强脱贫联动力。一是产业扶贫见实效。树牢发展产业是根本的扶贫理念。4个经济薄弱镇党委以特色增优势,培育形成院上油桃、马连庄甜瓜、河头店苹果、日庄葡萄等四大优势产业,拉动了当地经济发展。贫困村和经济薄弱村党支部因地制宜,培育壮大葡萄、甜瓜、蔬菜、乡村旅游等高效村级主导产业,增强了村庄“造血”能力。市扶贫办印发了贫困户产业项目实施指导意见,引导贫困户多干就多补,投入200多万元批复实施种植、养殖等产业项目1056个,激发了贫困户发展产业自主脱贫的内生动力。二是社会扶贫出新招。借助国家“扶贫日”,各级党组织广泛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精准扶贫。扶贫办与慈善总会联合开展了“寒冬送暖·慈善迎春”精准扶贫系列活动。莱西蒲公英公益平台、小雨滴志愿者服务中心等公益组织积极参与扶贫行动。60余家企业捐献资金500多万元救助农村贫困人口。8家企业设立“扶贫就业车间”帮助贫困人口就近就业。三是行业扶贫暖人心。市委充分调动行业部门在人才、资金、技术、项目等方面的扶贫优势,不断创新行业扶贫举措。实施医疗健康扶贫,深入做好患病贫困人口健康扶贫工作,解决了因病返贫难题。深化教育扶贫,实施贫困家庭学生救助全覆盖政策,解决了贫困人口的代际传递问题。

猜你喜欢

莱西贫困村贫困人口
贫困村变身“客栈村”——勐腊县勐伴镇河边村的脱贫印记
由“贫困村”变成“百万村”
一个贫困村的“暴富”——宝丰村的农业也能让人“吃撑”
隐形贫困人口
莱西市打造 分钟农村社区服务圈
十八大以来每年超千万人脱贫
莱西以招商驱动新旧动能转换
贫困村建档立卡工作示意图及参考文本
2013年各省贫困人口数量及贫困发生率
灵犬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