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屡次抽检不合格的功能性服装怎么了?

2019-12-13许欢

中国纤检 2019年8期
关键词:冲锋衣芳香染料

文/本刊记者 许欢

目前,市场上的功能性服装琳琅满目,却依然存在较多不合格现象,其主要问题围绕在:标称功能性的服装没有功能以及功能性服装被检出危害健康的有害物质,而在屡次抽检的不合格功能性服装中,很多知名进口品牌也未能幸免。在消协近3年消费者投诉中,功能性服装是投诉量最高类别商品之一。为何功能性服装会出现屡次抽检不合格现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功能性服装没有功能

近日,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发布的最新功能性服装质量抽查结果显示:抽查的不合格率为32%。此次抽查涉及20家经销企业销售的47个品牌、125批次的功能性服装。经检测,有40批次功能性服装不合格,其中有两批次功能性服装被检出致癌物。事实上,这些年来,功能性服装被抽检出不合格已屡见不鲜。

据媒体报道,早在2013年,北京市消协就公布过网购40款户外功能性服装比较试验结果,其中半数户外服装的功能性宣传言过其实,存在涉嫌虚假宣传问题;2016年11月,上海市工商局对徐汇、浦东等6个区域抽检的12家商场53个品牌的功能性服装中,不合格45批次,占比接近四成,其中40批次与企业明示的功能性要求不符。2017年9月至11月,广东省佛山市消费者委员会开展吸湿速干等功能性服装比较试验中,标称李宁、北面等8款宣称吸湿功能的服装不存在吸湿功能。

然而,功能性服装没有功能,却不是极个别现象。中国纺织服装信息中心副总工程师杨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功能性服装没有功能,是历次检测抽查中都存在的问题,也是最主要的问题,通常是标注与实际不符。有些企业为吸引消费者,就夸大功能性或是在标注时虚标功能性。例如某品牌的“快干弹力运动拉链连帽开衫”,吊牌明示:DRY/吸汗速干,按照企业明示标准,吸水性应为1秒以下,实测为6秒;某品牌女沙滩罩衫,企业明示紫外线防护系数为“UPF40+”,而UPF实测仅为2,远低于企业明示的指标值,根本不具备防紫外线功能。

记者在调查时发现,功能性服装始于户外品牌,并率先推出主打吸湿速干、防紫外线、防水抗菌等功能的服装,以满足消费者在户外运动等特殊环境下的需求。尤其近些年,普通服装品牌也开始陆续推出功能性服装。比如优衣库的AIRism U领T恤,在其商品说明中标称具有快干的功能性,并有助于保持舒爽的穿着感,除此之外,再无更具体说明。

然而,这些标称有功能性的服装,消费者在购买时却不能直观看出其功能,需要借助专业检测的帮助才可知晓详情。此外,记者还搜索了在网上销售的功能性服装,在商品介绍里几乎都没有出具检测报告,也就是说,这些服装所标称的功能,消费者只有自己体会有无这些功能,但究竟有没有并不知道。也许消费者不会想到的是,功能性服装的功能并非一直存在,它会随着洗涤使用慢慢消失。“功能的赋予一般有两种途径,一种是通过对原材料,比如加入功能物质或功能材料,使原材料具备一定的功能性;另一种是在纤维织成布进行后整时赋予它功能性。通常前一种方式的功能性更持久,后一种方式则要差些。”杨萍在采访中指出。

功能性服装存在安全隐患

据媒体报道,此次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对功能性服装的质量抽查检测,是由国家纺织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承担,在 40批次检测不合格的功能性服装中,有两批次功能性服装被检出致癌物。国标规定:威胁人体健康的可分解芳香胺致癌染料,禁止在服装中检出。但此次检测中,在个别服装中还是检出了这种危害健康的有害物质。

国家纺织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工程师任航介绍,可分解芳香胺并不是直接添加的,一般是通过禁用偶氮染料分解产生的可分解芳香胺。这种禁用偶氮染料在所有纺织品中都禁止被检出。这类染料中的可分解芳香胺,在正常穿着时分解出致癌芳香胺。芳香胺被人体吸收之后,会对人体产生致敏、致癌、致畸的作用。长期穿着具有可分解芳香胺染料的衣服,会使人体的DNA细胞发生结构与功能变化,诱发细胞癌变。

据悉,甲醛是众所周知的致癌物质,但对于服装安全方面的指标,可分解芳香胺的毒性和致癌性,要远高于甲醛。因为甲醛有刺激性气味,宜分辨、溶于水,消费者买回去的服装,用水洗一般能去除部分甲醛。但可分解芳香胺染料不溶于水,且无色无味,消费者无法从外观上分辨,制成服装后,不太可能被水洗掉,所以它的危害是持续存在的。

“虽然GB 18401国标已经实施近10年,但可分解芳香胺染料仍能在服装中被检出,也是个别企业看中这种染料颜色丰富、成本低廉。而替代这种染料的绿色环保染料,价格要贵3到4倍。虽然强制性国标明令禁止,却依然有很多企业为获利,选择可能危害消费者安全的染料。”任航分析说。

据了解,功能性服装的安全风险,还不止可分解芳香胺染料一种。甲醛通常被用来做衬衫抗皱处理剂,它能使面料具有一定的抗皱性,还能使涂层印花保持鲜亮,保持持久性。功能性服装的甲醛超标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衬衫颜色较深,生产企业为确保衣服颜色鲜亮持久,使用了带有甲醛的助剂。另一种是衬衫标注的功能是免熨,而甲醛具有一定的抗皱性。

记者在某购物网站的评论中看到,女性消费者在购买功能性服装时,似乎更多关心款式,即使是功能性服装,也会更在意外在质量,至于产品的安全性,并不会过多考虑。或许,正是消费者对服装安全的漠视,才导致生产厂家有机可乘,如果消费者都有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意识,意识到服装检测报告的重要性,并作为购买依据,对服装安全知识多做了解,也会促使商家重视服装安全,保证服装安全。

功能性的争议仍然存在

这些年,对于功能性服装是否达到所标称的功能所产生的争议不绝于耳。SGS专家蒋红告诉记者,导致市场上功能性服装产品有诸多争议的原因,是由于很多性能还没有得到公认。市场上一些产品宣传的功能五花八门,即使是较为常见的功能,比如防紫外线功能也没有充分说明。另外,在什么天气可以达到防护性?性能指标是什么?比如保暖内衣达到什么程度才能证明具备了发热功能等等,都没有向消费者说明清楚。因此类似的问题肯定会有争议出现。

这类问题的解决办法是:如果产品标示了某种功能,就需要让消费者知道它是什么样的性能,还应该把研究数据、研究报告提供给消费者,让消费者明白这件服装的定价之所以高的原因是什么,得到消费者认同。所以最好建立企业标准,有了标准对消费者也是很好的指引,以免混淆概念。

那么,不符合国家标准的功能性服装还能如此标识功能吗?《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规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保障人体健康以及人身、财产安全的标准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强制执行的标准是强制性标准,其他标准是推荐性标准。强制性标准,必须执行;而对于推荐性标准,一旦被产品采用,该标准即成为相应的强制性标准。如果产品未能满足对应的质量要求,则会面临国家行政机关的依法处罚。

符合什么要求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功能性服装?蒋红坦言,以“冲锋衣”为例,冲锋衣这一“全天候”的功能性服装具有较好的防水性,同时保持透气性,常应用于户外登山、运动及休闲等穿着。2016年上半年,中国政府出台了GB/T 32614—2016《户外运动服装 冲锋衣》这一推荐性国家标准,并于2016年11月1日起正式实施,填补了户外运动服装缺少产品标准的空白。

GB/T 32614对冲锋衣的纤维含量、基本安全技术指标、耐用性指标、功能性指标做出了规定,同时,为了保护儿童健康,标准还特别规定了适用于儿童冲锋衣的安全性能要求。 鉴于冲锋衣区别于普通服装的穿着特性,标准还针对这些功能性指标进行了Ⅰ级和Ⅱ级的等级划分。其中,Ⅰ级要求更为严格,Ⅱ级相对Ⅰ级的功能性指标稍低。如果产品吊牌不标注等级,则按照I级从严考核。这充分体现了标准制定者对于功能性服装的重视度,也体现了功能性项目是GB/T 32614的核心所在。

猜你喜欢

冲锋衣芳香染料
新染料可提高电动汽车安全性
一件冲锋衣陪伴德国人过四季
一件冲锋衣,陪伴德国人过四季
中国染料作物栽培史
一件冲锋衣,陪伴德国人过四季
芳香甜美的水蜜桃儿
芳香四溢
炊烟的芳香
新型含1,2,3-三氮唑的染料木素糖缀合物的合成
芳香欺骗后的幸福,恰似你的温柔